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比不懂得享受更糟糕的事情,即便是面对那些痛苦的事情,只要你转过身,你依然可以,而且应该享受此时此刻的美好。
——尼采《愉悦的知识》
南山脚下有一座寺庙,庙的周围除了杂草从生的荒地外,什么也没有。因为寺庙环境的荒凉,香火也日渐减少,就连寺庙里的和尚也有一些转到别的寺庙去了。
后来,寺庙里来了一位双目失明的和尚。有一天,他偶然间听到寺庙住持的叹息,为本寺的“凄清”,为本寺周围的“荒地”。从那以后,那和尚在诵读经书之余,便摸着锄头在周围的荒地上拓荒,一锄一锄地翻地,然后,一粒一粒地播下花种,日复一日。
在别人的嘲笑中,他播下的种子发了芽,长了茎,绿了叶。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当寺庙的和尚出来做功课时,全都惊呆了。周围的荒地上都开满了各式各样的鲜花,那些花在春日的阳光和柔风下,绽放出千万种风情。因为那片鲜花,寺庙的香火空前昌盛起来。
那双目失明的和尚却很平静,因为他早就知道,无论鲜花怎样美丽,他都无法看到。他这样做,只不过是告诉世人: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荒地的,除非他的心灵已杂草丛生。
一位诗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凡是有生活的地方都有快乐和宝藏。”正如海边沙滩的贝壳,拾起来串成一串,便是一条美丽的项链。生活中,我们缺少的,就是一颗赏花般的心,如果用赏花般的心态来对待生活,我们的世界将充满阳光和幸福。心就是一个人的翅膀,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如果不能打碎心中的壁垒,即使面前是一片大海,也找不到那一片蔚蓝和波光粼粼。
亚里士多德说,生命的本质在于追求快乐,而使得生命快乐的途径有两条:
第一,发现使你快乐的时光,增加它;第二,发现使你不快乐的时光,减少它。
阳光心态的人不是没有黑暗和悲伤的时候,只是他们追寻阳光的状态不会被黑暗和悲伤遮盖罢了。
德国思想家席勒说:“只有当人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时,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
由于人的价值观不同,所以人们对快乐的理解不同:有人以为吃鲍鱼、燕窝、鱼翅是莫大的幸福,有人却为每天吃鲍鱼、燕窝、鱼翅而痛苦。有人以为骑自行车上下班是一种卑微,有人却因为压力而不可能享受这种轻松自然。
因此,快乐可以分为两类:自然快乐和强迫快乐。如果事情的发展尽如人意,那么自然要享受快乐,不用刻意研究快乐的路径。如果事情的发展不尽如人意,而自己又不想承受挫折产生的心灵痛苦,就要想出一些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这种快乐就称为强迫性快乐。如果自己能够在顺心如意的情况下快乐,又能够在背时厄运的情况下保持平和,那我们的生活质量就会得到提高。
金钱并不是唯一能够满足心灵的东西,虽然它能为心灵的满足提供多种手段和工具,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只顾享受金钱而不去享受生活。享受金钱只能让自己早日堕落,而享受生活却能够使自己不断品尝人生的幸福。享受金钱会使自己被金钱的恶魔无情地缠绕,整天为金钱所困惑,为金钱而难受,为金钱而痛苦。享受生活的人更在意心灵的宁静与快意。享受金钱的人最后会被金钱妖魔化,绝对没有好的下场。享受生活的人会感觉人生是无限美好的,于是越活越有味道。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出身贫寒,在他创业初期,人们都夸他是个好青年。
当黄金像贝斯比亚斯火山流出的岩浆一般流进他的口袋里时,他变得贪婪、冷酷。深受其害的宾夕法尼亚州油田地方的居民对他深恶痛绝。有的受害者做出他的木偶像,亲手将“他”处以绞指之刑,或乱针扎“死”。无数充满憎恶和诅咒的威胁信涌进他的办公室。连他的兄弟也十分讨厌他,而特意将儿子的遗骨从洛克菲勒家族的墓地迁到其他地方,并说:“在洛克菲勒支配下的土地内,我的儿子变得像个木乃伊。”
由于洛克菲勒为金钱操劳过度,身体变得极度糟糕。医师们终于向他宣告一个可怕的事实,以他身体的现状,他只能活到50多岁。医生建议他改变拼命赚钱的生活状态,他必须在金钱、烦恼、生命三重中选择其一。这时,离死不远的他才开始省悟到是贪婪的魔鬼控制了他的身心,他听从了医师的劝告,退休回家,开始学打高尔夫球,上剧院去看喜剧,还常常跟邻居闲聊。经过一段时间的反省,他开始考虑如何将庞大的财富捐给别人。于是,他在1901年,设立了“洛克菲勒医药研究所”;1903年,成立了“教育普及会”;1913年,设立了“洛克菲勒基金会”;1918年,成立了“洛克菲勒夫人纪念基金会”。他后半生不再做钱财的奴隶,喜爱滑冰、骑自行车与打高尔夫球。
到了90岁,洛克菲勒依旧身心健康,耳聪目明,日子过得很愉快。他逝世于1957年,享年98岁。他死时,只剩下一张标准石油公司的股票,其他的产业都在生前捐掉或分赠给继承者了。
对待金钱必须要拿得起放得下。赚钱是为了活着,但活着绝不是为了赚钱。
