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男人养生养肝肾
28490800000051

第51章 太极拳 以静制动的身心平衡养生智慧

太极拳是精气血养生的最高境界

经络是沟通人体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的独立系统,是气血运行的通路。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太极养生就是通过形体活动,呼吸调节和意念的运用,使全身经络通畅,促进气血的正常运行,调节和改善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这是太极养生的生动说法。气被视为人体的生命之源。太极拳集技击、养生、哲理于一身,在松静自然的动作中,气沉丹田,深、长、匀、细地呼吸,以虚灵之心,养刚中之气,达到培本养元的根本。太极拳讲究宽和顺遂,“舍己从人”,不逞强斗狠,把人生修为融贯于悠悠运动之中,陶冶人的情操和情怀,把心理、生理、人生哲学连在一起,把心理平衡——延年益寿——生活情趣融合成一团,从而实现身与心的全面健康。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健身运动项目,它是一种全身心运动,可以活动全身肌肉、关节,可促进老年人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特别是可以使腰腿得到锻炼,延缓骨骼的老化。具有健身和延年益寿的功效,对防治慢性疾病有较好的效果。

太极拳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以静制动。虽然动作舒缓柔和,但实为静中有动,柔中带刚,迟缓中含有爆发,灵活中藏有力量。首先,打太极拳时全神贯注,注意力高度集中。眼随手转,步随身换,动作圆滑、连贯、稳健、协调,动中取静,有利于大脑的休息。其次,有助于延缓肌力衰退,保持和改善关节的灵活性;

众所周知,中老年人就是怕摔倒,轻者骨折,重者中风。这是由于随着年龄增长,人的骨骼出现老年性变化,肌肉肌腱与韧带的弹性也差了,通过太极拳的锻炼,可以有效提高老年人脊柱的活动能力,能大大强化中老年人的双腿能力和自稳力,防止摔倒,防止骨折,令人延年益寿。练太极拳还能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肺气肿等慢性病,促进消化吸收功能,有助于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的健康,加速代谢过程。此外,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柔中有刚,肌肉有节奏地舒缩,对调节大脑皮质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具有独特的作用。

因此,太极拳在轻柔中能带动血液循环,是非常适合于中老年人的一种锻炼项目。

老李就是一名有着心脏病家族史的太极拳爱好者,他说从小父母就担心他会犯心脏病,不让他参加任何剧烈地体育活动,但是在中学的体育课上接触了太极拳之后,就爱上了这个“缓慢”的运动,练习完后没有心脏的剧烈跳动,而且身体也不再因为缺乏锻炼而多病了,现在已经近四十岁,没有犯过心脏病,血压、血脂等都很正常。所以说,太极是一种不会增加心脏负荷的运动。

太极拳,慢得有道理

在现代生活中,欲望的追求、激烈的竞争,常常迫使人们去承受高节奏、高效益的工作。于是在繁忙紧张之后,十分需要一种宁静的怡情方式来加以平衡。人们把这种需求称为一种“高情感的活动”,以对人的心态进行调整。

当你全身心地投入到太极拳练习中,举手投足顺其自然,进退往来若行云流水,进入一种空灵、宁静的最佳状态时,就会忘掉烦恼、抛弃浮躁,与大自然产生一种暂时的融合,浑然一体,这是一种美妙舒畅的感觉。当你与三五好友一起习拳,微微出汗而不气喘吁吁,小息之间切磋拳技,从容交谈,实在是一种难得的高情感活动。

太极拳要求以慢动作为主。这种“慢”的运动方式有三大好处:慢与柔在动作时密切配合,对调和呼吸有积极的控制作用;“慢”可以节制体力消耗,是健脑强身的有效方法;同时,慢还是以意识引导动作的基本要求,动作快了,意识便来不及引导,这也是太极拳必须用慢动作的主要道理。

人体需要正常活动就好像人体需要空气、水和食物一样,而运动就是身体进行吸收和活动的推动力。太极拳是从人体结构的角度,作出配合的一种放松运动,没有倚靠药物、器具,亦不会造成身体劳损,全靠学习者掌握练功的方法放松,有信心,耐心,恒心地勤力锻炼,慢慢地感受身体有好的改变,这样才得到修身,养生和治愈慢性病的效果。

