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做个测试:让同学们说出红砖的各种用途。很快就会有如下几类答案:盖房子、铺路面、修烟囱等等。这时候老师如果抓好时机进行引导,就可以使得学生继续打开许多新的思路,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因为同学们说出几十种几大类用途,其实,始终没有离开建筑材料这一大类。如果从多个角度来考察红砖,便会举出如砸钉子、支书架、垫桌脚、练身体、画线、打狗等等其他用途。
这种从尽可能多的角度观察分析同一个事物、不受任何限制的思维方法就是发散思维。而发散思维又有五六种方式,利用各种方式处理问题,会使我们的思维更活跃,更富有创新性。
再如,有专家研究回形针的用途对我们很有启发。他将回形针的总体信息分解成材质、重量、体积、长度、截面、韧性、颜色、弹性、硬、直边、弧等11个要素,然后将其用一根标线连接起来,得到一根横的信息标,接着再把与回形针有关的人类活动进行要素分解,连成纵的信息标,两轴相交垂直延伸,形成信息反应场。这样利用两轴信息交合扩散,就使其用途扩大到几百、几千种。
可见,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掌握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联想思维、辐合思维等等思维方法,以切实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成绩。让学生具备勤于思考、善于思维的学习习惯也正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目的之一。
思考是人类独特的品质之一。要使当代青少年成为强者、开拓者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就必须注意思维品质的培养。而以往的许多班主任在工作中往往是就成绩讲成绩,就知识讲知识,忽略了获取知识提高成绩的能力的培养。然而思维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素质就会提高,培养思维能力、训练思维能力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班主任应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各种思维方法的训练,同时应用典型生动的事例引发兴趣、启迪思考,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
学法促进法
每个班级都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开花,每个学生都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不能把德育架空,不能把德育作为“独生子女”来对待,德育与智育应该是水乳交融的。班主任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经常组织召开各种形式的学法研究主题班会。
比如班主任可以用“A=X+Y+Z”这个公式写在黑板上教育学生:有人曾问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爱因斯坦就写下了这条著名的公式。他解释说:A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确实,要想成功地办成一件事,勤奋、实干和科学的方法三者缺一不可。学习也是如此,如果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很难取得良好的成绩。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通向成功的桥梁。古人一向讲究学习方法,用一张卡片可以记载若干古人的若干个“三”。如东汉末著名学者董遇有“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欧阳修有“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说的是骑马时、睡熟前、上厕所方便时,他都要争分夺秒地学习。西汉刘向有“三学”:“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清末著名学者张之洞主张“三贵”,即读书“贵博、贵精、尤贵通”。
常见的记忆方法可以归纳为四大类十八种:第一类,时间性记忆,包括早晨记忆法、及时记忆法、定期或不定期回忆法;第二类,机械性记忆法,包括书写记忆法、朗诵记忆法、直观记忆法、重复记忆法;第三类,方法性记忆,包括分类记忆法、对立记忆法、概要记忆法、振奋情绪记忆法、规律记忆法、借助特征记忆法、趣味记忆法;第四类,理解性记忆法,包括推理记忆法、区别记忆法、简化记忆法、实践记忆法。
举个趣味记忆的例子吧。曹禺先生的若干名剧有时真难以记牢,我们可以编副对联,将其剧名嵌于有一定内容的对联中,那么就容易记牢了。这副对联是:《雷雨》后观《日出》《北京人》喜颂《明朗的天》,《原野》上《王昭君》挥毫写就《胆剑篇》。再如,郭沫若先生1942年皖南事变后,连续创作了6部借古讽今的历史剧,可以编成两句话以加强记忆:《屈原》捧《虎符》栽下《棠棣之花》,《高渐离》捧《南冠草》喜得《孔雀胆》。关汉卿是比西方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成名早三个世纪的世界文化名人,一生创作了60余部戏剧,传世10余部,除了《感天动地窦娥冤》外,以《望江亭》、《拜月亭》、《救风尘》、《单刀会》最有名,可编一嵌名诗加强记忆:《望江亭》边深“拜月”,“单刀”赴会《救风尘》。
