书城自然渭河的明天: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专集
28063600000037

第37章 生态环境建设应纳入渭河治理范畴

王礼先

从10月15日至19日,我们生态建设与农牧业发展考察小组,在省政府有关厅局领导与专家的陪同下,先后考察了渭南市大荔、华阴,西安市蓝田、周至,宝鸡市眉县,咸阳市礼泉、永寿、彬县等八个县的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业设施建设、渭河库区绿化,以及黑河、石头河和岱峪水库的建设和绿化、渭河北坡绿化、渭北旱塬小流域治理和农田基本建设等20多处,行程1500多公里,省林业厅、农业厅、水利厅、水保局还为我们提供了有关渭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林业建设,以及发展生态农业的规划设计资料与经验。下面,谨将我们这次活动中取得的一些认识与对策建议汇报如下,共分六点。

一、渭河流域的缺水、水污染、泥沙淤积,以及由泥沙淤积引发的下游洪涝灾害问题,已经发展到十分严峻的程度

渭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十分必要,十分重要,符合渭河流域的客观实际,也是渭河流域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我们认为,搞好渭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对于促进关中经济区可持续发展,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整体目标,完成黄河流域的治理任务,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把生态环境建设列为渭河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是完全正确的

通过考察,大家感到渭河流域各市县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努力,虽然在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生态农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但是整体来看,流域内林草植被偏少,森林覆盖率低,且分布不均,林木质量不高,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水土流失仍很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水资源短缺,水的合理利用程度低,节水措施尚未全面落实等问题仍很严重。同时,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整体经济基础薄弱,农民收入水平不高,一些市县财政收支仍是赤字,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众自我开展生态环境建设的能力不强。因此,我们建议将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到渭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之中,由国家给予专项投入。

三、关于生态环境建设和农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根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指出的指导思想与原则,结合渭河流域当前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渭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和农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应当是以保护、改善与合理利用流域水土等自然资源为核心,以促进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小流域为单元,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对渭河流域从生态环境建设和农牧业发展的角度,可分为三个类型区:

(一)渭北高原沟壑区

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龙头,统一规划,加快基本农田建设,发展旱作农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大力发展果业和舍养畜牧业,林草植被建设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力争把目前的土壤侵蚀模数侵蚀模数:指每平方公里每年流失的土壤量,单位为吨/平方公里·年。由3000吨/平方公里·年降低到允许的程度,即1000吨/平方公里·年。

(二)渭河平原区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田林网建设,完善灌溉设施,井渠结合,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大力提倡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渭河南岸秦岭北坡

以增加植被面积、提高林分质量,保护与培育水源涵养林为主,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坚决制止陡坡耕种,控制水土流失,在有山洪、泥石流发生危险的沟道,划分山洪、泥石流危险区,妥善迁移与安置危险区内的群众,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力争由目前的1500吨/平方公里·年的土壤侵蚀模数降低到允许的水平,即500吨/平方公里·年以下。

四、关于渭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

根据我们考察和与有关同志座谈,渭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林草植被建设和生态农业建设。

(一)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

1.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涉及宝鸡、咸阳、铜川、渭南等四市19个县区,总面积1.75万平方公里,需要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1.48万平方公里。到2010年,需要治理的小流域达280条,总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

2.渭河以南秦岭北麓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涉及宝鸡、西安、渭南三市15个县区,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0.55万平方公里。到2010年,需要治理102条小流域,总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

(二)林草植被建设,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1.秦岭北坡水源涵养林工程,造林任务约8万平方公里。2.渭河平原绿化工程,包括农田林网建设、四旁绿化、风景林建设,造林任务约6万平方公里。

3.渭北残塬区水土保持林建设及塬区农田林网建设,造林任务约10万平方公里。

4.渭洛河两岸防护林建设。

(三)在生态农业建设,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1.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2.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建设。

3.种植业结构调整,变“二元结构”为“三元结构”,大力发展饲料草作物,发展畜牧业。

4.生态果园建设。建设苹果、梨、猕猴桃的生态果园。

五、建议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把发展畜牧业作为主攻方向,尽快提高农业系统的总体生产能力

渭河流域年降水量约500-700毫米,平均气温13℃左右,≥10℃年积温约4000℃以上,在“中国植被”分布区中,属于暖温带半湿润阔叶林区。这就决定了本区第一性产业(包括农、林、草业)的生物量比较高。这是第一性生产,也是发展动物生产的物质基础。若把第一性生产中不能直接利用的有机物质,通过家畜饲养转化为各类畜产品,就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生产能力。因此,我们建议,在渭河流域要把发展畜牧业,提高农业生产系统总体能力作为主攻方向。

六、关于生态环境建设用水

我们认为,生态环境建设用水除了包括城市绿地需水、河道基本生态需水、地下水回灌、城市湖面补水等内容外,还应包括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用水、林业生态建设用水以及河流冲沙用水等。因此,我们建议在渭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中,将这三项列为生态用水的内容加以计算。否则,计算结果会偏小。

根据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的成果,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与林业生态建设用水现状约为10亿立方米,冲沙用水为150亿立方米,维持河道基流需要50亿立方米。至于渭河流域生态建设用水现状到底是多少,今后不同年份增加多少,我们认为这是个重要的问题,建议作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