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相约在微博——弗洛伊德的欲望之说
28444400000021

第21章 健全自我人格(1)

善良至上

美丽只能维持几年,而我们却要一生相处。一旦青春的鲜艳成为过去,则唯一美丽的东西,就存在于内心所表现出的善良和了解上。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自传》

孔子的弟子仲由在街上闲逛,见一买主和卖主争吵,就走了过去。只听卖主讲:“我一尺鲁缟价三钱,你买八尺,共二十四钱,少一个子也不可以。”买主争辩说:“明明是三八二十三,你多要一钱是什么意思?”

仲由觉得有趣,笑着对买主讲:“三八二十四才正确,你错了。”可买主固执己见,还问仲由敢不敢打赌。仲由性烈,当即用新买的头盔做赌注。

买主也不马虎,赌注竟然是项上人头。二人击掌为誓,然后去找孔子裁决。

孔子问明情况后,笑着对仲由讲:“子路,你错了,快把头盔给人家吧。”买主高兴地拿着头盔走了。仲由大惑不解地问:“老师,明明是三八二十四,您为何判他对呢?”孔子说:“你输了,头盔还能再买,若是那人输了呢?”仲由忽然醒悟。

用一个头盔换一条性命,这是智者的善良。许多时候,我们需要权衡轻重,假若和原则无关,不妨退后一步,给人一个台阶。表面上讲,你吃了亏,但你的心灵能得到净化。

有个美军少尉从拍卖会上买了一箱上好的威士忌酒,海明威得知后,要求卖给他6瓶,多少钱都可以。少尉想了一下说:“这样吧,我用6瓶酒换你6堂课,教我成为一个作家。”海明威笑道:“我可是花很多年功夫才学会干这行的,你赚大便宜了。好吧,成交。”如愿以偿的少尉急忙递上6瓶威士忌。

接下来的5天里,海明威如约给少尉讲了5堂课。少尉十分高兴,他用6瓶酒换得了美国着名作家的指点。海明威道:“你是个精明的生意人。

现在我想明白了,那箱酒你已喝了多少瓶?”少尉回答:“一点也没喝,我留着开酒会呢。”

不久,海明威因为有事要出远门了,少尉到机场送他。在飞机的轰隆声中,海明威给他讲了第6堂课:“在写别人之前,自己先要成为一个善良而有内涵的人。”少尉说:“这和写小说有什么关系?”海明威说:

“这对做人非常重要,无论干什么事,做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海明成一边走向飞机,一边大声地对少尉讲:“在给你的酒会发请柬之前,最好将你的酒抽样检查一下。”回去后,少尉打开一瓶又一瓶威士忌,发现里面装的全是茶水。他这才恍然大悟,海明威已经知道实情,却只字未提,依然如约为他讲了6堂课。

伪善往往滔滔不绝,而真善无需言明。面对恶意的伤害,表白是愚蠢的;面对无心的伤害,表白是多余的。海明威讲得好,重要的是为人。智者明白何时沉默和如何沉默,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即使不说一句话,我们也能闻见其人性的芳香。

有一个仁慈的富翁,在盖房时故意将屋檐修得很长,好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暂时在檐下遮阳避雨。房子建成后,果然有很多人聚集到大屋檐下面,他们打牌、喝酒,以至于摆起摊子做生意,支起炉子生火做饭。嘈杂的人声和刺鼻的油烟味使富翁的家人不堪其扰,不时与屋檐下的人发生争执。有一年冬天,一位老人在大屋檐下面冻死了,大家纷纷谴责富翁为富不仁。

而后,一场少见的飓风袭来,别人家的房子安然无损,富翁家的屋顶却被掀掉了,因为它的屋檐太长。于是,人们幸灾乐祸地讲,恶有恶报。

富翁很难过,但他心底的善念没有变化。重整房顶时,他把屋檐修得和别人家一样长,而用省下来的钱在别处建了一间小房子,以收留那些无家可归的人。尽管小房子所能荫庇的空间远远不如以往的大屋檐,但它四面有墙,是栋正式的房子。所有在那里逗留过的人,无不感激富翁的恩德。慢慢地,富翁成了一位德高望重的人。