如果人活着只把追逐金钱作为人生唯一的目标和宗旨的话,那么人将是一种可怜的动物,人将会被自己所制造出来的这种工具捆绑起来,被生活所遗弃。
有些人谈到富有,单纯指的就是拥有钱财。实际上,金钱本身并不代表富有,唯有具备与金钱价值相等的东西才是真正的财富。人之所以工作,是为了在人生的各个领域中,生活得更有意义,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得人人生活得更为美好。我们必须领悟:财富是无所不在的。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切均为财富,若能充分享受这些恩惠,就算得上是一个内心充盈的人、一个最富有的人。
享受生活,需要一种心境。平静地坐看时光流逝,平静地细数人世坎坷,这些都是享受生活的意境。生活的意义,不在权势和金钱,不在物质和名利,而在用一颗平淡无华的心情,去领悟生活中的风雨兼程与风和日丽。
——网易网友微笑向暖
顺其自然
从瞬时的恐惧向短暂的放纵转化就叫做滑稽。相反,在悲剧现象中,人从巨大的、持一续的放纵迅速转入巨大的恐惧;然而,在终有一死的生灵中,巨大持续的放纵要比恐惧的缘由少得多,所以世界上滑稽比悲剧多得多;人们笑比悲痛经常得多。
——尼采《人件的,太人性的》
有人说,世上从来没有命定的不幸,只有死不放手的执着。所以,不要总是羡慕他人的自在与洒脱。他们获得幸福的原因也很简单:不执着于缘。懂得放下,就可以开始新的人生,也便易得逍遥,快乐无穷。
真正的“放下”,是做了好事马上丢掉,有了痛苦的事情,也马上丢掉。所以得意忘形与失意忘形都是没有修养,都是不够的;换句话说,便是心有所住,不能解脱。一个人受得了寂寞,受得了平淡,这才是大英雄本色。
真正的人生应该以“随”为念。世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也没有绝对的真理和绝对完美的事物,人所能做到的就是“随”,顺时顺应,随性而走。
庄子临终前,弟子们已经准备厚葬自己的老师。庄子知道后笑了笑,说:
“我死了以后,大地就是我的棺椁,日月就是我的连璧,星辰就是我的珠宝玉器,天地万物都是我的陪葬品,我的葬具难道还不够丰厚?你们还能再增加点什么呢?”学生们哭笑不得地说:“老师呀!若要如此,只怕乌鸦、老鹰会把老师吃掉啊!”庄子说:“扔在野地里,你们怕飞禽吃了我,那埋在地下就不怕蚂蚁吃了我吗?把我从飞禽嘴里抢走送给蚂蚁,你们可真是有些偏心啊!”
一位思想深邃而敏锐的哲人,一位仪态万方的散文大师,就这样以一种浪漫达观的态度和无所畏惧的心情,从容地走向了死亡,走向了在一般人看来令人万般惶恐的虚无。其实这就是生命。
既然人生不过是路过,那就用心享受旅途中的风景吧。每个人的一生都像一场旅行,你虽有目的地,却不必去在乎它,因为你的人生不只拥有目的地而已,你还有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如果完全忽略了一路的风情,人生将会变得多么单调和无趣,活着还怎么称得上是一种享受呢?
每一道风景从眼前过了,每段缘分与自己重逢再离别,你仔细回味一番,充分享受个中的滋味,不必对得失耿耿于怀,在痛苦时想快乐,快乐时忆苦楚,始终保持心情的平和,生命才会充满温暖柔和的色彩。等到缘分过了,风景没了,等待你的还有另一波风光和快乐,之前的一切便可放下,享受眼前此刻。开始的背后是放下,为什么人们悟不到呢?
时间公平地对待每一个瞬间,但人在生命的旅程中却不能停滞不前,总沉湎于过去。只有不停地向前走,才能摆脱重重阻碍,得见白云处处、春风习习的旅行终点。
面对生命,圣贤之辈没有认为活很痛快,也没有认为死很痛苦,生死已不存在于心中。“生者寄也,死者归也。”活着是寄宿,死了是回家。明白了生死交替的道理,就懂得了生死。
道家有种观点:“物壮则老”,意思是指一个东西壮成到极点,自然要衰老,“老则不道”,老了,生命要结束,另一个新的生命要开始。所以,真正的生命不在现象上,我们要看透生死,“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这才是最高的修养。
一位中年人和一位年轻人都不幸身患绝症,他们住在同一间病房。中年人的生命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年轻人则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年轻人对自己即将终结的生命感到很沮丧,不断抱怨老天对他的不公平。尽管他的父母为了给他治病几乎倾家荡产,累得筋疲力尽、心力交瘁,但他还是对父母充满了怨恨、指责,抱怨他们没有给他好的身体,也没有挣更多的钱给他治病。每次来探望他的时候,父母听到的都是他的愤恨。老人家只能默默流泪。
另一位中年人则表现得很平静,每次对前来探望他的家人、朋友都非常平和,经常谈笑风生,非常幽默,根本看不出一个即将死去的人的悲凉。一次,年轻人的父母在受完儿子的责骂走后,中年人终于忍不住地对年轻人说:“你死了,不仅是对你父母的解脱,也是对你自己的解脱。”年轻人很愤恨地问道:
“你为什么这么说?”中年人平静地解释道:“你的内心充满了怨恨,丝毫没有怜惜你的父母,他们是在承受着你的折磨;而你自己在折磨他人的同时,也在折磨自己。生命只剩下最后了,你却还是没有看到美好的东西,难道你这是在珍惜生命吗?”
