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学者曾说,马胤孙的悲剧,也是古代中国文人的悲剧。或者说,他的遭遇只不过是许多古代中国文人悲剧的缩影罢了。中国古代的文人大多是在儒家经典诗书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这是因为儒家经典中蕴含着人们汲极追求的人生理想和道德风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文人们大多以为只要饱读诗书,便能担负起治国和平天下的重任。儒家经典即在这一方面为文人们从政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儒家经典也培育了文人们以忠于国家、忠于君王为荣的道德理想。文人们治国平天下的方略的获得,以及其忠于国家、忠于君王的道德精神,都集中地表现在他是否饱读诗书这一点上。也就是说,一个文人只要饱读诗书,那么他就会被认为已经具备治国平天下的方略,也因此能够承担起辅佐君王的重要使命。
中国历代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正是根据这一点来起用或提拔文人的。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一个文人同时具备饱读诗书和治国方略的可能性,但是,如果把文人饱读诗书与其治国方略划上等号,那将是错误的。一个人饱读诗书,并不意味着他就具备了治国的方略,因为治国方略更多地体现为一个人处理实际工作的才干和策略。我们不知道古往今来,这一传统到底把中国的政治贻误到何种程度,也不知道这一传统究竟把多少文人变成了悲剧性人物。紧急关头,文人“惟有一死报君恩”的选择,或许表明了他们对于自己匡时济世的能力的怀疑和检讨。然而,这种怀疑和检讨并没有引起世人的更多关注,饱读诗书的文人依旧被认为是治国平天下的栋梁之才。
而马胤孙正是中国这一古老的传统的牺牲品。
“粥饭僧”李愚
首先要说的是,李愚是个彻头彻尾的读书人,并且非常有文学才华,模仿起韩愈、柳宗元的文章能以假乱真。李愚出生在今天山东无棣,父亲是读书人,爷爷也是读书人,大概正是缘此,李愚的文章和脾气都很有说头。
在山东,他老父亲肩不担,手不能挑,本要当个老师,可大家在乱世都不想读书,老父亲只好把自己那点本事奉献给了儿孙们,李愚就是其中之一。
但小时候的李愚并不爱学习,也不爱闹,他只是安静地呆在一个地方,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他老父亲也不劝阻他学习,因为他知道自己儿子是聪明的,总有一天会知道学习能给他带来什么好处。
李愚年长后,开始遍阅经史,有志于学问。因为读到《左传》关于齐国晏婴的故事,对这位相国很是景仰,所以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晏平。在多年的读书生涯中,李愚形成了一种崇尚气节的人生理想。这种理想铸造了一位中国的文化人,而因为是五代时期,同时也害了这位文化人。
他带着这种气节,开始走上了谋生求仕的道路。在走上这条路前,他的父亲对他讲,如今乱世,读书人趟这混水做什么呢?
