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汪精卫大传
28131400000094

第94章 穷途末路,汪逆之死(7)

陈公博没有想到重光葵会提出这个问题,语塞片刻,解释说:“这是为了表示对汪先生的尊敬,我至少在一年之内仍然称代主席,就如同汪先生还活在人间,还在名古屋治病,或者说还在疗养。如果我马上称自己为主席,总觉得感情上过不去。”

“如果陈先生马上称主席,在感情上对汪夫人也是一种伤害。”周佛海补充说。

“噢!原来如此。”重光葵理解地点点头,“汪先生去世了,千斤重担落在陈先生和周先生肩上,二位打算怎样完成汪先生的未竟事业?”

陈公博早有准备。他说:“汪先生的未竟事业涉及治党、治政、治军、治财、治文和外交等各个方面,但概括起来是三大任务:一是竭尽全力支持贵国政府夺取大东亚战争的彻底胜利,进而完成大东亚共荣圈之伟业;二是密切配合在华皇军彻底消灭共党,并按照贵国政府新的对华政策,实现宁渝合作,以完成‘中国’统一大业;三是将‘中’日和平运动持久地开展下去,并不断推向新阶段。”他显得郑重其事,“诚然,完成这三大任务面临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我们充满了必胜信念。”

周佛海接着说:“我们之所以充满了必胜信念,这是因为有贵国政府一系列对华政策和汪先生的一系列言论作指引,有贵国政府的支持,有在华皇军作我们的坚强后盾。”

“汪主席开创的事业,有陈先生和周先生这样忠实的后继人,他会含笑九泉矣!”重江葵高兴地说,“毫无疑义,帝国政府将一如既往,不遗余力地支持以陈先生为首的‘南京政府’。目前,你们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截了当地提出来,帝国政府将尽能地帮助解决。”

陈公博说他们的空军力量比较薄弱,要求日本支援20架侦察机、50架轰炸机和30架运输机。周佛海说目前经济比如拮据,要求日本低息贷款300万日元。

重光葵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些数字,问道:“这里有无线电收发报室没有?”

“有。”陈公博说,“就在三楼八号房间,我陪同你去。”

“好。”重光葵扶着拐杖起身,“我马上与小矶首相通电话,向他报告陈先生和周先生的要求。”

重光葵与小矶通了15分钟电话,小矶又把电话接到裕仁天皇那里,他又与裕仁通了10分钟的电话。日本政府为了稳住陈公博和周佛海,作了肯定的答复。重光葵返回原处,对陈公博和周佛海说:“天皇陛下和小矶首相同意无偿支援贵国政府100架飞机,由驻华派遣军总司令部在半个月内,按种类如数交给你们;也同意借给你们300万日元,不是低息而是无息,5年后偿还。这笔借款在10天内由帝国大藏省派专人送来南京。”

“感谢贵国政府的无私援助!”陈公博和周佛海兴奋不已。

“另外,天皇陛下还告诉我,他决定赠送一架设备先进程度与‘海鹣号’一样的中型客机给陈先生,飞机取名为‘友谊号’。”重光葵说,“昨天上午,我已转告了天皇陛下关于陈先生访日的邀请。陛下说,请陈先生在近两日内派一名驾驶员去东京,熟悉飞机的性能,在陈先生出访东京之前将飞机开来南京。”

“感谢天皇陛下的赐予!”陈公博大喜过望,“这架‘友谊号’飞机周先生和我共同享用。”

“天皇陛下想得真周到!”周佛海感慨地说,“如果陈先生出访乘坐汪先生生前使用的‘海鹣号’,势必引起汪夫人的伤感,甚至是反感。”

接着,宾主双方交谈当前国际局势。重光葵承认德军在苏联遭到溃败之后,又在欧洲战场被同盟军打得狼狈不堪;也承认德军的不断失败对日本的影响。但是,他却说:“德国在欧洲战场上的严重受挫,深深地教育了帝国军民,对于进行中的大东亚战争只有一条出路,就是全国总动员,与敌人决一死战!任何一个民族,一旦具有拼死的决心,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民族,是所向无敌的民族!天皇陛下说过,即使帝国本土被敌人炸成一片焦土,也绝不屈服!”

