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去爱
爱情是一项积极的活动,如果我爱,我对所爱之人就抱有积极的态度,而且还不限于对他/她。因为如果我很懒散,而且不使自己处于一种清醒的、开放的和积极的持续状态,我就不可能对所爱之人抱有积极的态度。
——弗洛姆《爱的艺术》
爱情是一项积极的活动;如果我爱,我对所爱之人就抱有积极的态度,而且还不限于对他(她)。因为如果我很懒散,而且不使自己出于一种清醒的、开放的和积极的持续状态,我就不可能对所爱之人抱有积极的态度。睡觉是非积极活动的唯一形式,可奇怪的是大多数人醒时如半睡,睡时如半醒。完全清醒就是要使自己和别人都不感觉到无聊——这一点是爱情的一个基本条件。在思维、感觉、看和听的活动中保持清醒、警觉和开放的状态是学会爱的艺术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有些人认为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分为两个部分,这样在爱情的范畴可以有创造性,而在其她的范畴就不需要有创造性了,这种想法只是一种幻想。生产力的本质决定了不会有这样的分工。爱的能力要求人全力以赴,要求人的清醒状态和生命力的升华,而这种能力只能通过在生活的许多其他方面的创造性的和积极的态度才能获得。在其他范畴没有产生积极性的人,在爱情方面也不可能有这种能力。
如果爱意味着是对每一个人有一种关爱的态度,如果爱是一种性格特点,那么爱必须不仅仅出现在我们对自己家庭和朋友的关系中,也必然能在同与我们的工作,职业有关的人的关系中找到。在我们对我们家人的爱和对陌生人的爱之间是没有“分工”的。相反,对陌生人的爱是对家人爱的前提。如果我们认真地对待这一观点,这就意味着我们所习惯的社会关系会出现激烈的变化。我们经常会提到爱周围的人的宗教理想,但实际上我们的关系在最好的情况下是受到“公正”原则的制约。公正意味着在交换商品和服务时,要放弃欺骗和阴谋诡计。
“你给我多少,我就给多少”,无论是物品还是爱,这是资本主义道德的最高准则。
爱拼才会赢,积极牛气的去追寻自己的所爱,这岂不是酣畅淋漓的一件快事,看见自己心动的异性,应该不顾一切的去接近,失败了无可厚非,搔首踟蹰倒是可耻。
——网易网友淡薄的青春里
信仰爱情
信仰爱情即是,要把相信自己的爱情并相信这种爱情能唤起别人的爱以及相信这种爱的可靠性看作是爱情的基本条件。
——弗洛姆《爱的艺术》
思考和判断不是人所能经历的、体验合理信仰的唯一方面。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范畴内,信仰是真正的友谊或者爱情的不可缺少的特点。相信一个人意味着了解这个人基本态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了解这个人的核心或者他的爱。
我这里不是说,我相信的这个人不可以改变他的看法,而是指他的基本动机保持不变。譬如,他对生命和人的尊严的尊重是他自身的一部分,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
在同样的意义上,我们也相信我们自己。我们意识到自我的存在,意识到我们人格的核心,注意核心是不可改变的,在我们的一生中尽管情况在不断地变化,我们的观点和感情也会起变化,但这一核心始终存在。这一核心是存在于“我”字后面的现实,我们对自我意志的信念就建筑在这一个核心上。如果我们不相信自己,我们对于自己是意志的感觉就会受到威胁,就会依附于他人,而他人的看法就会成为我们体验自己同一的基础。只有相信自己的人才有能力对别人忠诚,因为他自己就能作出保证,他将来会保持不变,他将来就会如同他今日许诺的那样去感受,去行动。相信自己是我们能作出许诺的先决条件,如果人的定义正如尼采所说是因为人有能力许诺,那么信仰就是人的生存的一个条件。在爱情方面,就是要把相信自己的爱情并相信这种爱情能唤起别人的爱以及相信这种爱的可靠性看作是爱情的基本条件。
许多奇迹只要相信就会存在,这不仅是歌词里面的主观表达,也是合乎现实的一种态度,对于爱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我们要有成功的信心,在这方面我们不必太过实事求是。
——网易网友那不是你
合理信仰
爱的能力取决于我们本人的成熟程度,以及在我们同世界和同自己的关系中能不能发展一种创造性的倾向。这种脱离自己的酝酿、诞生和成熟的过程需要另一种品质作为必不可少的条件:那就是信仰。
——弗洛姆《爱的艺术》
爱的能力取决于我们本人成熟的程度,以及在我们同世界和同自己的关系中能不能发展一种创造性的倾向。这种脱离自己的过程、诞生和成熟的过程需要另一种品质作为必不可少的条件:那就是信仰。爱情是以信仰为基础的。
什么是信仰?难道信仰就一定是信仰上帝或者别的宗教教义?信仰是否同理智和理性的思考对立?信仰是不是只是一种无法证明的没有根底的知识呢?首先应该区别合理的信仰和非合理的信仰。我理解的非合理的信仰是指服从一种非理性权威的信仰(信仰一个人或者一种理想)。与此相反,合理的信仰是扎根于自己思想或感情体验的一种坚定的信念。合理的信仰首先不是信仰什么东西,而是一种确认,这种确认是符合建筑在自己真实经历上的坚定的信念。信仰是全部人格的一个性格特点,而不是同某些被看作为对的思想内容有关的东西。
