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相约在微博——尼采的快乐物语
28444100000004

第4章 努力超越自己(3)

意志力还可以引起人的抽象思维。人的思维在某种单一的行为中所显示出来的专注程度和力度,往往体现了意志力持久作用的结果。从这一点来说,意志力的强弱就体现在“集中注意力”的强弱上,或者说意志力的强弱表现在思考过程中,表现在人对动机、事实、原则、手段的把握中,表现在人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大小上。

很多非凡的人物都具有在强大意志力支配下的卓越的思考能力。

拿破仑在打仗之前,他总是全身心地沉浸在对战争形势、战略打法的思索中,而完全不问其他的事。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参议员卡本特在有重要决议要表决的前一天晚上,总是把自己隔绝在满是法典的书房中,完全沉浸于对问题的思考中,直至第二天早晨都不会理会和考虑决议以外的东西。诗人拜伦习惯于将自己与外界隔离,只与白兰地和水为伴,连续几个小时沉迷于艰苦的诗歌创作。黑格尔拿着一部书的手稿去找他在耶拿的出版商,而那一天正是耶拿战役的爆发日,当黑格尔在街上看到凯旋的拿破仑军队时,感到非常惊奇——因为在此之前,他对这一吸引全欧洲注意力的重大事件竟然一无所知!

只有让思想隔离外界的纷扰而完全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才会产生伟大的思想结晶。而做到这一点,强大的意志力是根本。作为心智的统帅,意志力的作用同样还显着地表现在记忆这一行为上。在“记忆”的过程中,意志力常常会用其能量给人的精神“充电”。但一些事实也会由于兴趣本身的巨大影响,而增强大脑对其的记忆。在记忆的过程中,大脑格外需要意志力的激励。单纯的重复是不能真正提高记忆力的,只有通过意志力把注意力、集中的思维和兴趣的有益影响都积极地参与到记忆过程中,才能让记忆产生质的飞跃。

着名历史学家威廉·普雷斯科特为了弥补视力缺陷,而将自己的记忆功能训练得十分强大,以至于可以将长达600页的巨着从记忆库中直接取出口述出来。

弗朗西斯·帕克曼和达尔文的视力也很差,却都显示了惊人的记忆力。真正强大的记忆力必须依赖于意志力的驱动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完善的意志力是道德的导师。对于意志力的真正磨砺不可能离开高尚的品质和正直的观念。忽视对良好道德的培养,可能不会影响一个人造就强大的意志力;但若没有高层次的道德情操的要求,则不可能培养出完善的意志力。意志力的最高境界就是既合乎高尚道德的要求又十分强大。

意志力如果仅仅具有巨大的力量和不懈的恒心,而失去了理性和道德的约束,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只会凭着一种愚勇、狂热和顽固的做法来实践它的主张。只有合乎道德要求的高尚的意志力才能引导我们获得更加经久的胜利——这种正义的意志向人们证明:所有满足它正直的要求的人都能够分享到共同的进步与好处。相反,如果运用意志力而毫不顾及他人的利益——穿着粗硬的鞋,随意践踏沿路的一切,那么这种人只有可能成为人类的残渣。

坚定的意志力从来就藐视“不可能”,勇敢地宣告:有志者事竟成。意志力是成功的先导,是我们永远向前的动力之源。我们要运用自己的意志力、磨炼自己的意志力,同时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意志力。

一个有着坚强意志力的人,便有无穷的力量。不论做什么事都应当坚信任何事情只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就能获得成功。不论所经历的时间有多长,付出的代价有多大,无坚不摧的意志力终能帮助人们到达成功的彼岸。一个能控制自己意志力的人,也就拥有了自我引导的伟大力量。这种巨大的力量可以引导他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解决面对的一切困难,从而实现他的期待,达到他的目标。

如果你见到一个年轻人,他用斩钉截铁的态度去实施他的计划,而丝毫没有“如果”、“或者”、“但是”、“可能”的念头,那么这样的年轻人,成功也必定会属于他。凡有明确目标,并能照着既定程序去做的人,便能坚定自己的意志力,而这种意志力足以支撑他的成功。

人人都应该去争取理想的自由,因为只有自由地张扬自己的理想,才能创造出宏大、完美的成就。如果一个人不去争取理想的自由,不以实现最高人生目标为要务,那么不论他多么尽心尽职,多么发奋努力,他的一生也不会有大的成就。

一个人不能任由意志力漫无目的地狂奔,他必须学会对其加以控制。如果一个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意志力,那么他就很难获得持之以恒的恒心,也就失去了发明与创造的可能性。有许多年轻人最初很热心于他们自己的事业,但是由于缺乏意志力与恒心,竟然在一夜之间就放弃了自己原有的事业,而去进行别的事业。

