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 职业道德修养的一般规定性
1.道德修养
1)道德修养的含义
修养一词在我国伦理史上源于孟子中的修身养性说北宋哲学家程颐第一次把“修身”和“养性”结合起来,正式提出“修养”这一概念。“修”,原意指学习、锻炼、陶冶和提高;“养”原意是指培养、养育和熏陶。所谓修养,是指一个人的素质经过长期锻炼或改造所达到的一定结果和水平,它既包含“修身养性”的意思,又包含养成待人处世的正确态度的意思。修养,渗透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如政治修养、理论修养、文化修养、艺术修养、道德修养等。修养是人们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培养思想品质、专业技能所不可缺少的手段。例如,马克思、恩格斯称德国属于欧洲最有理论修养的民族;刘少奇专门写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周恩来也以《我的修养要则》鞭策自己。伟人们所说的修养,既有学习锻炼之意,又有经过学习锻炼所具有的能力之意,还有达到的程度、水平之意,强调革命者要具有多方面的修养,其中道德修养占有重要的地位。
所谓道德修养,就是指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对自己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行方面进行自我锤炼和自我陶冶的功夫,以及在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道德情操和所达到的精神境界。
2)道德修养的过程
道德修养一般经过道德认识的提高,从而形成道德情感,经过道德意志的锻炼,确立道德信念,最终外化为自觉的道德行动。具体阶段如下。一是提高道德认识,即人们对一定社会或阶级关于道德的理论、原则和规范的确立和掌握。道德认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二是升华道德情感,即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认识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的心理体验和态度倾向。作为大学生,我们不能对美好或丑恶的道德形象无动于衷、漠然视之,更不能颠倒美丑、形成一种反社会的道德情感。最重要的是,大学生必须不断升华道德情感,把道德情感升华到对学业、对事业、对祖国的热爱上来,使之成为一种积极的、高尚的道德情感。三是锻炼道德意志,即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和承担道德责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坚韧不拔的努力和精神。纵观古今中外,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无一不具有坚强的道德意志,而坚强的意志来之不易,必须经过长期的培养和锻炼。21世纪的当代大学生,在现在的学习、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必须具有高度的自觉性、敏锐的果断性、坚决的自制力和顽强的坚持性。四是增强道德信念,即人们对道德理论、道德人格、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正确性和正义性深刻而有根据的笃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道德意志的功能在于人们不折不扣地完成道德准则的要求,忠实地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具有坚强道德信念的人,往往能热忱地追求某种崇高的理想人格,努力捍卫某种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不惜一切代价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五是强化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评价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它在人们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强化道德行为的首要问题是,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在现实的道德生活中,人们常处于两难的境地,如大学生面临毕业就业,一边是远离父母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以报效祖国,一边是回到父母身边照顾双亲。前者是作为国家培养的大学生对祖国应尽的义务,后者是作为子女对父母应尽的责任。两者都是应尽的道德义务,如何选择?面对这种道德选择上的两难困境,我们就要有新的道德认识,包括道德觉悟、道德知识和道德经验;要学会价值分析,明白道德价值和等级次序,高一级的道德义务必须置于优先的地位来考虑。
总之,大学生在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一定要自觉遵循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努力提高道德认识,在日常的道德实践中努力把道德认识升华为道德情感和意志,形成坚强的道德信念,进而把道德认识、情感、意志、信念化为行动,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并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
2.职业道德修养
1)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
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实践活动中,按照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在职业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借以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达到较高的境界。任何一个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一方面靠他律,即社会的培养和组织的教育;另一方面就取决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即自我修养。两个方面是缺一不可的,而且后者更加重要。
2)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职业道德意识的修养和职业道德行为的修养。
(1)职业道德意识的修养
职业道德意识是职业道德的主观方面,体现着人们对客观存在的职业道德活动及其道德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在层次上它分为自发自在的职业道德心理和自觉自为的职业道德意识形式;在表现形式上分为内隐的职业道德意向、职业道德情感和外显的职业道德观念和价值准则;在内容上分为职业道德知识、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意志、职业道德信念等方面。职业道德知识,主要是指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包括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基本原则、主要规范和结构模式等内容。每一个从业人员都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因为学好理论是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前提。职业道德情感,指的是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好恶的情绪和态度。这种情感一经形成和发展,就会成为一种稳定而强大的力量,积极影响人们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职业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履行职业道德义务过程中所表现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的力量和精神。有了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就能抵制外来的腐蚀和引诱,能够排除困难,达到自己的目的。职业道德情感和职业道德意志都属于职业良心范畴,即职业劳动者对职业责任的自觉意识。职业良心在职业道德修养中的作用十分巨大,它左右着人们职业道德的各个方面。职业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发自内心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真诚信仰和责任感。职业道德信念也属于职业良心范畴,它是职业道德知识、情感和意志的结晶。