“万一出现天皇陛下所说的这种情况,中国将是贵国最可靠的大后方!”陈公博说。他说的“大后方”,是华中、华南那片沦陷区,其面积不足中国版图的五分之一,因为华北沦陷区实际上控制在王克敏手里。

“不论国际局势怎样恶化,‘南京政府’决心与贵国政府同舟共济,海枯石烂不变心!”周佛海表示。

“好!”重光葵很激动,“大东亚战争的胜利一定属于大东亚人民!”

陈公博和周佛海送走了重光葵,又回到院长办公室,为自己制服了重光葵,获得100架飞机和300万日元无息贷款而高兴一阵。接着,周佛海说:“我已经把陈先生视为知己,所以,有句心里话想说出来。”

“请说。”陈公博微笑着。

周佛海说:“汪先生去世了,恐怕陈先生你最难对付的是璧君姐那一班子人,尤其是刚愎自用的君姐。”

“这一点我也想到了。”陈公博深有同感,“他们无非是要权要钱。我求大同存小异,只要不是有意作梗,我有求必应。反正这个局面不会维持很久了,好来好散。”

周佛海说的“璧君姐那一班子人”,是以陈璧君为首,以褚民谊、林柏生、陈春圃、陈昌祖、汪孟晋为主要骨干的公馆派。以及与他们的关系十分密切的丁默邨、叶蓬、任援道和周隆庠等人。陈公博的判断是对的,他们的确是要权要钱。

就在陈公博和周佛海送走重光葵的同时,褚民谊、林柏生、陈春圃、陈昌祖和汪孟晋聚集在陈璧君身边,研究如何抓权抓钱的事。

陈璧君说:“委座去世了,人去茶凉,弄得不好,我们这些人会受到冷落。我请你们来,就是商讨这个问题。”她面向褚民谊,“姐夫你先说说。”

“君妹的话道出了问题的本质,为我们敲起了警钟。”褚民谊说,“要使我们在委座去世后不受冷落,最重要的一着是把权抓到手。”他顿了一会,“像我这样的‘外交部长’,林先生这样的‘宣传部长’,表面上看起来大权在握,但都是虚的。我们要抓实权。实权不在部里,而在省里。”

“姐夫你说得对!”陈璧君说,“我们能控制一个省,就能够抓到一笔很大的财富,尤其是地域富饶的省份,如江苏、安徽、湖北、浙江。国际局势的发展越来越对我们不利,现在就要趁早抓钱。钱能通神。有了钱,走投无路时可以绝处逢生,面临危险时可以化险为夷。就是蹲监狱,有了钱,衙役和犯人也会对你刮目相看,特别尊重你。总之,有了钱就有了一切。”她的话滔滔不绝,“任援道先生是我们的人,他于两天前第二次出任‘江苏’省长,江苏就控制在我们手里了。以后由我陆续出面向陈公博先生说说,让林先生去安徽任‘省长’,让孛孛(叶蓬)先生去湖北任‘省长’,让丁默郡先生去浙江任‘省长’。委座尸骨未寒,我的话陈先生不能不听。当然,广东是我们控制的重点省,现在是春圃在任‘省长’。”她两眼望着陈春圃,“春圃!今晚在座的都是自家人,六姑妈我说话就直来直去,你这个人没魄力,太软弱,这就很难控制广东的局面。”

陈春圃被陈璧君训斥惯了,苦涩地一笑置之。

陈璧君继续说:“所以,委座的葬礼结束之后,我打算住到广州去。必要时,姐夫你得放弃‘外交部长’职务去广东任‘省长’。”她瞟了长子汪孟晋一眼,“我想让文婴去‘实业部’当次长。实业部管工商企业,是个抓钱的好地方。此事,请林先生出面向陈先生说说。”

“好,我出面。”林柏生说。

她面向二弟陈昌祖。“你的工作不要变动,还要继续当航空署署长。在重庆,航空署署长由宋子文当,可见它的重要。掌握了航空权,在万不得已时,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她在作逃跑的准备了。她说:“周隆庠先生是信得过的,让他去‘国民政府’任文官长好了,等于在那里安上一只耳朵。”

