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董遇,字季直。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傕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朋友段煨处。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回来卖几个钱(维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书本,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他哥哥讥笑他,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对《春秋左氏传》也下过很深的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这个格言的意思是反复阅读一本书,自然能逐渐了解它的涵义。
如果你用眼睛读书,即使你读一千遍一万遍也无法领悟书中的精奥,何况是一百遍?
如果你用心去读书,即使你读一遍,书中所云你也会了然于胸。
纯粹的量的重复不会导致质的飞跃。
可是我们却习惯重复。
重复我们已看过的一百遍的单词。
重复我们已看过的一百遍的公式。
重复我们已看过的一百遍的题目。
可是我们依然记不住单词,依然不会运用公式,依然做不出题目。
因为我们只是重复。
在重复中麻木,在重复中迟钝,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智慧。
一个人跟另一个人学下棋,以为跟大师对弈百次就会成为大师。可是在每次与大师对弈的时候他总会想到天空中有大雁飞过,他如何才能把它打下来。结果一百次棋下完了,他却一无所获。
我们在一生中读过许多书,也许每本书会读许多遍,但恐怕吸收的并不多。盲目地追求读书的数量而忽视了觉悟,只能导致绝大部分知识像破砖烂瓦,杂乱无章地堆积在大脑某个易被遗忘的角落。
悟性便如建筑师手中的设计图,能将这些零乱的材料有机地组合起来,构筑成知识的大厦,这样我们读书的目的会更明确、轻松。
英国作家菲尔丁曾忠告:“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把你戕害。”
的确,没有选择性和悟性的书极为破坏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令人萎靡不振,不思进取。这从反面又显示出悟性读书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生命不息,攻读不止。
“要让书成为自己的注解,而不要做一颗绕书本旋转的卫星,不要做思想的鹦鹉。”爱迪生如是说。
你站在某处看风景,你可以看得好远。但是一样的风景,如果你往前走几步将会是另一片天地。
就如同一般的沙弥,千篇一律地念经文和敲木鱼,想要有朝一日成为高僧,关键在于是否有一颗参悟的心。
如果你有一颗参悟的心,在渐悟中顿悟,你就成了佛祖。
请收紧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