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盖世无双威名扬:韩信
28423200000053

第53章 孰是孰非

韩信被杀,在异姓诸侯王中引起了很大震动。楚汉战争中,刘邦为了消灭项羽,分封了七个异姓诸侯王,以楚王韩信为首的这些诸侯,他们所占有的封地,几乎相当于战国时东方六国的全部疆土。

为了怕他们谋反,当年夏天,刘邦、吕后合谋诬陷梁王彭越谋反,将其剁为肉泥,遍赐诸侯,并诛灭三族。秋季七月,淮南王英布恐惧不安,畏惧即将降临的灾难,举兵造反,刘邦再次亲征,击败英布。不久,英布被汉军斩获。这样,曾经为刘邦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都惨死在刘邦的刀下。

刘邦在开国之初所封立的异姓诸侯王,除了长沙王吴芮以微弱势力尚存之外,不过几年的时间,燕王臧荼、韩王信、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都以谋反的罪名被杀,赵王张敖(张耳之子)被贬为侯爵,另一位燕王卢绾被迫流亡进入匈奴。想当年,刘邦在册封之时,与诸位功臣信誓旦旦,表示皇室子孙将与功臣之后,世代共享江山,并以丹书铁券为证。曾几何时,皆化作过眼烟云。

刘邦密谋杀死韩信,对他个人来说,是为了巩固刘家的王朝,但是,他剪除异姓诸侯王,对于维护封建国家的统一,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却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从此,一个强大的西汉帝国出现在历史上。

韩信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韩信作为刘邦的三驾马车之一,直接指挥参与了逐鹿天下的战争,在背水一战等著名战例中,表现出其惊人的军事指挥才能,韩信没有得到高人指点,却在战争中屡屡获胜,其运用之妙,完全存乎一心。可谓是个军事天才。正是韩信的战无不胜、攻城略地,又多次解刘邦之围,才最终取得了全局的胜利。

韩信的历史实践可以看到他是熟谙军法的,不仅熟谙而且多创造。“示形于东,击之以西”,是《孙子兵法》的一项策略,韩信灵活的运用此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创造了有名的战例。经过这一战而俘虏魏王豹平定魏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是《孙子兵法》中的又一策略,韩信破赵就用的是这策略。背水列阵,是兵家所忌,但是他能灵活运用,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先声而后实”,是他运用李左车之谋,以灭魏胜赵之威,传檄而定燕地,不战而屈人之兵。“囊沙壅水,半渡而击”——在与楚将龙且所率二十万人的决战中,他充分利用天时、地利,巧妙地利用河水,一举歼灭龙且的军队。“十面埋伏,垓下会兵”,使项羽虽强而无计可施,四面楚歌瓦解军心。一战逼项羽乌江自刎。以上五战例足以说明韩信熟读兵书,善于知己知彼,灵活运用。这样的军事家实在是旷世奇才,世间少有。

司马迁在史记最后评点道,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意思是韩信如果能谦虚谨慎,不炫其能,不以功自居,则可世代承袭王侯。

然而,韩信虽有居功望候之心,但那时的将领谁没有封妻荫子的愿望,趁着汉王重用时,请王封侯也不为过,更何况还是个代理王。秦朝王翦出兵征伐时,就曾两次向秦始皇为子孙请求田地、城池。秦始皇一笑纳之,相比之下,刘邦就有些心胸狭隘。不能说韩信渴求封妻荫子,只能说刘邦刚愎自用,不能善于容人。

权我所欲也,人格我所欲也,两者取其一,对于每个人来说,这都是难以取舍的问题。韩信最后选择了高尚的人格,他没有听从蒯通的建议而三分天下,而是以忠心耿耿,为之效命,报答了刘邦的知遇之恩。这原本就是值得宣扬和提倡的事情,不能因为将士对权力的崇拜和向往,而抹杀了他原本的高尚品质。

然而,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君王对给自己的统治权造成威胁的大臣总是分外忌讳。武将相比文臣更为君王所患,因为武将能带兵打仗,即使手下无兵,也能拉起一支队伍,不得不让军士担心,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可如果做武将的不以功自居,做君王的心胸宽广,不以皇帝自傲,能做到皇帝和大将各取其长、和平相处,韩信的悲剧就能避免了。

现在,不论怎样理论,也都是后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能换了任何一个人,在那样的情境之下,都无法审时度势地收敛自己、严格要求自己。“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韩信只能在这样的寓言中随风飘逝。“生死两妇人,存亡一知己。”这是韩信生平的最真实写照。可能,稍许有些凄凉。但是,世事本就如此,莫以成败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