合理的信仰牢牢扎根于创造性的智力和情感的积极活动。在理性的思考中,看起来似乎没有信仰的位置,但合理的信仰却是思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譬如说科学家如何才会有新的发现呢?他难道仅仅进行一个又一个的试验,汇总一个又一个的事实,却对他想要发现的东西没有一个设想吗?靠上述这种办法获得重大发现的例子是很少的。人在每一方面的奋斗都需要创造性的思考,而这一思考的过程都是以人们称之为“理性的灵感”为开端的——这种理性的灵感就是对过去所作的研究、批判的思考和观察的全面总结。
在科学的历史中,为信仰理智和理性的灵感而奋斗的例子不胜枚举。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和牛顿都充满着对理智的不可动摇的信念。为了这一信念,布鲁诺被活活烧死在木柴堆上,斯宾诺莎被他的宗教团体开除。从有一个理性的设想到形成一个理论,这一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有信念:相信自己的设想是一个合理的、值得追求的目标,以及相信得出的推理或者理论,即使它们还没有得到普遍的承认。这一信念是以自己的经历,对自己的思想、观察和判断力的坚信不疑为基础的。不合理的信仰意味着只相信权威或大多数人的意见,而合理的信仰是产生一种独立的信念,相信自己创造性的观察和思考——尽管大多数人的看法与之不同。
在纷乱复杂的环境中,我们大都会被各种问题牵着鼻子走,被动的做各种思考,我们为此痛苦万分,我们很想改变,但是都因各种恐惧而夭折,在我们走投绝路的时候,信仰应运而生。其实只是我们缺乏勇气而已。Justdoit!
——腾讯网友勇者无畏
人化神爱
在中世纪的宗教文化中,一般人都把神看成是帮助他们的父亲母亲,这确实是事实,但是他们对待神的态度是很严肃的,他们把按照神的旨意去生活当做生活的目标,可今天已经看不到这种努力了,日常生活同一切宗教价值已截然分开。
——弗洛姆《爱的艺术》
我们社会上的许多人胆小怕事,没有原则,也没有信赖,除了活下去外没有任何目标,因此他们仍然是孩子并希望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得救于父亲或母亲。
在宗教文化中,譬如中世纪的宗教文化中,就是一般人都把神看作是帮助他们的父亲和母亲,这确实是事实。但是他们对待神的态度是很严肃的,他们把按照神的意旨去生活看作是他们生活的目标。可今天已经看不到这种努力了。日常生活同一切宗教价值已截然分开。生活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寻求物质上的享受和劳动力市场上的成功。我们在世界范围内活动的原则基础是冷漠和自私(后者常常被“个人主义”或者“个人能动性”的叫法所取代)。生活在真正宗教文化中的人也许可以同一个八岁的儿童相比较,儿童一方面把父亲看作是拯救者,但另一方面他已经开始把父亲的教诲和原则接受到自己生活中去。而现代人却像一个三岁的孩子,只有需要父亲时才招呼他,而自己一个人能玩时也会很高兴。
在这方面——即依赖人格化了的神,却又不实施神的原则——我们更像崇拜偶像的原始部落,而不像生活在中世纪宗教文化中的人。另一方面,我们的宗教状况也反映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特征。在这里,为了说明问题我想重复一下我前面提到的一些结论。现在人已经变成了一种商品,他体验到的生命力是一笔资本,他可以根据他在人口市场的地位用这笔资本去获得尽可能高的利润。
他同他自己、同他同时代的人和大自然产生异化。他的主要目标是要把他的技能、知识和人格同他人进行有利交换,而那些人则与他一样的行事。生活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要活下去,准则只有一个,那就是做一笔好买卖,满足消费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神的概念还会意味着什么呢?这一概念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宗教意义而变得能适应以成功为中心的异化了的文化的要求。当代正在进行的宗教“更新”是要把神的信仰变成一种心理学的手段,用以武装人们更好地投入竞争。
在人的意识不断地觉醒、人类科技不断地进步的前提下,神逐渐走下神坛,人渐渐成了世界的主宰,不再需要征服自然,相反还要保护自己,不再需要神灵保护,相反还要宗教自由。
——搜狐网友路,一直都在
自由去爱放爱自由
如果从人类自由的积极意义上来看,那么,自由就意味着获得人性的尊严及个人的力量。从消极的意义上来看,自由就是“解脱”本能的束缚,也就是说,本能不会再决定人类的行为。
——弗洛姆《逃避自由》
自由在前,爱在后,拥有了自由才拥有了爱的能力,爱才变得有意义,不知自由为何物,自然爱也只是走走形式。自由去爱并不是喜新厌旧,朝三暮四,而是又有了自由的心灵,才能为爱注入灵性。
