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和名家一起回眸蒙元雄略
28441200000032

第32章 旷古烁今的文化盛宴——辉煌的元代文化(2)

元代对道教十分尊奉。全真派道士丘处机往中亚晋见成吉思汗,宣传教义及为政之道,深得成吉思汗欢悦,给予道教免赋役的特权。自此道教势力大盛。忽必烈时虽曾一度受到排斥,但自此之后直到元末,道教与其他宗教一样受尊奉。

元代道观祠庙建造很多,元大都的东岳庙、河北曲阳北岳庙德宁殿和山西洪洞水神庙都是元代着名道教建筑。其中位于山西省永济县的永乐宫就是元代道教建筑中的典型代表。

永乐宫是元代道教全真教的三大宫观之一,原位于黄河边的永乐镇。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就在这里出生,山川非常秀丽。永乐宫的建造前后共用了110年的时间,从定宗二年(1247)修建大纯阳万寿宫,后来改称永乐宫,然后逐步建成各主体殿堂,到至正十八年(1358)完成各殿中的壁画为止,差不多经历了整个元代。

永乐宫中的三清殿建筑最为宏伟壮丽,殿中奉祀三清神像,画阔七间,进深四间,长28.44米,宽15.28米,殿中四壁绘制着巨型壁画“朝元图”。殿中为扩大空间采用了减柱法建造,仅后部设有八根金柱,其余均省去不用。用黄蓝琉璃制作的层脊上两只高达三米的龙吻,造型生动,非常引人注目。无极门又称龙虎殿,原为永乐宫的宫门,后部明间台阶退入台基内呈纳陛形制,造型非常罕见。

纯阳殿又名混成殿,内有吕洞宾像,故又称吕祖殿。最后是纪念全真教祖师王重阳和他的弟子的重阳殿,也称为七真殿。纯阳殿和重阳殿壁面均分别绘制吕纯阳、王重阳的生平故事的壁画。

永乐宫建筑规模十分浩大,原来在永乐宫周围还建有许多祠庙,但现在只剩下了永乐宫一处。永乐宫沿中轴线依次布置官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五座殿堂,除宫门是经清代改建外,其余四座殿堂均保持着元代时的建筑风貌,组成了一组雄伟、浩大的道教建筑群。

永乐官的四座元代建筑在建筑上和艺术上均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一是它在总体布局上突破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廊院式结构,在同一条轴线上布置殿堂,使空间关系主次分明。其二是它采用了减柱法等一系列革新手法,扩大了建筑空间,对明清的建筑技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三是它的殿中保存了大量元代彩画,彩画的构图和色彩运用均有许多创新。四是各殿中共有960多平方米的巨幅壁画,题材多样,色彩绚丽,在建筑史、绘画史中都极为罕见。尤其是三清殿中的“朝元图”壁画,泰定二年(1325)由马君祥等人绘制而成,描绘了诸神朝拜元始天尊的故事,以八个帝后像为中心,周围有金童、玉女、星宿、力士等共286尊,场面开阔,气势恢弘。这些壁画都成为我国古代壁画中的经典佳作。

中都城发扬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建筑结构和形式承袭宋代旧制,但在砖石结构、材料和装饰方面有所创新;又采用了许多兄弟民族的建筑造型,并创造了完全新的式样。在宫廷布局方面进一步发展了“千步廊”。城市恢复了宋以前的坊里封闭制度。城东西两面相当于今北京旧城东西城墙,南抵今东西长安街,北抵今德胜、安定门外土城旧址。都城规模宏大,宫殿壮丽,为当时世界少有的大城。《马可·波罗游记》描绘当时北京的景象是“城中有壮丽宫殿,复有美丽官邸”,“全城规划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未可言宣”,“世界诸城,无能与比”。

名家回眸

元代绘画风格摆脱了南宋画院的形式主义习气,形成了挥洒淋漓的写意风格,这在中国绘画史上也是一大转变。元文人画的兴起和发展,使传统绘画从侧重客观事象的描摹转向注重主观思想的表现,以情构境、托物言志的创作倾向促进了意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在元朝,由于复杂的民族关系,元代文人比前代文人有更多的背负,更复杂的情感,也就需要更多的寄托,这使他们能够借助画笔在中国绘画史上涂上浓浓的一笔。元代绘画中,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史学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境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元朝文人画家们笔下所造的“境”,不仅将自己和风景相沟通,也将看画的人和风景相沟通,还将画家、风景和观画人三者相沟通。陈衡恪先生解释文人画时说:“不再画里考究艺术上的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

