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乱五代:五代史的另类解读
2813100000029

第29章 在杀戮中进化(5)

929年,李嗣源想要去南郊祀天,但这是一项浪费金钱的活动。于是,他向四川派出使者,让董璋交五十万钱来。使者到了董璋处,把诏书给他看,董璋只看了一眼,就急了。他指着使者的鼻子说,你回去告诉皇帝老儿,我只有十万。爱要不要。

使者不敢恼火,但总得说点什么,想了想就说,您这是想造反?

董璋大怒,尤其是他发现自己真有这个心的时候,他更加恼怒,他要杀来使。使者吓得屎尿齐流,叩头不止。董璋才勉强答应放他回去,但是,十万钱也没有了。

使者哆嗦着跑回京师,跟重臣安重诲说,董璋肯定要反。李嗣源对这个论断不肯相信,因为他希望董璋能牵制孟知祥,所以,他不相信董璋要反是真的。于是,他连连派出使者去四川,回来的使者异口同声:董璋必反。

安重诲当即做出决定,选了两个靠得住的人去四川做刺史,监视董璋。又抽出精兵均分布在董璋管辖的各州。同时在四川军事重地阆州设置保宁军,以大将刘仁矩为节度使,派出指挥使姚洪带领一千士兵赶往阆州,并驻扎在那里。

董璋绝对不是傻子,当他看到这一系列变化后,他认为朝廷对他有所怀疑了,他可不想要自己造反的计划胎死腹中,于是,930年秋天,他联合孟知祥一起造反,他率领兵马向阆州开进。守阆州的正是他当年的手下姚洪。

他认为人人都怕死,姚洪只有一千人马,况且,他和自己一样有过投降的历史,他忽然就有了慈悲之心,想以和平方式解决阆州。他给当年的老部下写信,在信中,他阐明了自己的主张:只要跟着我,就有肉吃。

他太小看姚洪了,虽然此人没有多大本事,但却有“忠义”之心。姚洪拿到信后,连看都不看,就领着信使来到茅坑,然后扔了进去。

信使回到董璋营中把那封信的归宿一说,董璋哇哇怪叫,下令攻城。节度使刘仁矩和姚洪拼死抵抗,但终究因为兵力太少,城被董璋攻破。

董璋进城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人把被活捉的姚洪带到面前,他还在生气,破口大骂:“你给脸不要,我看在你是条汉子的份上才给你写信,你怎么就把它扔进了茅坑里?”

姚洪也大骂:“老贼!你当初在朱友让家时,扫马粪,能吃到一顿肉,你就拜佛。当今天子让你做节度使,你却无耻地做出反叛的事情来。我能为国家死,绝不可能在狗奴才手下生存!”

董璋气得死去活来,姚洪当着许多士兵的面揭了他当初扫马粪的老底,即使是再不要脸的人也不能承受。一个小小的指挥使居然教他做人的道理,他更不能忍受了。他命人支起一口大锅,在下面点燃柴草,又令士兵十人用刀割姚洪身上的肉,割下一块就扔进锅里,肉浮上来,他就让人捞出来吃掉。姚洪就这样被活活割死了,直到死前他还大骂不止。

阆州失守和姚洪被活割死的消息传到京师后,李嗣源久久不语,最后居然流下泪水来。也许,在这位乱世皇帝心里,像姚洪这样的人已经是绝种动物了。想不到,就在他的朝廷上,居然有这样的人。为了告慰姚洪,李嗣源把他两个儿子都给了一定的安排,又嘱咐人,定要好好厚恤姚洪的家属。

姚洪以一个小人物——乱世的一个小指挥使——的身份让皇帝为之哭泣,他在生前没有得到高官厚禄,却因为一死而得到了皇帝最真诚的嘉奖。只因为他在逆贼面前没有丢掉大丈夫的风范,没有丢掉作为人的最宝贵的品德:忠诚。

让赵匡胤敬畏的人

据说,赵匡胤当上皇帝后,有一次和大臣们去后周时兴建的功臣阁游玩,当走到功臣阁门前,忽然来了一阵风把门吹开了,赵匡胤一抬眼,恰好看到了一张画像,他立即停了下来,看着画像肃立不动,然后理了理御袍,很凝重地向画像深深鞠了一躬。有一位大臣对赵匡胤的这种举动很不解,就问道:“陛下贵为天子,他是前朝的大臣,您这礼行得有点大了吧。”

赵匡胤摇头,说,“他就是王朴。我们当年同朝为官,如果他不是死得那么早,我根本穿不上这身龙袍。”

赵匡胤没有作秀,他说得也是真话。如果王朴还在,他真得很难当上皇帝。王朴是什么人呢?他到底有什么本事,能让赵匡胤面对他的遗像如此恭敬有加?