(2)职业道德行为的修养
职业道德行为是社会对人们在道德方面的外在要求,一般通过风俗、习惯和传统固定下来。也可以说,职业道德行为是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职业道德活动的具体表现,也是进行职业评价的事实依据和基本内容。职业道德行为的修养也很重要,是人们职业道德意识修养成果的展现和强化,它与职业道德意识的修养一起从两个不同的方面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3)职业道德修养的实质、目的及特征
(1)职业道德修养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所说的职业道德修养,实质上就是两种对立的道德意识之间的斗争,是善与恶、正与邪、是与非之间的斗争。对于从业者来说,要取得职业道德品质上的进步,就必须自觉地进行两种道德观的斗争。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着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资产阶级的道德、小生产者的道德等腐朽的道德观念,这些道德观念至今在一定程度上还对职业道德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但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也形成了精忠报国、天下为公、勤俭自强、尊老爱幼等许多优秀传统。职业道德修养,就是要在职业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与职业道德要求相一致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
(2)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
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在于:通过从业人员把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需要,提高职业道德认识,培养职业道德情感,形成职业道德信念,调节职业道德行为,培养职业道德习惯,从而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铸造人们的职业道德人格,实现理想的道德境界。
(3)职业道德修养的特征
职业道德修养的一般特征有以下4个方面。一是鲜明的目的性,即职业道德修养要解决整个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要求与个人道德选择能力、道德践行能力的矛盾;自身受消极职业道德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低下的道德品质与先进的道德品质之间的矛盾。二是明确的选择性。职业道德修养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解剖的活动,通过对自己内心世界及行为的反省、检查、吐故纳新,培养新的职业道德情感和职业道德信念。三是高度的自觉性。职业道德修养的内驱动力来源于个人内在的道德需要,因此职业道德修养主体所展开的自我批评和自我斗争,不是胁迫于某种外在力量的强制,而是由自己内在道德需要所启动的自主、自为、自觉、自愿的行为。四是很强的实践性。行为修养本身就是职业道德修养的一项重要内容,职业道德作为处理职业行为和关系的规则,必须通过职业者的修养予以认可和尊重,并遵照执行,否则职业道德的目的便无法实现。
3.8.2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1)是我们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
从青年大学生自身发展状况看,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还存在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例如,在成才问题上,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奋刻苦、勇攀科技高峰、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的决心和恒心。这就需要不断学习,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完善自己。
从青年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看,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正置身于利益主体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价值取向多元的历史背景中。西方的文化渗透、腐朽思想的沉渣泛起、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电子网络垃圾信息的传播等,在一定程度上迷糊了他们的双眼,蒙蔽了他们的心灵,动摇了他们的信念,给健康成长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只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御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及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使自己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2)是人格提升的重要途径
所谓人格,既可以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可以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心理学认为,人格即个性,是指一个人各项比较重要和相当持久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也就是每个人身上体现出来的尊严、气质、风度、品质和学识等方面特征的总和。丰子恺先生曾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人格像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足就是人的思想、品德、情感,这三者的和谐统一,就是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在道德上主要表现在对人和对己两个方面:对人要尊重、友爱、关怀和帮助;对己要自尊、自爱、自主、自强。这两个方面既是健全人格的基本要求,也是道德品质的一个具体体现。健全完美的人格应该是一个人气质和风度、学识和才华、品质和品格的总和,其中的品质和品格主要指道德品质。
高尚的人格并不完全取决于文化修养的高低。尽管文化修养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元素,但它代替不了道德修养、意志修养、行为修养和情操修养。事实上,在人格形成的社会化过程中,思想道德教育、环境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及个体实践水平,才是人格形成中的决定因素。其中,职业道德修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必备要素。职业道德支配着人的职业道德行为,从而使“做人”和“做事”有了一种规范、一种原则。这种规范和原则是在职业道德行为的基础上产生并通过职业道德行为来体现的,它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定向作用。职业道德原则、规范支配着社会生活中人们的道德实践活动,人格中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就是在职业道德原则、规范的指导下进行的。
时代需求的人才,不仅要有才,更要有品行;学会做事,必先学会做人,而做人以德为本。职业道德修养不仅是人才的基本构成条件,而且是人才成长的内在动力;职业道德修养不仅是完美人格的构成要素,而且是塑造完美人格的必要条件。如果我们不想做庸人、更不想做小人,那么就必须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只有在具备良好品德的基础上,才能促使自我完善,才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小资料】
20名大学生被重庆一公司辞退
重庆理念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陆续辞退了招聘的21名大学生中的20名。第一批被公司除名的是两名来自某重点大学的计算机高材生,他们在第一次与客户谈完生意后,将价值3万多元的设备遗忘在出租车上。面对经理批评,两人振振有词:“我们是刚毕业的学生,学生犯错是常事,你就多包涵吧。”第三个被“扫地出门”的是一名本科毕业的女学生,喜欢睡懒觉,上班经常迟到,还在工作时间上网聊天,经多次警告仍置若罔闻。另有3名大学生在与客户吃工作餐时,夸夸其谈,大声喧闹,弄得客户和公司领导连交谈的时机都没有。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有一次公司老总带领员工到外地搞促销,在海边租了一套别墅,有20多间客房,但员工有100多人,很多老员工甚至老总都只能睡在过道上。有些新来的大学生迅速给自己选好房间,然后锁上房门独自看电视。他们好几次走出房门看见长辈睡在地上,竟都视而不见,不吭一声。
