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安住我身
28430700000084

第84章 艺术摆渡

在佛教,“此岸”是迷、是苦、是邪、是束缚、是烦恼、是生死、是染着、是娑婆世界……“彼岸”是悟、是乐、是正、是解脱、是清凉、是升华、是清净、是极乐净土。而“渡”,则是从生死烦恼迷惑的此岸.到达觉悟解脱涅槃彼岸的方法。佛教的艺术展现,是其中的方法之一。

多年来,我走过世界各大博物馆,看到陈列的基督教法器,往往都是金银打造,熠熠生辉。目睹者,无不赞美讴歌,认为是宗教与艺术的结晶、瑰宝。我不禁想起,过去在佛教里,有许多足以傲视全球、令中国人扬眉吐气的艺术宝藏,像是云冈、龙门、敦煌、大足的石刻、雕塑、壁画等等。这些作品,展现诸佛菩萨的庄严圣洁,留下当代佛教信仰的虔诚恭敬,不仅具有宗教淑世教化的功能,也保留了人类的智慧、文化及艺术上的成就。乃至,历史上许多的佛教艺术创作,涵盖了对佛法的体证与宗教情操的投入,在外,表达生活中的真、善、美;在内,是人格的超越与升华。千余年来,在滚滚流转的世事中,以无声说法,无形中让每个瞻仰、欣赏的人升华了人格,净化了心灵。

那么,为什么今日的佛教,不能用艺术来展现佛法的美好呢?为此,我一直希望能在台湾建立佛教文化艺术馆,妥帖保存文物的同时,也能宣扬佛教文化艺术。

在开创佛光山伊始,我即立下“以文化弘扬佛法”宗旨,致力佛法人间化、生活化、艺文化,藉由艺术、文化带动佛法的弘传,接引不同根机的众生。早在开山之初,为了让信徒游客从认识佛教的文物法典,进而了解佛教的具体内涵,欣赏佛教艺术之美,就在现在的佛光山丛林学院里,设立一处简单可以陈列佛教文物的橱柜。一九八三年,佛光山佛教文物陈列馆启用(今更名“宝藏馆”),成为台湾第一座专门典藏佛教文物的博物馆。近几年来,陆续分别在台北、宜兰、彰化、高雄、屏东,乃至美国西来寺没立佛教宝藏馆,在澳大利亚南天寺、墨尔本讲堂、马来西亚佛光山等,开办佛光缘美术馆。

除了希望发挥弘法渡众之功,也同时兼有保存佛教文物之效。尤其,我的理想是要建一座可以传扬千秋万世的佛教文化艺术馆,不但可以媲美故宫博物院,亦能集教学、展览、收藏等功能于一体。这也是我一再努力,希望做到“佛教与艺文结合”的目标。

今徒众如常,不负我的期望,担任海内外佛光山九所美术馆总馆长以来,率领所有美术馆的职事、义工,不计早晚冷热辛苦,投入举办各项展览,推广各种教育活动。他们可说是这纷扰世间的摆渡人,为的是要把人间创造成幸福美好的净土。而我,除了感谢他们的发心,更祈愿有缘者,都能藉由欣赏佛教艺术之美,参加艺术教育活动,渡到清净、祥和、庄严、安乐的彼岸。

是为序。

二〇〇六年七月于台北道场

(《艺术摆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