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张强文集·国画与思潮观察卷
28482100000023

第23章 艺术的文化视点(艺术文化学纪言)

(上)

仲夏午夜,岱西小城,龙山脚下,乐愚居内,我伏案额首。此时已万籁俱寂,只有各种小鸟的鸣叫此起彼伏地悦响,更增添了一份夜的悠长。冰凉的寒气已开始从地下飘浮上来,从灌木丛中团团游移,从枝叶的露珠上串成滴滴氤氲,联合着侵袭在我的周围。淌去了暑毒,涤清了脑廓。

我蓦然四望,心中突泛起一股从未有过的心灵悸动。摆设在书橱画案上那些平素摩挲多遍的古老器物,刹那间突然变得异常陌生而遥远,似乎一切有了生动的魂魄,在用不同的表情逼视着、审查着、和谐着我的存在。而我领悟到了一种生命的信息,循然这种直觉,我进入了一个完美的世界。

……书橱的玻璃反光后面,是一组汉代的陶罐,浑圆曲转的造型与坚挺的质地,正反射着大匠不雕的光泽,新石器时代的石斧,在高贵的质感的红绒衬托之下,正诉说着遥远的神秘,商代甲骨残片上布点的待考文字,使我陡然进入了令人敬畏的幻觉时空中。

画案上,那宋代的铜质佛像,依然用它那异乎寻常的眼光注视着我。在今天晚上,那份笑魇中似乎又增加了一份先知的诡秘。泰山经石峪的北朝拓本,平铺案上,那是我的日课范本之一。其如金刚铁杵般的厚重笔画,大跨度的间架开张,似乎收容进所有的佛学精蕴。散落在各个角落的民间剪纸、泥、布、木玩具,在用它们各自奇特造型与幽默表情,显示出创作者各异的生命体验与思维特征。

手旁昂然并立的是豪华精装的两大卷《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里面拥有数千件从远古到晚近的书法名作,其中收有我近百篇的鉴赏分析文章——这几乎是一个完美的黑白灵性世界。

如此这般,一个无比美妙的艺术世界在我的收藏陈设与主体观照下形成了。在这充满艺术馨香的书卷气息弥漫中,我不由得温情逸然,豪情勃发,我为拥有这样的精神世界而自豪,为占有这些研究对象而骄傲,为曾经有过的鉴赏分析而得意……

然而,一个古怪的念头无法遏止地在我脑中跳跃了一下,随之,一串疑虑连续生发下去:

你能完全保证刚才发生的这些念头全部来自于真实吗?这些东西与生俱来便是艺术品吗?它的生产目的与对象是文人吗?它的原初功能是什么?创造这些东西的动机与意图是什么?它们如何流传到你的手中?在何种情况下使这些粗陋的东西来到如此雅致的环境之中?在什么心理支持下写出那些无法真实的文字?艺术到底怎么回事?所有这一切的真实性到底有多少?

这点点疑惑不断闪烁着,逐渐构成一个怀疑的密网,爬满了我的头脑中,窒息得我喘不过气来。一阵冷汗流满全身:因为这一切疑问如果成立的话,则意味着我十几年的研究工作变得毫无意义,精心设立的框架刹那间会变成沙滩上的建筑。

这个结果对于我来讲不啻美梦骤醒。

(中)

我开始试图使自己稍作镇定,把刚才的所有念头当做无稽之妄想。

然而,随着思绪的逐渐条理,我则发现那些念头已经挥之不去,不知何时已牢固地盘踞在我的脑中。

今天的结果看来已不是简单的联想,而是在平时的艺术判断中,已经隐约地植入了这怀疑的种子,只是未有及时发现而已。

意念至斯,随着时空的骤然倒置,我的思绪亦回溯到遥远之中:

陶罐在汉代不过日常用品,用于储藏之类,石斧系打击的利器,甲骨承担了占卜的结果,铜佛供祷告之用,经石峪的大字是为了永久地保存金刚经而已,那份规模显示的是佛教徒的信仰而已。而民间手工制品亦不过是文盲妇女对自己生活的装点而已……

我开始平静下来,清理着这些令我迷乱的线索:似乎所有的东西以其发生阶段开始,都不是什么艺术品,它们功能各异:生活的、应用的、宗教的、审美的;或许是历史的误会,还是我们自作多情,从而形成了所谓的审美观照关系。这些应当说同时取决于主题的能动与客体存在所形成的审核结论。

毫无疑问,这些大部分在乡间都会弃之草芥的东西之所在得到我及同行们、艺术爱好者们的广泛垂爱,决不仅在于它们的功能用途。而正在于时代的间隔忽略了其存在功能,技术的进步超越了其“实用价值”。从而推到我们眼前的全是些由视知觉感察到的精神因素了。

