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大有文章:直说电视圈里的人和事
28284200000021

第21章 干电视的那些人(3)

电视台天天追星的要数娱乐新闻节目的编辑记者。就像网络上的“娱乐频道”、报纸的娱乐专版、专业的娱乐杂志、娱乐小报一样,电视台也有娱乐新闻类节目,比较突出的是一些地方台的文艺频道。如北京电视台的《每日文娱播报》;光线传媒公司制作的在全国多家电视台播出的《娱乐现场》等。这些节目的内容以娱乐界的动态、明星的工作、生活、婚姻等为主。

现在,中国电视已进入“产品竞争时代”、“娱乐化时代”,必须要面对市场、满足广大观众不同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明星作为公众人物、注意力的焦点,引领文化时尚的潮流,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吸引观众的眼球。

但国内的电视台作为“喉舌”、“传播主流文化的阵地”,与国外的商业电视台不同,主要以正面报道为主,批评性报道为辅的原则。所以,一些明星绯闻、“鸡零狗碎”的揭秘明星隐私、爆料明星丑闻的八卦“腥闻”基本被滤除,不让刊播。国内电视台娱乐新闻节目的记者每天很辛苦,不厌其烦地到处追明星,到片场探班,出席各种娱乐新闻发布会。他们并不能被称之为“狗仔队”,因为即使挖来很“爆料”的明星隐私,他们也播发不了。但一些国内的视频网站、娱乐杂志、娱乐小报相对管控较松。尽管主流电视台多是正面报道,还是引发了书中曾提到的“郭德纲弟子殴打北京电视台记者的事件”。

娱乐新闻记者,被人们戏称为“娱记”,他们是依靠追明星吃饭的。

原先,主要是综艺、文化、文艺晚会、文艺访谈类节目的编导、导演多和文娱明星打交道。而近几年,教育、生活服务类、科普类、健康养生类、甚至法制类、体育类、新闻评论类,几乎所有的节目都开始“使用”文娱明星。这是因为,在追求眼球经济的当下,最讲注意力、收视率的电视行业,明星、公众人物绝对是吸引眼球的重要保障元素。娱乐化的倾向已经渗透到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电视人都有共识,有明星、有脸熟的名人就有关注度。所以,电视台各种节目一窝蜂地使用“明星”,这跟商家找明星做广告有点儿像。这样的“水环境”也使得明星们“畅快游弋”,有了更多更广阔的电视舞台。

而对于一些即将要上映播出的电影、电视剧来说,剧组或影视公司会希望借助电视这一目前最有影响力的媒体,宣传和促销自己的作品,这时他们也会有选择地找到一些有影响、收视率高的电视栏目,让导演、主要演员等主创人员到电视台做节目。而这也正合电视台的心意,顺水推舟地与之合作。现在各电视台的各栏目之间,对极具号召力的明星有“群狼争食”之势,这也是收视率闹的。

2009年底,张艺谋拍摄的贺岁喜剧电影《三枪拍案惊奇》即将上映。为给这部集结了小沈阳、赵本山、闫妮、孙红雷等明星的大片,制造声势刺激票房,制片方策划开展了一系列电视宣传攻势。比如,制片方与北京电视台合作,分别在北京卫视《五星夜话》、科教频道《非常故事汇》、文艺频道的《影视风云录》等节目中制作了专题。其间,该片的主创人员悉数到场,组成了声势浩大的明星宣传阵容。北京台借助张艺谋的知名度和他拍摄的贺岁电影,做出了影响力和收视率极高电视节目;而制片方则通过电视台免费地为该电影进行了宣传。这种事是双赢,电视台很轻松地请到了平时很难请的大腕,电影制片方、发行方也求之不得,乐得少花钱多办事。电视台的节目收视率高了,也带来广告的增加,也是有利可获的,这是一种“相互借势”。

目前,各电视台都在抢这块题材,一有大导演拍摄的大制作影视剧上映前夕,或有大腕演员参演的影视剧将要播出时,各栏目组都会争先恐后的和影视公司联络争取合作,电视台的导演们看中的是电影、电视剧里的大腕演员,因为如果不是借电影、电视剧播映前制片发行方积极的宣传需求,有些超级大腕是电视台一些栏目导演们很难请到的。而电影、电视剧制片发行方要的是借媒体营销宣传,这时会主动带上大部分重要演员(也包括超级大腕)上电视节目。如果一个电视台买了某电视连续剧,更会不遗余力地和剧组、发行制作方一道搞规模宏大的首映庆典晚会,在该台的黄金时间播出,以造势和宣传,增加日后电视剧的收视率。

现在,各电视台除了新闻类以外的几乎所有节目都在请明星。老年节目请老一代歌星、影星;青年节目请当红的影、视、歌、舞偶像明星;健康养生节目除了请着名专家,也搭上影、视、歌明星或笑星做嘉宾;饮食节目也要请明星来,搞明星厨房……总之,电视台编导们都在“沾星”,目的是希望明星给自己的节目加分、提升收视率。

电视台的导演们边追星、边造星

电视台的导演们为了节目的收视率和影响力,除了把各路明星们往自己节目里“拉”,另一方面,也在找有成为电视明星潜质的人,在节目中极力打造,使他们大放光彩,成为新的电视明星。

