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古兽真相
28125200000033

第33章

原始牛

古兽档案

中文名称:原始牛

拉丁文名:Bosprimigenius

生存年代:更新世-近代(1627年)

生物学分类:偶蹄目

主要化石产地:欧洲、亚洲、非洲

体形特征:雄性身高约2.0米,雌性身高1.7-1.8米

食性:植食性

释义:原始的牛

晚更新世的中国东北,大地上白雪皑皑。森林里除了针叶树还挂着树叶外,多数树木都成了光秃秃的枝杈。很多松鼠在几棵倒下的老树上来回窜跳着,在它们旁边,一群原始牛正努力地刨开积雪,寻找下面的植物。它们不会在冬季离开这里,因为它们比其他动物更适应这里寒冷的气候,也知道怎么在植物贫乏的冬季找到足够的食物。

原始牛群在林地之间缓慢移动,很快把地上所剩不多的植物吃光了。它们开始向下一片开阔林地转移,穿过河面上的冰层陆续来到对岸的空地上。还没等最后几头原始牛踏上河滩,突然在牛群的前方和两侧冒出了20多个手执长矛、枪的原始猎人,呐喊着将手中的武器掷向这些巨兽。牛群在仓皇中四散奔逃,其中有两头慌不奪路,掉进了岸边的一条冰缝中。它们惊慌地叫着,试图爬上来。虽然水很淺,但冰缝周围的冰面非常滑,它们露在外面的前蹄怎么也使不上劲,力气艮快就消耗光了。顷刻间,这两头落水原始牛的伙伴早已跑得不见踪影,而兴奋得两眼放光的猎人们纷纷上前,将矛尖对准了它们……

人们对原始牛的了解可能比其他史前野牛丰富得多,因为在300多年前它们还和人类生活在一起。此外正如其名,原始牛是现代多数家牛的祖先。它们是一种适应能力很强的牛,曾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和北非地区。成年雄原始牛身长可以达到3米,身高超过2米,体重超过1吨;而雌性则矮小一些,只有1.7至1.8米-

据记载,原始牛像今天的美洲野牛那样经常集结成较大的群体,而生存方式却类似如今还有少量残存的欧洲野牛。原始牛虽然也会出没在草原上,却更喜欢生活在开阔的林地或灌木丛中。

在史前时期,原始牛在欧洲最为繁盛,亚洲虽相对较少,但数量也很多,以俄罗斯和中国出土的化石最为丰富。国内通常称原始牛为“原牛”,其实只是同物异名而已。在中国东北、内蒙古、华北、河南、甘肃等地都曾经发现过相当数量的原始牛化石,这些化石往往是在江河中或河岸附近被找到的,而且化石多显示出被侵蚀的痕迹,这说明它们很可能死于洪水,或者在死后曾流搬动过。

一般认为原始牛是典型的冰河期动物,起码也是比较适应干冷气候的,但后来发现它们也倉随应较温暧的环境-它们不仅出现在猛犸象、披毛犀等大型动物当中,在欧洲它们经常和欧洲野牛生活在一起,而在亚洲则经常和东北野牛一起出现-这意味着原始牛也会生活在才木地中,不过主要应是比较开阔的林地而不是森林-米处。原始牛在非洲于晚更新世相继灭绝,只有少数在亚洲、欧洲幸存下来。分布在中国的原始牛似乎一直坚持到3000多年前才灭绝。而欧洲地区的原始牛在人类的捕杀下数量不断减少,到大约11世纪时只有波兰、立陶宛和东普鲁士还生存着少量的原始牛-

大约135阵,除了波兰外,东普鲁士、立陶宛的原始牛相继灭绝了-到了大约1599-1602年,人们只在波兰西部的开阔森林中发现了20多头原始牛。到了1620,这最后一群原始牛中只剩下一‘头,这头原始牛一直活到1627年。它的死去,意味着征三大洲的原始牛家族就此彻底灭绝,一曾经在更新世原野上驰骋了百万年的强大物种,终究还是臣服于人类膨胀的欲望中……

