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大师的做人笔记
28314700000005

第5章 真正的富贵在于爱与灵魂(4)

一位着名的人物曾说过:“眼睛不去看,耳朵不去听。人们就意识不到上帝为他们准备的一切。”牛顿、富兰克林、华盛顿是我们公认的智慧超群的人,和周围大多数人相比,他们的确非常优秀。没有谁会不尊重他们,但如果他们能长寿不衰的话,他们会是怎样的呢?当他们思考那些还没人解决的令人着迷的科学问题时,他们是否会感到自身的渺小和卑微?相比约翰、保罗和霍华德,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牛顿、富兰克林、居维叶、所罗门呢?是把他们看作学者还是智者呢?道德的提升与智力的卓绝到底意味着什么呢?为什么同一个人不会兼具这两种素质呢?设想一下,如果有这样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他既具有保罗的高尚品德,又拥有牛顿的卓绝智慧,会发生什么事呢?谁会不尊重这样的人呢?他所反映的人类的本性已经得到了升华和神化。正如诗人所说:“他让我们看到了天堂的光辉。”因此我们有义务去尊重他。你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如果你充分地培养和发挥了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你就会到达这样一个崇高的境界。到那时,所有前辈的圣贤都不再高不可比了。你难道不愿意学会尊重自己,至少是尊重上帝赋予我们的本性吗?无论如何,你忍心将自己善良的本性丧失殆尽吗?创造力只属于我们每一位上帝的子民,而你们——年轻人正是创造力的源泉,所以你们有心让自己沉沦到那样低下的水平吗?学着尊重自己吧。不为别人,就是为自己也该这样。让我们的所作所为更像是上帝所赋予的。你们愿意失去这样一个从各方面(智力、道德,甚至是生理上)使自己逐步完善的机会吗?你们难道不愿意充分挖掘和发挥自己的全部潜力和能力,达到理想的自我吗?你们可能对上述想法迷惑不解,下面我将解释得具体一些。

保罗在致其兄弟的第一封信中写道:“无论活着,还是死去,我们都应该满怀希望与渴望,尊重自己。要尊重自己,年轻人首先要了解自己。”

的确,年轻人了解自己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自尊。在成长的过程中,如同我们的祖先一样,我们总有一天要开始了解自己。无论圣贤还是恶人都要走这一步。我们常说找到病因就痊愈了一半,还说只有病人才需要医生。在没认识自己之前,我们正像一个病人,病因是我们过度地忽视了自己。尽管我们对他人也不是十分了解,但相比对自己的了解来说,却又显得多得多。我们中的智者可能会先发现这一点。而大多数人则对自己了解得很不够,正如瓦特医生所说:“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幼稚和脆弱。”有时候我们会承认自己的无知,却很少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我们总喜欢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非常聪明。当我们对一个年轻人谈起他的无知,如果我们的年龄较大,他会很痛快地承认;如果我们与他平辈,那会发生什么呢?也许他会承认,但大多数情况下,他会驳斥这个说法,甚至会勃然大怒。

我见过许多年轻人,他们都能正确地看待这个问题,只有那些对自己缺乏了解的人才会有失礼的表现。而且为了掩盖自己的无知,那些自负的年轻人还会推说人的本性促使他们那样。实际情况是,我们越无知,就越缺乏对自己的认识。

相比之下,我们越聪明,就越能感受到自己各方面,尤其是自身的不足。也就是说,我们还不是很聪明,无法体验到自己的无知。至于自我学习对年轻人到底有多重要,我还说不很清,因为这个问题太大了。

“真”亦可“畏”周汝昌

周汝昌(1918~2012),天津人,字禹言,号敏庵,后改字玉言。当代着名红学家。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红学专着有《红楼梦新证》、《曹雪芹》、《石头记鉴真》、《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红楼真本》,学术专着有《范成大诗选》、《杨万里选集》、《书法艺术问答》、《诗词赏会》等。

杜少陵曾有云:“畏人嫌我真。”

诗圣的这一句,只五个字,却有几层转折。第一层,主眼是个“真”字。第二层,是个“嫌”字。“真”原是人所追求的最为宝贵的质与德(真善美,真是首位与根本),可是真的来了却又被人嫌弃。第三层,我之真竟为世所嫌,此种处境,实实可怕!——此“畏”字之所以可悲也。

即此可见,“真”者最难取悦于人,也最难坚持不易其操守。

这事势,连大诗人少陵老杜都是被一嫌一畏折磨得发出慨叹。但是世上可也有不畏人嫌我之真的吗?

