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朱理学作为儒学的最大继承和发扬影响了中国几百年的时间,作为程朱理学的创始人。朱熹可以称得上是继孔子和孟子之后的又一位大师。
朱熹继承和发展了程灏、程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创立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理学。朱熹认为“理”是天地万物的主宰,是世界的本原;只有去发现和遵循天理才是真善美,破坏这种真善美的是人欲,囚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放弃“私欲”,服从“天理”。他平生志在树立理学,其学术成果不仅在南宋以前的中同历史上没有,就是在此以前的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为此,他被誉为中国中世纪最大的学者,西方研究者甚至把他比肩于希腊的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
朱熹一生悲哀多于欢乐。幼年失父,中年丧偶,幼女夭折,胞妹早逝,晚年去子,生活贫困到经常要借贷的地步。有陆游的诗为证:“闻说平生辅汉卿,武夷山下啜残羹。”朱熹一生中最大的机遇要算入朝担任宁宗的侍讲官,他想借这块阵地,向皇帝灌输自己的“帝王之学”,他滔滔不绝,四十余天连讲七次,宁宗装做从善如流的样子,朱嘉高兴地认为“天下有望”,但皇帝接受批评是有限度的,当触动到统治者根基时,一纸内批逐出经筵国门。虽然朱熹遵守师训,自号“晦翁”,给自己立下“不远复”的座右铭,但反道学家们的迫害一直不停。朱熹被斥为“伪师”,其理学被斥为“伪学”,加以严禁,他的许多学生遭拘禁流放。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朱熹忧郁而死。
死后的朱熹却如孔子一样,被封建王朝“礼遇有加”,朱熹溢号文公,后理宗即位,追赠他为太师,亲笔御书“宋代圣人”匾额,并封其为信国公(后改徽国公),从祀孔庙。朱嘉家埋祖坟之山被称为文公山。山上建积庆亭并立石碑,上刻“枯枝败叶不得挪动”,官府还派兵看守,保护山上坟莹树木,因而朱熹1176年春回家扫墓时手植的古杉,虽历经800多年的风雨,至今还生气盎然。
在紫阳镇的东门古城墙下,有朱嘉亲笔手书的墨宝“廉泉”,该泉清澈见底,长年不涸。据婺源当地人介绍,在举源为官的人,从未因贪污失去乌纱帽的。这一“百官共廉”现象,有人试图从“风水学”中找到注解,而社会学家则归结于紫阳古镇的理学渊源和传统的人文环境。
朱熹是一位一辈子都想做教师的大学者(余秋雨语)。他的学术成就之高,可以用辛弃疾话来概括:“历数唐尧千载下,如公仅有两三人”。作为文人的朱熹,是不该从政,也不会从政。因而,朱熹一辈子未做大官,也鲜有显著政绩。朱熹一生,举凡士子儒生、骚人墨客、羽士释子、三教九流、巫医百工,都有朋友,不少还情投意深。“野人载酒来,农啖日西夕”。朱熹为山路崎岖,老农来往不便过意不去,一再叮咛“归去莫频来,林深山路黑”。相传在紫阳古镇近郊的三都村(今县城文公北路),朱熹与门人腾磷到此,见村内有好大一泓池水,能照见人影与天上的云彩,便问此塘之名。村人答曰:朱绯塘。朱熹哦了一声:“我俩神交也。”随即吟诗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198年,朱熹避居(东)建阳石洞,但还不停止讲学。1199年3月9日病死于建阳。他的遗体下葬时,他的学生不顾朝廷禁令从四面八方赶来,官府怕学生议论生事,还特今加强戒备。不能来的也在各地聚会纪念:“讣告所至,从游之士与夫闻风慕义者,莫不相与为位为聚哭焉。禁锢虽严,有所不避也。”陆游、辛弃疾与朱熹神交已久,朱熹去世时,年迈的放翁用颤抖的双手写下悲痛的祭文:“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有倾长河注东海之泪,路修齿髦,神往形留。公殁不亡,尚其来享。”辛氏则作词一首亲往吊唁,哭之曰“所不朽者,垂百世名。孰谓生死,凛凛犹生。”
如今,紫阳古镇已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了,然而,大多数来这里的游客,都不解古镇的命名,更对朱熹不甚了解。然而,只要他们走近古镇,就会走近文化、走近了文化,就会走近历史,而走近历史,就走近了朱熹。朱熹与其他历史文人一样,是愿意被人遗忘的。但却又不会被人遗忘!
