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汪精卫大传
28131400000034

第34章 “和平运动”,汉奸魁首(8)

张群、蒋介石与黄郛3人,是1912年结成的拜把兄弟,他明知和谈未能进行是这位把兄的责任,但得维护蒋介石的威望,说道:“难啊,一言难尽啊!”

“伯循兄!和谈阻力很大,主要阻力来自共产党。”汪精卫乘机发泄对共产党的不满,“共产党只晓得天天唱抗战高调,如果让八路军去守上海,他们守得住吗?去守南京,又守得住吗?”

“啪”的一声,惊得在座者的心“嘣”地一跳!大家用诧异的目光,随着响声的发源处搜索过去,只见年过花甲的居正竖眉立目,又“啪”的在桌子上一巴掌,愤愤地骂道:“跟共产党合作,是瞎了眼睛!”他过分的气恼,使两条脖筋胀得鼓鼓的,如同两条蚯蚓在蠕动,“我居正是国父的追随者,对国父无比崇敬。但是,我又是众所周知的西山会议派,反对今天继续坚持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会场一阵沉默。

居正公然在众人面前以西山会议派自居,刺伤了汪精卫的心。内心的愤恨,促使他狠狠盯了居正一眼。

1925年3月,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后,谢持、张继、居正等人想推举邹鲁、林森上台。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时,汪精卫凭着孙中山遗嘱执笔者的身份,同盟会老党员的资格,表面上维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而赢得国民党左派的敬佩和拥护,加之粤军首领许崇智等军界人物的支持,被选为国民政府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对此,未上台者不服,邹鲁、谢持、林森、张继、居正、戴季陶等十余名国民党中央委员,于11月23日,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召开了所谓“国民党第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反苏、反共、反对囤共合作和弹劾汪精卫的决议。

尽管1926年4月汪精卫第一次当国民政府主席下台的主要原因,不在于西山会议派的反对,而在于蒋介石的要挟,但他认为两者之间有某种因果关系,一直对西山会议派怀恨在心。

现在,居正在这种场合提出反苏、反共、反孙中山、反汪精卫的西山会议,汪精卫又恼又喜:恼的是居正旧事重提,触动了他心头上的伤疤;喜的是居正反对第二次国共合作,正适合他的心意。

“我们都是三民主义的信徒,也是国父的信徒。我认为,过去,也就是国父逝世前后一段时期,与共产党合作是正确的。”汪精卫敏捷地瞟了居正两眼,看不出他脸上的感情有什么变化,于是加重语气说:“也是无可非议的!”他放炮似的说了这一句,马上把语气缓和下来,“当然,今天形势不同了,再与共产党合作,就是严重的失误。”

孔祥熙见居正、汪精卫指桑骂槐,影射蒋介石,再也忍耐不住了,说道:“过去,国父和汪主席与共产党合作,是反军阀的需要;今天,蒋委员长与共产党合作,是抗日的需要。时间不同了,形势也不同了,但是,政治上的需要是完全一致的。”

汪精卫为了避免在会上与亲蒋派论战,不与孔祥熙辩论,说道:“共产党说国共合作要坚持他们的独立自主,我们为什么不能坚持自己的独立自主?中日和谈,为什么要受共产党的制约?”

“《新唐书》里的《陆象先传》说得好:‘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堂堂独立自主的国民党,偏要与自己的敌人搞什么第二次合作,如今让共产党牵着鼻子走,自讨麻烦,何苦之哉!”陈果夫说到这里,傲慢地瞟了孔祥熙一眼。他能如此,不无原因。陈果夫是老同盟会员陈英士的侄儿,而蒋介石未出茅庐前,通过当时在陈英士部下任总参谋长的把兄黄郛和陈果夫的穿针引线,而深得陈英士的提携。出于这样一种特殊关系,陈果夫敢于在蒋介石面前直来直去;在今天这种场合,也只有他敢于与孔祥熙唱对台戏。只见他右手向前猛地一推,说道:“必须排除共产党的干扰,坚决与日本实现和谈停战!”

会场上又一阵沉默。

“能够和谈吗?这些条件能够接受吗?”邵力子是拥护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但他不愿意因驳斥汪精卫、居正、陈果夫的反共言论而彼此伤感情,只就和谈条件发表意见,“如果我们接受这些条件,国家将是个什么样子?我看,共产党不骂我们,老百姓也会骂哩!”