屋檐毕竟只是屋檐,和房子相比,它是不完整的,好像檐下人的尊严不完整一样。直接且强烈的对比,让屋檐下的人滋生一种仰人鼻息的自卑感,从自卑而生敌意,因而善念被湮没了。助人是高尚的善举,但不要让被帮助的人感到在接受施舍。

一个老师给大一新生上了这样一堂课:

他拿出一个装满了沙子的大纸盒,一边展示给大家看,一边讲:“这些沙子里混合着铁屑,请问你们能不能用眼睛和手指从里面把铁屑拣出来?”

大伙儿摇着头。

老师看着困惑的孩子们,笑笑讲:“我们没用眼睛和手指从一堆沙子中间找到铁屑,就像我们很难从茫茫人海中找寻我们的顾客一样。但是,有一种工具能帮助我们很快地从沙子中间找到铁屑。大家也许都想到了,这个工具就是磁铁。”

说完,他从包里掏出一块磁铁,将它放在沙子里面不停搅动,在磁铁的周边很快地聚集了箭镞似的铁屑。老师把那一团铁屑呈给同学们看,他讲:“这就是磁铁的魔力,我们用手和眼睛没法办到的事,它却能够轻而易举地做得很棒。”

老师又讲:“假如说这一盒沙子就是我们面对的生活、挫折和枯燥的书本,那么,这块磁铁就是一颗充满爱的心。如果你拥有一颗善良的心,那么,它会在你的书本里、在你的生活中寻觅,从中找寻许多有益身心的知识,好像磁铁能吸出铁屑一样。但是,一颗无视善良的心就像你的手指,它在沙子中间找呀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一点点铁屑。同学们,只要你有一颗善良的心灵,你就总是可以发现,每一天都是收获、每一天都有积累、每一天都有值得兴奋的事情。”

“心在哪里,你的命运就在哪里。”无论你们今后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怎样的困境、怎样的迷惘,都要信任这句至理名言。

以前,有一位女孩名叫玛丽。她有一位年纪很大的奶奶,头发都白了,脸上也布满了皱纹。玛丽的父亲在山上有一栋大房子。

每天,太阳都从南边的窗户里射进来,房子里的每件东西都亮亮的,漂亮极了。

奶奶住在北边的屋子里,太阳从来照不进她的屋子。

一天,玛丽对她的父亲说:“为什么太阳照不进奶奶的屋子呢?我想,她也是喜欢阳光的。”

“太阳公公的头探不进北边的窗户。”她父亲说。

“那么,我们把房子转个儿吧,爸爸。”

“房子太大了,不好转。”她爸爸说。

“那奶奶就照不到一点阳光了吗?”玛丽问。

“当然了,我的孩子,除非你给她带一点进去。”

从那以后,玛丽就想啊想啊,想着如何能带一点阳光给她奶奶。

当她在田野里玩耍的时候,她看到小草和花儿都向她点头,鸟儿一边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一边唱着甜美的歌儿。

世间万物好像都在说:“我们热爱阳光,我们热爱明亮、温暖的阳光。”

“奶奶肯定也喜欢的,”孩子想,“我一定要带一点给她。”

一天早晨,她在花园里玩时,看到了太阳温暖的光线照到了她金色的头发上。然后,她低下头,看到衣摆上也有阳光。

“我要用衣服把阳光包住,”她想,“然后把它们带进奶奶的房子。”于是,她跳了起来,跑进了奶奶的屋子。

“看,奶奶,看!我给你带来了一些阳光!”她叫着。然后,她打开了她的衣服,可是看不到一丝阳光。

“孩子,阳光从你的双眼里照出来了,”奶奶说,“它们在你金色的头发里闪耀。有你在我身边,我不需要阳光了。”

