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得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可见,说话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如果把话说得恰到好处,那么,就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相处得和谐融洽,心情愉快;反之,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人有脸,树有皮”,当面曝光别人的隐私,揭人家的短处,是绝对不可以的,这也是人际关系交往中极不可取的方式。因此,我们应该给自己的嘴安个过滤器,管好自己的嘴巴,这样就不会惹是生非。
1.谨言慎行,不要乱说话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弟子规》里的这句话教导我们:
和自己无关的事情不要乱发言。因此,我们要管好自己的嘴巴,这样就不会惹是生非。
工作场所是一个复杂的地方,正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什么样的同事都可能存在,加之同事之问有某些利益的冲突,因此相处起来并不容易。
如果遇人不淑,你将麻烦不断,所以管好自己的嘴巴是很重要的。
俗语说得好:“病从口人,祸从口出。”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用无数“血”的教训换来的“经验之谈”。对于“病从口人”恐怕人人都明白,而对于“祸从口出”却不一定人人都能够正确把握。生活与工作中,有些人恰恰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正是他的这张“乌鸦嘴”,往往唱出不和谐的音符,使邻里反目,朋友成仇,同事隔阂,导致人与人之间矛盾加剧。
可见,身在职场,该有的禁忌是一定要牢记的。绝对不要逞一时口舌之快,而引火烧身。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在单位里,有些言行是应该注意的。比如,喜欢嘴巴上占便宜,就容易招致别人的反感。在同事间的相处中,有些人总想在嘴巴上占便宜。有些人喜欢说人家的笑话,讨人家的便宜,虽是玩笑,也绝不肯以自己吃亏而告终;有些人喜欢争辩,有理要争理,没理也要争三分;有些人常常主动出击,人家不说他,他总是先说人家……这种喜欢在嘴巴上占便宜的人,实际上是很愚蠢的,他给人的感觉是太争强好胜,锋芒太露,难以合作。因此,讲笑话、开玩笑,有时不妨吃点亏,以示厚道。你什么都想占便宜,却想表现得比人聪明,最后往往是众叛亲离,没人说你好。
在职场的人际交往中,无论你曾经给过同事多少帮助、多少关怀,有时一句不经意或口无遮拦的话,兴许就触到了别人的痛处,就得罪了一个人,枉费了过去的精心努力,更或许,引发了上司的不满,断送自己的大好前程。
所以,我们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巴。作为职场人士,一定要养成说每句话前在心里打几转的习惯并注意以下事项,否则,树敌不断、招人讨厌。
(1)深谙言多必失。越是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越是容易出错,越是不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可。
俗话说,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每个人长着一张嘴巴,除了说话以外还可以做很多的事。所以,在没有想清楚以前不要乱说,能够不说的话尽量不说;说了就要把握好言语的尺度,以避免因为多嘴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2)不要口无遮拦。谁也不敢小瞧言语的力量,它可能如春风,让人觉得温暖;它也可能如锋利的钢刀,刺伤别人的心。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会因为言语上的冲突而引发矛盾,何况是普通的同事呢?因此,无论你所在的单位是怎么样的氛围,说话都要注意分寸。
气氛比较沉闷的场合,你可能会特别注意,让自己不要表现得那么突出,而且受了那样沉闷氛围的影响,人说话的激情会少了很多。气氛比较轻松的情况下,大家都有说有笑,关系融洽。但是往往容易得意忘形,在不留神中说错话得罪人。在职场这个利益当前的环境,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即使是你随意的一句话,也可能会引来其他同事的复杂联想。