正是因为我们在这些“精神层面”上不断分离,艺术的“宝藏”油然成立,诸如“有意味的形式”、“时代精神”、“民族气质”、“历史的趣味”以及随之而来的具体“线描的与图绘的、平面的与纵深的、封闭的与开放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清晰的与模糊的”(H·沃尔夫林)等等,所有的这些要素到底有多少真实地存在于以上物品之中呢?或者说它是艺术家在本来固有形式中的发见与归纳吗?然而,发见与归纳本身便意味着要将个别归于类型,从无到有,从一般存在到特殊联想的这么一条脉线而顺序递进下去。

然而,在这些创作者本身从来无从意会或感知的“历史趣味”与“时代精神”以及“有意味形式”之上。硬性地赋予要占多大的比重呢?它本身与作品之间有多大的距离呢?历史的原生态与再生态之间有多大的逆差呢?

这一切的一切,均无可置辩地指向这样一个现实。我们的艺术史及艺术理论本身便都成为充满陷阱的预谋与反动真实的悬案。

我们在无意识中接受了这一切既定观念之后,便会用有色去对待无色。

原来艺术便是一场虚幻的游戏啊!

行文至此,我发现我的逻辑线索已将艺术引向了遥远的神话与现实的虚妄。艺术成为虚无。

从虚无中再返回现实,或许能使我们有一个清醒的面对。

我们无意从理性上否决艺术的存在,那样会使这一“昙花之梦”归于飘渺,或许现实永远不如梦境。

我们应该更加冷静地对待这一切,摈弃更多附加色彩去看待那个亘古之谜——艺术是什么?

(下)

如果我们把这一切姑且称之为是艺术蒙蔽与文化阴谋的话,那么,它与社会属性的道德判断则有着相去霄壤的本质区别。正是由于人的这种意识的递进与展开,才在流播过程中产生了意义与影响,并且由此而影响到历史的存在与进程,那么,它在人类文明史中也有了相应的位置。

由此而言,这一切已不是一种简单的联结,它成了人类历史的无意筹谋。

我在书房气氛的营造中,其浓度并不仅仅取决于物品本身,而是在于一种文化设计与情境的布点,当我将标志人类标志的书籍陈设其中,并将已在现代社会失去实用功效的器物安置其间,这时,一种新的环境出现了,一个新的情境设立了。它来自于相对立的意识场与各异文化符号间的碰撞,从而最终形成了新的艺术场。一些粗陋在文明中被置换了新的内容,这种关系的设立带来了全新审视与判断的可能。这是一种文化心理场的构置,也为艺术品鉴与体味带来了机缘。

这同时等于说,我们在虚设中编织了谎言并沉溺其中,一切理性展开的基础便是谎。然而其根本缘由正在于——谎言是美丽的。

人类在艺术这个问题上显露出最大的天真与可爱,他们宁肯相信未来就不存在的东西在那里虚幻地陈设着,并且不断地说服自己相信那越来越古旧的东西,那越来越新奇的东西全是“艺术品”以至于最后陷入了无法挽救的困惑之中。“艺术起源与人类起源同步说”则将艺术的天真演绎成自我否决。

在这些不断放大的概念中,反映出人类自大占有欲、表现欲与欺诈欲,而所有解释这些行为的理论便构成了近现代膨胀美学与艺术理论。

艺术说到底是不存在的,因为迄今没有一种艺术理论可以囊括所有的艺术现象。同时说明了相对性与游移性。

艺术说到底是存在的,因为我们能够异常清醒地指出艺术品的分别,而且在前人大师的杰作中有着明白的益处,在今天社会中以艺术家为社会身份的人,亦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与畅然的风度。

那么,艺术究竟是在何种状态下得以存在,在什么情况下不存在,艺术的存在有何种规律而言,其把握的界限在什么尺度中。

由于各种背景原因,我们选择视觉艺术作为本书阐述的主要契点。这不仅由于视觉艺术品是人类文明能得以保存的原始面目(音乐与戏剧从某种意义上不具备这种特性)而且在当代文化发展中,视觉艺术又显露出变化的征兆。

有鉴于斯:我们所要注目的是视觉艺术历史史实的重叠,“形而上”的观念导向与“形而下”的形式布置。

当所有的“历史趣味”、“时代精神”、“有意味的形式”都不是以使我们对艺术做出合理存在的保障,我们不可避免地要进入文化——这一充满人类生命灵性之广义的领地,将艺术还原为人类的意识行为,置身其中进行不同的判断。

一门诱人的学科——《艺术文化学》将由此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