元代的宗教

在元朝这个多民族的帝国里,元朝政府对于宗教信仰采取了宽容政策。无论是什么宗教,只要不影响蒙古人的统治及尊严,就不会受到太大的限制。

元代最盛行的宗教是佛教,尤其是藏传佛教,忽必烈即位前,受戒于吐蕃高僧八思巴,即位后即尊八思巴为国师(授以王印,任中原法主,统天下教门),藏传佛教高于其他佛教派别的地位由此确定。至元六年(1269),八思巴制成蒙古新字,忽必烈升其号为帝师。此后遂成定制,元朝皇帝即位,必先受佛戒九次方正大宝。同时,帝师也成为元朝诸帝供奉的最高神职,被尊为皇天之下、万人之上的神圣职位。元朝帝师共十二人,都来自西藏的高僧。其中多半出自八思巴一家,有的年仅十二岁便成为帝师。

帝师不仅在元廷享有极高的地位,而且作为全国佛教的最高领袖备受尊崇。

忽必烈曾把西藏十三万户封给第一任帝师八思巴作为供养地,使之成为西藏地区最高统治者。帝师往来于京城西藏,百官均隆重迎送。其在世时接受大量的布施、赠赏,死后赐金亦十分优厚。帝师的子弟、门徒也大多受封官号,享有极大的特权。元朝做佛事之频繁、规模之大、用度之巨都是十分罕见的。

但是,由于受到帝师八思巴的影响,在元朝佛教各派中,吐蕃佛教在元廷中的地位最高,而就全国而言,最为流行的则是禅宗。同时,从佛教派生的白云宗,即“白莲教”,在南方也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徒众,到元末竟成了农民起义军最初的主要力量。

道教在元代比较盛行。元朝时期,在北方活动的道教,主要是太一、大道、全真三派及浑元教。在这些教派中以全真对蒙古统治者的影响最深。

全真教由道士王重阳创建,教义主旨在于宣扬儒、释、道三家合一,兼而修之,故号全真。因在金末元初,全真派掌教丘处机西行觐见成吉思汗的关系,全真教在蒙古帝国时期前期的三四十年内,成为北方道教的主要势力,形成了一门独尊的势头。后来在蒙哥在位时期,佛教与道教为谁是正宗的问题发生争论,全真教在两次佛道辩论中都失败,结果使道教的地位降至佛教之下,而且也改变了全真教在北方道教诸派中一门独尊的局面。但贯穿元朝始终,南方主要是太一、大道这些自宋以来就进行传播的宗教,而北方道教依旧是全真为尊。

伊斯兰教早在唐代就已经传入我国。元代一般称伊斯兰教徒为回回人。“回回”一名则是“回纥”的谐音。元朝境内的回回人主要来源于蒙古西征时从中亚、波斯和大食俘掠来的人口或当时投降依附蒙古的官员将领,当然也有相当部分的商人。回回构成了色目人中的绝大部分,政治上很受蒙古统治者信任,不少人在中央衙门或地方官府担任要职。如元朝的着名能臣赛典赤就是回回。

基督教(主要指聂思脱里教)也是唐代传入我国的,当时被称为“波斯经教”,又称为景教或大秦景教。9世纪中期,由于唐政府的取缔,基督教在内地趋于灭绝。但在辽金时期,景教在中国西北民族中广泛传播。蒙古草原上的克烈部、乃蛮部都信奉基督教。这些部落被成吉思汗灭亡后,基督教也随着被征服的部众重新传入内地。因为基督教是从西北地区重新进入内地的,所以元代西北地区仍是基督教教徒比较集中的地区,此外因商业原因,大都乃至江南沿海各地也有许多信徒。

摩尼教是唐代传入中国的又一教派,是唐代漠北的回鹘汗国所信奉的宗教。因为回鹘人帮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有功,所以摩尼教在唐代受到保护。840年回鹘人西迁以后,把摩尼教带入了吐鲁番地区。而内地的摩尼教虽遭唐政府禁限,但并未灭绝,在东南沿海一带的民间仍然被信奉。因为摩尼教崇拜光明,因此也称“明教”。到了元代,元朝人像对待其他宗教一样对待明教,并不进行干预,将其和基督教一样看待,不加区分。当时明教在泉州、温州地区十分流行,并建有寺院。

在元朝,天主教也传入了中国。因为蒙古大军的西征,使罗马教廷为之震动,因此法国国王和教廷都曾遣使者到达过中国。蒙古人掳回的战俘中也有东正教徒和天主教徒,后来他们定居在蒙古本土和汉地,所信仰的宗教也随之东来。

但影响远不及基督教。

相较于东正教徒和天主教徒,犹太教进入中国的时间就要早得多了。宋代时,就有相当数量的犹太人定居在了开封。他们是来自波斯或中亚落籍不归的西域商旅的后裔。在开封,这部分犹太人有自己的社区,保存了自己的宗教。金代,1163年,开封的犹太人还在俺都喇的组织下开始修建了“祝虎院”,即犹太教教堂。元代,犹太人被称为术忽,或主吾,有的时候也被称为术忽回回。蒙古人并不注意区分伊斯兰教徒和犹太教徒,把他们都视为一类人。总之,只要他们的宗教信仰不损害蒙古统治的尊严,蒙古人对回回人和犹太人则采取放任态度,不予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