工作场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你不可能都顾及。你可能说话讨好了这个人,却也可能因此而得罪了另外一个人。如果不是无关痛痒的话,如果不是让大家听了都高兴的话,还是不说为好。另外,在职场中,最多的就是耳朵和眼睛。无论你做错了什么说错了什么,大家都睁大眼在观察你,竖着耳朵在听你说话。所以,你说话一定先要经过思考,千万不要随口就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3)别在背后随意抱怨。职场绝对不是发牢骚的地方。如果你受了委屈,应该回去告诉家人或者朋友,就算没有朋友家人,也可以去告诉心理医生,千万不要试图让同事和你分担。也别把工作中的交谈看成是促进友谊的桥梁,千万别把同事的关系看成是朋友的关系,别把同事的友善当做是纯洁的友谊。
有一项调查数据说,在办公室里只有1%的人能严守秘密。当然,不是说办公室里的人,心都是不好的,只是传言这东西,经过许多人的加工,早已不是原来的版本了。往往传出去的话会比原版本更难听,后果也更严重。另外,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什么东西都会像细菌一样快速蔓延,何况可以引起风波的言语呢。
(4)不要说人坏话。没人敢说工作场所是个安全的地方,因为这里有许多无形的陷阱。如果你过于张扬,把自己完全暴露在同事面前,最容易遭到攻击的就是你了。说话时既要为别人留余地,也要为自己留余地,千万不要如滔滔江水一发不可收拾,那样你的“水”可能会溅到别人身上,甚至可能泛滥到别人的领地。所以,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要去说人家的坏话,那样只会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令自己形象大受损伤,没人喜欢总是说是非的人。
总之,工作中最聪明的做法,就是谨言慎行,管好自己的嘴巴。这样才能使自己左右逢源,从而过得更轻松、更自由,让自己走得更远。
2.说话要有分寸
老辈人说话是很讲究的,常听老辈人告诫晚辈们:“说话别拿过来就说,掂量掂量再说。”“拿过来就说”,就是说话不假思索、不动脑筋;“掂量掂量再说”,就是说话经过了思考,考虑好了再说。所谓说话讲究,是从礼仪和美学角度讲,即说话要有艺术性,而这种说话艺术的最直接、最要害的特征,就是讲究分寸。
就分寸的本义而言,它就是一种不偏不倚、可进可退的中庸哲学。说话时首先要经过自己的大脑,也正是这种哲学的实际应用。当然,说话关系到你的人际关系,如果把话说得恰到好处,那么就可以使人与人之问相处得和谐融洽,反之,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在职场中,说话时拿过来就说,不加掂量,那是绝对不行的。那样说话,不仅会把话说走了、说偏了,达不到所要表达的目的,而且极有可能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甚至伤害对方。
同事之问是一种互相支持、互相配合的协作关系,为了一句话,一个眼神,就反目成仇,甚至大动干戈,这种极端的做法最终只能是破坏和谐的人际关系,甚至毁了自己的前程,这是非常不值得的事情。
人际交往中的分寸感是一种智慧和能力,需要不断修炼。《菜根谭》有云:“得意便思有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无论得意时还是失意时,都需要不断地自我反思与修炼。
不管在什么时候,在任何场合,说话时都要注意掌握分寸。没有考虑周到的话,最好不说。说话注意分寸,要做到慎言、忌口;同时还要注意说话的场合、地点和对象,不要不管三七二十一,乱说一通;同时还要注意说话的内容和形式,做到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
因此,我们要口下留情。不要说过头的话、刻薄的话、挖苦的话或讽刺的话,因为这些伤害感情的话都会给别人的心灵留下创伤。而这种创伤往往很难抚平。把握分寸,深知礼仪,才能与同事和睦相处,营造良好人缘。
一位知名的企业家有一次代表公司与另一家公司洽谈合作业务,但他却在约定的时间过了以后才来,一见面就一本正经地向对方说:
“我忙得不得了,我们长话短说,一会儿我还有事。”
事实上,这句话说得大错特错,因为这是公司与公司洽谈业务,不是个人往来,是一种商业上的正式公关活动,不管公司规模大小,也不管知名度高低,就其地位来说,都是平等的。
这位企业家的言行举止,无疑是在向对方暗示:“我是大企业的老板、大忙人,自然地位也高于你,我能来已经是给你面子了。”
他这种狂妄自大的心态,毫无保留地表现在言语上,不但语气令人听了不舒服,用词也不当,像那些“不得了”、“只能”、“很少”、“一点儿”等“自大型”的形容词,全都是为了炫耀自己、贬低别人,根本就犯了人际往来的大忌。
因此,此话一出口,对方公司代表人心里自然不是滋味。结果是人家送上门来的一笔几十万元的生意,就此告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人的尊重和说话的礼貌,是任何一个想成功的人都不能掉以轻心的。那些成功的人,说话都会把握分寸,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很得体,说话的时候,表达得很准确,不该说的时候,一句话也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