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2845900000018

第18章 知行合一:心智成熟的咒语(2)

值得一提的一件事是,就是在庐陵,后来名列明朝三奸的严嵩从家乡分宜钤山堂赶来,向王阳明请教。严嵩当时正以翰林院小学士的身份在家守孝,和王阳明见面后,二人相谈甚欢。他还邀请王阳明到分宜,陪着王阳明畅游钤山。当天,就在钤山堂内,主客入席,坐而论道。王阳明当时与严嵩严嵩谈得很多,谈到“知行合一”时,说了一段忆苦思甜的话。王阳明对严嵩说了一段很沧桑的话:“当年我被贬到贵州龙场驿蛮荒之地,当一个小小的驿丞,没有书看,成天冥思苦想,觉得万事万物,都在自己的心中,世界唯有一个‘心’,后来我讲学,就讲这个‘心’字”。其实,这“心”就是王阳明心学的起源,也是“知行合一”本就是“一心”的事,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分割的。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只是在他龙场悟道前期讲过,他的得意弟子徐爱死后,他就把“知行合一”冷藏了。有人说,这是因为王阳明发明了“致良知”。致良知就是格物致知,为善去恶后使良知达到最精一境界,然后用这种良知行之于万事万物。从这种解释来看,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就是致良知。

“知行合一”本是一回事,如何在身心灵修炼中,或者说,如何在人生修行中运用它,并能受益匪浅呢?从王阳明对知行合一本意的解释来看,我们只需要保持一颗为善去恶的心,这就已经是知行合一了。时刻保存这颗心,意念发动时,良知如果告诉你是错的,就干掉它,良知如果是认为对的,就保存它,这就是知行合一。

不过,既然知行合一还有另外的意思,所以,还是要把他落到实处去。

(第二节):凡事都要在事上练

【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王阳明】

先从两个小故事开始。某公司有一位工作人员A,他有着强大的责任心,但有一个缺点:有着悲观的人生观。某日,公司的职员因为重大节日的缘故全提前下班,A不小心被关在了一辆冰柜车里。他在冰柜里拼命地敲打着、叫喊着,全公司的人都走了,所以我们知道,他陷入了叫天天不应的境地。在努力了许久后,他终于坐下来,准备思考新的方法逃离。但是,很快,恐惧感袭击了他。公司冰柜里的温度经常保持在零下25℃以下,他当时一想到这,就感觉冷气逼人,开始哆嗦起来……

第二天早上,有人打开了冰柜,发现A死在了里面,从他蜷缩的姿势来看,是冻死的。但是,使人震惊的是,冰柜冷冻开关根本就没有启动,他是怎么被冻死的?

用心理学的角度来讲,A并非死于冰柜的温度,他是死于自己心中的冰点。正是因为他内心的恐惧,导致了他的内心也开始冷冻,最终死亡。

第二个故事是这样的。二战时期,德国纳粹让一个囚犯从门上的小洞中伸出胳膊,然后用刀背在他胳膊上割一下,要他保持这种姿势,同时有人制造出水龙头未关紧时滴答的水声,并且告诉囚犯,他正在流血。一个小时后,囚犯一命呜呼。如你所知,是恐惧杀掉了这名胆小鬼囚犯。

人可以没有智慧,可以没有爱恨,但必有恐惧。恐惧在人的情欲中无时无刻不在表现,癫疯人士没有其他情欲,但必有恐惧。恐惧与生俱来,如影随形。其实,我们恐惧一些事物,有时候并不是恐惧事物本身,而是恐惧恐惧本身。有人说,人类的历史就是克服恐惧史,可惜,这段历史直到现在或者是更远的将来都无法书写完。一个人有恐惧,正如王阳明所说的,像是乌云遮住了太阳。想要太阳重现光芒,就必须扫清乌云。那些想要干掉恐惧的想法是无知的,正如你不能让天空没有云彩一样。如何扫清乌云?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为我们人生修行提供了一大法宝。

有弟子问王阳明:“有人晚上怕鬼,怎么办?”

