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寒天草木凋落之际,青松依然冒雪而立,显出雄健之姿,不失为岁寒三友之一。陈毅元帅曾作诗咏唱,“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顶风傲雪的骨气与志气,可谓难能可贵。杜荀鹤生于寒门,以小松初年没于荒草自比,可谓恰如其分。在没能顶天立地的时候,任何一棵小草都不应该受到歧视,这便是杜荀鹤最深切的渴望与表达。
在《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中,高城也曾这样描述许三多。他说,没见过许三多那么笨的人,任何一个微不足道的东西都当成救命稻草,死死抓住不放。有一天,猛然抬头,发现许三多手里抱着的已经是一棵参天大树了!
其实,那些高耸入云的苍松翠柏,哪一个不是从微微的小草长起来的呢!
左思有诗云,“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造成有识之士难得报国之门,最重要原因,始终都是地势。
这地势,来自杜荀鹤眼里的小松混于杂草,也是秦韬玉笔下那个自怨自艾的贫女。
这个世界上,辉煌者和落魄者都不多,最多的就是走在成功与失败之间,坎坎坷坷的人。
常常在这些人身上,能够听到不平的怨气。排除人为因素不算,单从个体差异来谈,那些成功的人多是知道“人生太短、叹息太长”的道理:与其慨叹时光如流水,不如干脆取上一瓢饮,其他的等功成名就后,再设法按照自己内心的法则改变这个世界。
而那些彻底的失败者,很大一部分的确“技不如人,力不从心”,他们也多半不会抱怨命运的不公平。即便机会均等,恐怕他们也不能胜任。所以,说来说去,都是那些有才智却生不逢时的人,有志气也有怨气。
江湖人常说:“路不平,需要有人出来踩。”这不平之气,有的只是一时的牢骚,有的却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来改造世界。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贾岛《剑客》
“郊寒岛瘦”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的共识。贾岛的这首《剑客》却一改平日苦吟的传统,于刀光剑气中找到了应有的豪情。他是这样讲的,“我十年来只磨了这一把剑,到如今,刀刃未开,寒风四射,冷若冰霜。今天我将这宝剑取出,敢问天下英雄,谁有不平之事?”诗作虽然短小却十分精炼,透着彪悍与狂野,散发着晚唐少有的豪壮!
贾岛早年曾出家,后因诗名大震,颇得世人赏识。结果,还俗后,却屡考不中,可说是“造化弄人”。在剑客这首诗中,贾岛以剑的锋利、剑客的豪情自喻,显示了自己革除利弊的宏大愿望。可惜的是,空有利剑在手,剑胆雄心,却没有报国之门。
久而久之,剑气消散,锐气受挫,只能以冥思苦想、搜肠刮肚来了却余生。虽锤炼有术,但平生未展愁眉,应该也算一大憾事吧!