名为商讨,实际上大家听陈璧君的吩咐和安排,因为谁也说不出新的意见。

从14日起,南京政府控制的报纸广播,连篇累牍地介绍汪精卫的生平业绩,特别是对他“从事和平运动的丰功伟绩”着力宣传了几天,目的是为南京这个风雨飘摇的小朝廷,再注射几针吗啡。

20日上午,有近200名党政军要员参加的汪伪国民政府代理主席、行政院长就职宣誓仪式,在汪伪国民政府设立的中央哀悼堂举行。9点整,陈公博身着藏青色呢料西服,左胸佩戴白花,右胸佩戴红花,两眼红肿站立在汪精卫灵柩前,抱着殉葬的心情,用低沉的嗓声宣读他的《就职誓言》(以下简称《誓言》)。《誓言》说:“公博受命于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深感肩负之责任胜千钧。”“甚望党国上下与中央同心同德而为之。”他念道:“汪主席手订之政策皆为公博之政策,汪主席生前之设施皆为公博之设施。无论战争如何推移,时局如何迫切,都将决不动摇。”“公博一定与盟国(日本)密切合作,精诚团结党国志士仁人渡过难关,为胜利完成大东亚战争,完成全国统一之大业而奋斗。”《誓言》提出“党不可分,国必统一”的新口号,作为逐渐结束汪伪南京政权的执行方针。《誓言》说:“这两句口号是公博政治上之新目标,新路线。”“可以一新群众耳目,造成社会舆论。凡是中国人都能一目了然,心中有数。对重庆方面,是一种先发制人的政治影响,也可以说是两枚有力的政治炸弹。”

他似乎不是在念就职誓言,而是在给汪精卫致悼词,边念边流泪,悲悲切切,恍恍惚惚,准备收拾残局。

翻开历史,秦淮河畔的历代王朝的结局都很不妙,陈公博继位汪伪南京政府的结局必然如此,后来由重庆还都南京的蒋介石政权也如此。可惜,陈公博这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生,国学基础不如金陵的历代统治者,只能拿出一篇清汤寡水的《就职誓言》,写不出像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像李后主的《破阵子》那样的名作来。

23日上午8点,陈公博在中央哀悼堂为汪精卫主持“国葬”仪式。周佛海致哀悼词,他掩盖汪精卫的本来面目,把他说得十全十美。说他“是政治上的强者,军事上的勇者,外交上的智者,文化上的能者,革命的先驱,导航的舵手,兴国的贤哲,是继国父孙总理之后的又一位中国伟人”。

接着,褚民谊宣读日本、德国等十多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发来的唁电。之后,仍由8个身着白色制服的士兵把汪精卫的灵柩抬出哀悼堂放在灵车上。与那天迎柩不同的是,灵柩四旁相间摆着20多盆白色菊花和白色玫瑰花;灵柩上摆着一尊经一批雕塑师日夜操劳赶塑出来的,与汪精卫身材高度一样的铜质坐像;铜像前面放着“海鹣号”飞机模型。系在灵车前面的内外引魂绋取消了。灵车由八匹白马拉着,每匹马的额头上粘贴着一朵直径约8寸的白纸花。

5天前,陈公博颁布了一道命令,由汪伪财政部出钱举行一次盛大而尊荣的葬礼,来安葬汪精卫;23日,沦陷区放假一天;参加送葬的南京市民,每人可以从哀典委员会秘书处领取20元中储券。这相当于当时职员月平均工资的1/4,颇有吸引力。

8点40分,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随着8支乐队的哀乐声和沿途市民燃放的鞭炮声,从国民政府门口向梅花山出发了。从出发地点到目的地,沿途两旁每隔十步,肩并肩地站着两个宪兵。他们左臂戴着白袖圈,手持冲锋枪,面对马路那边的两个同伙笔挺地站立着。从他们搜索来搜索去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心中的秘密。除此以外,还有400名便衣警察夹杂在送葬队伍中,他们注意别人,别人不会注意着他们。

