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科学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28407500000012

第12章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人(今河南省邓县穰东镇),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医学家。公元150年,张仲景出身于一个富裕的家庭,有优裕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少年时代,张仲景孜孜不倦地学习,博览群书,吮吸着知识的乳汁。

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其中尤以东汉灵帝(公元168—公元188年)时的公元171年、173年、179年、182年、185年等几次的疾病流行规模最大。

南阳地区当时也接连发生瘟疫大流行,许多人因此丧生。张仲景的家族本来是个大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自从建安初年以来,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竟占十分之七。

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对此,张仲景痛下决心,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一定要制服伤寒症这个“瘟神”。

医圣张仲景年少时随同乡张伯祖学医,由于他聪颖博达,旁学杂收,长进很快。不过几年就学到了师傅的医术,擅长于治疗,尤其精通方术。

一天,来了一位唇焦口燥、高热不退、精神萎靡的病人。老师张伯祖诊断后认为属于“热邪伤津,体虚便秘”所致,需用泻药帮助病人解出迂结的大便,但病人体质极虚,用强烈的泻药病人身体受不了。张伯祖沉吟半晌,一时竟没了主张。张仲景站在一旁,见老师束手无策,便开始动脑筋思考。忽然,他眉宇间闪现出一种刚毅自信的神情,他疾步上前对老师说:“学生有一法子!”他详细地谈了自己的想法,张伯祖听着听着,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张仲景取来一勺黄澄澄的蜂蜜,放到一只铜碗里,就着微火煎熬,并不断地用竹筷搅动,渐渐地把蜂蜜熬成黏稠的团块。等它稍冷了,张仲景便把它损捏成一头尖的细条形状,然后将尖头朝前轻轻地塞进病人的肛门。一会儿,病人拉出一大堆腥臭的粪便,病情顿时好了一大半。由于热邪随粪便排净,病人不几天便康复了。张伯祖对这种治法大加赞赏,逢人便夸。这实际上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药物灌肠法。

到了东汉灵帝刘宏执政时,张仲景被推举为孝廉。献帝建安中期,当上了长沙太守。张仲景十分关心民众疾苦,每月逢初一、十五,大开府门,在公堂上为老百姓诊病,久而久之,便成了惯例。

由于困惑于当时的形势,张仲景不愿意在官场上角逐,便辞退官职,专心致力于医学研究。张仲景凭着自己的天赋和勤奋,凭着对医学的执著的探求和敏锐的感受,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深入实践,辩证施治,破除迷信,勇于创新,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知识,成为一代名医。

张仲景得到先秦医著,如获至宝,认真钻研。他反复研读《素问》、《灵枢》、《九卷》、《黄帝八十一难经》、《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医学著作,从中吸取前人的宝贵经验。

张仲景长年奔波于患者之间,为民治病,积累了许多临床经验。他在京师的时候,因为他是很有名望的医生,来求诊的病人很多,有时应接不暇。他常常准确判断人的生死,屡试不爽,所以人们称他是“扁鹊再世”。

具有超人才智的张仲景不仅借鉴别人的经验为病人治病,而且有所发明和创造。张仲景煎干蜂蜜制成“药锭”,畅通大便;采用人工呼吸施救病人,也成为了现代医学的常用手段。

在临床实践中,张仲景创立了汗、吐、下、和、清、温、补、消治八法,其中除吐法现在很少采用外,其余七法一直在中医临床上沿用。

张仲景在晚年完成了《伤寒杂病论》,成为我国中医经典著作之一,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临床医学理论。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精练透彻地说明了人类致病的原因,论述了致病的内在、外在的相互关系。他指出:“千般灾难,不越三条。”在这里,张仲景以人体内部器官机能的变化、外邪的入侵、物理因素等原因作为病因,提出了病因来自内因、外因及不内外因的三因说。在1700多年前,能够如此详述疾病的原因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张仲景主张“治未病”,强调防患于未然。平时要饮食有节,起居有规律,劳逸适当,注意锻炼身体,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防疾病,保持身体健康的目的。

张仲景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医学事业,使后人获益良多。219年,张仲景去世。人们把他安葬在河南邓县,并为他竖碑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