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和名家一起回眸三国往事
28440900000019

第19章 东吴政权的发展与衰变(1)

正如《三国演义》所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从东汉末年群雄分裂割据逐渐演化到三足鼎立,中国出现了局部统一,再到最后东吴灭亡,三国历史终于落下帷幕,而在东吴,父死子继、兄死弟承造成了一个朝代由盛入衰,这是历史无法逃脱的恶性循环。

东吴扩张,周瑜立功

赤壁一战,东吴大胜,周瑜也一战成名。他乘胜追击,率领几万人马攻打南郡。

周瑜到达南郡后,便令数万大军围攻江陵城。由于江陵城内粮草充足,再加上守将曹仁防守严密,周瑜一直未能取得胜利。周瑜为了分散并消耗曹仁的兵力,于是派甘宁西上攻取夷陵(今湖北宜都)。甘宁一战成功,曹仁不得已分兵,企图以五六千众夺回夷陵。周瑜采纳吕蒙的建议,只留下小部分人继续围困江陵,自己则亲率大军去援救甘宁。周瑜在行军的中途,突然发现从江陵到夷陵之间有一处险要的必经之路。于是他派出三百多人,用砍伐的树木把这条必经的险道给堵上。当周瑜赶到夷陵后,就很快与曹仁在城下激战起来,曹军抵挡不住,军队被消灭了一半以上。曹仁一看实在抵挡不住周瑜的攻势,又恐怕江陵有失,于是连夜撤往江陵。但当曹军行至那条险道时,才发现自己已经陷入困境:

前面有树木挡路,后面周瑜更是穷追不舍。为了逃命,曹仁只好下令丢掉马匹,步行越过路障,就这样狼狈地逃回江陵。这一夜,周瑜就截获了曹军战马三百多匹。不久,周瑜在长江北岸建起营垒,准备长期围攻曹仁。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两军一直在江陵对峙,多次进行较量,各有胜负。曹仁逐渐抵挡不住周瑜的优势兵力,伤亡增多,兵力开始出现严重不足,情势日渐窘迫。曹操看到这个情况后,只好下令襄阳的守军接应曹仁撤出江陵,东吴军队终于攻取了这个战略要地,把曹操势力赶出了荆州。周瑜则被任命为南郡太守,镇守江陵。

曹操的势力北退之后,刘备也乘势占据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同时为了巩固同江东的联盟,刘备迎娶了孙权的妹妹,并向孙权提出借的要求。在借还是不借的问题上,江东政权内部存在分歧。周瑜不但不同意借南郡与刘备,而且主张应把刘备软禁在江东不放。但孙权考虑到曹操的威胁仍然存在,江东还是需要孙、刘联盟来对抗曹操的,况且他觉得刘备也不是个送个美女就能上钩的人,所以没有听取周瑜的建议。

建安十五年十二月,周瑜去京口(今江苏镇江)面见孙权,进一步提出准备夺取益州的计划。益州处于荆州的上游,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省地区。这里不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沃野千里,稻香鱼肥,素有“天府之国”的称号。然而割据益州的刘璋却软弱无能,政权内部矛盾重重,实力比较弱小,而且占据汉中一带的张鲁又屡次与刘璋发生战争。周瑜认为,赤壁之战后曹操元气大伤,至今还没有复原,况且他又有心腹之患,不敢轻易举兵南下。益州现在局势不稳,正好乘机攻取。占领益州后再进一步消灭张鲁势力,这样就可与反曹的马超结盟,形成一个反曹的包围圈。他认为如果这个计划能够实现,消灭曹操,统一北方是可以办到的。孙权同意这个建议后,周瑜立即起程返回江陵,开始作攻取益州的军事准备。但是,在走到巴丘的时候,突然身染重病,不幸去世。临终前,他上书给孙权,首先便推荐鲁肃接替自己的职务,接着就劝诫孙权除要防备北方的曹操,还要警惕占据荆州的刘备。这一年,周瑜才三十五岁。

