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有个射箭能手叫陈尧咨,一天,他在家练箭,十中八九,旁观者拍手称绝,陈尧咨自己也很得意,但观众中有个卖油的老头只略微点头,不以为然。陈尧咨很不高兴,问:“你会射箭吗?你看我射得怎样?”老头很干脆地回答:“我不会射箭。你射得可以,但并没有什么奥妙,只是手法熟练而已。”在陈尧咨追问老头有啥本领后,老头把一个铜钱盖在一个盛油的葫芦口,取勺油高高地倒向钱眼,全勺油倒光,未见铜钱眼外沾有一滴油。老头对陈尧咨说:“我也没什么奥妙的地方,只不过手法熟练而已。”人们由此故事中的两句话“无他,但手熟尔”和“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引申出“熟能生巧”这个成语,说明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勤学苦练掌握规律,就能找出许多窍门,干起来得心应手。
“熟能生巧”这个词语大家都很清楚,意思是做事情熟练到一定程度,就会衍生出一些技巧来,进而提高效率。
但是,熟真的就能生巧吗?
我看不见得吧!
工厂里某一个环节的工人,再熟练,生产的产品也不会高出别人多少,不会超出作为人力的极限,就算这是生巧,也不过小巧而已!
对于那些学生,多少在题海里差点儿淹死的人也不见得提高多少分数,那些成绩最优秀的,不一定就不是最用功的,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或者观察一下。
要生巧,熟练是远远不够的,熟能生巧只是简单层次上的一种概括,是一种简单劳动上精益求精的手段,就像前面所说的“小巧”。在更深的层次上,要生巧,远远不是熟练所能为的,这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善于思考的头脑。
很多人都笃信勤奋、努力、熟练促成成功,但多少人又知道爱迪生所谓的“百分之一的灵感”之真正含义?他明明强调的不只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还有百分之一的灵感。
熟练是可以后天培养的,但天赋是怎么也培养不出来的,没有天赋的人纵然是垂梁刺股,在做根本不适合自己的事情时也可能会因为没有那灵犀一点而失败。
我绝对不是说熟可有可无,而且我绝对赞同熟练可以帮助开发潜能,但说熟就一定能够生巧,我就不能苟同。
熟能生巧作为励志可以,但不可成为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