李愚看着家贫如洗的景况,毅然决然地出去寻找他的理想。为了谋生,李愚不得不出去,但他把气节也带了出去,就注定了这条寻找理想的路并不好走。
他的第一站是沧州节度使卢彦威处,从山东一直走到河北,他才算碰到一个赏识他的人,一方面说明他的气节很不被人看好,另一方面,唐末政局已经不稳,李愚能找到卢彦威,还算是运气了。
卢彦威与他谈了几句话,见其言语之间书生气和豪杰气夹杂,认为还算是奇才,就给了他一个文职安陵县主簿。这个职位不高不低,李愚倒做得很有兴致,可惜好景不长,他母亲去世,他只得离官丁忧。“孝”让他丢失了这一官职,也让他随后的路走得更艰难起来。
900年十一月,唐朝宦官刘季述等发动兵变,将唐昭宗囚禁,各地节度使纷纷出兵讨伐宦官,解救昭宗。此时,李愚正在蒲、华一带客居(有一说是乞讨),听到这个消息后,他跳了起来,简直比他母亲死时的心情还激动。他拿出笔就给华州节度使韩建写了封信,希望他能出兵勤王。信中这样写道:“仆关东一布衣尔,幸读书为文,每见君臣父子之际,有伤教害义之事,常痛心切齿,恨不得抽肠碟血,肆之市朝。明公(指韩建)居近关重镇,君父幽辱月余,坐视凶逆而忘勤王之举,仆所未谕也。”
这封信显然有激将法之意,但韩建不为所激。依旧呆在自己的大本营里照常做事,但想到李愚一个平民居然能有和敢有这样的想法,真的不容易。就把他叫来,想给他个一官半职。李愚来了,却不要官职,还是希望韩建能出兵勤王。韩建不理他,让他冷静,并且告诉他,各地节度使都在勤王,我去与不去意义并不大。你留与不留,意义可就重大了。人总要先吃饱饭才能做他想做的事吧。
李愚恼了,我就是饿死,也不愿意呆在一个不重视皇帝的人的家里,我走。他头也不回的离开了韩建,又开始了漂泊无依无食无衣的生活。
过不久,李愚走到了洛阳。当时李德裕的孙子李延古在平泉庄居住,李愚找上这位贵族之后,当了门客。在不缺衣少食的生活下,李愚忽然觉得自己追求的理想大概也就是这样。可901年,唐朝已经罢废的科举考试又重新开始了,李愚就去靠进士,不想一考就中了。
这个时候的李愚不仅仅是一名读书人了,他还是知识分子。中了进士就意味着他即将结束往日飘泊和隐居的生活。李愚踌躇满志,从唐朝朝廷那里得到了河南府参军一职。他真正地实现了用知识换取粮食的过程,他本以为用自己所学能为唐王朝创造价值,也同时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许多事情都不是他想得那么好。
首先,作为知识分子的李愚在河南府参军任上并不没有做出任何成就来,不是他不想,而是不能。当时,军阀混战,河南为中原之地,平坦的地表给军阀们提高了战场的舞台。李愚在河南府参军任上五年,和许多知识分子一样,只是尽力维持着原状和维持着自己的生计。905年,朱温与心腹李振、柳璨等人大肆杀戮文士,李愚也在他们要杀的范围中,为避此难,他连辞职都没有跟上司讲,就离开河南回到山东,与一个叫李延光的人住在了一起。由于李延光也是读书人,所以两人住在一起倒很开心。
六年后,李延光被当时的皇帝朱友贞招揽做官,李延光趁势在朱友贞面前称誉李愚,说李愚这个人有春秋时人史鱼、蘧瑗之风。
朱友贞当然知道这两个人,敢说话,并且都是逆耳之言。就这样,李愚来到了后梁京城,在朱友贞朝廷做了官。在梁朝为官期间,他也他的气节原封不动地拿进朝廷来。有一次,衡王朱友谅入朝,朱友贞和其他朝廷重臣都行拜礼,只有李愚只是作揖。朱友谅走后,朱友贞很气愤地问道:“衡王乃是朕的哥哥,连朕都对他行拜礼,甚至是崇政使李振李爱卿等都要拜,你他妈的怎么就不拜?”
李愚先行了一礼,然后很从容地回答道:“陛下以家人身份礼拜哥哥,(李)振等大臣本是跟随太祖直到现在,所以是私臣。而我在大唐做过官,如今又到您这里来做官,与衡王毫无交情,我若拜他,不是被人讥讽我谄媚衡王吗!”