这则事例告诉和警示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个人道德修养关系人的立身之本,不可小觑。良好修养不仅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而且是现代社会职场竞争中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3)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从市场经济的本性上讲,市场经济不仅是竞争的经济、效率的经济、法制的经济,也应该是道德的经济。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不论是生产要素的配置、生产,还是商品的流通、交换,包括与之相关的一切经济活动,都需要人的参与,而人的活动需要道德的介入。市场经济除了需要竞争的活力、效率的提高,法律的保障,还需要公平、诚信、秩序和道德。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形成了自主、平等、竞争、信用等基本规范,参与经济活动时必须以此作为基础自觉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但是,市场经济的某些特性往往被人为地夸大膨胀,如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利益机制的不良驱动等。在一定条件下,一旦失去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就会导致行为主体不择手段获取自身利益,损害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败坏社会道德风尚,严重影响和破坏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遏制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和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的不良行为,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为和市场秩序,维护个人利益和社会的整体利益,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引导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不断发展。
(4)是治国方略的重要举措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建立人与人之间自由、平等、互助、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多样化,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生活等方面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一方面,道德观念发生了许多积极的变化,旧的等级观念、特权思想、专制主义受到新的时代精神的挑战,逐渐走向消亡,法治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等观念正在逐步形成和增强,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意识形态的存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一些陈旧的、腐朽的思想和各种制约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消极思想观念仍将长期存在,这将不利于正常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建立,需要用道德和法律手段共同加以必要的限制。新时期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确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做到法德并举、标本兼治,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5)是全球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全球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过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各方面的内容。二十多年来,我国通过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自觉融入到全球化的进程中,主动把我国的发展与世界文明的发展结合起来,通过与全世界各国各个领域的广泛交往,充分利用了能促进社会主义社会进步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进步的思想道德文化,如公平竞争、依法守法、效益观念、诚实守信、恪守社会公德等。但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全球化为西方国家向我国推行“西化”、“分化”政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他们通过各种经济活动推行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价值观念,推行所谓的“人权”思想和“民主”观念,借机向各个国家的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从这一方面来说,人们在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各种思想、获取文化知识和信息的同时,思想道德观念也将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最终逐渐演变成为确立和实施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规范的阻碍。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成为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会受到来自西方国家的挑战和侵蚀,只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才能巩固已有的成果,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素质和道德修养,增强抵御西方各种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使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小资料】
名言警句
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自己。——鲁迅
批评自己的缺点,好像我们为了清净,为了去掉灰尘,天天要洗脸,天天要扫地一样。——毛泽东
反躬自省是通向美德和上帝的途径。——瓦茨
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海涅
3.8.3 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原则和方法
1.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有两种:社会实践和理论学习。社会实践是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这正如学游泳一样,敢在水里扑腾而不呆坐岸边是关键。因为只有亲身参加实践,才能深刻理解和接受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只有亲身参加实践,才能检验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品质,才能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但敢于下水并不等于精于游泳,学会“狗刨”,在大风大浪面前还是可能会呛水甚至沉没,因此还必须进行方法和技巧的学习。同理,善于理论学习也是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重用途径,理论上的融通会增强行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