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在他的诗作《自由与爱情》
中,发出了这样的呐喊:“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可见在自由面前,生命、爱情这些我们一直珍视的东西根本就微不足道。而诗人也正是这样做的,他为了民族的解放和自由牺牲了自己的爱情和生命,年仅26岁。
在自然界漫长的动植物种类演化史上,人类的历史可被看做是一个日渐个性化以及日渐获得自由的过程。但是自由在人类身上有两种不同的意义,一种是消极的,一种是积极的。消极的意义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解脱”,也就是说人类自由的消极意义在于从本能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因为人在出生时没有像动物一样的本能可以让自己适应环境,他必须依靠父母,正因为此,他就会感到很多的恐惧和不安。当他逐渐长大成人,不再受本能的限制,我们就说他拥有了自由。而自由的积极意义就在于人们有权利选择他想做的事情。当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时,就意味着你已经获得了属于你的尊严,并拥有了个人的力量。
前蜀亡后,后唐庄宗以孟知祥为两川节度使。孟知祥到蜀后,庄宗被杀。等后唐明宗死后,孟知祥就僭称帝号,但不数月而死,孟昶继位。
孟昶是个非常懂得享乐的人,他广征蜀地美女以充后宫,最宠爱的是“花蕊夫人”费贵妃。花蕊夫人最爱牡丹花和红栀子花,于是孟昶命官民人家大量种植牡丹。孟昶除与花蕊夫人日夜盘桓花下之外,更召集群臣,开筵大赏牡丹。盂昶最怕热,在摩诃池上,建水晶宫殿,用楠木为柱,沉香作栋,珊瑚嵌窗,碧玉为户,四周墙壁,不用砖石,用数丈开阔的琉璃镶嵌。殿内罗帐锦被,奢华无比。
就在二人醉生梦死之时,赵匡胤“黄袍加身”,并命忠武节度使王全斌率军六万向蜀地进攻,十四万守成都的蜀兵一溃千里,孟昶自缚出城请降。山花烂漫的春天,孟昶与花蕊夫人被迫离开他们醉生梦死的蜀地乐园,前往汴京。
宋太祖赵匡胤久闻花蕊夫人艳绝尘寰,为睹芳容,他赏赐了孟昶及其家人,并在他们来宫中谢恩之时见到了花蕊夫人。七天以后,孟昶暴死,许多人认为是被赵匡胤毒杀。孟昶之母本来就为儿子的请降而觉羞愧,也绝食而死。宋太祖把花蕊夫人留在宫内,花蕊夫人在言辞中时时流露出对故国的思念。宋太祖有感于此,更加倾慕她,不久封她为贵妃。
但花蕊夫人并没有忘记与孟昶的夫妻之情,经常偷偷地朝拜他的画像。有一次被宋太祖看见,问她画像上是谁,她只好说是俗传的送子张仙。打这以后,宫中各妃嫔也都供起了张仙像。
花蕊夫人后来因政治纷争而触怒了太祖的弟弟赵光义,在一次打猎中被赵光义一箭射死。
这是古代帝王的故事,按照现代的标准,很难说这是爱情。不过孟昶的亡国,花蕊夫人的悲惨遭遇,倒是告诉我们爱欲的另一面——贪婪必将带来灭亡。
爱情不仅仅是一种欲望,不应以占有为目的。
爱一个人不是去为我所用,而是去善待她/他,就像善待自己的生命。
——网易网友YJS
爱都一样
如果男女双方是真的相爱,那么他们之间发生的性爱就会具备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他们都是从生命的本质出发去爱对方,去感受对方的本质。人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样的,我们既是整体的一部分,又是一个整体,因此,其实爱谁都一样。
——弗洛姆《爱的艺术》
我的一个朋友找了一个并不算漂亮的女朋友,起初他很是介意,觉得她长得不漂亮,也不好看,甚至外出时都不愿意跟她同行。过了一段时间我再去会我的这位朋友时,发现他的想法有了180度的大转变,他不再对他的女朋友介意,他说我们之间已经有了感情,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她选择支持我,我们之间在对方身上都留下了彼此的生命的气味,若我们分离,便损失惨重,如同残疾人一样。
在弗洛姆看来,如果两个人是真的相爱,那么在他们之间发生的一切有关爱的行为都会有一个先决条件——他们都是从生命的本质出发去爱对方的,并且同时去感受对方的本质,连他们之间发生的性爱也有同样的出发点。这就是关于爱最广博的含义。
如果突然有人对你说:“其实爱谁都一样。”你会相信这是真的吗?你也许会以为这不过是一种玩世不恭的言辞,根本不负责任。其实,事实就是这样的。人类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既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存在着,又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如果真的是从本质去爱一个人,或者说真的爱一个人的本质,那么爱就不存在对象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