像央视的《星光大道》、上海东方卫视的《中华达人秀》等节目,本身就是打造草根明星的选秀节目,前边已有介绍不再赘述。我主要说的是一些电视台非选秀类节目。

前边简要谈过电视台的导演们选嘉宾的一些基本要求。其实,导演不仅是在寻找能为栏目创造好效果和高收视的嘉宾,同时也是在造就新的明星。

前边提到的女法医王雪梅,在中央台《实话实说》上过一次节目后,被各电视台导演注意,接着就频繁出现在各个台的电视节目中。无论是专题片还是演播室访谈,她都给节目带来了很高的收视率,她也被编导们戏称为“还珠格格”式的电视嘉宾。因为电视剧《还珠格格》给湖南卫视和其他省级卫视带来很高的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前些年,这些台一遇到收视率低迷的时候,就重播《还珠格格》,屡试不爽,播一次就创造一次高收视率,成了各电视台的收视强心剂。

曾经一闻不名的民间演员李玉刚,在央视《星光大道》的舞台一战成名,他也成了各个电视节目中的男版“还珠格格”。养生类专家杨奕、曲黎敏、王晨霞都是电视编导们发掘制造出来的明星。

现在,电视台编导们都有个“聪明法子”(实际上有点投机取巧的意味),就是先看同行的电视节目,“发现”好选题、好嘉宾,拿来我用,根据自己节目的“定位”再做一遍,照样有不错的收视率。一个“好嘉宾”多个节目做,再发展到多个电视台做,这个人不叫一夜成名,也基本上属于“迅速成名”。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看网络。网络红人也可以打造成“电视明星”,那些网络上的“XX哥”、“XX姐”的都是电视编导们要挖掘打造的“明日之星”。2009年江苏卫视一档《幸福晚点名》的娱乐节目,大多以网络红人为嘉宾,每期围绕一个主题,从网络上找出红人做互动节目。2010年春节和中秋节,北京电视台与各大网站互动联合制作了“网络春晚”和“网络中秋晚会”,其主力演员都是网络红人,这两台晚会也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其创意也并被其他电视台争相模仿。

5、与首长零距离

没什么级别但每天参加高级会议,

天天围着首长转,

他们见多识广,“消息灵通”,

是媒体中的特殊群体。

各级电视台的新闻中心(有的叫新闻部),都有一群天天围着领导“转”“跑时政”的记者。不管是报社、电台、电视台、新华社,还是中央级、省级新闻单位,都有专门负责时政消息的记者。中央新闻单位的时政记者专门负责中共中央常委、全国人大委员长、政府总理、政协主席四套领导班子的采访报道,省、市级新闻单位时政记者专门负责省、市党委常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领导班子的采访报道。

我说的电视台新闻部时政记者,就是专门天天围着领导“转”的电视记者。国家领导的每日工作,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民生、外交等国家大事;省级领导们日常工作关系到当地的城市建设、环境、老百姓工作生活等等。有关领导们的新闻被称做“要闻”,都排在央视《新闻联播》或各省市直播新闻的头几条播出。

时政记者们也有分工,不同的领导班子由不同的时政记者负责采访。为了保证首长的安全,确保新闻导向的正确,也为了重大事件的前期保密,以及对政策分寸的准确拿捏,除时政记者外,一般国内的非时政记者是没有采访和播发上述领导的新闻权限和任务。换句话说,按新闻纪律,非时政记者不能采访和播发有关上述领导的新闻。时政记者都要在各级首长保卫部门和宣传主管部门登记,核发特殊采访证件。所以,有的新闻同行们有时是很羡慕这些时政记者的“特权”。

时政记者,由于天天拍摄采访高层领导,也就等于列席了相当级别的领导才能参加的会议或活动,可谓消息灵通、见多识广。我接触和认识的这帮“皇家记者们”,气质上也与一般记者不一样,一副什么都见过、什么都知道、伸手能“够着天”的表情和举止。的确,由于采访工作的关系,他们和“首长”的秘书(要审看他们的稿件)、司机、负责首长保卫的工作人员们混得很熟,感觉自己也是首长“身边”的人,自然也感觉身份很高似的。

但天天围着首长们转的这帮时政记者,每天跟着首长的车队后边(多数是在前边,领导一到,摄像记者就得摆开架势马上拍摄了),“风光”是“风光”,可也不仅是风光,还有的就是提心吊胆。

时政记者按说是电视新闻记者里拍摄环境、工作环境最优越的,风吹不着、日晒不着、雨淋不着(偶尔随首长深入“抗震抗洪救灾”一线,也是不多的)。可他们最怕的是自己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小差错。时政新闻无小事,一点小纰漏就可能酿成“大祸”。

