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的乌托邦
“乌托邦”是欧洲拉丁文的音译,原意为“乌有之乡”,即不存在的地方。
自从16世纪初叶,英国人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描绘了一个保留奴隶和宗教、废除私有财产、实行公有制、按计划生产和消费及人人都从事劳动生产的理想社会制度后,人们便把“乌托邦”理解为“空想的理想社会”,“乌托邦”也就成了“空想”的同义语。
陶渊明一生都生活在社会动荡、灾害频繁的年代中,几次出仕,壮志难酬,终于归隐田园。自己一生的穷病交困,加之亲眼目睹了社会的腐败混乱与百姓的贫困痛苦,其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对美好、平等、安定的社会生活的渴盼,这使他唱出了一曲世界上最古老的“乌托邦”恋歌——《桃花源诗并记》。
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以优美自然的文笔,再现了田园牧歌式的桃花源人的生活。
晋太元年间,有一个以捕鱼为业的武陵人。他荡舟撒网,沿溪而行。鱼儿在网中跳跃,渔歌在水面回响,愉快的劳动让渔人流连忘返。
忽然,一片桃花盛开的林木映入了渔人的眼帘。放眼望去,溪水两岸,百步之遥,桃花缀满枝头。碧绿的青草像锦缎一样,粉红色的花瓣散落其间。美丽的景色令渔人非常惊讶。小舟推波,继续前行。在溪水的源头,桃花林的尽处,一座小山出现在渔人的面前。
山脚下有一个山洞,里面仿佛还有光亮。渔人便离开小船,好奇地钻进了山洞。起初,洞内非常狭窄,只能容一人通过。走了几十步后,突然间渔人眼前出现了一个新的世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肥美,碧波展镜;桑叶婆娑,竹影摇风。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左右乡里鸡犬相闻。其中往来耕作的男女衣着自不同山外人,老人与儿童怡然自乐。
渔人的出现使村民大吃一惊,他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后,村民疑虑顿消,把他请到了自己的家中,杀鸡设酒,盛情款待。邻居们听说后纷纷涌来探问山外的消息。言谈间,渔人知道了这些人是祖上逃避秦时战乱,携妻带子来到此地的,从那时起再也没有离开这里,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生活,汉代、魏晋的事情闻所未闻。村民听了渔人讲述的世事变迁,无不叹惋。此后,村中之人都邀请捕鱼人到家中做客,其乐融融。
几日后,当渔人准备离开这里时,山里的人嘱咐道:“我们这里的生活不值得向外人提起,希望你能为我们保守秘密。”
渔人摆舟归乡。路上,他做了很多标记。回到家中,他向本郡太守禀报了此事。太守派人和他一同前往,但出来时做下的标记再也找不到了,他们没有寻到进山的路径。
后来,好游山泽的南阳人刘子骥(名驎之)欣然前往,想一睹桃花源的神秘,但也没有结果。刘子骥病故后,便再也没人关心此事了。
这就是《桃花源诗》前的“记”。从体例上看,这篇“记”颇似一篇小说。
文中自然景色优美宜人,社会生活安定祥和,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思。优美意境的创造、恬淡自然的叙述使这篇“记”的影响,在千百年间已经远远超过了《桃花源诗》本身,但《桃花源诗》以又一种文学形式,抒发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热切期盼: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诗首先交代了贤人为避秦乱,过上了往迹浸湮、来径芜废的遁世生活。然后描写了遁世后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时耕种,怡然自得。最后抒发了诗人的内心真情:我多么愿意能驾着轻风,高飞去寻找那些和我志趣相投的人们。
这首《桃花源诗》道出了《桃花源记》中所没有揭示出的意旨:桃花源人富庶安定的生活关键在于,“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可见,无论是近似于小说的叙事散文,还是五言体的抒情诗歌,二者所表现的思想情志是一以贯之的,它们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现实社会中不存在的、以陶渊明为代表的、广大人民希冀的理想社会——有民无君,和谐友爱,民性纯朴,风俗淳厚。从《诗经·硕鼠》中对“乐土”的追求开始,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梦想着一个理想的乐园,陶渊明汇集了人们的梦想,以浪漫的艺术想象勾画出了这千古一梦——桃花源。现实的思索,先哲的启迪,酿成了这文学“白日梦”的底蕴。