接着,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学习实际介绍、交流各自有关预习、听课、阅读、复习的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学习而言,学习方法就是“器”。让我们今后进一步讲究学习方法,爱学习,提高效率,早日成才。
班主任抓智育,一定要抓到点子上,而抓学习方法是极其重要的,决不可忽视。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现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知识量急剧增加,人类社会正走向一个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和首创精神,以智能和知识为核心的高度发展的信息社会。班主任们现在就要考虑,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怎样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呢?很显然,只教他们满足于掌握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重要的是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要发展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并注意培养创造性和开拓性的精神。可见,班主任抓智育任重而道远。
巧借自责法
每一个班级都难免有后进生,一位班主任不可能不遇到后进生。聪明好学的优秀生,人人爱;而后进生很容易让人厌烦。而对后进生态度的优劣正是检验一个班主任是否具备良好师德的试纸。后进生往往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关心后进生是每一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天职。除了施以更多的爱以外,还有特殊的一招。
这特殊的一招就是“巧用自责”,借用自责,巧用自责,强化自责,转化自责为自强。任何一个学生,包括后进生都有自尊心。或强或弱、或明显或隐蔽是其区别之处。自责是一种心理状态,自责,顾名思义就是责备自己,这是自我监控、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的前提;它是矫正言行、规范自我、改正错误和避免再次失误的保证。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优秀生与后进生都会犯错误,不过,后进生犯错误的频率高一些罢了;犯错误后,后进生自责心理弱一些、隐蔽一些罢了。班主任们就是要抓住这较微弱、较隐蔽的自责心理,做好疏导与转化工作。后进生在考试失利后,自己后悔不迭,往往会自责平时贪玩、学习不刻苦,并产生了重整江山的心理趋向。而班主任就是要抓住这个往往为时很短的时机,施以同情和关心,增强其自责心理,巩固其重整江山的心理趋向,促其从失利中切实汲取教训,从而痛下决心发奋努力。后进生自控能力弱,或是行为规范欠佳,以致他们经常犯些错误。他们犯了错误以后,心里也会掀起狂涛,后悔不迭。在这个时候,班主任要对他们不歧视、不挖苦、不讽刺、不疏远,并且伸出热情的双手拉他们一把,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错误的危害,制定改正措施,使他们不致于自暴自弃。这样他们在班主任关怀、爱护、希望的目光中就会重新调整自己的步伐,重新振作起来,重新大步前进。
利用自责,即调动其内因,而内因是改变矛盾的主要力量。这就是班主任转化后进生的招数,也是在屡次失败后找到的方法。过去,后进生犯了错误,不少班主任是火冒三丈,不依不饶,非批得他体无完肤才解恨。这样做的结果是后进生产生了极强的逆反心理,甚至一看无路可走就破罐破摔,或是明刀明枪地与老师对着干。后进生学习考试失利,有的班主任冷嘲热讽,说他们“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说他们记吃不记打,让他们在悔恨中抬不起头、打不起精神,以致使他们翻不了身。
截然相反的两种方法,截然相反的两种结果,可以使班主任认识到借用自责心理是转化后进生的好策略。
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有的班主任为此往往付出巨大的精力和难以计数的时间,而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其原因恐怕是没有抓准后进生的心理,方法上没有对症下药。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上,班主任们一定要拿起心理学理论的武器。心理学理论与德育工作、后进生转化工作相结合,一定会产生巨大的功效。
增担加压法
一些学生或者沾染上一些毛病,或者学习成绩暂时居于中下游,于是他们便被扣上“后进生”的帽子。从此他们看到的笑脸少了,听到的表扬少了,而奖励更与之无缘。在学校,同学们瞧不起,有的老师冷眼相看、冷言相对;回到家,家长因为自己的孩子是后进生在外面脸面无光,于是也没有什么好脸色。这是多么大的压力呀!他们的肩上如负千斤万斤,要前进多么艰难啊!后进生也不甘心永居中下游,他们也愿前进的路上阳光灿烂,也愿成为班集体的骄傲、家长的骄傲。后进生正由于重重压力让他们难以解脱,正由于难以摆脱后进的尴尬境地,于是产生了自卑自弃的心理;然而他们内心的自卑自弃却往往以表面的自负自傲曲折地反映出来,尤其是其中的部分男同学更是目空一切、“老子天下第一”、“老虎屁股摸不得”。其实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值得同情,应该给予帮助。基于这样的思考,班主任在给这些同学做工作时,不妨试试增担加压的方法。
对班内的后进生,班主任总要先做透彻的调查、深入的研究,挖掘出他们的一技之长,哪怕这“长”仅仅刚刚发芽;然后再有意给他们增担子加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