王阳明说,“这只是平时做事不符合道义,心有亏欠,所以才怕。如果做事光明磊落,怎么会怕。”

弟子说:“即使没有做亏心事,但遇到那些不问青红皂白的坏鬼,无论如何都要怕吧?”

王阳明说:“你听过坏鬼能侵好人的事吗?如果真是怕,那就不是好人,他的心已大大地邪恶。不是鬼来迷你,而是你的心自迷。有人喜欢美色,那就是被色鬼迷了;有人喜欢金钱,那就是被财鬼迷了;有人喜欢不该发怒的时候发怒,那就被怒鬼迷了;有人不该惧怕时惧怕,那就是被惧鬼迷了。”

如果王阳明的指点只到此为止,那和哼哼唧唧的所有心灵励志就没有任何区别。但“知行合一”的主旨要求王阳明说出下面的话来:“你所怕的鬼在什么地方,这很重要。如果你认为他在床底,那就去床底下查看,如果你认为他在门外,就打开门,看看到底有没有。”

王阳明教给我们一个不再恐惧的方法,就是要去实践。

如果你对社交恐惧,那就去社交,如果你对一件事可能引起的失败而恐惧,那就去做这件事,你恐惧任何事和任何人,就去找这件事和这个人,跟他们面对面,直面他们,也直面自己的内心。

王阳明在训弟子书中说,如果这个人恐惧读书,那就让他读书,他有多动症,那就让他静坐,这就是以毒攻毒,实践出真知。王阳明的一位弟子听说儿子病了,心神不宁。王阳明告诉他,这个时候是练习你情欲的最好时刻,平时没有这种事,你想练都找不到。在此时此刻,你应该对情欲的释放符合中庸之道,亲人生病了,人人都该忧伤,但忧伤不能过头。老天制造我们,不是让我们被情欲控制的。父母去世,人人都想哭得死去活来,但却损害了良知,情欲这种东西必要发,但要适可而止。有官员对王阳明说,我的确是想修行,可是公务太繁忙,不能静下心来寻找心学之要。王阳明说,你这是什么话,心学就是要在事上练,你做官员,要做到知行合一不是太简单了吗,遇到官司,秉公办理,不要让自己的私欲左右自己的判断,这就是知行合一啊,这就是事上练啊。

这就是心学区别于佛道的“事上练”,一切都以实践为主!

直面内心的恐惧,是事上练的最高标准。他要求当事人在遇到任何看上去难以解决的事情时,都要知行合一,以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做到底,做透!

嘉靖七年(1528年),王阳明被任命为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领兵部尚书衔,提辖南方十省兵;赐予“便宜行事”,可以先斩后奏。

王阳明之所以被中央政府冷落了五年而又被从角落里拎出来,就是因为广西发生了大事——广西西部发生叛乱。之前的两广总督姚脉征讨不利,叛乱如大火燎原一样烧得中央政府如坐针毡。叛乱的大当家叫卢苏,二把手叫王受。

明王朝时,广西西部南北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自朱元璋时起,西部的田州,南边的思州,知府一职均由名将岑伯颜子孙世袭,也就是说,那块地方的人和地都是岑家的。朱厚照在位时,田州知府岑猛实力和雄心一日千里,不过开始时他并没有想过要跟明政府对着干。比如有一次,他还带领自己的兵跟随政府军到江西剿过匪。可剿匪回来后,政府没有兑现给他回报的承诺。一气之下,他开始偶尔生事。当时广西巡抚见岑猛家财越来越多,很想敲诈,于是让岑猛给他上贡。要知道,岑猛在当地是土财主,而且家族一直就在广西当官,肯定不会少了那些官员东西,但现在,他不想送了。这位巡抚认为颜面尽失,诬告岑猛要造反。岑猛听到这个消息后,真的如巡抚所愿,造反了!整个广西拿他没有任何办法,朱厚熜(嘉靖)上台后,广西方面官员屡次提出,岑猛这种人必须要剿杀。朱厚熜于是派出了有勇无谋的姚镆大人来解决此事。可以想见,姚大人的信念就是:拳头可以解决一切事情。所以一到广西,血肉横飞,岑猛被打得落花流水。岑猛实在支持不下去,要求投降,但姚大人不许。岑猛只好逃到他老岳父的地盘上,他老岳父正因女儿被岑猛冷落而生气呢,正好借此机会报复,就把岑猛毒死了。岑猛的尸体送到了姚大人处,姚大人赏赐了岑猛尸体几十鞭子。