生命的本质不在于现象,生是规律,死是必然,任何事物都无法逃脱生死交替的轮回。只不过是人不愿面对。
对我们而言,肉体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总是惧怕死亡,对死亡过度恐慌。活着为什么紧张?因为生命如流水一样逝去,无可挽回。尘世生命是短暂的,但在禅的视野里,生命是永恒的,生和死是定义肉体生命的。演员变换了,戏照常进行,浪潮翻腾着,但海洋依旧。既然肉体的死亡和朽灭是谁也避免不了的事,那么自欺欺人又有什么用?难道哄哄自己就能阻止死亡的到来吗?
认识到这永恒的生命,如天地自然中万有造化的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生命规律,就能从绝望虚无的深黑泥淖中脱离出来,就是飞越了生死的悬隔。
美国五星上将布莱德雷,从小就立志要做个将军,为此他拼尽全力考入了西点军校。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在毕业后却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扎根于军营中,以期一路升迁上去,而是把大多数时间用在了执教上,在他头20年的军人生涯中,当教官的时间就占去了13年,这在美国的将军中是极少见的情况。表面上看,布莱德雷似乎一直盘旋在军营之外,失去了许多晋升的机会(从1924年到1936年,他一直停留在少校军衔上)和实战的锻炼,但他却在军校里得到了更多。
1920年,布莱德雷进入西点军校任数学系教官,当时的校长是麦克阿瑟。在西点的4年中,通过教学,布莱德雷的数学水平大有长进,更重要的是,数学从根本上说是逻辑学,它可以培养一个人的合理思维,提高一个人的推理能力。在以后的岁月里,每当他遇到难题时,他在数学上的造诣颇有助于他更清楚更有条理地进行思考,这使得他成为了美国将军中心思最缜密、做事最有条理的人之一。
在业余时间,布莱德雷还兼任着体育教练,这使他得以在不经意中锻炼了组织和指挥能力,而他在带队过程中的细致的思想工作和周密准备,也使他后来得以成为一个既注意进攻又强调后备的攻守平衡的将军。在他的带领下,球队还获得了橄榄球锦标赛的冠军。
1929年,布莱德雷来到本宁堡步校,这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因为他在这里遇见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副校长马歇尔。作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领袖之一,马歇尔将军是个知人善任、独具慧眼的人,在本宁堡的岁月里,他在训练军官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国家的军事命运有着深远影响。在本宁堡的教官和步校学员中,当时受马歇尔赏识的共有160人,这些人后来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了将军,其中就有布莱德雷。
布莱德雷最初被分配在史迪威领导的战术系,负责高年级军官的实战进攻演练,由于他的出色表现,不到一年,就被马歇尔提升为兵器系主任,成为马歇尔的“四大金刚”之一。虽然马歇尔不久就调离了军校,但他却记住了布莱德雷的名字。1939年7月,马歇尔出任美国陆军参谋长,布莱德雷感到自己的机会来了,果然,马歇尔很快就指名要来了布莱德雷,让他负责马歇尔办公室的工作。
此后不久,布莱德雷就被马歇尔下放到本宁堡步校任校长,旋即又出任美军第82师师长。
这个结果很有戏剧性:在绕了一个大圈后,布莱德雷成了西点军校同届毕业生中第一个当师长的人,跑到了那些一直在走直线的同学前面。此后,布莱德雷一路飙升,在短短几年间,就从师长升为军长(1943年4月)、集团军司令(1943年10月)、第12集团军群司令(1944年8月),并于战后出任陆军参谋长(1948年)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1949年),远比巴顿和麦克阿瑟要春风得意。多年之后,当布莱德雷回首往事时,对13年的教官生涯颇感难忘,在他看来,那是一条攀向山顶的最短的曲线。
走直线的人,不能说他离成功就最近,因为这中间会发生什么事情谁都无法预料。绕着弯子走路的人,也不能说他这样就不会成功。在人生中,很多时候,曲线往往才是最短的直线——多经历一些曲折,成功的可能性反而越大。
19世纪,德国有个叫亨利·谢里曼的商人。早在幼年时期,他就深深迷恋于《荷马史诗》的故事,并暗下决心,一旦他有了足够的收入,就投身于考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