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古兽真相
28125200000026

第26章

从晚渐新世开始,蹄兔类向两个方向演化,其中一类以四肢和头部逐渐变长、多快跑的颊齿蹄兔为代表,它们很快就从小型发展成中型,但在短暂兴起之后又迅速灭绝了。另一类则向大型化发展,以上新1蹄兔科的各成员为典型代表。这是一类体积庞大、吻部粗短的蹄兔,也是分布在亚欧大陆最为繁盛的一科蹄兔。它们的延续时间很长,不过身体构造并没有太大变化。

上新蹄兔科种类繁多,至少有16至2叶属,较有代表性的是上新蹄兔、巨蹄兔等。虽叫“上新”,但它们主要生活在晚中新世,对地层年代研究不足才得了这个错误名称。这些蹄兔多少都适应水中生活,个别种类甚至已进化成了完全的两栖类型。

上新蹄兔一般身长都在1米以上,头骨厚钝,吻部较短。它们的门齿几乎都进化成了獠牙状,犬齿却演化得接近臼齿,而颊齿形态则与犀牛、爪兽等奇蹄类很像。人们普遍认为这些蹄兔是吃灌木和草、生活在较开阔地带的动物。其躯干构造与现存的小型蹄兔差异并不大,只是身躯更加粗壮浑圆,四肢更为粗短,脚略向外伸开。根据化石上的痕迹,人们得知它们的肉垫比现代蹄兔更发达,与其腿脚结构一样有助于负担身体的重量。

上新蹄兔的化石虽然比较少见,但是当时它们的数量很可能并不稀少。上新蹄兔可能更倾向于陆生,但是它们也能跨越水体障碍,所以才能快速地扩散到法国、希腊和西班牙等地。对于上新蹄兔,我们还不是真正的了解,对于这些巨大的蹄兔的了解必须依赖于更多化石的发现。

始剑齿虎

古兽档案

中文名称:始剑齿虎

拉丁文名:Eusmilus

生存年代:晚始新世-晚渐新世

生物学分类:食肉目

主要化石产地:亚欧大陆、北美洲

体形特征:身长2.5米

食性:肉食性

释义:最初的刻刀(兽)

炎炎夏日的午后,渐新世北美洲南部的密林里闷热潮湿,刚刚哺育完3个幼崽的塞瑞伯利始剑齿虎母亲匆匆离开了巢穴。它非常紧张,因为刚才它闻到了附近其他食肉动物的气息。为了猎食和自身安全,每只塞瑞伯利始剑齿虎都有一定的势力范围,尤其是哺育期的雌兽,会不惜一切代价驱赶任何擅自闯入的大型动物。此时在林边的小溪旁,一只年轻的本氏祖猎虎正在大口饮水,它在刚才的狩猎中不但一无所获,而且无意中进入了危险境地。正当它尚未察觉之时,领地的主人猛然从它背后跃了出来,2只同属假剑齿虎科家族的猛兽互相威胁地吼叫、用前肢拍击,很快混战成一团。祖猎虎率先咬伤了始剑齿虎的后腿,但盛怒下的始剑齿虎母亲毫不力怯,马上用其恐怖的剑齿划向对手的头部。刹那间,侵入者头破血流、狂奔而逃,而胜利者在舔净自身的伤口后,发出了一声长嘯,再一次宣告自己是这里无可争议的主人。

不要被始剑齿虎的译名所迷惑,它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剑齿虎”更不是此后各种剑齿猫科动物的祖先。此前人们曾认为它们是猫科动物中的一个特殊亚科,现在则将其划入更原始的假剑齿虎科中。作为该家族早期拥有“剑齿”的成员之一,始剑虎类与恐齿猫、始猫等一样出现非常早,是最早出现的假剑齿虎类。它们最早出现在晚始新世的亚欧大陆,在此后的渐新世进入北美洲。它们的化石分别在法国西部及美国南、北达科他州和怀俄明州被发现。

从欧洲始新世末期地层中发现的始剑虎化石上可以看出,它们几乎从一开始就具备相当特化的头部及牙齿结构。它们的上犬齿又长又弯,形成所谓的“剑齿”,而且是夸张的“马刀牙”类型,并有像刀鞘一样的颏叶保护,而下犬齿却明显退化;嘴巴也能张开90度以上,这两点使它们能有效使用剑齿对猎物或敌人进行致命一击。它们嘴里的牙齿只有26颗(大多数早期食肉目成员都有44颗牙齿),臼齿和前臼齿的结构也已显得进步。即使在早渐新世,这样的牙齿也堪称利器,甚至连同时期的假剑齿虎科其他成员以及原小熊猫等早期猫科动物也难以与之相比。在它们之后,假剑齿虎科和猫科剑齿虎亚科中的许多种类都进化出了这样的上下犬職构。

