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回味周朝
28100000000006

第6章 多姓族的周朝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就是从古至今在华夏大地上繁衍生息的各民族相互接触,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国历来是一个姓氏众多的国家,周人以少数人群入主中原,统治范围曾包括今黄河、长江流域和东北、华北的大部地区。为有效地控制四方领土,周人以姓、氏、宗、族建礼法制度,分封诸侯,经几代征伐,百年磨合,终于将不同姓氏的宗族凝聚在了一起,为后世大汉民族的产生打下了牢固的基石。

早在商代,商人为有效地控制中原地区,一方面以法律与王权集中掌握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婚姻等方法,与各地诸侯国和藩邦建立起了庞大的姓氏宗族关系;使姓氏宗族、法律与王权相辅相成,成为商王朝统振四方的有效手段。当时,姓氏宗族的含义与今天不同,各自具有相应的含义。姓是指同祖的血缘集团,氏则是政治性的单位,同时也是姓的分族,宗是宗法制度下,按祖先祭祀的礼仪特权分级的序列,而族是指在同一旗号下的军事战斗单位。在商王朝的王畿以外,是与商王朝保持隶属、有好或敌对关系的各姓方国。这些方国在卜辞中称为多方,有三十多个,如周方、羌方、鬼方、土方、召方、盂方、人方等等。他们都有不同的姓氏,周为姬姓、羌为姜姓、鬼方魄姓、召方子姓(也可能是姬姓)、人方风姓……由此可见商的政治势力,仍以“姓”为国家的基础,其中再分出若干氏或族。

在立国前周国的地位只是商的附属,其国家基础也是以“姓”为纽带。牧野克商后,周人为维护其统治,先对商王朝过去的方国进行了一番征伐,以扫除各方国对新兴西周政权的威胁。《逸周书·世俘解》是西周时期人留下的记录,其中说武王在牧野之战后的第六天,就命召伯等西周将领率军对商王朝周边各方国进行了剿伐。到牧野战后的第四十二天,各将领先后凯旋而归,献上了战俘。俘虏竟然多达几十万,这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周王朝建立后,周人进一步吸收继承了商王朝文化,发展了商人的姓氏宗族制度。这就促使在西周时期,姬姓周人与子姓殷人的交融在各姓部族中首当其冲。西周立国,周人为了能控制殷商遗民,容忍了商王室的残余势力继续存在。如前文所提到的“三监”和后来周公封微子于宋等史实,都是在周商两姓相互融合的这一社会背景下出现的。“三监叛乱”与周公的东伐则是在大融合背景下姬姓与子姓,两姓宗室矛盾的突出表现。西周铜器铭文中铸刻着颇多东征之役的记载,这写记载也从侧面左证了西周姬姓与殷商子姓之间在西周初年存在着相当的矛盾。如1924年凤翔出土的里方鼎就有“佳周公于征伐东夷”的铭文,证实了周公东伐的历史可靠性。三监之叛后,周公为彻底解除殷商友邦与其他方国势力对西周王朝的威胁,对外征伐的战线拉得很长:北到梁山,南到淮上,由殷商王畿往东,张开成一个扇形,包含了今山东及其南北邻近诸多地区。参与这次大规模征伐的西周将领主要是周公、召公、及太公姜尚的儿子。三年的战事是对新王国是一次严重的考验。战事过后,周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充实周王国的凝聚性。具体方略包括完成了武王的遗愿,建立了东都成周,和在分封了大批姬姓与姜姓诸侯,使姬姜两姓的宗族控制全国的卫、鲁、晋、燕、齐等战略要地,为周王朝的的长治久安打下了稳固的基础。经过周公一番调整后,周人与东土的各姓部族迅速揉合成为一个文化政治体系,逐渐形成了一个国族——华夏族。殷商时期,殷人只是自称为大邑,却没有“华夏”观念。而经过周人的军事与政治策略,周王朝内的各封国都自号华夏,成为了当时中华大地上的主干民族。

在西周史时期,周朝所控制的核心地区居住的是渐进融为一起的周商子民。而在周王朝统治的边缘地区,周人与其他若干古老的族群相激相荡,也在进行着另外一幅交融并合的画面。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人名的读音,一是从译义,另一种则是译音。西周时期的古代族群以这种方式分为两大类。一群是姬姓、姜姓和子姓,人名都有意义可循,所代表是商周交融的族群,是华夏文明的主干。另一族群的人名,在史书上记录时候都是译音,今天我们已经不知道其名字的实际意义。归结到这一族群的人,多是当时生活在周王朝统治的边缘地区。如己姓、董姓、彭姓、秃姓、妘姓、曹姓、斟姓、芈姓、赢姓、偃姓、盈姓、姒姓、己姓、弋姓等等都是属于这一类。其中己、董、彭、秃、妘、曹、斟、芈八姓应是祝融的后裔,赢、偃、盈诸姓是属于徐偃集团,姒、己、弋等姓则是夏人后代。再加上南方的吴越与北方的戎狄,众多姓氏聚合在一起,构成了环围西周四方的各姓方国。

不同的姓氏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传承。商、周文化主要源自于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己、董、彭、秃、妘、曹、斟、芈八姓的文化多系自祝融集团所代表的屈家岭文化圈。赢、偃、盈诸姓的徐偃集团约略相当是在大汶口文化以下发展而起的东方沿海文化圈。夏后代,姒、己、弋诸姓秉承的是光社文化一系(受龙山文化影响很大)。至于南方的吴越与北方的戎狄,其一是代表长江下游河姆渡以至良诸的文化系列,另一个则是属草原文化。因为文化距离较大,周人对边缘族群无法采取与殷商地区完全相同的文化融合政策。大体上,周人仍是对各方国的土著族群采用融合为主的策略,但如果周人的怀柔政策受到对抗时,周人也将付诸武力。总之西周以姓氏宗族为纽带,结束了商王朝时期,原始小邦林立的现象,是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凝聚共生的关键转形时期。可以说,没有西周,也就没有以后的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