“仲辉兄!不和则战。但是,战,能够取胜吗?”张群望着邵力子,反驳说:“5个月的抗战,给中国人带来了什么呢?两个字:血!火!希望你老兄正视这个现实。”

“正因为我没有正视这个现实,才没有资格当中日和谈代表团团长!”邵力子厉言相对。

陈立夫眼见将出现一场针锋相对的论战,赶忙说:“我看今天就讨论到这里为止吧!如果还有分歧,等委员长来武汉以后再讨论一次!汪主席的意见呢?”

“同意休会。”汪精卫说,“我看对中日和谈问题,分歧不大,请大家付个表决,也好向蒋先生报告。”

表决结果,与会者15人,除了邵力子外,其余的人不但同意和谈,而且希望立即行动。

第二天下午1点左右,汪精卫夫妇刚吃了午饭,陈公博来了。

陈公博说道:“五天前,我从广州回到南京,见到仲鸣兄,得知老蒋成立中日和谈代表团,因周恩来他们到了南京而放弃谈判的事,心里很反感,就去找老蒋……啊,不耽误你的午睡吗?”

“不要紧,你说下去。”汪精卫说。

“我对老蒋说:‘蒋先生!共产党可恨而绝不可怕,和谈可坚持而绝不可放弃,既然已经组成了和谈代表团,希望立即与日方进行谈判,千万不可因为周恩来在南京,就畏葸不前。’可是,老蒋不直接回答我的问题,他却质问我……”陈公博叹息一声,不言语了。

“他质问你什么?”汪精卫愣住了。

“他质问我:‘你这是听谁说的?是汪先生告诉你的吗?’你说可鄙不可鄙?”陈公博望着汪精卫那感情急剧变化的脸膛。

“可鄙!”汪精卫很气愤,“不仅可鄙,而且可恼!”

我说:“蒋先生说话要负责任。我出差广西、广东一个多月,一直没有与汪主席联系;等我回到南京,汪主席已在几天前去武汉了。你根据什么说是汪主席说给我听的呢?希望你把问题说清楚。’我见老蒋默默不语,以为他感到失言而愧疚,打算原谅他。可是,他又‘唵’出一句使人气恼的话来!”

“什么话?”汪精卫忙问。

“老蒋说:‘我本来是明容共,暗反共,现在,唵,既然有人反对国共合作,我偏要坚持合作到底!’我也不示弱,说:‘既然如此,我偏要坚持反到底!’他瞪眼睛我也瞪,反正我不让步。”

“后来呢?”

“后来,唐孟潇进来向老蒋报告南京的防守情况,从中劝了几句,我就走了。”

汪精卫笑着称赞说:“公博!你不愧为反共英雄!”

“公博!你坚持得很对。不把第二次国共合作反掉,对中日和谈总是个障碍。”汪精卫笑笑,“还有什么新情况吗?”

“昨天下午见到亚洲司司长高宗武,他告诉我一个重要情况。”陈公博说,“高宗武说,3日上午陶德曼又会见老蒋,转告日本政府的意见,关于中日和谈,限定中国政府在12月25日前作出答复。老蒋要求把期限推迟到12月底。德大使表示努力说服日本政府接受这个期限。陶德曼还说,限期一过,日本当采取断然措施。”

“断然措施?”汪精卫把脸偏向窗子,思索了一会儿,“日本当局将采取怎样的断然措施?公博你想过没有?”

“我想过。”陈公博果断地说,“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军事上更猛烈的进攻,二是政治上迫老蒋下台。”

“迫老蒋下台?”汪精卫喜上心来,“何以见得?公博!”

“因为日本人素来看不起姓蒋的,这一次,又对老蒋在和谈中表现的优柔寡断,极为反感。”陈公博爽然一笑,仿佛蒋介石已经下了台似的。

希望蒋介石下台,由汪精卫取而代之,这是汪精卫之流多年来的夙愿。

这时,桂连轩走来报告说:“孔副院长与何部长、张秘书长来了。”

陈公博暂时不愿意与他们见面,退避到汪精卫的临时办公室看报纸去了。

“有个重要情况转告汪主席。”孔祥熙把刚才陈公博说过的情况介绍了一遍。

“啊!日本说的‘断然措施’,意味着什么?”汪精卫装得很惊讶,“请诸位思考思考,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

“可能是军事上进攻南京,外交上绝交。”张群说。

“日方说的‘断然措施’,是不是意味着迫委座下台?”孔祥熙心怀忧虑地说出这个想法,看汪精卫与何应钦作何反应。

“不会,不会,绝对不会!”汪精卫很敏感,连连摇头,“日本人知道,在今天,中国没有蒋先生主政,中日和谈谁能做主!我看,日本说的‘断然措施’,只不过是一种激将法而已。”他停了停,又说:“当然,岳军兄的分析也很有道理。”