姚镆因此一战,得到了中央的高度肯定。不过姚镆善于打,却不善于善后。在干掉岑猛后,为了斩草除根,姚镆对岑猛的部属进行了严厉的打击。这其中就有两位忍无可忍的卢苏和王受二人,他们逃到交趾,当姚镆的军队撤出田州后,二人潜回田州,凭着多年以来积攒下来的人气,岑猛倒下的大旗在他们手中重新举起。仅半月之间,二人聚集了几万人马攻陷府城,又迅猛扑向了思州(思州和田州,就是今南宁以北及武鸣县西北,和百色市及田阳、田东一带地区)。

姚镆当时正在桂林游玩,得知此事后大口吐血。他没有想到这些土着的反弹如此强大,速度如此惊人。他忙向北京要求再派兵镇压。皇帝震怒,因为和平还没有维持一年!

有大臣一见皇帝震怒,立即跳出来说,姚镆这家伙根本就是半瓶子醋,当初他干掉岑猛,那是瞎猫碰了死耗子,他现在又说要剿,我看他是越剿越乱,应该把让他回家养老去。

皇帝一想,是啊!立即把姚镆革职,但是,谁来接替姚镆呢?

当时的首辅桂萼手上无人,憋了很久,居然想到了王阳明。王阳明接到圣旨时正在老家养病,的确是在养病,而且病得不轻。他给皇帝回信说,姚镆的能力很不错,所以,皇上您没必要临阵换帅。而且,我王阳明现在已是一病夫,恐怕难当大任。

朱厚璁认准了王阳明是他的奇迹,只要王阳明一出马,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他先是夸奖了王阳明一番,最后,口气严厉地说,你必须要去。

1528年阴历十一月二十日,王阳明到达广西桂林,立即开府办公。几天后,几十万人集结完毕。王阳明这才召开会议,会议的第一主题是,姚大人为什么失败了。

有人说,这是因为反贼太狡猾不守信义。也有人说,姚大人的善后做得不好,还有人说,这是天意,就是让王阳明大人来这里建功立业的。

关于王阳明对姚大人的评价,不见史册。但我们如果从“知行合一”的角度来讲述,就能知道王阳明是什么态度了。

姚镆的确是个实干家,他能在短时间内平定岑猛就是证明。问题是,这只是“行”,如王阳明所说的懵懵懂懂地去行,眼睛只看到三寸之地,却没有看到全局。一件事,从开始解决到最后得到解决是个长期而跌宕的过程,这在做事之前必须要“知”:这件事到底该解决成什么样。比如姚镆平定岑猛,目的是什么,是仅仅干掉岑猛还是让广西安定。显然,姚镆的目的只是简单地干掉岑猛,因为不能知,所以就不能行,这件事终于没有解决好。

王阳明对各位官员说,“知行合一”可以这样理解:先看到事情的最后结果,反过来推到开始,你想达到什么目的,这个目的就是知,你一切的行,都是为了这个知而服务的。

对卢苏和王受二人,王阳明问众人:是剿还是招抚?官员们一愣,说,军队已经备战完毕,这显然是要剿,怎么还议论剿或是抚呢?

所以,官员们认为必须要剿。因为叛乱之地紧邻交趾,如果不以重兵镇压,势必内外勾结,两广云贵都会不得安宁。王阳明说,我觉得应该抚。并且说了剿有十害,而招抚有十善。

王阳明把自己的意见上报北京,朱厚璁认为不花钱,而能使贼人不闹事,这是天大的好事,表示同意。但王阳明仍然有所担心。明王朝开国以来,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始终让少数民族自治,最高长官是由少数民族世袭的。姚镆在摆平岑猛后曾让北京方面实施“改土归流”政策,“土”就是当地世袭的土官,“流”是中央政府任命的官员,不能世袭。表面上看,中央集权制度下,这是必然的走向。可奇怪的是,在广西田州实施流官制度后,反而矛盾日起,无休宁之日。王阳明就认为,“流官”在这里没有生存的土壤。他的结论是:在这里,必须存土官,借其兵力而为中土屏障——让他们为我们抵御交趾国。倘若把这些土着都杀了,改土为流,则边境问题,就必须要由中央政府亲自来担当了。这似乎是扒了院墙,而每天都要拿着武器守门一样。

