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他们指出,资本主义要生存和发展下去,就得不断地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在《宣言》的第一章中,他们指出:“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反之,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去的一切工业阶级生存的首要条件。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最后,他们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必然被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所代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并没有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而终结。在《宣言》的第一章中,他们在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代替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后,接着指出:“现在,我们眼前又进行着类似的运动。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他们以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来证明:“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虽然在一定时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逐渐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生产力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代之以新的生产关系。用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代替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呢?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要用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在《宣言》的第二章中,他们指出:“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但是,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这就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的暂时性,说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根据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情况非常透彻地阐明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上层建筑都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必然导致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产生。在《宣言》的第一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以及资产阶级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行会手工业、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发展阶段。资产阶级也经历了行会师傅、工场主、现代资产阶级三个发展阶段。与资产阶级的经济地位相适应,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从受压迫的等级到能与贵族相抗衡的势力再到独占政治统治的阶级。他们指出:“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资产阶级的这种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上的进展。它在封建主统治下是被压迫的等级,在公社里是武装的和自治的团体,在一些地方组成独立的城市共和国,在另一些地方组成君主国中的纳税的第三等级;后来,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它是等级君主国或专制君主国中同贵族抗衡的势力,而且是大君主国的主要基础;最后,从大工业和世界市场建立的时候起,它在现代的代议制国家里夺得了独占的政治统治。”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它使人口密集起来,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聚集在少数人的手里。由此必然产生的结果就是政治的集中。各自独立的、几乎只有同盟关系的、各有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关税的各个地区,现在已经结合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的统一的民族。”也就是说,现代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便会产生什么样的上层建筑。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只能是资产阶级国家和以资产阶级思想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在《宣言》的第一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形象地指出:“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也就是说,资产阶级国家是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是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他们还根据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得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结论,并进而说明未来社会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无阶级的社会。在未来社会,由于消灭了私有制,不存在阶级剥削和压迫,阶级差别在发展的进程中也随之消失,因而未来社会的国家就失去了政治性质,即失去了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性质。
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在《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化。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上层建筑或慢或快也要发生变革。当一种性质的经济基础为另一种性质的经济基础所代替后,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会发生根本的变革。当封建的生产关系发展起来以后,就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封建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起来后,代替封建主义的就是“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的经济统治和政治统治”。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必将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所代替。随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消灭,将会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共产主义上层建筑。
这就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说明资本主义的暂时性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决定精神、存在决定意识原理在社会历史观中的具体体现,是对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根本关系的科学的概括。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中第一性的东西,是社会意识的根源,而社会意识则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和派生物。人们的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在《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作了系统的充分的论述。
首先,马克思和恩格斯阐明: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客观内容和客观来源,而社会意识则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怎样,社会意识也就怎样。当资产阶级把他们的产品,把他们的物质生产推向世界的时候,反映这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社会意识也随之推向了世界。社会意识特别是其中的文学就是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的反映。在《宣言》的第一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肯定资产阶级在开拓世界市场的革命作用时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资产阶级关于个性、自由、教育、法等观念不过是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反映而已。在《宣言》的第二章中,他们指出,资产阶级“所理解的个性,不外是资产者、资产阶级私有者。”资产阶级的“所谓自由就是自由贸易,自由买卖。”“你们既然用你们资产阶级关于自由、教育、法等等的观念来衡量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的主张,那就请你们不要同我们争论了。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他们质问资产阶级:“你们的教育不也是由社会决定的吗?不也是由你们进行教育的那种社会关系决定的吗?不也是由社会通过学校等等进行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干涉决定的吗?”在《宣言》第三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还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说明,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思潮其实都是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各个阶级所处的社会历史地位决定的,是不同阶级利益的反映。封建的社会主义是被资产阶级打败了的英国和法国封建贵族阶级利益的反映。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是受资本主义发展威胁的小资产阶级利益的反映。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是资产阶级利益的反映。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被压迫的无产阶级利益的反映。科学社会主义则是发展了的无产阶级利益的反映。
其次,马克思和恩格斯阐明:人们的社会意识是随着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的。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社会意识就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旧的社会意识只有在失去其存在的社会客观根据时才能被克服。在《宣言》的第二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了资产阶级从宗教的、哲学的和一般意识形态的观点对共产主义提出的种种责难后总结说:“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这难道需要经过深思才能了解吗?思想的历史除了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还证明了什么呢?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当人们谈到使整个社会革命化的思想时,他们只是表明了一个事实:在旧社会内部已经形成了新社会的因素,旧思想的瓦解是同旧生活条件的瓦解步调一致的。当古代世界走向灭亡的时候,古代的各种宗教就被基督教战胜了。当基督教思想在18世纪被启蒙思想击败的时候,封建社会正在同当时革命的资产阶级进行殊死的斗争。信仰自由和宗教自由的思想,不过表明自由竞争在信仰的领域里占统治地位罢了”。
最后,马克思和恩格斯阐明:共产主义就是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私有制社会里,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只会产生私有观念,产生阶级对立的意识。这些观念和意识只有当私有制消灭以后,只有当阶级消灭以后才会随之消失。因此,共产主义革命就是要实行两个最彻底的决裂。在《宣言》的第二章中,他们指出:“至今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而这种对立在各个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形式。但是,不管阶级对立具有什么样的形式,社会上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却是过去各个世纪所共有的事实。因此,毫不奇怪,各个世纪的社会意识,尽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总是在某些共同的形式中运动的,这些形式,这些意识形式,只有当阶级对立完全消失的时候才会完全消失。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这就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阐明了资本主义的暂时性以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四)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
在《宣言》第一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面地系统地阐明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他们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也就是说,无产阶级是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力量。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之所以能够担当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使命,这是由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阶级特性决定的。
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有前途的阶级。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中间阶级不断分化,绝大多数都会沦入无产阶级队伍。而无产阶级与最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不断成长壮大。“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
无产阶级是最有组织纪律性和革命团结性的阶级。“挤在工厂里的工人群众就像士兵一样被组织起来”,受到极严格的纪律训练,因而具有很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日益认识到联合起来的重要性。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又使工人广泛的联合成为可能。“这种联合由于大工业所造成的日益发达的交通工具而得到发展……中世纪的市民靠乡间小道需要几百年才能达到的联合,现代的无产者利用铁路只要几年就可以达到了。”“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这样,无产阶级就可以联合成一支大军,共同开展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