“我同意汪主席和岳军兄的分析。”何应钦口是心非地说。

去年12月“西安事变”时,何应钦与桂系、日本驻南京领事馆秘密接头后,以讨伐张学良、杨虎城为名,力主派飞机轰炸西安,妄图置蒋介石于死地,然后取而代之。后来,因为宋子文、宋美龄和蒋介石的澳大利亚政治顾问端纳采取对策,何应钦未能得逞。现在,蒋介石虽然让何应钦当了军政部部长,但对他存有戒心。何应钦想到这里,望着孔祥熙,又补充一句:“在今天,如果日本人迫委座下了台,那中国的局势将不堪设想。退一万步讲,假设日本人有这个阴谋,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必须同心同德维护委座的领袖地位!”

孔祥熙的目光,在汪精卫、何应钦的脸上轮番扫射,揣度着他们的内心。他感到他们的话不完全可信,但不管怎样,能够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总算不错,说道:“汪主席与敬之兄高瞻远瞩,一言道出了真谛,兄弟感到无比敬佩!”

“蒋先生还有什么吩咐吗?”汪精卫问。

“委座在电话中说,他希望在限期内,使和谈有个结果。”孔祥熙说,“今天是7日,限期只有24天了,好紧啊!”

汪精卫希望蒋介石拖下去,等到日本政府采取“断然措施”迫蒋介石下台,但当着孔祥熙他们却是另一副嘴脸,他面向何应钦,说:“敬之兄,两年前,你代表政府与梅津美治郎签订《何梅协定》前,日本提出的限期是几天?你还记得吗?”

“3天。”何应钦记忆犹新。

“关键在于政府拿出决心来。”汪精卫说,“庸之兄,依我看,5天之内就可以在和谈停战协议上签字。”

“5天?”孔祥熙感到惊讶,“5天之内,恐怕委座还不可能来武汉呢,这怎么行?”

“我看5天时间足够了。”张群说,“22日,成立和谈代表团时,对和谈条件已经作过初步讨论,在昨天的国防最高会议上,除仲辉兄外,不但都表示愿意和谈,而且希望行动要快。庸之兄是政府首脑,可以大胆做主,何必等委座来武汉呢?”

“岳军兄说得对!”汪精卫对孔祥熙素无主见,大小事要请示蒋介石,心怀鄙视,有意要气他一下,“庸之兄!假如我是你,一定大胆做主,把岳军兄为首的代表团派出去,争取在5天之内达成协议签字。你呀,一定要等待蒋先生。他是管军事的,不好表态,你签了字,他自然会承认。唉!你老兄的胆子也太小了!”

孔祥熙以为汪精卫故意给他出难题,一下子动了肝火,说道:“汪主席!我自愧没有你那么大的胆子,也自愧没有你那么个好身体,我身上受不起三颗子弹哩!”

顿时,汪精卫犹如万箭穿心,恼羞成怒,一跃而起,在桌子上猛击一拳,骂道:“你是什么东西!竟敢这样讽刺挖苦我!”

两年来,汪精卫一想起那次被刺,就毛骨悚然。现在,孔祥熙这么一说,似乎感到脊骨处一阵剧痛,十分伤心,又在桌子上击一拳头,破口大骂道:“你姓孔的无非家底厚,又当了几年财政部部长,发了横财,家财万贯,其他没有什么了不起!”

“汪主席、汪主席!”张群走过来,拉着汪精卫的另一只手,“你看庸之兄,任凭你怎么说,他好歹不吭声,就原谅他吧!”

“二位是20多年的老同事了,老同事长时间相处,难免一时失言,你就原谅他这一次吧!”何应钦也来到汪精卫面前。

孔祥熙默然不语。蓦然,耳鼓里响起了蒋介石的声音:“为了大局,对汪精卫表面上要尊重。”蒋介石说的“大局”,孔祥熙明白,就是维护蒋介石的统治和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利益。他这么想着,感到后悔,走到汪精卫跟前,说道:“我刚才出言不逊,向汪主席道歉!”

汪精卫的冲动和理智正在激烈搏斗,孔祥熙语意诚恳的话,促使他理智获得胜利,说道:“我刚才也出言无寸,望庸之兄包涵。”

一场风波就这么平息了。

接着,汪精卫提出多召开小型座谈会,宣传中日和谈,让更多的人支持和谈。大家都表示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