始剑齿虎骨骼强壮,身形细矮,四肢短小结实,头部和口鼻部较短,眼睛长在头部正面,的多精确判断距离,这一切者職障了它们在林中狩猎的成功率。

早期的几种始剑齿虎如猞猁般大小,其后期种类体形相差很大,有的如山猫般娇小,也有的几乎有豹子般大。专家认为,那些较小种类动作灵活、奔跑迅速,而且可能群居捕猎,而更大型的始剑齿虎可能是独居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化石材料被发现,现代欧美许多学者认为,麵世后期,大量假剑齿虎类动物在各生态圈中似乎扮演着相同的角色,互相竞争甚至厮杀是不可避免的。例如仅在晚渐新世的北美洲同一地区,就发现了同时代生存、多达6个种属的假剑齿虎科动物,包括几种始剑齿虎、恐齿猫、祖猎虎和伪剑齿虎等。可以想象,这些猛兽之间由于食物和领地而产生的冲突当很常见。

美国南部发现的一具晚渐新世的本氏祖猎虎头骨化石上就有2个奇怪的孔洞,经高科技仪器分析,科学家们发现那孔洞很有可能来自大型始剑齿虎类的一对巨大犬齿,看来它们无疑是晚渐新世时期北美大地上最难惹的角色之一。

始羚

古兽档案

中文名称:始羚

拉丁文名:Eotragus

生存年代:早中新世

生物学分类:偶蹄目主要化石产地:中国、巴基斯坦、欧洲

体形特征:体大如猫

食性:植食性

释义:最初的耳朵(兽)

丛林深处,一个若隐若现的影子在森林中穿行,小巧的身躯钻过一株株灌木。这是一只年轻的雄始羚,它闻到了雌性留下的发情信号。强烈的亢奋驱使它不顾一切地向前追寻,路上的障碍和尚未露面的天敌似乎都不再重要。终于,它在一棵橡树底下找到了雌始羚,后者正认在树根交结处的一个小坑中,下垂的草叶刚好盖住它娇小的身体。年轻雄始誇一步步小心接近,并低头发出低促的求偶呼叫。2紛钟过去了,之前一动不动的雄誇晃了晃脑袋,站起身来。

正当年轻雄始誇内心窃喜之时,一只更大、更老练的雄始誇钻出了灌木丛。这是年长者的一种策略,因为雄生专心求偶时很容易遭到天敌袭击,不如躲在一旁等着捡桃子更省力、安全。老雄誇挡在对方面前,低头用两只短粗的角指向对方,口中发出威胁性的嗬嗬声。年轻雄始誇也不示弱,用同样的姿态回敬着,头颈上的毛发都竖了起来。突然,它们同时奋起一跃冲向对方,脑袋顶在一起,不过都毫发无伤。接着它们开始用前腿相互踢打,在地上翻滚着,而一旁的雌始羚则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一幕……

在1800万年前的早中新世,始羚曾生活在亚欧大陆的广大地带。正如其名,它们不仅是最早的羚羊,而且很可能是所有现生牛科动物的共同祖先。无论是家养的山羊、绵羊、黄牛、水牛,还是非洲草原上的瞪羚、峭壁悬崖间的岩羊和南亚丛林中的野牛,全都是它们的后代。

始羚和成年家猫差不多大,四肢细长,头上长着一对短粗的犄角。别小看这对犄角,它们体现了牛科动物的基本特点:角夕卜层是表皮衍生出的几丁质角鞘,里面是骨质的角心。这种不分叉的坚硬犄角是牛科动物特有的,它们也因此被称为洞角类。

此外,始羚的牙齿也是典型的牛科动物样式:没有上门齿、犬齿和上下第一前臼齿,颊齿呈新月形,齿冠较高。这种齿型具有很强的研磨倉邑力,适合咀嚼较粗糙的植物。不过,对生活在森林底层的始铃来说,有丰富的树叶、嫩芽、水果和树皮可供它们食用,用不着太好的牙口。

由于始铃身上已具备较为完善的牛科动物特征,一直有人怀疑应该存在比它们年代更早、形态更原始的牛科成员我国科学家也曾在内蒙古约3000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过一些“疑似”牛科的化石标本,但可惜只有破碎的下领骨,无法对其牙齿和角进行分析,更难判定其准确身份。因此,始羚目前仍是没有争议的牛科已知最早成员。

