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香火,从几百年前一直传到今天,载着许多未及的夙愿,让人忍不住遐思,轻烟飘动的寺庙,是否灵验了谁的宿命,是否改变了谁的前世今生……庙宇边,身着白衣的女子正虔诚地默祷跪拜,或许,那只是一种心境。在不断地行走与寻觅中,总会有尘世的香火被点燃,古寺转身的刹那,已是一个崭新的灵魂……
去过冕宁灵山寺的人都因着那里的香火。传说,冕宁灵山寺特别灵验,几乎是有求必应。于是,每个来游灵山的人,都怀揣着这个让他们深信不已的美好憧憬,踏上这方圣土。
有人说,这里的“灵”来自于灵山的风景。因为风景的独特,神仙到了都不愿意再挪动脚步,燃灯佛在这里修行,五百罗汉在这里神游。山中的寺庙,理所当然地被称为“灵山寺”。
距离冕宁县8000米左右的灵山,与著名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同出一县——冕宁县。在县城边,一片深山老林中,灵山便隐藏在那里。一直以来,灵山寺因其罕见的“佛道儒”三教合一而形成了终年旺盛的香火和宏大的建筑规模,被香客游人百般供奉敬仰。不知是寺庙保佑了香客还是香客成全了寺庙,“有求必应”成了这里的无字招牌。
自古灵山多秀美。纵观全国各大灵山,总是一片繁茂与娟秀,似乎是因为灵山之灵,那灵气时刻滋润着山中土地,才有的风景优美、气候宜人之说。再加上那些光怪陆离、有依有据的神话传说,更显出一丝诡异之气。
相传冕宁灵山寺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是整个攀西规模最大的寺庙。主题建筑中,大雄宝殿气势不凡,不只宽敞明亮,且庄严肃穆。在殿中央,释迦牟尼佛像被高高奉起,两边是十八罗汉护法。在后殿,供奉着灵山寺的开山祖师悟真和尚杨学信的木雕。
据说,全天下的韦陀皆是清一色的站立姿势,唯有灵山寺的韦陀是坐像。有人说,这是因为灵山寺自古便是清净之所,无需韦陀庄严而立。也许,它的灵,与这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寺庙最前面,琉璃瓦大门清晰可见,以正殿的天井为最中心,可以看到两边众多的房舍,加之左右前后相连,便成为一个建筑群。山边,6棵参天古松巍峨而立,年逾二三百年之久,而这6棵古树,便是灵山寺最为主要的标志物。
相传,乾隆四十七年时,杨祖师来到冕宁,听说这里是燃灯修行的地方,便常驻于此,边修行边建寺院。若不是十年动乱,杨祖师的肉身也许能保存至今。嘉庆九年二月,他离开人世,端坐而寂时,依然满面红光,好像还是鲜活的一般。弟子们将他的肉体放在佛堂,长期供奉伺候,直至肉体全部干却,再没有腐朽。有人说,在没有添加任何防腐处理时便存放了160多年,若不遭遇劫难,必然会留至今日。或许,正因为杨祖师的佛佑,才有了之后灵山寺不断的香火。
香烟缭绕,纸灰翻飞。无论香火如何延续,都是因为对人的期望又多了一些。熙攘的人流,厚重的历史,在灵山寺的记忆中,皆化成一抹淡淡的轻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