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诗中情
28220600000028

第28章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年),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山西太原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除讽喻诗《观刈麦》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均甚有名。

白居易出生时,李白已逝世十年,杜甫也去世两年。时代需要大诗人,白居易适逢其时。他因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又绝顶聪明,6岁便学写诗,9岁便能够辨别声韵。后来忆及当时读书情况,他说:“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少年时代颠沛流离的避难生活,使他对社会各方面都有所了解。这些原因,造就了白居易这位杰出的诗人。

原文

观刈麦①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②黄。

妇姑③荷③箪④食,童稚携壶浆⑥。

相随饷田⑦去,丁壮⑧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⑨,背灼炎天光⑩。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注释

①刈(yì)麦:即割麦。

②陇:同“垄”,田埂,这里泛指麦地。

③妇姑:媳妇、婆婆,古时媳妇称婆婆叫姑,称公公叫舅。

④荷:肩挑;用篮子盛着食物,这里即指饭篮。

⑤箪:古代一种盛饭的圆形竹器。

⑥壶浆:用壶装着汤水,这里即指水壶。

⑦饷田:给田里干活的人送饭。

⑧丁壮:成年的男劳力。

⑨足蒸暑土气: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

⑩背灼炎天光: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惜:珍惜,舍不得浪费。

秉遗穗:握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用手握着。

家田:这里指一个庄稼户的产业。

输税:交纳租税。

事:从事。

岁晏:年底。晏,晚。

私:指自己。

赏析

白居易在诗末写道“念此私自愧”,看似一种自责,其实更说明他是一个清官、好官。当“赤日炎炎似火烧,王孙公子把扇摇”的时候,他能够体察农民挥汗如雨、两腿是泥的艰辛;当白居易四下出访,经过田间地头的时候,他能够停下来和农民攀谈,了解他们的痛苦,体会他们的复杂心情;当白居易衣食无忧,生活富足的时候,他没有忘记农民在忍饥挨饿,他觉得自己窝居官位,对不起农民。与那些贪官污吏相比,他的这种思想,这种体验,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

此诗开头四句先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掩映着的辛酸与悲哀呢?关中平原的麦收时节也正是暴风频发的日子。倘若老天瞎眼,一夜南风催来一场暴雨,一年的收成便化为乌有。正因为如此,才有了田家“惜日长”那样不要命般的抢收场面。“夜来南风起”看似信手拈来,实为作者匠心所在,我们不仅想象得出收麦人因为对天气的担心,夜深人静听悠悠南风不得入眠,同时也不难看出诗人深入生活的根基。

第二层八句,具体地展现出一户田家的五月收麦图。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全家老小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卖炭老人,尽管寒风凛冽,衣衫单薄,他还是愿意天气冷一些、再寒冷一些,如此炭才可以卖个好价钱。老人为衣食所迫而变态反常。《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样也是一种变态心理。尽管烈日炎炎,炙烤大地,尽管土气蒸腾,酷热难当,可是,已经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的农家反而希望如此炎热的白天能够再长一些、再延长一些。多么可怕的苛税,它完全剥夺了人民感受生活,享受快乐的天性。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被苛捐杂税弄得破了产的贫妇人,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比收麦者更穷困。我们不难想象,在麦收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或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官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读到这里不禁想问:收麦人自家地里落下的麦穗怎么能让外人捡了去?是他们家粮食多的不行?还是自己家人懒得去捡呢?都不是。与其说是这家人对“贫妇人”的同情与包容,到不如说是对自家日后命运的悲悯——今日收麦者焉知它日不被沦为拾麦人?

第四层六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联想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道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诗的最后引发感慨,这是白居易讽谕诗的共同特点。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只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呀,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难道不应该有更大的自疚自愧吗!赋税是皇帝管的,白居易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最后我们来看作品的题目:《观刈麦》。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还有一个拾麦人,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这位妇女们带着自己的孩子,冒着炎炎烈日,来到田里给正在收麦的人们送饭送水。男人们正在埋头割麦,他们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虽然已经累得筋疲力尽却全然不顾,只是希望趁着夏日天长能够多干一些活。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一个“税”道出了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却食不果腹的真正原因。

看着夏日割麦的艰辛和贫妇在田中拾穗的可怜与悲苦,联想自己生活的舒适,深感不安。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反思自己,体恤平民,真的是难能可贵。白居易由农民的千辛万苦,生死挣扎而想到自己养尊处优、袖手旁观的愧疚和羞耻。他们这种关注民生,体察民情的人道主义情怀必将划破历史的夜空,光照千古!

绝妙佳句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原文

自河南经乱

时难年荒世业①空,弟兄羁旅②各西东。

田园寥落③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④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

①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

②羁(激)旅:犹漂泊。

③寥落:冷落。

④根:喻兄弟

赏析

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读来如听诗人倾诉自己身受的离乱之苦。在这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抛家失业,羁旅行役,天各一方。回首兵燹后的故乡田园,一片寥落凄清。破敝的园舍虽在,可是流离失散的同胞骨肉,却各自奔波在异乡的道路之中。

诗的前两联就是从“时难年荒”这一时代的灾难起笔,以亲身经历概括出战乱频年、家园荒残、手足离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苦难的现实生活。接着诗人再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

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恐怕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人在这里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从而收结全诗,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全诗以白描的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话语,抒写人们所共有而又不是人人俱能道出的真实情感。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白居易的这首诗不用典故,不事藻绘,语言浅白平实而又意蕴精深,情韵动人,堪称“用常得奇”的佳作。

绝妙佳句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