王朴是今天的山东东平人,年轻的时候就聪明过人,这样的人都喜欢读书,王朴也例外,尤其让人惊讶的是,他的文章写得非常好。后汉恢复科举试后,他考中了进士,殿试及第后,任校书郎,就这样,他稀里糊涂地踏上了仕途。

聪明的他并不是读死书的人,但凡进入仕途的知识分子都不可能还完全保持着清贫时的节操,王朴认为,既然已经进入仕途就必须要获得高职位,以此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他必须要寻找到一个马桶,只有踩到上面才能爬得更快。他找到了当时的朝廷重臣——枢密使杨邠。杨邠也是个读过几年书的人,见到王朴的文章很是喜欢,就把他收在了自己门下。告诉王朴,以后有事尽管开口。

王朴自从当了杨邠小弟后,经常为大哥出谋划策,可正当杨邠分要提拔他的时候,他做了个出人意料的决定:离开大哥,回山东老家种地去。

杨邠苦留,王仆坚决不要这个马桶了。他很伤心地离开了京师,回到了山东老家。王朴可不是心血来潮,对土地忽然有了兴趣,他离开杨邠其因为他感觉到了一种危机,这种危机的表现任何人都看到了,但他们没有上升到理性层次,所以并没有在意。

当时朝中杨邠、郭威、史弘肇和皇帝刘承佑、李业、苏逢吉两派天天乱咬,后汉朝廷没有一天安宁日子。王朴就是看到了这种争吵的结果必定是一派战胜另一派,而根据他的知识积累,他把宝百分之八十压给了皇帝刘承佑那一派。而他是杨邠这一派的,并且在两派的争斗中,他也给老大出了不少主意,也就是说,他想要投降皇帝那一派,皇帝也不会收留他。于是,他选择了逃离。

果然不出他所预见的,950年冬天,杨邠一派被皇帝统统诛杀,原来和杨邠有关系的人都受牵连被杀,王朴在山东老家听到这个消息后,摸去了额头上汗珠,并且非常感谢自己的智慧。

一年后,郭威称帝,他想到了王朴这个聪明人,就招他回来,把他弄到了驻守在澶州的柴荣府中当了掌管文案的记室。王朴对柴荣的为人很敬佩,柴荣也很器重他,当柴荣调任开封尹时,就把他到了开封,并让他做了推官。

954年正月,郭威病死,柴荣继承帝位,王朴也跟着主子平步青云,任刑部的比部郎中,主要掌管朝中百官的经费出纳和俸禄等事。

柴荣是个有理想的皇帝,他不甘心默默无闻。当时,经过郭威的巩固,后周已经出现了统一全国的迹象。柴荣当然也感觉到了这一迹象,于是,他选择了开疆拓土。为了让臣子们支持和得到一个更加有效的开疆拓土的计划,955夏天,他让在朝的20多名文学之士每人写《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平边策》各一篇。当他看到王朴的《平边策》一篇时,击掌叫好。《平边策》是一篇非常简练的议论文,按照起承转合的形式写成,其中治国安邦的策略论述得非常全面并且精炼之极。

可将此此文作为对王朴先生的怀念:

(后)唐失去道义从而失去了吴、蜀两个富庶的地方,(后)晋失去道义从而失去了幽州、并州(指河东)两个战略要地,如果仔细分析其失去的原因,平复统一的策略就有了。在道义不存的时代,都是君昏政乱,兵骄而民困,朝内有奸臣,边疆有叛将,势力小的不限制以致于势力膨胀,势力大的不压制致使作乱篡位。天下人离心离德,不肯为国效力,以致有吴、蜀独立建国,和幽州、并州割据局面的出现。所以,平定天下的策略就是反唐、晋之道而行之。首先要纳贤罢奸清理政治,用干才除庸人知人善任,施恩惠讲信用团结人心,赏功臣罚罪人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提倡节约积聚国财,使徭役合理施惠于民。等到国库充足、物资雄厚、上下齐心报国的时候再平定四方。对方的百姓如果看到我们国家政清人和,上下和睦,国家强盛而又富足,兵强马壮,将士同心,有了必取之势,那对方的情况就会发生有利于我们的变化:知情的人就会做我们的内应,熟悉地形的人就会为我们做向导。到这时候,对方的民心和我们的民心相同,那就是顺应了天意,顺应了天意那就无事不成了。

一般而言,攻取统一的策略应该是先易后难。现在看来,吴国最容易攻取,那就先从吴国开始。吴国地域大,东到海,南到江,和我们的边界也很长,有两千里。我们先骚扰其守备薄弱的地方,坚守东面我们就骚扰他的西面,增援西面我们就再去骚扰他的东面,在他们东跑西颠的过程中,他们的边界的虚实和兵力强弱就暴露出来了。接着,我们就集中兵力攻其薄弱,必马到功成。但有个前提是,不可太兴师动众,只须用轻兵骚扰即可。敌人素来怯懦,知道我军征讨,必然会发重兵来应战,这样几次下来,对方必然民困国竭,假如不派重兵,那我们就能大获其利,他困竭而我得利,不久江北的领地就会归我所有。得到江北之后,又可以用其民众来充实我们的军队,壮大我们的力量,江南也就不难平定了。这样用兵,用力小而收获大,得吴则南方的桂、广也就能轻易到手,岷、蜀用飞书就能招抚,假如不降,就四面并进,天兵席卷而定蜀地。吴、蜀一旦平定,幽州就会望风而归。但并州是死命之寇占据的地方,不能用恩信招抚,必须用重兵强攻。但现在还不足以威胁边境,可以最后再取,等待有利时机,一战就可成功。