崇高的职业道德理想和职业道德境界是人们生活中的“航标灯”,是人们实现职业理想必不可少的内在条件,它有助于我们青年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走上成功之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道德观念并存和交互冲突,我们更应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具体方法有很多,从总的来说,要掌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和方法。
(1)知行统一原则
当代青年中知行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也是造成道德失范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青年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加强知行统一。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皮亚杰强调道德认知对道德自律的重要意义;我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关系。道德知识是道德行为的先导,没有道德知识就不可能有道德行为。而这些知识不是个体先天所具有的,它们是不断学习和思考的结果,所以道德知识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这种学习的目的在于理解和把握道德必然,形成科学的道德知识系统。这个科学的道德知识系统会使个体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不迷失方向,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2)自我磨炼原则
荀子语:“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行,圣心备焉。”这说明个体的“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不断积累和深化的过程。所谓自我磨炼,就是要通过善的积累,不断巩固强化,逐渐凝固成优良的品德。这种道德修养方法,实际上就是强调对人的道德意志的磨炼,只有不断加强对自我的磨炼,才能步入更高的道德境界。
(3)道德内化的原则
所谓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化,就是指把个人的职业道德思想、情感、意志、信念等转化为自身的需要,入脑、入心,从而成为自己的行为。在职业道德品质结构中,职业思想、情感、意志、信念等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但它们还属于职业道德意识的范围,如果只停留在这一阶段而不实际地去履行职业道德规范,那么就只能说他具有职业道德品质的愿望和动机,而不能认为他已实际具有了职业道德品质。因此,在实际学习、工作与生活中,我们更要重视职业道德内化,不但要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真正认同,还要从认同发展到内化的程度。也就是说,把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把职业道德意识变为实际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职业道德行为,实现从道德意识到道德行为的飞跃。青少年学生接受的职业道德修养一旦达到内化的程度,即使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也会持续下去,以至逐渐形成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行为习惯。
(4)弘扬高尚的原则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体制、政府转职能、企业转机制、职工转身份的社会转型期,国际政治多级化、经济一体化、科技高级化的发展和国内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的趋势,使职业道德建设正面临着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新形势和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从文化上看,传统文化、现代文化、西方文化相撞击、交融,传统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经历着一个重新选择、重新构建、逐步融于新环境的过程。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不同层次的职业道德观念同时并存,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往往会不由自主地陷入错误思想观念的泥潭。作为21世纪的主力军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大学生应该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努力倡导崇高的集体主义道德规范,用崇高的道德准则规范、约束自身的行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升华。
3.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1)理论学习的方法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世界观、人生观决定着人的追求和人生道路,支配着人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和行为准则。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和言论行动。因此,作为即将步入社会、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青春的青年学生要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理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必须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首要的就是要认真学习理论。科学的理论能为正确理解人生意义、人生价值,正确树立人生目的,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贡献和索取的关系提供理论指导,有利于每个从业人员确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当前,我们要学习党和国家有关职业活动的方针、政策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关于职业道德的理论,特别要学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科学的理论把自己武装起来,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澄清自己在职业道德问题上的模糊认识,扫除思想障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提高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2)榜样激励的方法
实践已经证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的感召力是巨大的”。张思德、白求恩、张海迪、雷锋等作为人们思想道德修养的楷模,对人们的职业道德修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前进。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是实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榜样。”
学习先进模范的优秀品质,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多读名人的传记和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这些名人身上都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体现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多接触他们,以便受到感染和鼓舞,使自己的行为趋于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二是学习身边的模范。他们生活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影响更直接、更深刻、更快捷。学习先进模范人物不仅要学习他们的精神,还要密切联系自己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实际,注重实效,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大力弘扬新时期的创业精神,提高职业道德水平,立志在本岗位上多做贡献。