朱熹于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中进士,历任泉州同安县主簿,知南康军、提举渐东茶盐公事、知漳州、知潭州、焕章阁待制兼侍讲等职。平生不喜为官,“仕于外者仅九考(共九年),立于朝者四十日”(《宋无学案·元晦学案》上),一生主要的时间(约四十年)在福建讲学。晚年卷入当时进行的政治斗争,被夺职罢祠,其学被定为“伪学”、其人也被定为“伪学首魁”,直到去世之时“罪名”尚未解除。但朱熹死后不久,“党禁”解除,朱熹的地位开始日渐上升,最终成为配享孔庙的“孔门十哲”之一,而其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而且还远播海外,如李朝时期的朝鲜、德川时代的日本,“朱子学”在政治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朱熹幼承家学,其父朱松是杨时弟子罗从彦的门人,少时又师从属于“洛学”一派的胡宪、刘勉之。他早年为学博杂,泛滥词章,出人佛老,对各种学问有着极为广泛的兴趣。从二十四岁起,他受学于罗从彦门人延平李侗。才开始真正走上理学的发展道路。在经过了长期的刻苦研究之后,朱熹终于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哲学家、经学家。朱熹的学问渊博,于学无所不窥,在先秦诸子、佛道思想、史学文学、天文地理、文字音韵。训诂考据、典章尔律等许多方面,都有相当深要入的研究及不小的成就。更索要的是,朱熹以继承二程“洛学”为己任,广泛吸收了周敦颐、张载、邵雍等北宋理学家的思想养分,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构建起一个规模庞杂而又不大缜密精致的思想体系。
他的理学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
朱熹初登仕途,任同安县主簿,为官以教养为先务。他对同安故宰相苏颂的道德学问深表钦佩,侣建苏公调。走遍同安的山山水水,倡导植树,并留下许多墨迹。日常公务,细致入微,对赋税簿籍,逐日点对,以防吏青从中作弊,凡对百姓有利的事,必恪尽职守,不惮劳累。
绍兴二十二年(1162年),孝家即位,准备启用张浚出兵抗金,并下诏征求内外朝臣陈述政见,朱熹立即上书陈事,在《壬午应诏封事》中指出:‘“今日之计,不过乎修政事,攘夷狄而矣”,并向皇帝提出三项重大措施:“夫讲学所以明理而导之于前,定计所以养气面督于后,任贤所以修政而经纬乎其中。”第二年,孝宗在垂拱殿召见朱熹,朱熹面奏三扎:第一扎,建议皇帝博访真儒,讲明《大学》之道,以修身为本。第二扎,指出“君父之仇不共戴天,主张非战无以复仇,非守无以制胜”,应当“合战守之计以为一”第三扎,尖锐批评当时“谏诤之涂(途)尚壅(堵塞),幸(以诌媚而得宠幸)之势方张,爵赏易致而威罚不行,民力已蝉(尽)而国用末节”,应当立即“修德业、正朝廷、立纪纲”。结果,皇帝不予采纳。朱熹上谏被拒,遂退居崇安武夷山寒泉精舍授徒讲学,探求学问,著书立说,自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至淳熙四年(1177年)的十五年间,他的学术思想更加成熟,形成了完整的理学体系,初步实现了集理之大成宿愿,名声颇大。
朱熹在学术上的成就,使朝廷感到为难,若不任用,会招弃贤之嫌;如加任用,又恐其“十扰”朝政。经过一番研究,决定差遣他远知偏僻之地南康军。清熙六年:(1179)年三月,朱熹到任,治所在今星子县。他到任之初“考按图经,询究民间疾苦”,贴出《知南康榜文》:第一,为解决南康“民力日困,无复安上乐生之心”的社会问题,望士人、父老、憎道、民人有能知道利弊源者,悉具以陈。第二,请士民乡邻父老、每年集会,教戒子弟,使“修其孝第忠信之行,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敦厚亲族,和睦乡邻,有无相通、患难相恤”,以成风俗之美。第三,乡党父老,推选子弟,入学读经。是年,朱熹又奏请免除赋税,并派司户参军与“逐县知县亲指旱伤四段地头,对帐检视”。秋后又下发《劝农文》,劝农民“趁此大时多种荞麦及大小麦”度过灾荒。又极力推行王文林所作《耕田法》与《种种桑法》。翌年九月,发起重修城南湖畔石堤,“允晦间亦躬行其上、劳苦勤恤者甚众”;
朱熹在南康任职期间,曾亲至白鹿洞书院视察。眼见这座曾经与岳麓、睢阳、石鼓并称“天下四大书院”的遗址,栋宇不存,毁于兵火的一片废墟,感到极其伤心,然又为书院的优美自然环境赞不绝口。他说;“观其四壁,山水清邃环合,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真群居讲学、遁迹著书之所,”因“念庐山一带,老(老子、道家)佛之居以百之计,其废坏无不兴一葺至于儒生旧馆只此一处,而一废累年不复振起,吾道之衰即可悼惧,而太过皇帝敦化育才之意亦不著于此邦,以传后世”,“其庐山白鹿书院合行修立”,遂再三向朝廷请求,孝宗皇帝终于批准重兴白鹿书院。书院落成之日,他饮酒赋诗:“重营旧馆喜初成,要共群贤听鹿鸣。三爵何妨莫萍澡,一编讵敢议明诚。深源定自闲中得,妙用元从乐处生。莫问无穷庵外事,此心聊与此山盟。”并作《白鹿洞成告先圣文》),还屡次请求孝宗皇帝为白鹿洞书院题匾、赐太上皇帝御书石经、监等九经流注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