东晋末年,兵灾、水灾、旱灾不断,沉重的赋税徭役不止,加之匈奴、鲜卑攻陷中原后,统治者残酷屠戮汉人,平民百姓为苟全性命大量逃亡。他们选择“深险平敞之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晋书·庾衮传》就有全族逃入深山生活的记载。因此,现实生活为诗人理想的抒发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在《桃花源诗并记》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政治图景:“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还能体味到《礼记·礼运篇》中儒家的“大同”思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阮籍、鲍敬言等人的“无君论”思想。阮籍在《大人先生传》中指出,“君立而虐兴,臣设而贼生”。《抱朴子·诘鲍篇》中,鲍敬言云:“曩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泛然不系,恢尔自得,不竞不营,无荣无辱。”在这些思想的基础上,经过陶渊明的改造与创造,封建时代广大人民向往的理想世界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的面前。桃花源——中国古老的乌托邦,虽属空想,但对它的追求与摹画实属必然。诗人在对美好社会理想的描绘与歌颂中,完成了对丑恶现实的深刻批判。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一生中曾几次出仕,做过祭酒、参军、县令一类的小官。然而,他所生活的东晋时代,统治集团腐败无能,苟且偷安,只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鱼肉百姓。门阀士族擅揽大权,排挤庶族地主有志之士。陶渊明青年时代曾有过“大济于苍生”、建功立业的壮志。他数度出仕,也是试图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像他这样出身的贫士,根本无进身之路。加之他傲岸不群,有洁身自好的气质,更不肯与专横的士族地主妥协,所以,几次为官,都任期不长,就辞职而去。到四十一岁那年的彭泽令任上,他终于决心弃官归隐,从此过着躬耕隐居的生活。
《归去来兮辞》就是他辞却彭泽令归田后所作。“辞”,文体名,是一种抒情赋体。
正文前面有一篇小序,记述了作者就职彭泽令和辞官归隐的原因。
作者在序文开篇就直截了当地说出离家赴彭泽令任上的原因,是由于“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是为了养家糊口,在亲戚朋友的劝说引荐下,才不得已出外谋官,以求“公田之利”,来缓和家中的窘境。然而,“在官八十余日”就“眷然有归与之情”。为什么呢?陶渊明是心胸开阔坦然的人,他不忌讳别人对他逃官之举的非议。所以,他堂堂正正地摆出了几条理由:其一,“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意思是,本性崇尚自然,不愿造作,勉强做自己不愿干的事。其二,则是“肌冻虽切,违己交病”。进一步表明饥饿寒冷虽然至关紧要,然而违反本心也非常痛苦。最后一点理由是要为死去的胞妹吊丧。显然,前两点是弃官归田的根本原因。陶渊明在官宦生活中,常常处在“一心处两端”的矛盾之中。
他既想通过仕途实现报国为民的理想,但又憎恶官场黑暗,为保持节操,常思归隐。直到他的抱负志向被冷酷的现实撞得粉碎之后,他思想中坚守本志的一面才上升到支配地位,使他毅然归隐田园。其实,陶渊明所走的道路,也未出儒家所提倡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规范。至于序中提到的武昌奔丧。只是表面的事由而已。“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他坦诚而愧疚地宣称:
过去做官,不过是为了糊口,回想起来,黯然神伤,愧对自己的“平生之志”。
即“代耕非本望,所业在田桑”。这是沉痛的自责自咎,但也见出作者归隐的决心。序文最后说:“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辞》。”说明序文所述之事是写此篇辞赋的缘由。
总观全文,既有直叙之句,又有委婉之言,辞意真切,文字洗练,结构谨严。一篇说明性的文字,写来却起伏跌宕,饱含感情。
下面介绍这篇辞赋的正文。
《归去来兮辞》赞美了美好自由的田园生活,抒发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揭示了陶渊明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与否定。可以说,这篇辞赋是陶渊明与封建统治者决裂的宣言书。
全文按内容的发展和韵脚的转换,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先介绍第一部分。原文是这样的: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风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这一部分,叙述和描写了作者归家途中的情形。