中国袋兽

古兽档案

中文名称:中国袋兽

拉丁文名:Sinodelphys

生存年代:早白垩世

生物学分类:三尖齿兽类

主要化石产地:中国

体形特征:身长15-20厘米

食性:肉食性

释义:来自中国的有袋兽类

早白垩世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一个巴掌大、浑身毛茸茸的小东西--中国袋兽灵活地爬上了一棵银杏树的枝头,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咬住狄伏其上的古蝉。古蜂翻腾着试图逃脱,而老练的中国袋兽则激现甩动身体,鼓账的肚子、粉红的口腔、细碎的尖牙一起战斗,不一会儿古蝉便碎翅纷飞,残肢四散。

饱餐一顿之后,中国袋兽透过前面银杏林繁密的枝叶,望着远方不断冒出烟雾的火山,抱着树干慢慢睡着了。此时,它的宝宝正从育儿袋中伸出小脑袋四下张望,不一会儿又钻了回去。这个小家伙要好好成长,才能更快地离开妈妈,独自闯天涯。

2003年12月的一篇论文,描掘出的一件可以追溯到1.25亿动物有许多共同之处。这就将已发现完整骨骼的有袋类动物化石向前推进了5000万年,同时还进一步证明我国可能是早白垩世时期最早的亚兽类(有袋哺乳动物)、真兽类的分化中心。罗哲西将它命名为沙氏中国袋兽,种名“沙氏”赠于著名哺乳动物学家沙扎莱。

2001年,我国学者季强访美时将这件中国袋兽的化石带到了罗哲西的实验室,当时他们虽然还不能确定它属于有袋类,但由于此前已在相同的辽西义县组地层中出土过始祖兽,而且与辽西同处热河生物群的乌兹别克斯坦也发现了7500万年前的有袋类化石,他们认为年代更古老的义县组地层很可能同样存在着有袋类动人手与中国袋兽比例图物。此后的事实证明了他们的推测,而且中国袋兽应该位于有袋类动物进化枝的最底端。

中国袋兽的前齿很接近史前和现代的有袋类动物,尤其是后上门齿呈不对称的钻石形状,几乎与现代的有袋类动物袋紹如出一辙,而与白垩纪的真兽类都不相似。它们的手腕和脚踝也体现了更多有利于抓取物品的有袋类动物特征,白垩纪的真兽类也不具备。

其腕骨和踝骨化石还显示,体重在25到40克之间的中国袋兽还是身轻如燕的攀爬高手,早白垩世的银杏、苏铁、松柏和蕨类都能成为它们的栖身之所。罗哲西教授认为,从地面到空中对于动物来说是一种生存范围的扩张,会让动物更好地适应环境并生存下去。

关于早期哺乳类的进化,一种观点认为,真兽亚纲和亚兽亚纲的哺乳动物都起源于北方大陆,早期的亚兽类从亚洲、北美洲传到了整个美洲,最后才传到了澳大利亚。中国袋兽的发现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有力支持。

现在,有袋类动物的早期历史已基本可以归纳如下:在不晚于1.25亿年前早白垩世的时候,亚兽亚纲和真兽亚纲完成了分化。此后,在距今1.2亿到1亿年间,亚兽类在北美洲和亚洲继续自己的进化过程,直到古新世在南美洲最终分化出最接近现代有袋类动物的类群。因为有袋类动物和有胎盘动物构成了现存所有哺乳动物总数的99.9%,这一分化极大地影响了地球上生命的历史。

中华硕鬣狗

古兽档案

中文名称:中华硕鬣狗

拉丁文名:Pachycrocutasinensis

生存年代:早更新世-中更新世

生物学分类:食肉目

主要化石产地:中国

体形特征:身长近2.0米,肩高约1.0米

食性:肉食性

释义:中国的硕鬣狗中更新世的一个秋天,周口店的群山上烟雾弥漫,闪电引起的烈火席卷了干燥的森林。火势过后,黑枯的树木还在冒着薄烟,地面上除了植物灰烬就是焦黑的石头,山坡下一只鹿被烧得面目全非。一群中华硕鬣狗正围在这具尸体旁大快朵颐,对它们来说能轻易获得食物的机会并不多,这次自然不会放过。这些忙着进食的动物凭借着粗壮锋利的牙齿不仅把尸体上的肉撕得一干二净,就连骨头都被它们咬成碎块吞下肚内,用不了多久这只鹿就什么也不会剩下了……