据我所知,这样的不畏者确实有之——就是吴宓先生。

“余生也晚”,竟也有幸赶上了与好多位高人贤士硕彦鸿儒同时同世,更幸者又还得有与之交游唱和的奇缘,如吴先生,即此诸位中的一位独特之例。

我与吴先生只有一聚之缘.是在1954年的上元佳节间,地点是重庆北碚西南师范学院。

我能与吴先生相会,全是由于亡友凌道新兄的厚意。道新是天津耀华中学毕业而考入燕京大学的,我们是天津同乡、燕大同班,但不熟识。1952年夏,我到成都华西大学外文系当讲师,他立刻“发现”了我,“追踪”到我寓处,一叙起来,便成了“他乡故知”,格外亲切起来。道新实乃难得之俊才,可惜居于“下位”,而且“文革”毁了他,我应另文纪念亡友,此刻实难兼叙详情,如今只得单表一层。1952年我到华大后不久,即雷厉风行地展开了“思想改造”运动,紧跟着高等院校大调整。我是华大唯一一个留在成都的外文教师,归入四川大学,而道新却调到北碚师院去了。他因在彼校,遂与吴先生过从渐密。道新的七律诗作得极好,而且英文造诣也高,这无疑是吴先生在彼难得遇到的有“共通语言”的英年才彦。

我与道新别后,彼此相念,书札唱和。至秋冬之际,来札叙及拙着《红楼梦新证》问世不久,彼校师友,亦皆宣传,已得吴宓先生的评价,希望能谋一晤,面叙“红”情。因只有寒假方能得空,于是邀我于上元佳节到渝一游,藉慰离怀,兼会诸位谬赏之知音。

那时成渝铁路已通,我果于约期前往,道新特自北碚赴重庆车站相迎。我一出站,见他停立栏外,风采依然,心中无限欣喜……以上叙明了我所以得会吴先生,全由道新的至意,安排一切,热情令我真正感到“宾至如归”与深宵剪烛的相兼之乐。

我与吴先生会面了,没有什么寒暄俗礼套言。我对他并不陌生,因为读过他的带有“中西合璧”特色的诗集。至于“视”我为“何如人”,倒不曾想象过——好像是“早就谈过的”,今日只是“续前”的一般。

初见吴先生,印象如何?可是不易“描写”。他生得貌不出众,平常又平常,身上并不带着诗人气质或什么才华风韵,语言也不出奇。我方知他之无奇,一切显得那么平常,才是他的奇处——奇在罕见的一种率真的人格。

文人,“知识分子”,往往是怀才自负,也不甘寂寞,需要“知音”,因而在众中总会寻机会显露一点自家的抱负才能,与众不同之“奇”处。吴先生却是与此相反。

但出人意想的却是他的无意违众倒成了他的最大的“逆俗”。

比如,我们相会之目的是为了“红学”(在胡适之先生的《考证》之后沉寂了25年而忽有拙着《红楼梦新证》出现是大家聚谈的主题),他却并不“成本大套”地“论红宣讲”,只是像一般不治红学的那几位教授老师们一样地“闲谈漫话”。有位老师给我写了某一僻书中关于雪芹的材料的名称,这时吴先生也补充几句他所知道的,但当别人说了他所不同意的见解时,他却话语多起来,十分直爽地表示“不然”、“不对”、“不是那样”!

他如此直爽坦率,有时使对方不好答言,他也一点儿不怕对方“不好意思”,或引起不快。在谈“红学”见解上,他并不“照顾”别人的“情面”——这大约是他心中并无世俗的“人情世故”,只是一片说真心话以诚相待之意。

那次夜晚,道新兄还特意替我向大家“展示”了我自题《红楼梦新证》的两首七律,诸位先生都答应和韵——果然我得了不少篇佳作,而吴先生却说:我不和诗,另给你题一首“曲子”。

次日,道新单请吴先生与我,三人同到小馆子便餐,吴先生把所题之册页(我自成都带去的)还给了我。接过来敬展一看时,吃惊不小!

原来他是用墨笔恭楷——像印版字一样的方正字体,写下了一首《世难容》。

《世难容》者,谁不会忘记那是雪芹为妙玉女僧所设下的一首“曲文”,其中有句云:“却不道好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是全书中最极感慨沉痛之音!——而吴先生却照此曲律仿作了一首,一关键词语还特用朱笔书写,夹在墨字中间格外鲜艳夺目。

这使我深深体会到:这位老人,自己很明白自己是妙玉那样与世难谐的“畸人”。这其中的意味是异常深刻的,带着巨大的悲剧性。

那时吴先生的处境如何?

