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张强文集·国画与思潮观察卷
28482100000045

第45章 游艺诗书画

(一)

诗者,言之韵律格式者。其兴、观、群、怨,发情绪,寓感察,昭心迹,纳吐万物,经纬天地。

书者,文字显现与留存方式也。造字之初,天雨粟,鬼夜哭,文明大化,揖别鬼神,意识踪迹,穿越于宇宙时空之中,绵绵于天地人伦之间。

画者,寻常之事,一事一理,唯绘事一事承载,而万理具哉。一画催生,辟鸿蒙而宇宙在手,生机自此无限。

(二)

诗者,孤也,孤立于尘天之外,独行在幽冥之中。向草木问道理,与岩土卜生死。自此,自然皆着我之色彩,宇宙遂有生命盎漾。诗者,湿也,寻诗荒野沾露,袖口皆湿,衣袂溢诗。

书者,抒也,如幽篁独立,粹吸天地菁华,昂扬自出机杼;书者,迹化之书写也。有我便俗,无我便杂。文字间架,书写迹化,当令在有无之间。

画者,静也,不争也,清静以为天下正。画者,境也,精神反观之世界也。画者,镜也,显照心灵之奥妙也。

(三)

诗者,分仙别圣,诗中圣哲,楷模者,模范也。诗之所以成为诗者,诗之可以以为习者,诗之能够称之为学也,皆因有诗圣之明确。诗中之有仙者,天纵其才,豪放不羁,汪洋恣肆,莫可楷模也。可照日月之不显,倾江河之不倒,凌五岳之青云,跨长江之峻险。

书者,分别书圣神品能妙,鱼跃龙门,虎卧凤阙。万岁枯藤,千里阵云。然而书圣之神妙在于,以一管毛锥,揽宇宙阴阳;提按转策,毕天下能事。

画者,其至高智能,若于逸品。卑鄙彩绘精研,笨拙规矩方圆。逸者,兔子奔跑状,引申逃与脱。于是,清人李修易云曰:佛者苦樊网之密,逃而为禅。仙者苦金丹之难,逃而为玄。儒者苦经传之博,逃而为心学。画者苦门户之繁,逃而为逸品。余每每遇其句,为之慨然击节。

(四)

余于诗,觉悟于少年。考掘心灵,洞悉自然,尝在土墙开裂处凝神,亦在水渍淹走中畅想。每有蓄则待发,遇短句而捕获。逮“不获”之际,不知觉间竟有百首之余。其中关怀冥想、沾露、自述、题画、外游等,其中尤以“外游”为壮怀激烈,以冥想为灵性荡溢。然所有心得不过在绝句而已,此不可以诗人为名故也。

余于书,临池于弱冠。初以颜体为宗,取其晚年拙涩厚朴,间架开张,如泰山之宗五岳也。其实,颜体又通余之情性,鄙薄奸佞油猾,时常自称乐愚,自谓厚朴可祛少年之狡狯。之后演习钟鼎碑隶,为求高古之像;参照怀素米芾,期待通神之变。然而立之后,余书以笔画倒置奇怪,章法错落有致,鸣响于同好之间,一时又有索购者众。今日收入其中,乃余书余自诗之书。兴味当在诗书间求。余拒斥为书家焉。

余于画,演习于幼年。初习西洋素描,速写,为考学晋身故也。然余在未升学之前,早已执著于画论参详,悟得中国之绘画,乃是道德之糟粕,是修养之流绪。绘画若得境界,须从理气趣间求。余之画,以高古为尚,谋意味形式,求脱俗之气息,取易象之变通。如此则自在自得。虽有海外大家刘国松先生于1999年春节时贺卡语余曰:你为中国人物画发展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余终究无意于斯誉之掠。

(五)

余于诗、书、画,立于“而立”,获于“不惑”,得之无意,弃之可惜。所以付梓,记述游艺。自四十岁前生长在齐鲁,涵泳东岳松涛,润泽历下泉城;四十岁后迁居巴蜀,再领受山城烟云供养,三峡绝壁钟毓。想必领衔于四川美院美术学系,而后更无余暇问津于斯。瞻前顾后,慨然之太息,绕梁盘旋,不绝于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