走在灵车最前面的是丧礼总监褚民谊,他头戴白色礼帽,身着白色西服,脚穿白色皮鞋,手举一面金色花边的三角白色引魂旗,身上斜披着一条六寸宽的白色绸料绶带,上书“汪主席英灵归来”七个墨笔字。走在褚民谊后面的,是由500名校官组成的仪仗队。仪仗队后面是一支乐队。接着是近300人身着麻布长衫的执幛队伍,一个个举着写有盛赞死者词句的各色祭幛。紧跟着灵车走的是陈公博、王克敏、周佛海、重光葵、新任驻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和伪满洲国总理张景惠,以及其他汪伪中央常委。接着是坐在三轮车上,由两个侍女推着走的陈璧君和她的子女及其亲戚,然后是汪伪中央机关的其他要员和汪伪所控制的沦陷区各省市的代表。再跟下去是桂连轩和姜国保等50多个侍卫官,以及30多个为死者生前服务的工作人员和勤杂人员。桂连轩和姜国保手里分别抱着汪精卫生前喜爱的一只黑狮毛狗和一只黑猫,狗和猫的颈项上吊着一朵白纸花。走在最后面的,是为了获得20元中储券的18000多名南京市民。市民们都在胸前挂个由哀典委员会统一制作的,兜肚似的白布袋,里面装着各自准备的,剪得很碎的白纸屑,一个个都竭力显出自己的悲痛和哀悼。他们边走边撒白纸屑,但每次只能撒出那么一点点;袋里的白纸屑要撒到梅花山,不能有始无终。然而,一万多人撒,积少成多,地面上像铺了一层白雪。

以高价从日本请来的四名电影摄影师,肩扛摄影机走过来走过去,抢拍着最动人的,最能表现出悲哀之情的镜头。摄影机的镜头对准谁,谁就如丧考妣似的悲伤一番。尤其是一些女人,以自己的形象被摄入镜头为荣,唯恐摄影师不光顾自己,老远见摄影师走过来,就显得悲悲戚戚,甚至挤出几滴眼泪来。

受金钱的驱使,沿途陆续有系着白布袋的男男女女加入出丧行列。快到梅花山时,送殡队伍已达6万之众。

梅花山,是紫金山,即钟山的一小部分,因宋代在这里种过许多梅树而得名。由于紫金山上有孙权、朱元璋、孙中山的陵墓和灵谷寺等名胜,又因梅花山位于明孝陵与中山陵之间,也就成了游人的涉足之地。

汪精卫的坟墓内窖已经建好。内窖为圆形。直径为一丈四尺,深度为一丈六尺。内窖墙壁嵌着大理石。内窖南边是22级阶磴,上面也嵌着大理石。内窖上空是一座占地120平方米,遮避风雨的十六柱圆形临时建筑物。按照陵园的设计方案,这临时建筑物将来会由金碧辉煌的墓室所代替。临时建筑物南边的两根红漆木柱之间,立着一块高八尺、宽四尺、厚度为一尺五寸,顶端刻着两条龙的汉白玉墓碑。墓碑上刻着三行字,右边上款刻着“中华民国33年11月吉旦”,正中刻着“‘国民政府’葬主席汪精卫生生此”,左边下款刻着“‘国民政府’代理主席陈公博敬书”。字面上涂着一层金色。

下午1点,汪精卫的灵柩以坐北朝南方向被安放在墓穴里。那尊铜像和飞机模型,仍然摆在灵柩上。从此,由一团和平军驻在梅花山,昼夜三班,每个班次由一排士兵守护着死去的汪精卫。

灵柩放进内窖后,陈璧君和她的子女,以及曾经从汪精卫那里获得较多好处的人,再一次发出恸哭声。丧礼总监褚民谊从身上取下“汪主席英灵归来”的白绶带,双手捧着它走进墓穴,毕恭毕敬地将它横放在铜像的双腿上,然后倒退三步再转身走出墓穴。接着,随着褚民谊的指挥,送葬者们向汪精卫的坟墓三鞠躬。之后,他心情沉重地说:“汪主席,您安息吧!”

汪精卫入土安息了,但汪精卫政权还存在,这台戏还得由陈公博演唱下去。尽管陈公博一再声称不愿意,一再声称他是收场的。然而,收场也是演出。尾声戏往往比序幕,比正戏更精彩,更发人深省。上款刻着“中华民国33年11月吉旦”,正中刻着“‘国民政府’葬主席汪精卫生生此”,左边下款刻着“‘国民政府’代理主席陈公博敬书”。字面上涂着一层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