名家回眸

中国现代史学家钱穆这样评价:周瑜对东吴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赤壁一战不仅打击了曹操企图南侵的野心,更为东吴在战后迅速扩张领土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功勋是不可磨灭的。

三国历史分水岭——夷陵之战

刘备伐吴入主西川,横扫汉中,位登人极,万众翘首——历经大半生坎坷的刘备正处在人生和事业蒸蒸日上的黄金时段。赤壁之战后,定鼎三分的战略顺利实现,曹操赤壁、汉中两战连败,人心涣散,另一侧的孙权迟迟摆脱不开与魏军在合肥纠缠的梦魇,这正是刘备趁热打铁、北伐中原的最好时机。可上天弄人,关羽“大意失荆州”使得刘备的计划宣告破灭。

荆州失守、孙权背约、关羽惨死,这一系列突发事件令刘备怒火中烧。恰在此时,两个重大的变故传来——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同年,继承者曹丕逼汉献帝退位,自己篡位称帝。汉朝灭亡。为了自身师出有名,确立正统,刘备以汉室继承者的身份在次年四月于成都称帝,史称蜀汉。同年,料理完登基事宜的刘备马上开始了对东吴的复仇。

后世对刘备伐吴的决定普遍给予了否定的评价,认为其颠倒了战争的主次,急于报复。但从另一个角度讲,人近暮年而丧失了曾出生入死的兄弟,心中难免按捺不住怒火。盛怒之下,刘备调集全国兵马,水陆并进,讨伐东吴而来。

不料,就在刘备集合兵马向东开赴之时,又一个天大的噩耗传来——张飞被杀。

张飞本就脾气暴躁,关羽的死更令其复仇心切。在接到刘备的征调令后,身为车骑将军的张飞受命率领万余人马从阆中(今四川东北部,古为巴蜀要冲)出发到江州(今重庆一带)会合。张飞为人“暴而无恩”,对自己的下属非常苛刻,惯常虐待属下的毛病终于给他酿成祸事。平日里郁积了一肚子不满的两名帐下士官——张达和范强刺杀了张飞,砍下他的首级,然后乘船顺江逃往东吴,将首级献给孙权。

张飞被刺,军中的都督连忙赶往蜀汉大营奏报。奏报之人还未入帐,深知三弟脾气秉性的刘备便猜到了一切。他长叹一声:“噫!张飞死矣!”接着昏倒在地。

关羽死于东吴之手,张飞被刺传首东吴,刘备将所有的仇恨都加在了东吴身上。尽管孙权为了缓和关系,连忙将刺杀张飞的两个凶手押解给刘备,但这对局势丝毫无补。蜀汉大兵压境,承载着的是汉昭烈皇帝刘备的国仇家恨。

蜀汉章武元年(221年)秋,刘备统帅蜀汉水陆军马八万余人讨伐东吴。关于夷陵一战中蜀军的具体兵力,史书中并无明确而统一的记载。根据其他文献参照,蜀军实际交兵的先锋部队人数应是四万余人,加上各地赶来的支援部队,人数达到八万左右。这些兵力与《三国演义》中所说的七十三万大军相差甚远,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刘备自带的人马本来就不多,还要分散在各地常备防守;另一方面则是当时的西蜀地处偏远,人口不多,很难征到大量的兵员。但这先锋的四万人确是蜀汉的精锐,大部分都是跟随刘备多年的老部队,所以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刘备兴师而来,搅得孙权坐立不安。孙权几次三番遣使求和道歉,均被刘备盛怒驳回。无可奈何,孙权只得应战。此时的东吴,最早的一批开国功臣已先后辞世,几任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也都过早离世。但天无绝人之路,东吴延续了“善产少帅”的传统,新一代的领军人物陆逊已崭露头角。于是,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持节统率一千东吴猛将,率五万兵马迎敌。夷陵之战就此爆发了。

东吴首先派遣小股部队试图阻止刘备前进,但均被击退。同时,刘备派遣侍中马良前往武陵等地,笼络当地少数民族出兵相助,并得到了蛮夷首领沙摩柯等人的支持。而后,刘备从巫峡、建平进军,直达夷陵,一路依山建营,连立数十座营垒。陆逊则率领吴军驻防在夷陵,遥相对峙。

