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相约在微博——弗洛伊德的欲望之说
28444400000004

第4章 一切缘于“欲”(3)

嫉妒的适应功能——防止不忠和确保亲权,很难与杀妻这种看似逆适应的行为相提并论,因为这样的行为毁坏了关键的繁殖资源进而阻碍了繁殖的成功完成。可能的解释有很多种。由于绝大多数不忠的妻子并没有被杀,所以真正的杀妻行为只不过是整个机制中的意外疏漏,由此看来充满暴力的嫉妒是病理性的,它发展得过快,有意或无意地导致了死亡。尽管这一理论可以解释部分案例,但却无法解释众多杀妻行为在世界范围内所具有的一致性,很多男人都承认他们想要杀掉妻子,就算是追到天涯海角也要这么做。

另外一种解释是,由嫉妒引发的杀害虽然过于偏激,但仍然可以说明此机制符合进化的规则。纵观人类进化史的全貌,杀妻并不一定会危及繁殖。首先,如果妻子要离弃丈夫,他一定会失去她的繁殖资源,而且他还要承受随之而来的代价:眼睁睁看着这些资源都流向了他的竞争对手,这是对成功繁殖的双重打击。

此外,容忍通奸的男性将沦为被嘲讽的对象而且名誉受损,尤其是当他们不采取任何报复行动的时候。在一夫多妻制的婚姻中,杀掉不忠的妻子能挽救一名男性的荣誉,而且可以有力地震慑其他妻子的不忠行为。多妻的男性如果不采取行动,通奸行为很有可能会由于不受惩罚而再次发生。在进化历程的某些情境下,杀妻象征了挽回荣誉的努力,藉此来控制繁殖资源的流失。

面对杀人行为的利弊矛盾,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某些情况下,比起忍气吞声地遭受背叛和抛弃,杀死不忠或离意已决的配偶能带来更大的繁殖收益。也许,经过漫长的人类进化,杀人的想法和偶然性的杀人行为已经具备适应性并成为男性进化机制的一部分。这种可能性让人担忧甚至害怕,但如果社会真的想成功应对杀偶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就必须面对产生它的心理机制,尤其是激发这些机制并使它们变得十分危险的背景环境。

在绝大多数案例中,嫉妒并非直指杀人的绝路,而是指向一套更少伤害的手段去留住配偶。或许这些手段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努力满足配偶的欲望。

嫉妒的起点往往是人对自身脆弱的一种隐忧。

——新浪网友把烟戒了吧

活在当下

在任何民族中,这种对性活动的限制都会增加人们对生存的焦虑和死亡的恐惧,这既打乱了人们享受生活乐趣的能力,又摧毁了他们的冒险精神和不怕死的勇气。

——弗洛伊德《爱情心理学》

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首歌,生活是一场戏,生活更是一壶陈年老酒……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享受生活,轻松而快乐地度过每一天。首先,我们要理解人生的真正含义。把自己的心态摆正,能够用一颗平常心去体味人生、享受人生,去迎接大自然对人生的挑战,这样也才能够深刻地认识到酸甜苦辣乃是人生的真谛。其实,兴衰荣辱这就是自然界赋予人类永不衰败的交响曲,同时还存在着大自然与万物之间相生相克的深奥道理。

所谓的享受生活,就需要我们不被功名利禄所牵绊,对于人生道路上的沉浮不仅要看得开,而且还应该想得远,又需要拿得起,放得下。我们千万不要在鲜花与掌声中飘飘欲仙,不要在失败与磨难当中心灰意冷,不要在顺境的时候目空一切,也不要在逆境的时候停滞不前。而应该要在“繁华过尽皆成梦,平淡人生才是真”中去品味人生的真正含义,要能够在“酸甜苦辣皆有味,兴衰荣枯皆自然”当中去享受生活的真汁真味。

让我们保持一份生活的明净,在有云的日子里,不要再去悲伤,在辉煌的岁月当中,也不要忘形。能够用一种平常的心态去善待生活的每一天,用一种平静的心态去追求目标。生活需要激情,但是不要刺激,不要贪婪,更不需要困死在金钱、权力、美色当中。要能够正视自己;要努力地创造,不要奢求;追求品位,但是不要爱慕虚荣。

我们应该相信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是有本质差别的。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对于有些东西只能是无限地接近,但是你永远无法超越它。

享受生活,让我们有什么就享受什么吧。对于一杯清茶来说,并不比一杯咖啡逊色;搂着爱人散步的时候,也并不比坐“宝马”兜风缺乏什么情趣;全家团聚着,喝着稀饭的那种境界,也比让情人陪着坐在音乐厅的茫然心情更让人感到真实。

只有学会享受生活,这样才能够更加珍惜生活,从而激发你创造生活,生活才会有奇迹出现。

曾经有一个樵夫上山去砍柴,看见一个人正躺在树下乘凉。樵夫见状忍不住问那个人:“你怎么躺在这儿,为什么不去砍柴呢?”

那人不解地问:“为什么一定要去砍柴呢?”

樵夫说:“砍来的柴可以卖钱呀!”

那人又问:“卖了钱又有什么用呢?”

樵夫满怀憧憬地说:“等有了钱,就可以享受幸福的生活了。”

那人听完之后笑了,说道:“那你认为我此刻在做什么?”

