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安住我身
28430700000009

第9章 新辟的园地

佛光山自一九六七年开山以来,于今匆匆将近十载,深感时代日新月异,社会变化万千,吾等佛子,所负化导时代之使命,所担净化社会之责任,实益形重要。试观当今之世,功利主义,火焰高张,纵欲思想,蔓延散布;邪恶抬头,正义隐退。目前世界人心,急切需要佛法精神,给予安定之力量;社会大众,急切需要佛法的真理,给予指导原则。故吾人在许多内修外弘的计划中,先行进行一份有内容、有分量的学报,提供给有识之士,作为本山开山第十年之献礼,此其出书原因之一。

佛教发源于印度,却光大在中国,佛法与我国文化,早已融会贯通;佛法与中国民众生活,早已契合为一。佛教由中国进而再传至日本、韩国、欧美等国。今日世界各地,探讨汉学之社团,研究佛学之风气,犹如风起云涌,佛法已不再是孤单地盛行在亚洲,佛法已为全世界人类所接受,故吾人应该认清世界众生之需要,调和东西文化。明言之,即是以东方佛学之宗教观,指导西方科学文明方向,故吾人在庄严道场、净化人心之余,亟思出版一份为世界学术界所能接受之刊物,作为本山开山第十年之献礼,此其出书原因之二。

本书发行之主旨已如上说,关于本书之内容拟从下列六原则着眼:

第一、培养佛学研究之风气。

第二、发扬经论内涵之真义。

第三、启迪佛学新知之发现。

第四、沟通佛教宗派之见解。

第五、运用现代治学之方法。

第六、介绍佛教思想之著作。

兹将此六条目分述于后:

第一,培养佛学研究之风气——吾人翻开历史,可以看出唐宋时代佛法之所以隆盛,固由于有修有证之诸大师辈出,但士大夫之竞相研究佛学,亦为重要原因。今日各大专院校,皆有佛学社团之组织,知识分子研究佛学,已非常普遍;佛教青年,亦以进入佛学院研究佛学为主要志向;出版界也以印行《大藏经》及各种佛教参考书为主要任务;本书之发行,亦旨在有助于研究佛学风气之培养。

第二,发扬经论内涵之真义——《大藏》数千卷,历代大师依经造论,以论演绎慧学,经论犹如发掘不完的宝藏。一部五千余言之《金刚经》,能有数百家注释;一本《六祖坛经》经钱穆博士推为研究中国文化必读之书。龙树论师依《般若经》而着《大智度论》,部帙百卷之《大智度论》,几可成为学者穷毕生精力而探讨之宝典,遑论其他数千卷之经、律、论专书,吾人希望今日学界,在无边法海中,能多产生一些《大智度论》,或如我国之《肇论》、《宗镜录》、《摩诃止观》、《大乘义章》等一类著作,使经论内涵之真义,更见发扬。

第三,启迪佛学新知之发现——闻近代世界高等学府,为取得硕士学位,必须对所学内容有真正体认,但博士学位之取得,则必须对所学有新发现。而在佛学领域里,亦有许多新知待吾人去发掘。道生大师,即系在《涅槃经》未传人我国前,即倡导阐提亦有佛法之说,所谓“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乃成为千古美谈;禅宗诸大德,灯灯相传,所谓南顿北渐,一花五叶,许多公案,许多发明,为中国佛学写下多彩多姿之一页。所以佛学新知的发掘,有待吾努力耕耘。

第四,沟通佛教宗派之见解——不容讳言,中印佛教之思想学说,各家有各家的说法,各人有各人的立场,禅与净之不容,两宗学者一直在彼此非难,我们希望有调和两派学说的永明大师出现;大小乘之争,两派人物,各守立场,互论是非,我们希望有各宗兼弘之太虚大师应世;其他如显密之不调,新旧之不和,空有之论争,性相之短长,处处都需要具包容性的大德来融会贯通。佛教宗派之间,应彼此建筑在互相尊敬上。因为你我所信,均是佛陀一代时教,江河分歧虽多,但流人大海,均成一味。佛教已不容彼此非议和争议,一切学派,一切圣典间见解之沟通,实为今日学者应有的态度与雅量。

第五,运用现代治学之方法——佛教学者已不能再故步自封,抱残守缺,永远停留在古老的注疏式研究领域之中。佛法应用现代科学之治学方法来研究、来发扬。在这一方面,日本佛学界,已比吾人先迈开了脚步。我国经论典籍之出版,至今尚少分段标点供人阅读,乃使有心探讨佛法者难以觅得津梁。古老解经释论的方法,已不易为现代青年人所接受,故佛教亟待具现代知识素养之学者,运用科学方法,有组织、有系统、有归纳、有演绎地加以研究。配合现代学术思潮,运用现代知识语言,这才是传播佛学之不二法门。

第六,介绍佛教思想之著作——今日社会,是一效率竞赛之社会,一切讲究争取时效,故亟须有人将有价值、有思想的著作,扼要地介绍,以使后学者能进一步深入义海。佛学原有典籍在数量上已使有心研学者望而生畏,新出版著作又良莠不齐,故先进者对佛学思想之导引与介绍,实为今日当务之急。吾人愿意在此一方面对读书大众提供些微之贡献。

本书,因为佛光山为农历一九六七年四月初八破土开山,故每年在此开山纪念日之前出版一次。园地公开,欢迎佛教学人发抒高见,共同来庄严佛学思想。但本书同人虽有悲智之心,惜才疏力绌,恐有所未逮,还望十方智德之士,有以教之,实深企盼。

一九七七年五月十五日于佛光山

(《佛学研究论文集》总序、《佛光学报》发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