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100条经典格言的颠覆
28122300000066

第66章 宁为瓦全,不为玉碎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原指宁如珍贵之玉器被击成支离破碎,而不作贱价之瓦器得以保全。后喻宁可保全气节,为正义之事而死,而不愿忍辱屈从,而苟且偷生。语见(唐·李百药《北齐书·元景安传》):“景皓云:‘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为瓦全‘。’”北朝东魏的丞相高洋逼迫孝静帝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建立了北齐。高洋心狠手辣,为了不留后患,高洋还杀害了他的儿子及所有亲属以斩草除根。后扬言杀他的远房宗族。高洋的残忍行为使东魏宗室的远房宗族感到很害怕,担心他们自己什么时候也会被杀掉,于是聚在一起商量对策。有的人主张改姓高,不再姓元。出主意的这个人是一个县令,叫元景安。他的堂兄元景皓断然拒绝了这种建议。后来,元景皓因元景安的告密而被处死。“逐他姓”则生,“不逐他姓”则死,元景皓表现出对自己人格尊严的坚决维护。后来,这一典故被抽象出来,含义也大大升华,用以比喻宁愿为高尚、正义的事业做出牺牲乃至献身,也不为小利而苟全,千百年来一直沿用。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杀身成仁、宁折不弯的精神何其强烈!

但此行此举却不值得称赞,更是不宜四处传扬,引为榜样。

和敌人拼个同归于尽——瓦裂玉碎,不是智慧的选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式的勇敢是一种鲁莽、一种武断、一种绝望,且无济于事。

因为只有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这句话才会派上用场,怂恿你去牺牲。

那种牺牲,毫无价值,无论是对敌人还是对自己。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样虽可钦可佩,但保全身体,蓄藏力量,作长期的斗争,争取长久的胜利,岂不更好?

古往今来成就大事的人都得益于一个“韧”字。“韧”字的精髓就在于能伸能屈、顽强持久。“韧”的精神所强调的就是保存实力,恒久战斗。

牺牲了,一切都完结。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但革命尚在进行中,同志们却为了“玉碎”,成了“残瓦”,牺牲了。革命没了后继并持久的力量,如何进行?那样的话,革命岂不成了海市蜃楼。

人不能妄言死亡,更不能把自己的生命当成儿戏。智慧的人善待生命,更懂得保全性命。

鲁迅惧怕死亡,他的对死者的纪念是为了忘却,但忘却不是麻木的遗失,而是在“苟延残喘”中继续战斗。相反,人死了,便被剥夺了战斗的权利。

宁为瓦全,不为玉碎,保存力量,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