有弟子认为王老师太好高骛远,执行不一,说:人家卢苏和王受是否受你的招安,即使受了您的招安,等咱们一走,人家是不是又叛乱?。

王阳明说,我们来广西平叛,你们认为谁是最大的敌人?

弟子回答,当然是卢苏和王受啊。

王阳明说,错了,我们真正的敌人不在前,而在后。

王阳明说得没错,他的第一个敌人就是首辅桂萼。桂萼曾在第一时间给王阳明指示:应该痛下杀手剿灭贼寇,剿灭这些贼寇不是目的,我们最神圣得目标是,攻打交趾。但桂萼不是民族英雄,他只不过是个政治投机者。王阳明并没有理这位首辅的想法,桂萼当然怒气冲天,因为不打仗,他就没有功劳可领,所有功劳就都成王阳明的了。王阳明知道,桂萼这种敌人是最危险的,他会千方百计阻挠“安抚”策略,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离得太远,鞭长莫及。所以,桂萼这个敌人也只能在王阳明的功劳上打算盘。用王阳明的说法,桂萼这个人就是典型的“知行不一”,为了获取功劳,不顾别人的生命,擅挑事端,这种人的良知被乌云遮蔽,几十年都难以见到晴天。

王阳明深知,想要在广西安心地做事,朝中那些嫉妒他的人总会在皇上面前说三道四。心学的最大功效就是,可以让人随机应变,王阳明先发制人,他给朝中元老杨一清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搞定这些叛乱者很容易,所以我现在已经想好了之后的事。我现在也是有病在身,也做不了什么大事。我只想在事情结束后,让你给我安排个闲职,比如国立大学的讲师,我就感激不尽了。这是把“知行合一”晒给对手看,这招很快见效。杨一清知道王阳明是个人才,很担心他平定叛乱后,跑到中央来跟他争权。王阳明给他吃了个定心丸,杨先生就再也不担心王阳明了。

在王阳明看来,杨一清的实力要远比桂萼强大,桂萼初到内阁,虽然是第一大学士,可任何人都知道,内阁还是杨一清的势力。搞定了杨一清,就等于搞定了内阁。

当把背后的敌人稳住后,王阳明只领了几千兵到了南宁,这里离卢苏和王受最近。

卢苏和王受早就得到消息,这次来搞他们的叫知道来搞定他们的人是王阳明,据说这人创造了一种学说,很有威力。他们的很多同行就是神不知鬼不觉的被这位心学创始人给搞死了。他们更知道,这位心学大师善于跟土匪打交道,而且从来没有输过,二人开始失眠多梦,盗汗。正所以有好几天都心神不宁,失眠多梦。当他俩二人惴惴不安时,忽然得到又得到消息说,王阳明正准备打算向他们的根据地逼近田州推进。两人惶惶不可终日更是魂不附体,但可多日之后过了好多天,风平浪静,仿佛世界上没有王阳明这个人一样。但唯物主义告诉他们,有王阳明这个人,所以居然没有一点动静。他们神经紧绷,如果不是王阳明使者到来,他们的神经很可能会绷断。不敢懈怠,因为听说过王阳明喜欢知行合一,更喜欢虚虚实实。

王阳明的使者落座后并不谈两人革命的事,而是东拉西扯,先从天气扯到广西山水,又扯到广西的少数民族,再扯到政府地方官,最后扯到地方官和少数民族有着不可调和的压迫与反压迫的矛盾。

卢、王二人听得筋疲力尽,既然人家不谈,自己就自动自发一点吧,王问使者:“你们王大人到底想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