朱友贞听完,实在找不出李愚之言的漏洞来,觉得也有道理,也就不再理会了。李愚以为自己的气节震慑住了皇帝,他太愚蠢了,在这个时代,只有武力才能震慑住皇帝。没过多久,他被贬到邓州做观察判官。这也是朱友贞对他经常在朝堂之上说些逆耳之言的惩罚。
后唐立国后,李愚从遥远的邓州跑进京师,后唐的许多大臣都闻得此人学问做得很好,就联名向李存勖举荐。李存勖先任命他为翰林学士,紧接着又拜他为宰相。
925年,李存勖决定向蜀开战,大将郭崇韬被任命为最高指挥官,李愚在朝中呆得实在不怎么样,他跟那些官员合不来,就想出去走走。于是他请求随军前往。当时许多大臣认为蜀道艰险,此行难测,郭崇韬就征询他的意见,他当即说道:“王衍荒怠,乱国之政,其人厌之。乘其仓卒,击其无备,其利在速,不可缓也。”
后来的事实果如李愚所料,后唐军所至,无不披靡。此外,李愚还帮助郭崇韬稳定了军心。大军行至宝鸡时,招讨判官陈乂假称有病不能从军,李愚厉声斥责他说:“陈乂这个小子不是好东西,前面有利,他就进,一旦遇到小困难,他就停下来。今大军涉险,人心易惑,正可斩之以激军心。”
但是,这并不能证明李愚有打仗的天赋,他不过是偶然看清了一件事情的真相而已。当李嗣源称帝后,由于他有上次的随军表现,就被调到兵部任兵部侍郎。李嗣源要祀天时,他写了一篇祀天辞送给冯道,可冯道只看了一眼,就扔掉了。过不久,他被升为宰相。可他和冯道一样,很少说话。上朝来,退朝走。所以到了李从珂称帝后,在编辑《贞观政要》和《太宗实录》时并没有找他。
原因很简单,李从珂认为李愚只能做点学问,特别是复古的学问。李愚经常想让朝廷礼仪和古代礼仪挂钩,这在任何时代都是实行不了的,更何况是在狼狗如云的五代时期呢。
大概也正是皇帝对自己的不重视,李愚开始了破罐子破摔,经常吵嚷着复兴古代礼仪,接下来的皇帝李从厚对李愚这种叫喊更是嗤之以鼻,他常常和身边的人说,“李愚那个‘粥饭僧’还好吧。”意思很明显:李愚是饱食终日而无所事事的人。
“粥饭僧”三个字大概就是五代时期大多数皇帝对知识分子的看法。这三个字已经证明了李愚谋求理想之路失败了,五代时期文人大都如此,不仅仅是个李愚。这里有统治者的原因,当然,也有知识分子本身的原因。因为是乱世,大家为了生存,不得不违反自己的原则,不得不为自己的生命着想。所以,五代时期没有真正的文人,这是读书人的不幸,也是那个时代的不幸。
李琪的悲哀
李琪的一生并不坎坷,他曾当过后梁的宰相;但他的一生却并不快乐,因为在那个乱世,他始终找不到自己的正确位置,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诗人、文学家,但留给后世的却只是一本装满了诏书的《金门集》。
李琪是甘肃敦煌人,如果按照阶层来分,他应该属于贵族一层。时代书香门第让李琪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十三岁时,他就能写诗赋。他的父亲怀疑儿子的智慧,每每看到儿子写的东西总以为是别人替写的。有一天,他父亲领他出去赴宴,宴会主人在席上以《汉祖得三杰赋》为题要李琪写一篇文章出来。李父为儿子捏了把汗,但李琪从容地走到御案前,取来纸笔,略一思索,一挥而就。
众人一起来看,看得目瞪口呆,特别是最后一段,让在场的许多文人惊叹不已:“得士则昌,非贤罔共,龙头之友斯贵,鼎足之臣可重,宜哉项氏之败亡,一范增而不能用。”
他父亲这个时候才相信儿子果然是个文学天才,偷偷地跟别人讲道:“我这个儿子将来必成大器,文坛奇芭啊!”