他们常常对自己所处的位置、所拥有的才能表示怀疑,不知道怎样最有价值地利用他们的才能。面对困难,他们常常感到灰心,甚至是沮丧。当他们听到某人成就了某项事业,他们便开始埋怨自己为何不也去做同样的事业,而不检讨自己由于意志力不坚定,错过了多少成就事业的机会。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一个人经常放弃他一贯期待的目标,经常松懈自己的意志力,他就决不会成为一个成功者。

要使自己的生命具有特殊意义,要与众不同,就要做高尚的事情。无论历时多么久远,无论面临多少艰难曲折,绝不可放弃成功的志向和希望。任何想要获得成功的人都必须谨记下面这句话: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一个人的生命旅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与失败会与你相伴一生。人们往往羡慕成功者功成名就时的光彩,却不曾想过他们通向成功的道路上那布满的荆棘。世界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任何事物都不能脱离他的对立面而独立存在,同样任何事物都会在一定条件下向着它的对立面转化。成功与失败这一对矛盾体也是如此。没有失败的积累,不可能见到成功的曙光,同样把失败转化为成功,需要的条件就是——强大的意志力。一个人只有养成一种不惧怕失败、永不放弃的精神,才能披荆斩棘向前进,拨开云雾见太阳。

“畏惧失败就是毁灭进步”是西点军校非常流行的一句话。在西点的每个人都渴望胜利和荣誉,每个人都希望成为第一,每个人都不会惧怕失败,每个人都不会被困难所击倒。西点学员的眼中只有胜利,在没有赢得胜利时,都只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我尽力了吗?我还可以做得更好吗?失败对一个真正的西点人来说不过是通向胜利之路上一个不起眼儿的障碍而已。

人生就像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比赛,或许有一段你落在了队伍的后面,但是只要没有结束,你就永远有机会赶超。一次的失败并不代表终身的失败,哪怕你从未获得过胜利,你依然不应惧怕失败。当年爱迪生发明电灯,他尝试了几百种乃至上千种材料做灯丝都没有成功,但别人嘲笑他的失败的时候,他却说:“我至少知道了那些材料不适合做灯丝。”失败只是一个事实,并不能代表什么,只要继续努力,胜利终将属于锲而不舍的人。

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年轻时在意大利北部城市帕维亚的帕维亚大学攻读天文学、几何学和宇宙志。当时已在欧洲流传甚广的《马可·波罗游记》激起了哥伦布梦想的火焰。他又阅读了大量地理学家的理论、海员的报告和传说、由海外传来的非欧洲血统的有关海事的艺术和技艺的着作,这些文献更加坚定了他出海寻找新世界的梦想。

在学习了多年之后,哥伦布逐渐产生了一个坚定的信念:根据归纳推理,世界是一个球体;根据演绎推理,可知从西班牙向西航行能到达亚洲大陆,正像马可·波罗向东航行到达了亚洲大陆一样。他怀着炽热的心情想去证实他的理论。

他开始寻找必要的财政后盾、船只和人员,以便去探索未知的东西,寻找更多的东西。

哥伦布开始为了他的梦想与信念积极准备,他把心力大部分投入到目标的实现上。在长达10年的时间内,他总是差一点就取得了成功,但总是功亏一篑。国王的欺诈、人们的嘲笑和怀疑、政府官员的恐吓,还有商人缺乏诚信给哥伦布带来了一连串的失败。但他没有放弃,仍然不断地努力。

直到1492年,他的坚持不懈终于得到了回报,西班牙王室决定资助他的远航计划。同年8月,他开始向西航行,打算前往日本、中国和印度。哥伦布在加勒比海登陆以后,就带着金子、棉花、鹦鹉、珍奇的武器、神秘的植物、不知名的小鸟和野兽以及几个土人回到了西班牙。哥伦布认为他已到达了他的目的地,已经到达了印度以外的岛屿,但实际上他没有到达亚洲。哥伦布虽然未能在事实上实现自己的梦想,但对于他个人而言,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永不放弃的精神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没有被失败和困难打倒,他因为发现了美洲大陆而被载入史册。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只有那些不畏惧失败和挫折,化不利为动力,能够在战胜困难和不幸中锤炼意志的人,才能有所作为,成就事业。

在成功的道路上,人们随时会碰到事业上的失败和挫折以及生活中的困难和不幸。人生之路,不如意事常八九,一帆风顺者少,曲折坎坷者多,成功是由无数次失败构成的。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还须正确面对失败。乐观和自我超越就成为能否战胜自卑、走向自信的关键。正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创始人沃特所说:

“通向成功的路,即把你失败的次数增加一倍。”