历史职级带给他一份高工资(这当然指那时标准)。他自己简朴至极,把钱都花在别人身上。所谓别人,据悉那是各式各样的贫困待助者。我在四川大学时,外文班中一位学生就是受他资助的青年。还有一位贫病无依的女士,生活一切全由他一力供给。除了经常性的,还有很多临时的或断续的受助者。

全部负责供养一个女的!——这事就引出来很难听的流言飞语。

在教育岗位上,把他弄到历史系,所“用”全非所长,也不受尊重。我到川大后,见那时那里并无外国文学专家,建议把吴先生调来,以展其平生学养抱负,培育后学——此意同学们十分赞同,便向上面反映。结果有关部门派来一位干部,在我的课堂上训话:“……他是什么人?!他搞的一套是什么?他搞《红楼梦》!……”

我一听这话茬儿,就明白了许多以前不懂的“道理”。吴先生当然不会调来了。《红楼梦》还被看作是“毒草”。

吴先生始终被人看成是一个罕见的“怪物”。例如在吃饭时,在临散席时,他见别人碗中有未吃净的米粒菜叶……一定要拿起来替那人吃完。连道新兄也劝过他,说不可如此,太忤俗,也太“过分”了。吴先生答:“我只是行我所应行之事,既非对人,也无用意,没有什么可计较议论的。”

与他作别后,赠过他一首七律,现今只记一句是:“魏魏鲁殿总堪伤!”也通过几次信函。

当年夏初,我回北京后,他曾特嘱其原配陈夫人代为寄赠来一部当时已然难觅的《吴宓诗集》。可惜这部书与许多珍贵“文物”(当时以为“无奇”的尺牍、诗词手迹,皆是名家所惠,一片深情),都随“浩劫”而不可再见了。

吴先生是第一位指出《红楼梦》是以诗人的心眼与价值观来看社会人生的伟大着作。无与伦比。他自己正似近于“曹雪芹型”,不为世俗理解,不为社会宽容,至今仍为某些人歪曲笑骂诽谤——他自己并无意标榜一个“真”字,但他已体会出“世难容”三个字的滋味多么不易承受。

这一点,我看已然分明。我所能追忆于吴先生的,其实也只有这么一句话而已:他并不畏人嫌我真。

我写我季羡林

季羡林(1911~2009),山东清平(今临清市)人。着名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作家,梵文、巴利文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其一生致力于东方学,特别是印度学的研究工作,被誉为东方学大师。着述主要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印度简史》、《印度古代语言论集》、《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等,散文作品有《季羡林谈人生》、《牛棚杂忆》、《病榻杂记》等,翻译作品主要有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我写我,真是一个绝妙题目,但是,我的文章却不一定妙,甚至很不妙。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我”,二者亲密无间,因为实际上是一个东西。按理说,人对自己的“我”应该是十分了解的,然而,事实上却不尽然。依我看,大部分人是不了解自己的,都是自视过高的。这在人类历史上竟成了一个哲学上的大问题。

否则古希腊哲人发出狮子吼:“要认识你自己!”岂不成了一句空话吗?

我认为,我是认识自己的,换句话说,是有点儿自知之明的。我经常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剖析自己。然而结果并不美妙,我剖析得有点儿过了头,我的自知之明过了头,有时候真感到自己一无是处。

这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拿写文章做一个例子。专就学术文章而言,我并不认为“文章是自己的好”。我真正满意的学术论文并不多。反而别人的学术文章,包括一些青年后辈的文章在内,我觉得是好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心情呢?我还没得到答案。

再谈文学作品。在中学时候,虽然小伙伴们曾赠我一个“诗人”的绰号,实际上我没有认真写过诗。至于散文,则是写的,而且已经写了六十多年,加起来也有七八十万字了。然而自己真正满意的也屈指可数。在另一方面,别人的散文真正觉得好的也十分有限。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我也还没有得到答案。

在品行的好坏方面.我有自己的看法。什么叫好?什么又叫坏?我不通伦理学,没有深邃的理论,我只能讲几句大白话。我认为,只替自己着想,只考虑个人利益,就是坏;反之能替别人着想,考虑别人的利益,就是好。为自己着想和为别人着想,后者能超过一半,他就是好人;低于一半,则是不好的人;低得过多,则是坏人。

拿这个尺度来衡量一下自己,我只能承认自己是一个好人。我尽管有不少的私心杂念,但是总起来看,我考虑别人的利益还是多于一半的。至于说真话与说谎,这当然也是衡量品行的一个标准。我说过不少谎话,因为非此则不能生存。

但是我还是敢于讲真话的,我的真话总是大大超过谎话。因此我是一个好人。

我这样一个自命为好人的人,生活情趣怎么样呢?我是一个感情充沛的人,也是兴趣不少的人。然而事实上生活了80年以后,到头来自己都感到自己枯燥乏味,干干巴巴,好像一棵枯树,只有树干和树枝,而没有一朵鲜花,一片绿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