两军对峙在夷陵,偶有小的交锋,蜀军气势正盛,吴军屡遭挫败。东吴大都督陆逊并不慌乱,反而沉下气来,闭营不战,做长时间的僵持。刘备的军队远道而来,粮草和补给都有困难,不宜将战事长期拖下去。于是,两军的主帅——刘备与陆逊开始了一番智斗。

刘备为引诱吴军出击,派遣吴班率千余人在离吴军不远处的平地立营,借此挑衅吴军,而在营旁的山谷中埋伏了重兵。吴军上下一致要求出击,陆逊却早看得明白,对属下说:“这其中必有诡计,我们暂且观察。”果不其然,挑衅许久的蜀军见毫无效果,便将伏兵引出,灰溜溜地回了营。吴军上下无不对陆逊的谋略深表叹服。

就这样,两军隔着夷陵道僵持了七八个月,时间进入到了次一年的盛夏,人困马乏的蜀军逐渐显露疲态。陆逊见时机已到,便谋划进行决战。属下们对此都表示反对:“当初不去攻打刘备,如今蜀军已入我国境五六百里,各处要害都已经守得很牢固,这时候攻打一定得不到好处。”陆逊则说:“刘备是狡猾的敌寇,一生经历的事情也多,经验丰富。军队刚刚集结时,他一定非常用心谨慎,所以这时我们不能去攻打他。如今鏖战已久,他没占到便宜,士兵疲惫意志沮丧,也没什么计策可用了。消灭敌人,就在今日!”

于是,吴军率先打破僵局。陆逊领兵攻向蜀军的一处营寨,但并未攻克。

属下将领都对陆逊的决策产生了怀疑,而陆逊却高兴地说:“我已知晓破敌之术了!”他命令兵士每人拿一把茅草,用火攻的办法将营寨攻下。一营既拔,陆逊便率领吴军一鼓作气,展开了对蜀军营寨的全面进攻。疲乏的蜀军被突然的火攻打得方寸大乱,一时溃不成军,相连的数十座营寨陷入一片火海,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火烧连营”。

混乱中,蜀军前部将军张南、大督冯习以及蛮夷首领沙摩柯等主要将领皆被吴军斩杀,刘备的将领杜路、刘宁等被逼投降。刘备集合部队退上马鞍山,依山势防守。陆逊则督促士兵从四面齐攻,蜀军顿时土崩瓦解,死伤过万。刘备趁夜狼狈出逃,为防吴军追击,他下令随军士兵烧毁铠甲淤堵道路,这样才侥幸逃回白帝城。东吴诸将主张追击,要在白帝城生擒刘备,陆逊则认为吴蜀交战必为曹魏所乘,如果进一步出兵,有被曹魏偷袭的危险。果然没过多久,曹魏大军即至,吴军险些陷入被夹击的困境。

夷陵之战,最终以东吴击溃来犯的蜀汉而结束。东吴经历此战,巩固了夺取的荆州地盘,并由此成就一位新的领军人物——陆逊,他成为吴国中后期的顶梁柱。而蜀汉则遭遇了彻底的失败,除了荆州再无望收回外,这一战几乎打掉了刘备积蓄半生的实力,蜀国草创的成果付之一炬,一举沦为三国中实力最弱的国家。刘备报仇不成,又大折元气,老迈的身体再经不起这一辱一气,不久就在白帝城撒手人寰。而诸葛亮托孤受命,面前留下的却是一个战败后的破烂摊子,虽然他履行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但蜀国的国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名家回眸

着名史学家顾炎武说:夷陵之战是三国历史的一座分水岭:吴国击败蜀国后,稳固了自己的实力;而正在蒸蒸日上的蜀汉却一战不起,转入了战略防御;刚刚经历政权变故的曹魏则利用宝贵的时间稳定了局势。从此,三国进入了惊涛骇浪过后的平缓时期。