1832年,一个普通的美国人失业了,面对生存的压力他很伤心,不过他没有放弃继续向前的努力,他下决心从政。他参选州议员,结果以失败告终;他不得已创立自己的公司,不曾想一年不到公司即宣告破产,为此他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而在接下来的几年为偿还债务而到处奔波。

经过几年的风风雨雨,他重整旗鼓再次参加州议员竞选,这一次他当选了,他内心升起一丝希望,认定生活有了转机,并于1851年与一位美丽的姑娘订婚。

谁曾想命运之神再次和他开了个玩笑:离结婚日期还有几个月的时候,未婚妻不幸去世,这使他大受打击,心灰意冷,卧床数月不起。但是挫折并没有击垮他,他在重拾自信之后,再次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而起身奋斗。

1852年他决定竞选美国国会议员,结果落选。但他没有就此放弃,而是问自己:“失败了,接下去该怎么做才能获得成功?”1856年,他再度竞选国会议员,他认为自己争取作为国会议员的表现是出色的,相信选民会选举他,但还是落选了。为了挣回竞选中花销的一大笔钱,他向州政府申请担任本州的土地官员。州政府退回了他的申请报告,上面的批文是:“本州的土地官员要求具有卓越的才能、超常的智慧。”这是对一个人能力的全面否定,对人的打击之大可想而知。然而连续的失败并没有使他气馁。他奋发图强,两年之后,他再次竞选美国参议员,却仍然遭到失败。

也许你会认为这个“不幸”的人从此会一蹶不振,但恰恰相反,他在失败中不断总结自己的得失,反而不断地在进步。终于他在186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他就是至今仍让美国人深深怀念的亚伯拉罕·林肯。

在林肯一生经历的一次重大事件中,只成功了两次,其他都是以失败告终,可他始终没有停止追求。我们不谈林肯的才华,而只看走向成功的道路,是那种不畏惧失败的强大意志和永不放弃的坚强品格让他获得了非凡的成功。

坚忍不拔的人,总是微笑着面对失败,不肯放弃,不肯停止,并以更大的决心,冲向前去。一个不知失败为何物的人,一个不知何时才算受挫的人,一个要将“不能”、“不可能”等字眼从他的字典中抹去的人,一个任何困难与阻碍都不足以使他跌倒的人,一个任何灾难、不幸都不足以使他灰心的人,肯定是前途无量的。

艾森豪威尔在“二战”期间曾任盟军最高统帅,他曾说过:“我曾经因为仰慕霍华德·韩德利克斯,决定参加一个他参与主持的讲习班,他的风格、诚意、才华和信心,都从他所说的每一句话中充分表露了出来。他可真是我见过的最出色的教师。但听得越多我越没有自信,认为自己永远不可能比得上他。”

“有一天,霍华德似乎察觉到了我的心意,同时他也认识到大部分学员可能都有这种感受,因此他停止了授课,开始坦诚地对我们说起自己的经历。他平静地叙述他的失败,又说他曾几次想放弃教学生涯。我们听了都不禁笑了起来,但随即就觉得心里很难受并且很同情他。我了解到他也是血肉之躯,不是完人,和我们大家没有两样。”

“‘人生不是百米短跑,’他对我们说,‘它是一场马拉松比赛,最后到达终点的通常都是那些像你我那样拖着沉重脚步慢慢奔跑的人。’”

真正的失败是放弃,是犯了错误但不能从中吸取教训。我们所面对的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就此被失败所吓倒。没有经历过失败又怎么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果你现在正处于人生的低潮,请不要畏惧你的失败和面前的困难;如果你现在正享受胜利的喜悦,也请继续努力,还有更高的山峰等待你去攀越。

面对挫折和失败,唯有乐观积极的心态,才是正确的选择。其一,采用自我心理调适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其二,注意审视、完善策略;其三,用“局部成功”来激励自己;其四,做到坚忍不拔,不因挫折而放弃追求。

要战胜失败所带来的挫折感,就要善于挖掘、利用自身的“资源”。应该说当今社会已大大增加了这方面的发展机遇,只要敢于尝试,勇于拼搏,就一定会有所作为。虽然有时个体不能改变环境的安排,但谁也无法剥夺其作为自我主人的权利。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受宫刑乃成《史记》,就是因为他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气馁、不自卑,都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有了这一点,就会挣脱困境的束缚,迎来光明的前景。

若每次失败之后都能有所领悟,把每一次失败都当做成功的前奏,那么你就能化消极为积极,变自卑为自信。作为一个现代人,应具有迎接失败的心理准备。世界充满了成功的机遇,也充满了失败的风险,所以要有恒心,以不断提高应付挫折与干扰的能力,调整自己,增强社会适应力,坚信失败乃成功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