一开始作者就开门见山地呼喊:“回去吧。田园已经荒芜。怎么能不回去呢?”起势突兀,语气迫切,明确点题。表现出作者归隐的信念果敢坚决。这样写能抓住人心,引起关注。下面六句,以检讨的口吻和宽慰的心情,否定昨天,肯定今日。“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心为形役”,内心为形体所驱役。是说过去本心不愿出仕,但为生活所迫,不得已出外为官。现在既然铸成大错,又为何要惆怅悲伤呢?陶渊明旷达之处即此可见。加以“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认识到过去虽已不可挽救,但未来之事尚可弥补。但作者怀着乐观慰藉心情的更重要原因,则是“觉今是而昨非”,这是全文的重点句。鲜明地表示出作者对过去仕途生活,也就是对士族地主政治的否定;对今天归隐田园,也就是与上层统治者一刀两断的肯定。辞赋通篇正是将今日和昨日对比,重在描写“今是”即田园生活的美好。作者既然有这样泾渭分明的认识,他当然毫不犹豫地告别过去,欢欣鼓舞地走向未来了。
接下去,作者以流畅的笔调,描写了归家途中的动人情形:“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小船摇荡,掠浪疾驰。轻风拂来,吹动衣襟。这是写水路。陆行则是“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他频频地向行人问路,急于早些到家。这里似乎小船有知,轻风会意;一则疾行,一则送爽。何其快哉!然而,“陆行多歧”,问路必然耽搁时间,而晨光迟迟未启,又令人心烦。快与畅,表现出作者挣脱束缚、恢复自由的轻松感;而慢与阻,反射出急于返回家园的迫切感。将作者复杂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在第二部分中,作者描写了初归家园的生活情形。这部分因为中间换韵,又可分为两层。
先介绍第一层,原文如下: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这一层是紧密衔接、音调急促的八个四字句。
用形象而带有动感的词语描述了回到家乡及走进院里的动人情景。“衡”即横木。以横木为门,言屋之简陋。“载”,是语助词,有“则”和“乃”之意。“载欣载奔”,不顾旅途的劳累,竟兴奋地奔跑起来。接着写仆人和孩子早已等候在门前,见到作者归来,心情同样高兴。随后写作者进到院里,又是另一番情形:“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三径”,典出汉朝蒋诩,他隐居后,园中开三径,只与另外两位隐士求仲、羊仲二人交往。作者入院之后,看见庭园小路已经荒芜,却喜松菊还在。他在孩子们的簇拥、搀扶下进到屋里,亲人们已经为他预备好酒。这里,提到了松菊和酒。陶渊明一生固穷守节,忠贞正直,常以松菊自沉自勉。这在他的许多诗文中都可见到,使读者“每观其文,想其人德”。至于谈到酒,萧统的《陶渊明集序》中说:“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说陶诗篇篇有酒,当然夸大了些,但他在作品中谈到酒的地方确实不少。他饮酒,既表现出壮志未酬的忧愤之情,又流露出狂放自适、知足常乐的情绪。这里将松菊与酒并提,则反映出他归隐后本志不移,但又无力回天,只得过一种“浊酒且自陶”的生活。
下面介绍这部分的第二层。原文如下:
引壶觞以自酌,眄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陶渊明终于摆脱了俯仰由人的官宦生活,回到了静谧安适的家乡。他每日或以酒相伴,自斟自饮;或闲视庭树,喜形于色。时而凭窗远望,寄托自己的傲世之情。斗室虽小,却已满意。时而漫步庭园,体味着生活的妙趣。门同虚置,设而常关。这里,并不是不与任何人来往。而是表达出他与黑暗社会绝交的信念。陶渊明的心是不会被小小的庭园所局限的,于是,他“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策”,拄着。“扶老”本是竹名,即扶竹,因可用为杖,故称杖为“扶老”。这两句的意思是:拄着手杖或游或息,时时抬头远眺,但见峰际流云,天空归鸟。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这两句是本篇的名句,为后人所传诵。从字面看,是写景,但是,用“无心”和“知还”来形容云与鸟,就使自然景物人格化,赋予这两句诗以新的含义。过去虽然出仕,但实际上是无心做官;如今厌倦了官场生活,应该像鸟儿归巢一样回家了。这里自然界的景致和作者的心情互相吻合、渗透,天衣无缝地绘出一幅诗意蕴藉、疏淡清远的水墨画。宋人叶梦得曾谓:“此陶渊明出处大节。非胸中实有此景,不能为此言也。”他一语揭示了作者的天机和匠心。这一层的最后两句:“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作者伫立在日将西下的昏暗暮色中,心中别有一番暮年之感;手抚孤松,不忍离去,却又道出永葆苍松气节的心志。这正对应了上文提到的“松菊犹存”的句意。
最后介绍第三部分,先把原文朗读一遍: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兮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这一部分,作者描写了自己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