生逢末世,再大的志气也难免化作一团怨气。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拉斯小说《情人》的开篇是:“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颜。’”这是王道乾先生翻译的。他将自己对人生和感情的饱满、丰富的体会,都灌注进这段文字中,令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人们一方面欣赏王老翻译水平的高超,另一方面,也在这时光的穿梭中,读到了情人间那份难得的相知。情郎才俊,美女多情,在两个风华正茂的人相爱时,注定少不了你侬我侬的浪漫,说不定,情到浓时,还有许多山盟海誓的约定。假如当年碍于种种理由分手,再相见,有的还可以再续前缘,而有的却只能剩下互相的谴责与抱怨。
当年,罗隐赴考途中,在锺陵县遇到了一位叫云英的妓女。罗隐书生意气,英姿勃发,而云英也青春妙龄,才貌双全。这样的两个人相遇,后面的故事大抵都是类似的风花雪月。但罗隐毕竟只是路过,怀了满腔的志愿要去求取仕途。十二年后,罗隐再次落第,恰好重经锺陵县。人生有时候真的是“无巧不成书”,他竟然又遇到了当年的云英。十几年来,云英仍然是歌伎,没有机会离开“风尘”之地。美人迟暮,却仍以歌舞为生,让罗隐不胜欷歔。
不料,云英竟然也有着和他同样的感慨。见面后惊讶地说,“罗秀才怎么你还是布衣?”一句话触动罗隐伤心事。《唐才子传》评价罗隐说“少英敏,善属文,诗笔尤俊。”可惜他一生怀才不遇,始终没能将才华发挥出来。今见云英问起,不禁触景伤情,思虑良多。于是,写下一首诗送给云英:
锺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罗隐《赠妓云英》
罗隐说,从那时醉别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重逢的时候,云英虽然依旧舞姿翩翩、体态轻盈,但毕竟已渐趋人老珠黄。可是,至今为止,我没有得到功名,你也没有能够嫁人,想想看,可能是因为我们都不如别人吧。在古人眼里,男子求官和女子嫁人一样,都是人生不可忽略的重要经历。一别十载,当年的才俊已然步入中年,而云英也差不多是半老徐娘了。然而,对于人生,如此漫长的十年,他们竟然都“无所收获”。
罗隐写此诗,与其说是讽刺云英,不如说是自我解嘲。带着微笑、泪水,和多年来的坎坷与辛酸。无可奈何花落去,所有的奋斗都化为一场“镜花水月”。梦想如闭合的一条曲线,走了一圈,发现始终在原地踏步,其中的伤感、抑郁、悲愤,都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诉说的。罗隐将这样的诗送给云英,既是宽慰云英,也想努力平复自己的内心。
晚唐时期,很多诗人都在诗作中显示了无边的落寞。怀才不遇,自古以来是文人的“通识”,但生于不同的年代,这份伤感和抱怨也截然不同。
陈子昂高呼,“天地悠悠,怆然泣下”,李白叹息“长安不见使人愁”,杜甫感慨“长使英雄泪满襟”。但是,不管他们如何沧桑、愤懑,总有广阔的天地作为他们发泄的时空。但是,到了晚唐,罗隐、杜牧等诗人的诗作中,那些忧伤、感怀、失意,都失去了旷达的支撑,能够借以明志的只有琐碎的儿女情长。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遣怀》
杜牧在这首诗的起笔处,就写下了自己放荡不羁的生活。一个落魄的文人,漂泊四方,走到哪里都不忘喝酒解愁。那些秦楼楚馆里的姑娘们,舞姿曼妙,撩人动情,风流韵事自然不必细说。然而,人生如梦,也同样如梦初醒。
在惊觉十年岁月恍如隔世一梦的时候,感慨、沧桑都悲从中来,令人痛不欲生。杜牧诗文俱佳,才华横溢,又是名门之后,然而平生志向却始终未得施展。
十年的努力,他依然做人幕僚,屈居人下,除了放浪形骸,还能怎么样呢?
更为可悲的是,同样浪迹青楼的柳永,得到了来自妓女们的爱戴,但同样流连风尘的杜牧,却只换来了“青楼薄幸名”。
柳永知道自己一生都无法走上仕途,所以能够将一颗赤胆之心完全地放在俗世中,所以他虽然潦倒,但精神上却并不痛苦。而杜牧虽然人在烟花深处,纵情畅饮,但他的心并没有在青楼驻足,总是怀着一展宏图的志向。因此,他既不能安心在青楼里尽情挥霍感情,也无法完成自己的愿望。深深的自责交织着沉重的失意,纠结在他的心中。
从罗隐、杜牧的感怀诗中,人们似乎可以读出晚唐的凄凉。越来越多的诗人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完成自己的志向。他们甚至只能借助青楼女子的情感与人生,来感慨蹉跎岁月后建功立业的虚妄。
如果说盛唐时,李白他们的怀才不遇是“愤怒的咆哮”,那么到了罗隐、杜牧的晚唐,所有的愤懑都化作了一声叹息“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如此默然垂泪,连叹息之声都显得这样轻,幽怨也哀伤!