他父亲希望他能成为一位文坛奇才,可惜,时代不同了。李琪当然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变成了什么样,901年,他跑到京城,应博学宏词科,居然考了个第四,唐朝皇帝授予他武功县尉,后来又授其殿中侍御史。当时,李琪之文名扬天下,他父亲那个美丽的梦似乎正在实现着,但不久,梦就醒了。
唐昭宗先被宦官刘季述软禁,后又被李茂贞劫持到凤翔,整个大唐王朝处在崩溃的边缘。李琪不过一文弱书生,根本承担不起匡扶社稷的重任来。所以,他就跑到了南方,当起了隐士。并给自己起了个居士名为:华原李长官。
在这段做隐士的日子里,他实在太寂寞了,想要写点东西,乱世又没有人看。不想写,又不符合他的本性,所以,他就自寻开心,把文字写在树叶上,写满了,就扔到水里,看着它消失,长吁短叹,不知不觉地过去了五年。
907年,朱温称帝,在别人对他的称赞声里,朱温知道了这个写文章一流的人,就派人把他从南方寻了回来,让他做翰林学士。
李琪当隐士当够了,那样的日子简直就不是他这样的人可以忍受得了的。所以,朱温很轻松地就把他招进了自己的朝廷。李琪并没有因为这是一个“伪朝”而拒绝朱温,或许是害怕朱温杀他,更或许是,他真的想做官,想要自己的文章再传于天下。
可是,朱温不可能请一个书生出来要他写文章,所以,朱温征讨四方时就把他带在身边,让他来写诏书。他写得倒也津津有味,整个朱温一朝,几乎所有诏书都出于他手。
到了朱友贞称帝时,他被封为宰相,但他与当时的另一位宰相萧顷很不和睦。萧顷是个谨小慎微的人,并且,他对当时独揽朝政的两个奸臣张汉杰与赵岩很是看不起;而李琪恰好和他相反,做任何事情都很随意,因此而得罪了许多人,并且还特意结交那两个奸臣。
萧顷看不起李琪,李琪并不在意。他结交那两个奸臣也是迫不得已,朱友贞当皇帝时期,想要在朝中做点事如果不结交这两个人,是根本不可能做成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李琪在这方面倒很能变通,可萧顷不行。
他总以为自己是宰相,那两个奸臣不过是两个小人而已,以宰相之权肯定能斗得过他们。有时候,一种固执的想法绝对能把人害得半死不活。萧顷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朝中的大部分提议都被两个奸臣阻挠,而李琪的提议经常得到采纳。萧顷觉得,我既然治不了那两个奸臣,难道还治不了你李琪吗?
机会终于让他给找到了,有一次,李琪非常赏识的一位官员应当得“试官”,而李琪却将其改作“守官”。很明显,这是违法的。萧顷立即告诉了朱友贞,朱友贞大怒,想要把他踢出朝廷到边远地方去旅游,还好,那两个奸臣劝阻住了朱友贞,李琪的宰相之位就这样被拿下了。
但萧顷没有得意多久,李存勖就灭掉了后梁。他找到李琪,跟他说,“先生文章闻名天下,不知肯为我大唐效劳否?”
李琪乐不可支地进入了后唐朝廷。李存勖任命他为太常卿,不久又任命他为吏部尚书。925年,后唐发生水灾,京城粮食大为短缺,李存勖让百官献计献策。
李琪用他那支生花妙笔和智慧的头脑写了千言书,李存勖看后很是认可,就任命他为国计使,过不久,又想任命他为宰相,谁想,李嗣源跑进了京师,当了皇帝。
李嗣源的皇帝来得并不光明,任何人都知道。当时,有人建议李嗣源改国号,李嗣源犹豫不决,并向群臣征询意见。李琪跳了出来,他装傻,说,先皇并非是李嗣源所杀,李嗣源进入京师后,先皇已经死掉了。所以,国号不需要改,只需李嗣源继位就可以了。
李嗣源高兴极了,他实在想不明白,一件事情在一般人嘴里说出来是一回事,到了读书人嘴里说出来就完全变样了。为了报答李琪,李嗣源任命他为御史中丞。
当李琪以御史中丞的身份步入后唐朝廷时,他发现这个官职除了得罪人外一无是处。当时,枢密使安重诲专权独断。文武百官都要看他脸色行事。有一次,安重诲经过李琪的办公地点御史台门时,一个殿直官冲撞了他,安重诲挥刀就将此官杀掉了。
作为御史中丞,李琪有义务也有责任对此事弹劾安重诲,可他害怕安重诲,但同时他又害怕谏官们非难自己,想了一天,他才想到一个看似不错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