现在我军兵强把壮,物资充实而完备,群臣团结知法,将官听命用力,等庄稼再丰收一次就可以用兵平定边境了,今年夏秋后,在边境一带可以先储存军粮、物资,做好准备,以图大业了。

最后,王朴又很谦逊地说到:“臣不过是一个书生,国家大事本不该是臣谈论的,如果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请陛下宽恕。”

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得到柴荣的赞赏,是因为他说中了柴荣开疆拓土的心思。而且,根据当时的时势,王朴说得非常有道理。即使是今天看来,这篇文章也有很多借鉴之处,当许多国家林立,而一国有了统一条件后,按照此王朴的思想去做,应该就能获得成功。

柴荣大喜后,又找来王朴,详细询问他的统一思想和具体细节。王朴就又说了一遍自己的计划:先平定南方,用江南雄厚的财赋,养北方强大的兵力,然后攻取幽燕,最后取得河东,完成统一大业。

柴荣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虽然并没有完全采用王朴的计划,但在取得南唐江淮之间14州之地后就移师北伐,就完全是王朴计划的具体实施。可由于他中途得病死去,我们不得而知他下一步是不是按照王朴所设想的那样走。但从后来宋初的统治者削平南北割据势力的战略来看,就完全是王朴《平边策》的翻版。由此可见,王朴先生的《平边策》影响力之大。

956年,柴荣南征江淮,让王朴做东京副留守。凯旋后,又任命他为户部侍郎、枢密副使,不久又升任枢密使、检校太保。957年,柴荣第二次南征,又让王朴留守京师。

虽然他没有上前线,但在后方,他的责任更大。除了要供应前线军需、主持政务外,他还要把开封城改建。因为对于一个一统天下的国家来讲,首都必要有个样子。为此,从来没有学过建筑学的他亲自设计改造方案,一年后,他就将开封城改造得大路通畅,民居整齐,开封一时成了天堂。宋朝建立后,许多人都说,开封之所以有如此繁华气象,完全是王朴所赐。

事实上,王朴扩建开封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由于他是文臣,所以,诸多武将对他都不服,文臣们对他享受的殊荣也有不屑之语。为了树立他的权威,他在扩建开封城时,雷厉风行,连有权势的大臣藩镇都怕他三分。有一次,他发现一个小军官消极怠工,就当众让人抽了他几十鞭子,小军官恼火非常,因为他很快就要升官了,官到了一定级别怎么可以随便打呢。王朴听说后,立即派人把他活抓来,又杀掉。

柴荣在前线听到了这件事后,跟身边的大臣说:“这个白痴,竟敢在王朴面前夸口要升个什么乡虞侯,不是找死嘛。”

开封扩建完毕后,“全才”王朴立即修《钦天历》,同时对乐律和乐器也进行改革,还亲自写了《律准》一书。在当时的后周,王朴就是“百废具兴”的代名词。其办事的异常果断,性格的刚毅,让文武百官们都开始对他有了敬畏。

王朴四十五岁那年,有一天正和朋友坐在一起辩论一件事。其实所谓辩论,完全是他一个人在讲,他的口才非常好,当他一个人讲的时候,别人根本插不上嘴。他也不喜欢别人插嘴,大概是他说得太激动了,突然就从椅子上翻在地上。抬回家中,医生来了也没有救得下他。晚上的时候,这位后周第一能臣死掉了。

当柴荣听到王朴死掉的消息后,慌张地跑到王朴府第,见到王朴的灵柩,就扑了上去,开始大哭,哭声惨不忍听。

几个月后,柴荣北伐,因病去逝。过不久,赵匡胤夺得了王朴和柴荣休整好的后周,称帝。赵匡胤当时是一员武将,长期在外和柴荣一起征战杀伐。而王朴主内,如果他不死,赵匡胤根本不敢让士兵把黄袍加在自己身上,即使他敢,也很难保证他真能夺得后周的天下。

王朴是五代时期最有政治才能的文臣,尤其是他与柴荣的君臣合作,是五代时期任何一个皇帝与大臣的合作无法比拟的。

五代之所以只出了一个王朴,是因为只出了一个柴荣。人杰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有,关键是,有没有人肯发现人杰,并让他成为举世瞩目的人杰。

王朴很幸运,因为他的才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当然是他的幸福,但更是历史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