苦吟派诗人贾岛的传说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野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苦吟”诗派流行于中晚唐时期,这个派别的诗人特别讲究锤炼字句,其中最着名的诗人就是贾岛。
因为家庭贫困出家做了和尚的贾岛,虽然身为僧人,但却无心佛学修行,而是一心扑在研习诗文上。也许是因为大唐诗风盛行,他非常喜欢写诗,每日做好寺中功课后,便出来走街观景,寻章觅句,陶醉在自我的世界里。
贾岛有个好友叫李凝,隐居在长安城外的一个幽静的地方。一天,他去拜访李凝,出门迟了点,到李家时,一轮明月已高挂在天空,照彻着大地,贾岛忽然来了灵感,心头涌出一首诗。
这首诗的前两句刻画了李家位置幽静冷落,后两句描写了贾岛夜访李凝时的情景,贾岛对后两句尤为满意:月色如水,树影婆娑,倦鸟归巢,万籁俱寂,这时,一个和尚绕过池塘,穿过小径,来到一户人家推门欲入。在回家的路上,他还在字斟句酌,反复吟咏,他觉得“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似乎还不如用“敲”字确切,但又有些犹豫不定,于是,他骑在毛驴身上,一边走一边琢磨,还不时打着推和敲的手势,认真体会字义的不同。
这样,他就走到了长安城里。长安城的大街上,人来人往,酒肆飘香,一派繁华的景象。街上忽然响起了一阵鸣锣开道的声音,人们纷纷躲到街头的两边,让出中间的一条宽道来,不一会儿,只见一队人马簇拥着一顶官轿直趋而来,旗幡上写着“京兆尹”几个大字,人们一看就知道,这是韩愈大人巡视来了。
韩愈坐在马上,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前行着,忽然前面却闯进一头毛驴,侍卫看时,只见毛驴上坐着一个和尚,身上搭着一个布袋,和尚眉头紧蹙,聚精会神,似有什么要紧的事没有解决好,正在发愁着。有人认出这是附近寺庙里的和尚贾岛,都替他捏了一把汗,这个家伙今天肯定要倒霉了。
在封建时代,挡住官员的去路是要问罪的。
几个侍卫飞奔上前,没等驴上的贾岛反应过来,已把他擒下来,拉到了韩愈的跟前,听候问罪。
韩愈停了下来,看着被押过来的和尚,奇怪地问:“僧人何故犯我仪仗?”
贾岛被人拉下了驴子,这才猛然醒悟,知道闯下大祸了,他唯唯诺诺地说:“刚才贫僧正在想事,没想到冲撞了大人,乞谅。”
韩愈问:“出家人四大皆空了,难道心里还有什么尘事可虑?”
贾岛说:“贫僧刚才心里正在想着一句诗,非为尘事所扰。”
“哦,你说来我听听。”韩愈也是一个爱好诗歌的人,听贾岛这么一说,便来了兴趣。这个僧人看起来其貌不扬,却敢奢谈做诗。
贾岛说:“早闻韩大人有文起八代之鸿志,对诗词歌赋极有研究,心慕已久,不得亲近,今日有此良机,望不吝赐教。”说罢,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接着从布袋里拿出一张纸条,递给韩愈,韩愈一看,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和尚指着第四句说:“这是我前两日得的一首小诗,但第四句的第二字‘推’我一直把握不定,似觉也可用‘敲’,不知道哪个更好,刚才就在想这事。”
韩愈看后,觉得其诗清冽怪癖,全无艳语丽词雕琢之气,不免惺惺相惜,他沉思了片刻,说:“你是出家之人,没有听过‘深山藏古寺,幽远闻钟声’的妙趣,这里有以动衬静之佳效。从事理上说,寺院晚上,大门多已关闭落栓,你推如何能推得动,当然只有敲。夜深人静,一记敲声,当有金石效果,我认为用敲比用推好。不知你意下如何?”