玛丽不懂为什么她的眼睛里可以照出阳光,但她很愿意让奶奶高兴。

每天早上,她都在花园里玩耍,然后,她跑进奶奶的房子里,用她的眼睛和头发,给奶奶带去阳光。

“我要把阳光包住!”善良的玛丽把阳光用衣摆包住,带给奶奶。她带去的不仅仅是阳光,还是珍贵的心,是分享的快乐,是最纯洁的爱。

善良、纯真的心灵,就像灿烂金色的阳光无处不在,温暖人的身心。

有了善良的心,你就是阳光的精灵,在空中飞舞,带给人们快乐。

苏珊是个可爱的小女孩。可是,当她念一年级的时候,医生却发现她那小小的身体里面竟长了一个肿瘤,必须住院接受化学治疗。入院后,她显得更瘦小了,神情也不如往常那样活泼了。更可怕的是,原先她那一头美丽的金发,现在差不多都快掉光了。虽然她那蓬勃的生命力和渴望生活的信念足以与死神一争高低,她的聪明和好学也足以补上被落下的功课,然而,每天顶着一颗光秃秃的脑袋到学校去上课,对于她这样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来说,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事情。

老师非常理解小苏珊的痛苦,在苏珊返校上课前,她热情而郑重地在班上宣布:“从下星期一开始,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所有的同学都要戴着自己最喜欢的帽子到学校来,越新奇越好!”

星期一到了,离开学校几个月的苏珊第一次回到她所熟悉的教室。但是,她站在教室门口却迟迟没有进去,她担心,她犹豫,因为她戴了一顶帽子。

可是,使她感到意外的是,她的每一个同学都戴着帽子,和他们的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她的那顶帽子显得那样普普通通,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一下子,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有什么两样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妨碍她与伙伴们自如地见面了。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现在,苏珊常常忘了自己还戴着一顶帽子,而同学们呢?似乎也忘了。

每个人都应该在心中播种善良的种子,如此,日后方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善良即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一个爱字,有时能把人从痛苦的深渊中拯救出来,并且带给他们希望;一个微笑,有时能让人相信他还有活着的理由;一个关怀的举动,甚至可以救人一命。

人性本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善念,伸出你的双手,用善良去帮助别人,因为善行永远都有善报。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一颗善良的心灵,就能像磁铁一样,吸引到有用的资源、美好的事物和幸福的生活。

——网易网友永恒的美

勇敢面对

或许由于用症状形成作用来解决冲突,使得患者一旦接受这种解决方法,便使他放弃其最好最高超的智慧。所以,这时如果有选择的机会,较好的办法是勇敢面对命运。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

有这样一个故事:很早以前,有一群印第安人被白人追赶,处境十分危险。由于情况危急,酋长便把所有的族人召集起来谈话。他说:“有些事我必须告知大家,我们的处境看起来很不妙,我这里有一个好消息,也有一个坏消息。”族人中间立刻起了一阵骚动。酋长说:“首先我要告诉你们坏消息。”所有的人都紧张地站着,神色惶恐地等待着酋长的话。他说:“除了水牛的饲料以外,我们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吃了。”

大家立即发出了“可怕啊”、“我们可怎么办”的声音,突然一个勇敢的人发问了:“那么好消息又是什么呢?”酋长回答:“那就是我们还存有很多的水牛饲料。”

面对困难时要不断超越自己,我们才能成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切忌被自己打败,勇敢地面对一切,为自己的人生增添几分精彩。

1987年3月30日晚上,洛杉矶音乐中心的钱德勒大厅内灯火辉煌,座无虚席,人们期盼已久的第59届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奖仪式正在这里举行。

在热情洋溢、激动人心的气氛中,仪式一步步地接近高潮——高潮终于来到了,主持人宣布:玛莉·马特琳在《上帝的孩子》中有出色的表演,获得最佳女主角奖。全场立刻爆发出雷鸣般经久不息的掌声,玛莉·马特琳在掌声和欢呼声中,一阵风似的快步走上领奖台,从上届影帝——最佳男主角奖获得者威廉·赫特手中接过奥斯卡金像。