而且,太极拳还能帮助你在其他运动中大放异彩,因为太极拳要求姿势要正确而平衡,力由脚发,主宰形于腰,带动全身内外致四肢的配合,不侧重于某组肌育的训练,身体协调配合能发挥运动的最好效果,例如: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田径、跆拳道等等项目都是腰转带动四肢。太极练的好,这些项目自然更加得心应手。

那要慢至怎样的程度?一般来说,动作的节奏差不多等于人呼吸的节奏就可以了。练习太极拳时要全神贯注,注意力高度集中,眼随手转,步随身换,动作圆滑、连贯、稳健、协调,动中取静,能够有利于大脑的休息,而且还有助于延缓肌力衰退,保持和改善关节的灵活性。

太极的慢对练习者的心理健康有益。太极拳借由太极缓慢的速度去影响心态,令自己集中精神,学会放下压力。

太极拳是对五脏最好的按摩

太极拳锻炼在客观上能产生一种内脏按摩的效果,因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对于治疗五脏虚弱的疾病都有良好的效果。练习太极拳时的腹式呼吸“气势鼓荡”使内脏蠕动增强,对肠胃等内脏器官进行自我按摩,使三焦气机通畅,肠胃升降和顺,新陈代谢加强,中土运化水谷功能健旺。由于化源增加,营养充足,肌肉自然丰满光泽,四肢健壮灵活。脾气旺盛,营血充足,统血功能也会正常。

练拳要选在地面平坦、环境幽静、空气新鲜的室外或室内进行,最好在清晨或傍晚锻炼。清晨练拳可使身体各器官活动起来,为进入工作和生活做好准备;傍晚练拳有助于消除疲劳。练拳前要做好准备活动,打太极拳时要调整好呼吸,做动作时呼吸要稳定深长,有利于锻炼呼吸肌和增进食欲。可根据个人的体力来调节练拳时间、次数、架子高低和动作快慢,最好是每日早、晚各练1次,每次10~15分钟。

太极拳的运动量可大可小,架式可高可低,速度可快可慢,老少妇孺都可以练习。如果能够从青少年时代就开始积极地参与锻练,那么到了中老年的时候,既养成了锻练终身的习惯,在体质上也必然会较不爱运动的同龄人高出一筹。

此外,温和的太极拳,能提升人的平衡力,改善关节炎的病症,减慢骨质的流失等。

太极讲究“练拳炼人,拳练一生。”练习太极拳要求内外兼练,包括身、心两个方面,其中的心理意志是支配着一个人能否把拳练好,特别是能否“拳练一生”的根本所在。

太极拳的健身价值同步行一样,贵在持久性上。带着“诚心”和“毅力”,就能使其成为自己终其一生的健身运动方式。所以,打太极拳原则上要求天天练习,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终年不辍地拳练一生,这是对一个人意志力的磨练和考验,因此对于人们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的修养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能够坚持练到老,那么你就能获得无价之宝,反之,如果学而无恒,中途放弃,那么引用前辈太极拳家的话来说就是“宝山空回”了。

杨力提示:

在操练太极拳时强调意识引导动作。就是说要放松全身肌肉,静下心来,把意识全都集中到动作中,气沉丹田,做到神为主帅,身为驱使,意动身随;要求在动中求静,以静御动,虽动犹静,意念集中。用太极拳的术语,称做“练意、练气、练身”。中医认为太极拳的练腰,能加强肾的藏精、保精功能,并可调节内分泌系统。因此,通过太极拳锻炼,可治疗发育不良、阳痿遗精、腰腿酸软和体虚肾亏等病症。太极拳主张练气,所谓以意领气,气沉丹田,即腹式呼吸。通过腹式呼吸的机构作用,能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和排泄。同时又能扩大肺活全,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因此,太极拳主张练意养神,以调整神经衰弱、健忘失眠、神志不宁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