贾岛听后大喜,一下子解开了他心中的症结,心里对韩愈敬佩不已,连忙从布袋中取笔墨就此改过。
韩愈觉得很好奇,就问贾岛口袋中装着笔墨纸张难道是为了化缘用的?
贾岛说,不是,我自幼喜欢做诗,脑中常常冒出一些词句,如电石火花、稍纵即逝,我便想了一个办法,做了一个口袋,一有诗句就快记下来,放入袋中,无事时再慢慢求对,这已成为一个习惯。韩愈听了,不免心生感动,临走,相邀贾岛闲时到府中一谈。
贾岛冲撞了韩愈,韩愈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留下了“推敲”的典故。
事情传开后,人们都称韩愈惜才怜士,而贾岛“苦吟”也成为美谈。此后,他们成了亲密的诗友,韩愈还特意写诗一首赠给贾岛,表示他的推崇之意:
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风云顿觉闲。
天恐文章中断绝,又生贾岛在人间。
贾岛这次冲撞韩愈未被问罪属运气好,但上次冲撞了前任京兆尹刘栖楚就曾被关押起来,坐了半天的牢。
那是一个秋天的上午,长安街上落叶纷纷,空气中已透着深深的寒意,人们都在争相储备冬天的衣食了。贾岛骑着驴在长安街上行走,忽然,他触景生情冒出了一句诗“落叶满长安”,赶忙记下,但却苦苦找不到下句,他不免搜肠刮肚起来,忘了毛驴。毛驴任意而行,一不留神,撞上了刘栖楚出行的仪仗队,刘栖楚见此情景,勃然大怒,二话没说,就叫卫兵把他带回来关了起来,也不审也不问。贾岛看看天色已晚,想今晚可能回不去了,加上一天没有吃东西了,不免饥肠辘辘,感到凄苦万分,便随口吟道:“不如牛与羊,犹得日暮归。”以散发内心的忧郁。
看贾岛的狱卒是一个略懂一点文化的人,听到贾岛吟这两句诗时,不免一愣,这个和尚还会吟诗,便立即报告了刘栖楚。刘栖楚听了,便把他招来问了缘由,贾岛把事情的经过向他说了一遍,刘栖楚一听气也消了,把他放了回去。
日暮天昏,贾岛没来由地被关了半天,心里十分不痛快,坐在毛驴身上,慢慢地向寺院走去,途中经过一条小河,一阵秋风吹来,使他不禁打了一个寒战,突然脑中冒出了一句诗“秋风生渭水”,他高兴地翻出前面记下的那句诗,正好对上,十分工整,心里一喜,就把不快忘得一干二净。他赶忙打驴回到寺院,一气呵成了他的成名作:
忆江上吴处士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这是一首忆念朋友的抒情诗,其中的“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为后人称道,后世名家都曾加以引用。
贾岛还有一个传说。据说有一天,唐宣宗穿着便衣到寺庙里来,听到钟楼上有吟咏之声,便轻步走了上去,见是一个和尚,桌子上放有诗稿。宣宗拿过看时,贾岛生气地从他的手中把诗稿夺下,说:“你也懂这个?赶快去烧你的香吧!”气得宣宗二话没说扭头就走,后来,贾岛得知那是皇帝,吓得脸色灰白,好在皇上并没有追究他。
贾岛还有一个习惯,他每到除夕时,即以一岁所作诗,置于案上,然后焚香叩首,酹酒而祝苍天,说:“此为吾一岁之苦心也。”然后,痛饮长吟,陶然入睡。
贾岛后来在韩愈的劝说和帮助下,蓄发还俗,不再当和尚了,不久考中了进士。在四川蓬溪当过主簿和普州司库参军等小官职,最后穷愁而死,后人形容他是:一世推敲功未灭,吟成岛瘦配郊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