在始羚出现后的800万年间,牛科动物虽然种类有所增加,但在食草动物中仍只是一个较次要的类群。直到晚中新世,随着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大片的草原取代森林,它们善奔跑、耐粗食和具备反刍能力的优点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我国地质史上较著名的和政羊、陕西转角羚、原大铃和乌米兽等牛羊类都出现在这一时期,同时铃羊类也开始从非洲崛起。此后,牛科成员在复杂动荡的几百万年间一步步发展演化,凭借自身的种种优势成为食草动物中最具适应力,最繁盛的类群。

始羚的后裔遍及亚欧大陆、非洲和北美洲的各个角落,总数超过10{乙头的家养牛羊也显示着它们对人类是多么重要。作为偶蹄类中的交佼者,它们得到我们的尊重与爱护,在此后的更长时间里继续自己的辉煌。

始马

古兽档案

中文名称:始马

拉丁文名:Hyracotherium

生存年代:始新世

生物学分类:奇蹄目

主要化石产地:北美洲、欧洲、中国

体形特征:身长60厘米,身高20厘米

食性:植食性

释义:蹄兔的兽

午后的阳光洒在林中,树影斑驳,刚下过的一场暴雨令空气格外清新。低矮的灌木丛里传来一阵响动,始马群把小小的脑袋探出了藏身之处。虽说是马,但它们弓着腰的样子却更像狗,个头也跟小狗差不多。这些始马一个个支棱着短腿,晃动着小耳朵,呆头呆脑的表情煞是可爱。确定周围没有危险之后,它们才放心大胆地钻出灌木丛,迫不及待地在空地上搖食被雨点打落的野果。它们的牙齿还艮弱小,只能咀嚼果子、嫩叶这样柔软的食物。2只兔子般大小的幼马不知何时撒着欢打在了一起,先是立起身子用柔弱的前肢相互拍打,接着又在灌木丛中笨拙地你追我赶……此时它们的小脑瓜不会想到,自己的后代有朝一日将走出大森林,奔驰在更加广阔的原野上。

今天所有姿容雄伟的动物一样,马也有一个矮小的、不起眼的祖先。5800万年前,正是这种像小狗一样的始马开启了马科动物奔放的进化历程。

与现代马相比,始马不仅个子小,结构也很原始。它们的前足有4个脚趾,后足有3个,腿部骨髂尚未融合成一体,因此跑动力不会很强。脑袋虽有几分像马的长脸,但脑量很小,牙齿也是哺乳类最原始的44颗标准齿式,而且都是低冠齿,不能取食较硬的植物。即便如此,始马还是当时较为进步、成功的动物,它们身上已体现出了奇蹄类的一些进化优势:身体结构轻巧,脊椎能灵活弯曲,脚踝处有一个双重隆起的滑车形面与小腿的胫骨连接,股骨外侧有一显著的凸起,称为第三转节。这些都使始马比踝节类、钝脚类等早期植食性动物有更强的活动能力。

始新世末期,亚欧大陆上的始马类成了一次大灭绝的牺牲品,幸存的各种古马以北美洲为主基地进行发展演化。在此后全球一次次的气候巨变中,两个大陆之间不时被陆桥连接,马类也得以数次扩散到亚欧大陆,并与其他食草动物共同竞争。

遗憾的是,在1万年前冰河期结束的时候,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所有马科动物全部灭绝,而人类很可能促成了这一过程。这些美洲开拓者的后代--印第安人从此也1万年来不知马为何物,直到几百年前远渡重洋的欧洲人把马匹带回了它们的老家,成千上万没见过马的印第安人惨死在欧洲骑兵的铁蹄下……关于始马的命名还有一段插曲。1841年,几件细小的化石被送到了英国著名学者理查德·欧文手上,欧文在缺乏足够材料的情况下将其命名为“鼹鼠野兽”。后来欧文得到了一些较完整的化石,命名为“曙马”,等发现两者实为一类动物后为时已晚。与古生物学史上很多类似情况一样,尽管后取的名字更好听、更“科学但按照命名法,最初的学名是不可更改的,于是前面的名字也就保留下来。中文名称以前多翻译为始祖马,但是近年来古生物学家多开始称呼它为始马。

与始祖鸟、始祖象一样,始马的“始祖”地位近几十年来不断受到质疑,一些学者干脆宣称始马根本不是现代马的祖先。原因之一是新化石不断出土,难以确定谁是真正的老祖宗,而与始马同时代的其他古马就有原古马、古兽等,形态者卩很相似。另一方面,当时的各种原始奇蹄类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差别,甚至有人认为始马应该是犀牛的祖先。马类后来的演化也并非以往教科书中写的那样呈体形增大、脚趾减少的单一直线,而是分化出了错综复杂的种类,其中某些小型马与所谓“主流”一样成功,这也给分析马的起源带来了难度。不过,既然任何动物都必定由更原始的种类进化而来,那么在没有其他决定性的证据之前,始马的这顶光辉头衔还是不必急着摘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