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发明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28411100000015

第15章 中国的“原子弹之父”钱三强

在现代中国技术发展史上,钱三强树立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他用执著求索的一生,为中华民族的原子能事业奠定了宝贵的基础,并以自己的智慧为党中央确定“两弹一星”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他的工作精神和道德风范,成为几代科技工作者的光辉楷模。

钱三强,原名钱秉穹,1913年出生于浙江绍兴,父亲钱玄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

小秉穹出世九个月后,母亲带他进了北平,跟父亲一起住进了孔德学校。孔德学校当时在北平是相当有名的,与北京大学三院紧邻着,许多北大的知名学者教授,如沈兼士、马裕藻、周作人等都担任孔德学校的校董。钱玄同也是校董之一,因此就居住在这里了。

小秉穹天性聪明,又加上深受父亲的熏陶和孔德校风的感染,自幼养成了爱好读书的习惯,什么书他都喜欢读读,读不明白就问,四五岁时就装满一小肚子知识了。

六岁时他上了孔德学校。由于他上学前受过启蒙,学校就根据他的实际文化程度而让他直接插入二年级了。

孔德学校的校长是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办校方针与其他学校有所不同,虽然没有提出“爱校如家”之类的口号,但实际上一直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高低班关系,都要求尽量做到亲密无间。因此,当时许多名门大户,都将子弟送到孔德学校学习。譬如,杰出学者、书法家沈尹默的儿子和女儿全上孔德,著名剧作家齐如山家至少有八九个孩子是孔德的毕业生。

孔德学校是个十年一贯制的教会学校,为了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取得优秀成绩,学校设立免学费的奖励,全班中第一名的全免学费,二三名的免一半学费。所以,学生认真读书,你追我赶,好一派好学上进的气氛。小秉穹自幼受父亲言传身教,素有争胜之心,奋发之意,所以,各门功课一直是上等。

小秉穹不仅学习成绩好,思想品德好,而且身体十分强壮。个头矮小(他在班上年龄最小)的他却是体育场上的健将,他身强、手强、力强,他的最要好的一个同学于是就给他取了个外号叫“三强”。父亲钱玄同认为这个名字倒是很不错,因为在他看来,“三强”的意思可以解释为德、智、体三方面样样都强,他想不如干脆让儿子改名为“三强”。本来就喜欢这个外号的小秉穹欣然答应了父亲的建议,从此就只用“三强”这个名字。说来也巧,这个名字也正好预示了他日后在学业、事业上一强再强,大展宏图的人生轨迹。

钱三强少年时期很喜爱读书。他爱读《鲁滨逊漂流记》,为漂泊荒岛上的主人公的勇敢吸引,他更爱读《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从孙悟空的神奇变幻、梁山英雄的侠义豪情、三国时代威武雄壮的战争史剧中,获得精神的滋养。

他进入清华后,积极参加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保卫华北。1935年12月16日上午8时,钱三强与同学们到了西直门,这里城门紧闭,军警持枪站在城楼上。这里通不过,便向南到西便门。

西便门有一条铁路通往城内。钱三强带着一部分同学顺着铁轨向前,可是没走多远发现西便门也紧紧地关闭上了。钱三强怒火万丈,他与几位同学用臂膀冲撞两扇大门。

他们冲撞了一会,两扇门被冲开了一条缝。从门缝中看见里面有两个大铁环,一把铁锁锁着铁环。

原来,这里不是正式的城门。大伙决定再来几下猛烈的冲击。钱三强与几位身体结实、身材魁梧的学生主动地站了出来,手抬木头冲击着这腐朽的城门。

“哗!”一声巨响,铁门上的环脱落了,西便门终于被冲开了。

“冲啊……”数百名学生如浪潮一般冲了进去。

队伍来到珠市口,一群军警对空鸣枪,挥舞警棍,开始驱赶和逮捕学生,警棍、大刀、水龙向学生挥舞着。钱三强与同学们赤手空拳,鲜红的血液洒在冰冻的大地上,刺骨的水龙浸湿了单薄的棉袄。钱三强搀扶着受伤的同学向后疏散。

流血的现实,在钱三强的脑海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政府腐败,我们青年学生怎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呢!我们青年学生肩负着救国的重任。救国必须强国,强国必须建设强大的国家工业,必须具备高超的科学技术。此时的他已在心中萌生了出国留学的愿望。

1937年赴法国留学,在约里奥·居里夫妇指导下,在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进行原子核物理的研究工作。钱三强在法国学习和研究期间,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中不断做出成果。他对核裂变现象的研究成果,为各国物理学界所重视。

1948年夏天,钱三强怀着迎接解放的心情,回到战乱中的祖国。他回国不久就遇到1949年1月的北平和平解放,他在兴奋中骑着自行车赶到长安街汇入欢庆的人群。随后,北平军营会主任叶剑英派人找到他,希望他随解放区的代表团赴法国出席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中共中央还在极其困难的惰况下拨出五万美元,要他帮助订购有关原子能方面的仪器和资料。看到共产党的领导人在新中国尚未建立时就有这种发展科学事业的远见,钱三强激动得热泪盈眶。从国外归来后,他于开国大典当天还应邀登上了天安门。

从新中国建立起,钱三强便全身心地投入了原子能事业的开创。他在中国科学院担任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名原子能研究所)的副所长、所长,并于195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5年,中央决定发展本国核力量后,他又成为规划的制定人。1958年,他参加了苏联援助的原子反应堆的建设,并汇聚了一大批核科学家(包括他的夫人),他还将邓稼先等优秀人才推荐到研制核武器的队伍中。

1960年,中央决定完全靠自力更生发展原子弹后,已兼任二机部副部长的钱三强担任了技术上的总负责人、总设计师。他像当年居里夫妇培养自己那样,倾注全部心血培养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在“两弹一星”的攻坚战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核专家,并在这一领域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发展速度。

人们后来不仅称颂钱三强对极为复杂的各个科技领域和人才使用协调有方,也认为他领导的原子能研究所是“满门忠烈”的科技大本营。

晚年的钱三强身体日衰,仍担任了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他一直关心中国核事业的发展,强调不仅要服务于军用还要供民用。1992年,他因病去世,终年79岁。国庆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钱三强追授了由515克纯金铸成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以表彰这位为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科学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