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诗中情
28220600000031

第31章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858年)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子。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属河南)。初学古文。受牛党令狐楚赏识,入其幕府,并从学骈文。开成二年(837年),以令狐之力中进士。次年入属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王爱其才,以女妻之。因此受牛党排挤,辗转于各藩镇幕府,终身不得志。李商隐诗现存约600首。

原文

正崇让宅月

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

先知风起月含晕①,尚自露寒花未开。

蝙拂帘旌②终展转③,鼠翻窗网④小惊猜⑤。

背灯⑥独共馀香⑦语,不觉犹歌起夜来⑧。

注释

①晕:指月色朦胧。

②帘旌:为帘端之帛,以其形状似旌(旗)故称,这里即指帘子。

③展转:《诗经·周南·关雎》“展转反侧”语,指翻来复去,不能入睡。

④窗网:张挂在窗外檐下以防鸟雀入室的丝织的网。

⑤惊猜:惊醒、猜想,神智已经恍惚,终夜不能成眠。

⑥背灯:诗人向室内四处寻找。

⑦馀香:是指亡妻所遗之香气,闻着馀香,仿佛妻子犹在。

⑧起夜来:是乐府曲调名,《乐府解题》说:“《起夜来》,其辞意犹念畴昔思君之来也。”是妻了思念丈夫之辞。此诗不说自己忆念妻子,却说亡妻思念自己,这样从对方来说,其言更加沉痛,更见出自己的忆念之深沉,思情之惨苦。这两句一字一泪,一字一血,读之令人酸鼻。

赏析

这是诗人悼念亡妻之作。崇让宅是诗人的岳父,诗人和妻子曾在东都洛阳崇让坊的宅邸居住。诗人的妻子卒于大中五年(851年)夏秋间。此诗作于大中十一年正月在洛阳时。

昔日回到崇让宅,见到可爱的妻子,该是多么幸福和欢乐。这次归来,却是触目生悲。宅门牢牢上锁,重重关闭,地上长满青苔,说明久已无人居住,成了废宅;因为寂无一人,回廊楼阁非常冷落,显得特别深迥;妻子已逝,无人与语,诗人只好在这里独自徘徊。

夜幕降临,月忽生晕,不但月光蒙上一层阴影,似有无限哀愁,而且月晕则多风,天气也要变得更加寒冷;露寒见冷,春花也不绽开。

诗的开头两联,首联扣住题中崇让宅,写其荒凉冷落,伤心惨目;颔联扣住题中“正月”,写“风露花月,不堪愁对”(清屈复《李义山诗笺注》)。这四句,用环境的凄凉,衬托出诗人心境的凄凉。何焯说:“三四覆装,月晕多风比妻身亡,下句则曾未得富贵开眉也。”(《李义山诗集辑评》)也就是说,这两句是兼用眼前之景,隐喻过去的情事,第三句是说妻子临死之前,诗人已看出不祥的预兆;下句谓王氏婚后,诗人一直穷愁潦倒,生计艰辛,从未使妻子眉目舒展过一日,于内疚中含着深厚的伤悼之情。

悼亡诗,常用的写法是睹物思人,由物见情,或者忆念往事,由事见情。此诗用得则是由景见情的手法,全诗从白天到夜晚,由门外到宅内,再到室中,通过种种环境的层层描写,衬托出诗人悼念妻子的悲痛心情和复杂的内心活动,不叙一事,不发一句议论,情真而深,非常感人。

张采田在他的《玉溪生年谱会笺》中评价此诗称“情深一往,读之增伉俪之重,潘黄门后绝唱也。”

绝妙佳句

背灯独共馀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

原文

无题·其一

凤尾香罗①薄几重,碧文圆顶②夜深缝。

扇裁③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注释

①凤尾香罗:凤纹罗;罗:绫的一种。

②顶:指帐顶。

③扇裁:指以团扇掩面。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女子对爱情相思的苦闷心情。诗的首联写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表现了她织着凤尾纹的绫罗薄薄重重;碧纹的圆顶罗帐深夜赶缝。那回邂逅,来不及用团扇掩盖;可新上人驱车隆隆而过,无语相通。真切地表现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会合的深情期待。

下联回忆最后一次邂逅的情状,表达了她追思往事时,那种惋惜、怅惘而又深情回味地复杂心情。曾因寂寥不眠,想到更残烛尽;却无你的消息,等到石榴花红。也许你在垂杨岸,栓系斑骓马;怎能等到,送去会你的西南风。诗中写别后的相思寂廖,春光已尽,石榴花开,所思之人断无消息。表达了流光易逝,青春虚度的怅惘和感伤之情。末尾写日夜思念的人,或许相隔非远,只是咫尺天涯,无缘会合罢了。

诗歌活用了曹植的《七哀诗》中“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的名句,表达了后会无期之苦。诗中所流露的感情真挚而深厚。看来女主人公似乎是单相思。虽然相思无望,然而追求却十分执着。正是这种纯情,这种痴情,赋予诗歌强烈的感染力。

绝妙佳句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原文

无题·其二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①生涯原是梦,小姑②居处本无郎。

风波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④。

注释

①神女:即宋玉《神女赋》中的巫山神女。

②小姑:古乐府《青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③风波:意谓菱枝虽是弱质,却不相信会任凭风波欺负。

④直道两句:意谓即使相思全无好处,但这种惆怅之心,也好算是痴情了。直道:即使,就说。了:完全。清狂:旧注谓不狂之狂,犹今所谓痴情。按狂放解释本也通,但既把诗中人作为女子解,那么还是作痴情解释较切。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女主人公怀伤不遇的身世。开头先写环境氛围的幽静,衬出长夜的孤寂;接着以楚王梦遇巫山神女和乐府《青溪小姑曲》的“小姑所居,独处无郎”的典故,抒写自己曾经有过幻想和追求,但到头来只是好梦一场,依然独居。重重帷幕深垂,孤女独居空房;翻来覆去难眠,更觉静夜漫长。柔弱菱枝,偏遭风波摧残;铃芳桂叶,却无月露清香。巫山神女艳遇楚王,原是梦幻;青溪小姑幽静住所,独处无郎。

最后写即使如此,还要执着追求。虽然深知沉溺相思,无益健康;却要痴情到底,落个终身清狂。意境深远开阔,措辞婉转沉痛,感情细腻坚贞,是一首很好的爱情诗。

这两首诗,历来有人认为有所寄托。不管是否有寄托,作为爱情诗来读,还是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的。

绝妙佳句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