(3)内省的办法
所谓内省,即通过自我反省、自我检查、自我评价来规划、修正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内省是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我国古代的贤达学者都十分重视内省在道德修养中的作用,如孔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意思是说,自我反省有没有自我愧疚的事,就不会有什么忧愁和恐惧了。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也是说,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就应该经常反省自己的行为。尽管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受各自阶级利益和哲学思想的局限,但是他们所提出的这一方法,直到今天对我们仍然大有裨益。
在职业实践中内省自己,就要求按照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否则就会自我满足,达不到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效果。在职业活动中,应该经常联系思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进行自我反省、自我剖析、自我总结、自我批评,通过自我内心的思想斗争,不断战胜落后的,甚至错误的思想道德观念,自觉洗刷思想上的污垢,改正不良行为,从而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职业道德高尚的人。
(4)慎独的方法
“慎独”一词出自于我国古籍《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事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所谓慎独,是指个人在独处无人注意的情况下,能自觉按一定的道德准则思考和行动,而不做任何坏事。慎独是一种道德境界,同时又是一自觉性更强的自我修养方法。要做到暗地里不做不道德的事,就要求人们必须从小处入手,对自己严格要求,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恶虽小,但终归是恶,所以从业人员对自己任何不符合职业道德的言行,都务必要注意克服,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斩草除根;善虽小,仍然不失其为善,从业人员必须精心保持自己的善行,细心呵护自己心中开始出现的共产主义道德观念和品质的幼芽,使其不断积累和壮大,积善成德。
(5)比较的方法
毛泽东同志指出:“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在比较、鉴别的过程中逐步加深、逐步发展、逐步完善的。对于青年学生职业道德理想的确立和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同样需要比较、鉴别才能加深,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因此,在职业道德修养的过程中,对于现实生活中各种不同的职业道德现象,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进行比较和鉴别,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提高识别能力,进行正确选择。
(6)道德评价的方法
道德评价,简单地说,是一种善恶评价,它从某种既定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集团、阶级所认同的道德价值准则出发,对人们的行为作出正当与否的评价。
道德评价在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及,只要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道德评价。道德评价包括两个方面,即道德的社会评价和道德的自我评价。道德的社会评价,也就是社会的道德舆论,是外在的压力;道德的自我评价,也就是人们对于自己行为所做的良心上的检查,这是内在压力。道德评价的过程中要以动机和效果的辩证统一为根据,做到:第一,要把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道德评价的动机不正确,效果必然不好;第二,要注意动机内容和效果的全面性,道德评价的动机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效果要注意全面,反对以偏概全;第三,要注意动机与效果联系的过程性,也就是说不能以一时之利出发,不要以阶段性标准、阶段性利益去损害全过程的整体利益。
要进行正确的道德评价就必须有正确的评价标准,为此就要进行道德选择。道德选择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依据一定的职业道德原则、规范和范畴对自己行为做出是非、善恶的判断,并自觉对职业行为进行取舍。正确的道德选择应建立在对所从事职业的全面、准确认识的基础上,随时对自己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情感、意志和信念予以激励和支持;对因客观情况和客观要求变化而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修正自己的行为方向和方法。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是同道德的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来说,道德选择发生于道德实践之前,可以看成是道德实践活动的准备;道德评价发生于道德实践之后或正在进行之中。同时,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也是相互渗透的:要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就必须清楚哪些行为在道德上应负责任;要清楚行为的道德责任,就必须清楚在哪些特定条件下有多少行为选择的自由。同时,任何选择都是有所取舍,都是一定意义上的评价。
道德评价是职业道德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它不仅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职业素质的提高有较大帮助,而且对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也有重大影响。具体表现在:职业道德评价不仅是从业人员行为的道德价值的仲裁者,同时也是维护职业道德的保障;不仅可以促进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调节人际关系,其表现是褒扬善行、排除隔阂、斥责恶行。
思考与案例分析题
一、思考题
1.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有哪些?
2.我们应怎样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二、案例分析题
时传祥,20世纪50至60年代北京市崇文区粪便清除工人,他以“一人脏换来万人净”,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敬,并因此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出生在山东省齐河县赵官镇大胡庄的时传祥,15岁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受生活所迫当上了掏粪工,从此在粪霸手下干了20年,受尽了欺凌。新中国成立后,党的阳光照耀着掏粪工人的生活,也照亮了时传祥的心,他决心用自己的双手为首都的干净美丽做出贡献。就这样,建国后的十七八年里,他以“宁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无冬无夏、挨家挨户地为首都群众掏粪扫污。在那些年里,他几乎放弃了节假日休息,有时间就到处走走看看、问问闻闻,哪里该掏粪,不用人来找,他总是主动去。不管坑外多烂,不管坑底多深,他都想方设法掏干扫净。他一勺一勺地挖,一罐一罐地提,一桶一桶地背,每天掏粪背粪5吨多,背粪的右肩都磨出了老茧。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曾亲切接见时传祥,刘少奇还对时传祥的事迹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你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
【要求】
时传祥的事迹体现了怎样的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