我认识的一位某台时政组的老记者,一直跟省委书记(一号首长)干了多年,没出过任何差错,可不久前却因为一点小疏漏,出了大事故。

某日,他把首长出席一个重要活动时所拍摄的录像带弄丢了。不仅他蒙了,连新闻部、直至电视台主管新闻中心的台领导都慌了。一号领导参加的重要活动,当天是要上新闻头条的,找不到带子没有图像,没法制作播出,这可是上上下下都要吃挂落儿的。结果是这段“领导新闻”只能由主持人口播(没图像只念稿子)。这一事故可以说是电视台里最严重的事故,没什么说的,从台长、主管新闻部的副总编、新闻中心的主任、时政组负责人和这位出错的记者,一串儿的检查,在部门内大小会上批评,台级领导向上级宣传部领导做检查,出岔子的记者等到的只能是严厉的处分。

这位老弟被暂时停职,在家值班不被派出去采访,后又调到机动组当记者。就这样,一位很不错的干了多年时政的老记者,从此离开了重要的“时政记者”队伍。

6、专家控

专家,是社会的公共资源,

是电视上常常见到的“角色”,

电视新闻记者、专题节目编导制作节目都离不开专家。

如果朋友们在看电视时稍加注意就会发现,电视台的科学类、生活类、卫生健康类节目、新闻访谈类节目里的记者或主持人,采访专家学者最多,经常围着专家转。

专家学者有多个领域、多种专业,电视台节目的种类、数量也繁多。比如新闻评论类节目,因其话题涉及多、选题范围广、时效性强、社会热点突出等特点,所以,新闻评论类节目的编辑、导演必须天天追着专家学者。如碰到军事话题就要找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的军事专家,心理话题就找来心理专家,体育热点事件发生时,就找来体育专家。

各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他们不仅是学科内、行业内的权威,也是社会公共资源,他们的话在他们的领域是权威,对社会公众也有公信力。所以,电视台的科学类、生活类、卫生健康类节目、新闻访谈类节目等,都会找来专家(或去外采专家)答疑解惑。尤其科学类节目(如央视的《百科探秘》《走进科学》,北京电视台的《魅力科学》《科学实验室》),做的都是老百姓感兴趣和关注的话题,科学依据和科学解释,都是依靠采访科学家来完成的。还有卫生健康类节目(依托的专家是医学专家);生活服务类节目的编导请专家的时候也很多,像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的《生活面对面》栏目,每期节目都有小实验,再请专家详细解释科学道理。时间一长,电视台的编辑记者与经常合作的专家以及他们的单位相互熟识,专家学者也乐于用自己的知识,为自己的专业做大众化普及,惠于民生。客观上,专家通过经常上镜,也成为公众名人。

记者和专题节目的编导在选择采访专家上,也是相当谨慎的,需要认真甄别。

因为电视台是很有公信力的权威媒体,党和政府的“喉舌”,播出的节目不可能像境外的一些华语电视台,打上“嘉宾的观点不代表本台观点”,就可以没责任了。在中国老百姓眼里,电视台播出的内容就应该可信。

记者、编导们一般会从国内某领域最权威的科研单位、大学里,找最有学术地位、有良好语言表达能力、能用平实通俗的语言阐释问题的专家。而对一些民营科研机构,或非国家权威科研机构里的专家,记者编辑们不敢轻易使用。北京电视台某个健康类节目的制片人就亲口对我说:“我节目里的医学专家只从北京的各大三甲医院里找,不从其他医疗机构或民营医疗机构里选。”

但也有小部分节目的编导、制片人只看重节目收视率,而忽视了嘉宾的甄别和把关。

伪中医养生专家张悟本,本来在民间搞一些讲座、推销,并没有多少人信,也没有多大知名度和影响,而被引到电视节目里后,他的“好口才”加上电视台的“权威”与“信誉度”帮了他的忙。在一些电视节目上,张悟本一通口若悬河的“大忽悠”,借助电视的传播力、影响力,让他迅速成了名人。一时间他的挂号费涨到2000元,他举办的“养生训练营”收费几万还排不上队。当还原真相后,这位“砖家”才走下电视“舞台”。可他这个冒牌专家,不仅给群众造成金钱和精神上的损失,也给电视台的有些节目造成信誉危机。

好多老电视人、资深记者,人见得多了,自己也有了一个好玩的说法:

现在满世界都是专家、学者,啥是专家?原先小时候我一听到专家俩字,就跟科学家、教授、研究员联系起来,现在见多了也看多了,明白了。其实,专家就是吃饱了饭,专门琢磨一个很小领域的事,琢磨时间长了,自然就比别人知道的多了,了解的深了,就这么回事儿!

话糙理不糙,也基本上是这么回事儿。现在,“专家”这两字被叫俗了,叫烂了。敢自称专家的人也太多了,自然鱼目混珠。有真才识学的,也有滥竽充数的。

所以,甄选是电视台编导们重要的工作环节,电视台编导们要有对大众负责的态度。这方面,科技类节目做得较为认真。

7、新闻中心合作指南

怎么为电视台提供报道线索,

怎么找对口、找对人,

怎么让你单位的活动上电视新闻。

我在电视台新闻类、专题类等节目组都工作过很长时间,遇到过很多次圈外的朋友问到我这样的问题:

我们单位有这么一个活动,你能不能帮我们找电视台的记者给我们拍个新闻?在电视台新闻里给我们宣传一下?

我一位朋友发明了一个特棒的东西,能上电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