孙权称帝

三国的历史有时候可以说是一部外交史,军事上的行动反而是为了辅助外交。孙权就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外交优势,在曹魏和蜀汉间根据不断发展的形势而调整自己的外交政策。东吴的立国方针是立足江东,面向全国,等有机会了再想着怎么进取,这成为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在赤壁之战时期,孙权为了自保,联合抗曹,火烧赤壁,把曹操的势力赶回了北方。但在襄樊之战和夷陵之战时期,东吴由于处于长江下游,孙权为了取得荆州,解除上游对自己的军事威胁,就与曹魏联合起来夺取荆州。尤其是在夷陵之战中,面对蜀汉倾国的兵力报复,孙权为了对抗蜀汉,不惜向曹魏称臣纳贡,以取得一个比较稳定的后方。后来,蜀汉的势力收缩到益州,对吴已经不再构成威胁,曹魏反而成为吴的唯一大敌。在这种情况下,孙权又转过头来与蜀汉开始长期联盟,甚至当东吴的大臣都谣传蜀想背弃盟约时,孙权还一直认为这是绝不可能的,并说:“我为各位担保,不会使大家家庭破落,也就是不会有战争。”

可见在后期,孙权与蜀联合的态度是很坚决并且积极的。孙权通过再一次的与蜀联合,不仅顺利地当上了皇帝,而且也有效地抵抗了曹魏的军事进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孙权每次都能审时度势,随着事态的发展而不断地调整外交方向,于是他从联蜀抗魏或联魏抗蜀中得到了很多实际利益。在魏、蜀、吴三国中,由于魏的力量是最为强大的,从长远来看,吴、蜀联合抗魏是一种客观的必然趋势,虽然在个别时期吴、蜀之间的矛盾也会激化。但孙权在这个问题上看得较透彻,处理得比较好,这也是孙权能在江南建立一个稳固政权的很重要的因素。

220年,曹丕废汉献帝自立,建国号为魏。第二年也就是221年,刘备也在群臣的劝说下登基称帝,建立了蜀汉政权。而此时在江东的孙权虽然也具备了做皇帝的实力和野心,但却没有这样做,仍然称吴王,而直到229年才登基称帝,在身份上与曹魏、西蜀相平。在当时,曹魏、西蜀纷纷称帝,孙权为何无动于衷?

他手下的臣子们肯定也劝过他了,但孙权依旧没有称帝,正是因为他能审时度势,知道自己当时不适合称帝,反正也就是个名号问题,对自己的权力地位并没有太大的影响。首先他考虑到自己在大义上是站不住脚的。曹操和曹丕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干什么都是打着汉献帝的招牌,名正言顺,当曹丕具备称帝的条件后,只要对外导演一场禅让的戏就可以了。刘备是“帝室贵胄”,虽然到他这儿血缘上已经比较淡了,但也是有称帝资格的,所以在当曹丕废了汉献帝以后,刘备就可以立即宣布自己是汉室的合法继承人,从而登上皇帝的宝座。这种政治凭借在当时是重要的,但东吴却没有,孙权如果也乘这股风称帝的话,不仅会招来世人的谩骂,而且有可能让魏和西蜀有了借口对自己发难。更重要的是当时吴、蜀两国同盟关系已经破裂,而且正处于战争关系,为了争取曹魏不在自己背后来一刀,孙权立马来个献书进表、纳贡称臣,根本就不提要称帝的事。等到东吴又与蜀汉恢复联盟关系后,孙权就不再惧怕曹魏的军事威胁了。于是他先向自己的盟友蜀汉表达了自己的意向,希望蜀汉能承认自己的政权。蜀国内部一片反对之声,但诸葛亮却很支持,认为现在承不承认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不承认的话会妨碍两国的关系;承认的话就可以很好地维持双方目前友好的关系,关键时刻还能有所帮助。于是,孙权称帝得到了西蜀的支持,至于曹魏他根本连问的意思都没有。就这样,孙权终于在229年登基称帝,国号为吴。

名家回眸

着名历史学家马植杰是这样评价的:孙权审时度势的本领在称帝这个问题上,更是发挥到了极致。

孙权的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