在中国的大陆北方曾经生活着它们在中更新世,一种俗称中国鬣狗的大型猛兽,北京周口店地区曾经成为具有相当优势的肉食性动物之一。它们喜欢在洞穴里居住,为此曾和中国直立人(即俗称的北京猿人)反复争夺洞穴,时常引起生死斜。

中华硕鬣狗是一种体形粗壮的食肉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华中地区,从早更新世一直生存到中更新世晚期。其化石在河流湖泊、洞穴和平原地区都有发现,其中北京周口店附近的材料保存最好,也较多,至少代表了2000只不同生别、年龄的个体。它们的体格相当粗壮,仅头长就约有35厘米,平均身长近2米,肩高1米多,比现代非洲草原上的斑鬣狗大几圈。它们的第三前臼齿特别发达,上下颌咬合时能把力量集中在一点,而强壮的脖颈和肩膀也起到杠杆的作用,提高了效率,倉旨把大型动物坚实的骨头嚼成渣滓。它们的躯干前高后低,前肢和后肢都很长,因此也能像现代鬣狗一样进行长时间的追逐。

已发现的化石材料证明,我国在更新世期间至少曾生活过3至4种硕鬣狗,其中较著名的是桑氏硕鬣狗。这种鬣狗比中华硕鬣狗小,身长只有1.6米左右,身高70至80厘米。它们主要生存在早更新世的温暖地区。

从骨骼化石上分析,中华硕鬣狗不仅擅长吃食动物尸体与骨髓,也能积极地狩猎。在它们生活的年代,中华大地上还生活着大量的锯齿虎、猎豹、虎和豹等,同时还有豺、熊等动物。这些猛兽大多为积极的-京食者,捕猎后剩下的尸体肯定很多,再加上那时三门马、大角鹿等食草动物异常繁盛,完全能养活数量众多的食肉类,所以硕鬣狗在生存竞争中并不吃亏,甚至可以说是尽显优势。

但到了早更新世的晚期,各地的气候逐渐趋于干冷,许多南方动物相继离开北方,有的则就此灭绝了。北方的桑氏硕鬣狗也日渐稀少,退缩到华南地区生存。华北地区的中华硕鬣狗由于更适应较为干冷的环境而存在下来。

硕鬣狗在中国的灭绝可能是其同族一-最后斑鬣狗的竞争所致。后者和硕鬣狗家族的关系比较近,但形态更为进步,与现代政王鬣狗艮类似。最后斑鬣狗出现之后,桑氏硕鬣狗4艮快就被其取代并消亡了。而在北京周口店一带,中华硕鬣狗则和最后斑鬣狗共同生存过一段时间,但最后也被其排挤掉。获胜的最后政王鬣狗在我国南北繁荣,一直到1万年前左右才灭绝。

重脚兽

古兽档案

中文名称:重脚兽

拉丁文名:rsinoitherium

生存年代:晚始新世-早渐新世

生物学分类:重脚目

主要化石产地:埃及、埃塞俄比亚

体形特征:身长3.5米,身高1.8米

食性:植食性

释义:阿尔西诺伊兽

古地中海的波涛轻轻拍击着北非海岸,沙滩上长着密密的红树林。几头大小和模样都和犀牛相仿的重脚兽漫步在河口沙洲上,嚼着树叶的口中发出阵阵咕鲁声。与犀牛不同,它们头上的2只大角是并排长着的,而且更加光滑浑圆;而在其眼睛上方还有一对小角。这些巨兽身躯肥硕,四肢短粗,宽大而有蹄的脚颇似象掌。潮水渐渐上涨了,重脚兽却毫不惊慌,只是不紧不慢地向高处退去,长期的湿地生活使它们个个都有一副好水性。一头雄重脚兽躲闪不及被浪头卷入海中,但它顷刻便浮上水面,带着一对大角的头高昂着露出水面。不一会儿,它便游上了岸,和同类一起消失在茂密的红树林中。

4000万年前,埃及北部还是古地中海南岸的一片低地,水网密布,气候远比现在湿润宜人。在这样的亚热带天堂里,齐氏重脚兽是活跃于其中的最大陆地成员。其体重超过3吨,是生存时间、地点与之相同的原始象类一-始祖象的10倍多。近年来在埃塞俄比亚又发现了一个年代更晚(2700万年前)、体形更大的新种--巨重脚兽,肩高达2.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