“生活就在此刻”,其实我们要享受你正在做的,而不是即将要做的。必须摆脱对“下一刻”的迷恋和幻想,因为它们大多数都是不切实际的,有的虽然最终会得到,但是却剥夺了我们此刻的幸福生活。

我们做事情不要三心二意,不要一边吃饭一边想着工作当中的事情,不要一边工作又一边担心下班以后要做的事,一定要懂得学会欣赏万事万物。

我们要为每一天的日出而欣喜不已。

我们要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带来的生活体验而高兴。

我们要分享与家人、朋友相处时的甜蜜。

我们要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去聆听风雨之声,去仰望璀璨的星空,与无穷的自然生命力相连接。

我们将不在生活的表层游移,而是深入进去,聆听生活最美的“乐章”,让生活变得更加生动、更有意义。

假如昨天是一张过期的支票,那么明天是一笔尚不能取出的存款,只有今天才是摆在你面前的现金。

让我们享受此刻吧,过好每一个今天,昨天既然已经成为往事,又何必太费心机。抓住今天,忙碌于今天,你就会无暇顾及昨天。

活着的人,一定要记住,生命才是美丽的,而美丽总是短暂的。紧紧抓住它吧!今天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次!好好珍惜、享受你的每一秒吧。

在任何民族中,限制欲望将会增加人们对生存的焦虑和死亡的恐惧,一旦这种本能得以释放,将会产生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会让人具有享受生活的能力和追求美好的勇气。

——新浪网友切克闹

欲之本艰

人有维持个体生存和绵延种族的各种性本能,统称之为生活本能。

——弗洛伊德《性学三论》

生的本能,每个人都有,那是一种爱的欲望。相信每一个人都是有欲望的,而且是各方面的,但是不同的人,欲望又有所不同,这也就决定了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从而决定了他们的生活。生活总是在各种各样的爱的欲望中沉浮跌宕。

即使一个一生生活最平淡的人,他的恋爱也是很富诗意的插曲。这种情形的恋爱故事,多半呈喜剧。当感情达到最高度时,这种幻想迸发出灿烂的光辉,如果不能与爱侣结合,便会顿感人生空虚乏味,连生命也丧失所有魅力了。此时,他对人生的嫌恶已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有时甚至自杀了断以求解脱。

话说回来,并非恋爱的热情不能得到满足,才招致悲剧的结局。

“圆满”的恋爱,收场不幸的恐怕比幸福的还多。这是因为激情所要求的,与当事者的周遭环境不但不能相一致,而且还破坏了他的生活计划,以至往往严重地损伤了他个人的利益。恋爱不但会与外界环境相冲突,连和恋爱者自身的个性也常相矛盾,因为撇开性的关系,来观察你的恋爱对象,也许那还是你本来所憎厌、轻蔑或嫌恶的异性。但由于种族意志远较个体意志强烈,使恋爱中人对于自己原来所讨厌的种种特征,都闭着眼睛毫不理会,或者给予错误的解释,只企求对方永远结合。恋爱的幻想就是如此的使人盲目,但种族的意志在达成任务之后,这种迷妄便立刻消失,而遗下了可厌的包袱(妻子)。因此,古人常说:爱神是盲目的。

最后,再谈谈一种对其对象极端憎恶的性爱,柏拉图把这情形比拟成狼对羊的恋爱。这种状态完全是一厢情愿的,尽管男方爱得如醉如痴,如何的尽力,如何的恳求,对方也充耳不闻,这就产生了莎翁所说的:“爱她又恨她!”

这种爱恨交织的心理,有时会造成杀人后继而自杀的局面,我们每年都可以从报纸发现两三起这种实例。歌德说得好:“被拒之恋,如置身地狱之中,我真想知道是否还有比这更令人愤怒和诅咒的事情?”(《浮士德》中,魔鬼梅菲斯特所说的话。)恋爱时,对恋人示之以冷淡,甚至以使对方痛苦为乐,我们将它称为“残忍”,实在并不过分。同时,这也是恋爱中常有的事。因为,恋爱中人当时已被本能的冲动所支配,毫不理会理性所列举的各种道理,无视周遭的一切事情,只知绝对的追求自己的目的,始终不松懈不放弃。从古到今,因恋爱的冲动未得到满足,脚上像拖着沉重的铁块在人生旅途上踽踽独行、在寂寥的森林中长吁短叹的,绝不止佩脱拉克一人,只是在这烦恼的同时又具备诗人素质的,只有佩脱拉克一人而已。歌德的美妙诗句:“人为烦恼而沉默时,神便赐予他表达的力量。”这正是佩脱拉克的写照。

事实上,种族的守护神和个人的守护神,无时无地不在战争,种族守护神是个人守护神的迫害者和仇敌;它为贯彻自己的目的,时刻都在准备破坏个人的幸福,有时连人民全体的幸福也变成种族守护神反复无常下的牺牲品。莎翁《亨利六世》第三部第三幕的二、三场中,就可看到这种事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只因为人类本质的根底是种族,它是有比个人优先存在和优先活动的权利。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个中道理,因而借丘比特的外形来表现种族的守护神,他的容貌天真得像儿童,然而,却是残酷而又充满恶意的恶神,也是专制、反复无常的鬼神,同时又是诸神和人类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