手里拿着金像的玛莉·马特琳激动不已,她似乎有很多很多话要说,可是人们没有看到她的嘴动。她又把手举了起来,但不是那种向人们挥手致意的姿势,眼尖的人已经看出她是在向观众打手语,内行的人已经看明白了她的意思:说心里话,我没有准备发言。此时此刻我要感谢电影艺术科学院,感谢全体剧组同事……原来,这个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获得者,竟是一个不会说话的哑女。

玛莉·马特琳不仅是一个哑巴,还是一个聋子。

玛莉·马特琳出生时是一个正常的孩子,但她在出生18个月后,被一次高烧夺去了听力和说话的能力。

这位聋哑女对生活仍然充满激情。她从小就喜欢表演,8岁时加入伊利诺伊州的聋哑儿童剧院,9岁时就在《盎司魔术师》中扮演多萝西。

但16岁那年,玛莉被迫离开了儿童剧院。所幸的是,她还能时常被邀请用手语表演一些聋哑角色。正是这些表演,使玛莉认识到了自己生活的价值,克服了失望心理。她利用这些演出机会,不断锻炼自己,提高演技。

1985年,19岁的玛莉参加了舞台剧《上帝的孩子》的演出,她饰演的是一个次要角色。可就是这次演出,使玛莉走上了银幕。

女导演兰达·海恩丝决定将《上帝的孩子》拍成电影。可是物色女主角——萨拉的扮演者,使导演大费周折,她用了半年时间先后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和瑞典寻找,竟然都没找到中意的。

于是她又回到了美国,观看舞台剧《上帝的孩子》的录像。她发现了玛莉高超的演技,决定立即启用玛莉担任影片的女主角,饰演萨拉。玛莉扮演的萨拉,在全片中没有一句台词,全靠极富特色的眼神、表情和动作,揭示主人公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自卑和不屈、喜悦和沮丧、孤独和多情、消沉和奋斗。玛莉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她勤奋、严谨、认真地对待每一个镜头,用自己的心去拍,因此表演得惟妙惟肖,让人拍案叫绝。

就这样,玛莉·马特琳实现了人生的飞越,她成为美国电影史上第一个聋哑影后。正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我的成功,对每个人,不管是正常人,还是残疾人,都是一种激励。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关键在于自己的勇敢和坚强。

波斯王薛西斯一世率领强大的军队从东边向希腊进军,他们沿着海岸行进,几天之后就会到达希腊,希腊由此而陷入危险困境之中。希腊人下定决心抵抗入侵者,保卫他们的自由。波斯军队只有一个途径可以从东边进入希腊,那就是经由一个山和海之间的狭窄通道——瑟摩皮雷隘口。

守卫这个隘口的是斯巴达人——里欧尼达斯,他只有几千名士兵。波斯的军队比他们强大许多,但是他们充满信心。经过两天的攻击后,里欧尼达斯仍然守住隘口。但是那天晚上,一个希腊人出卖了一个秘密:隘口不是唯一的通路,有一条长而弯曲的猎人打猎走的小路可以通到山脊上。

叛徒的计划得逞了。守卫那条秘密小径的人受到袭击,并且被击败了。几个士兵及时逃出去报告里欧尼达斯。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里欧尼达斯以大无畏的勇气制定了作战计划:

他命令大部分的军队偷偷从山里回到需要他们保护的城市,只留下他的三百名斯巴达皇家卫兵保卫隘口。波斯人攻来了,斯巴达人坚守隘口。但是他们一个接一个倒下去了,当他们的矛断裂时,他们肩并肩站着,以他们的剑、匕首或拳头和敌人作战。

一整天,所有的斯巴达人都战死了,在他们原来站立的地方只有一堆尸体,而尸体上竖立着矛和剑。

薛西斯一世攻下了隘口,但是耽搁了数天,这数天让他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希腊海军得以聚集起来,而且不久之后,他们便将薛西斯一世赶回亚洲了。

许多年后,希腊人在瑟摩皮雷隘口竖起了一座纪念碑,碑上刻着这些斯巴达人勇敢保卫他们家园的纪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