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安住我身
28430700000061

第61章 发展庄严事业

从印度佛教东传以后,二千年来,经过译经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之孕育,到达隋唐宗派的建立,佛教思想在中国热烈地展开,成为中国文化史上辉煌的时代。后来又有历代高僧大德、学士文人,他们为佛教撰述许多著作、注释、论议,让佛教的义理急遽发扬。

到了晚清,直至今日,在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学术之中,既有古今学术的辩论,又有东西文化的争议;其诡谲怪异、错综复杂的过程,让有心的人士备感中国文化需要转型和重组。加之这一百年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宗教、伦理的基础,面临全面的冲击,甚至破坏,急需有传承、代替的精神和内容。

如果说,中国文化由先秦诸子百家的学说,和佛教隋唐诸宗的思想之开展,奠定了中国文化基本的色调,那么吾人也深信,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文化缤纷杂陈,也将会奠定以后数百年,甚至数千年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因此,二十世纪的思想无论利弊、新旧,种种的纷杂激荡,对未来的影响可说无比的深广!

佛教信仰的存在,不可能超越于时代的文化、思想,以及政治、经济、学术之外。虽然二十世纪的中国佛教曾遭遇到全面的生存危机,所幸由于一大批高僧大德、檀那信众,以及社会人士的关心、支持和努力,还有许多学者、教授,正反不同的议论,形成佛教在中国文化里面存在的价值;这不但带动中国佛教走出生存的困境,而且二十一世纪的来临,“人间佛教”的建立已经激发出佛教新的动力,继续发挥其利济人天、净化世界的庄严事业。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佛教里,有改革派与守旧派之争,也有僧侣佛教与居士佛教之论,甚至有大小乘、南北传,和汉藏传承的争议。不管那些由于地理、气候、文化、习惯之不同所形成的各地区佛教,歧异纷陈;但经历“人间佛教”的提倡,在历经思想与实践之后的磨练,可以说已经逐渐成熟和定型,“人间佛教”必然成为当代中国佛教思想的主流。

随着二十世纪佛教思想分裂的情况即将成为过去,在这世纪交替之时,佛光山继续过去三十余年来,在举办学术会议、编纂学术专刊、重编《大藏经》等既有的努力和成绩上,我们又在二十一世纪来临的此刻,成立“法藏文库”,计划分成数个阶段,以三至五年为期,将近百年来的佛学硕、博士论文及中国佛教文化论丛之佛教文献,有计划且有系统的加以整理,编辑出版,以迎接二十一世纪“人间佛教”的需要,自是意义深远。

在整个《中国佛教学术论典》的出版计划中,第一步是将中国大陆学界的佛学硕、博士论文,予以搜集、整理和出版;继之而台湾、而世界各地汉文论典的编纂,这便是《法藏文库》“中国佛教学术论典”的编撰缘起。

现在,兹将我们的编撰旨趣说明如下:

第一、中国佛学硕、博士学位的培养工作,在大陆和台湾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开始起步,历二十余年的发展,经过老、中、青数代学者持之不懈的努力,如今这一领域由于中国大陆新人辈出,佳作不断,成果辉煌。大陆二十年来的佛学硕、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涵盖了佛教经典研究、佛教思想史、佛教文献学、佛教制度与教史,以及敦煌艺术学、藏传佛教,甚至近代中国佛教及世界汉文佛教研究等众多的领域;并且采取了哲学、史学、文献学、语言学、文化学、比较宗教学等多种研究方法。佛光山多年来也始终秉持“以文化弘扬佛法”,提倡和鼓励教界重视学者的研究;现在看到中国大陆学界二十年来的佛学硕、博士论文视野开阔,主题多元,个性鲜明,成绩斐然,内心至感钦佩!

第二、学术研究虽然是学者个人的事情,但学者的人生观念不可能完全脱离于一般的社会、思想、文化和环境,学者们所关心的课题,他们提出问题及解答问题的方式,往往受到一定的学术文化传统及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与制约。由此而论,海峡两岸的佛教学术研究,就当然会表现出各自的个性与特点,其相互之间,因而也就有彼此交流、沟通及互补的必要性。据我所知,台湾学界一些学者非常注意收集大陆的佛学硕、博士论文,因为他们觉得大陆的佛学硕、博士沦文,反映了大陆佛教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值得台湾学者们借镜与参考。然而由于个人的联络及资讯毕竟有限,他们也就很难窥见大陆佛学硕、博士论文的全貌。现在,《法藏文库》努力将大陆佛学硕、博士论文予以系统的搜集、出版,目的就是提供台湾学者更容易了解大陆的佛学研究动态,为两岸佛教学术更进一步的交流,提供一些方便和机会!

第三、台湾自六十年代左右开始,在各个大专院校成立佛学社团,兴起了研究佛学的热潮。当时由于师资难求,深感佛法之宝贵;自詹煜斋先生提供大专佛学论文奖学金之后,佛学著作就纷纷发表。近年来,各大学也准许设立宗教学院、佛学系等,并由于研究科学的人参与研究佛学者众多,如圆觉文教基金会长期从事“佛学与科学”的座谈会,邀请中央研究院梁乃崇教授、台湾大学教务长李嗣涔教授、东吴大学陈昌祈教授等发表论文;十余年来,台湾学界所发表的论文,为数可观。因此,本论典将在中国大陆的佛学硕、博士论文发表到一个阶段后,接着继续发表台湾的佛学硕、博士论文;而后将把海峡两岸的学者、教授、专家之创作,以“中国佛教文化论丛”的计划,结集出版,供给学者研究,以光大佛法。

第四、佛光山自一九六七年开山创建之后,于一九七六年即编印、发行《佛光学报》;之后又每年举办学术会议,出版《佛教学术年刊》,自一九七六年到现在,从未间断。

佛光山除了编撰学报专刊以外,一向也以文艺化、大众化的杂志论文,化导世间,以期发扬佛学之幽光,弘通佛教之奥义。现在在佛光山所创立的大学,如南华大学、佛光大学、西来大学,乃至佛光山丛林学院,均鼓励师生撰写佛学论文;《普门学报》也因此于公元二〇〇一年元月诞生了。

今后,《中国佛教学术论典》暨《中国佛教文化论丛》,将和《普门学报》配合编撰、发行,以提升佛教的义学,培养高级佛学人才,此乃吾等佛子不容推卸的职责所在矣!

是为序。

二〇〇一年元月佛光山法堂

(《法藏文库》中国佛教学术论典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