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般若:心灵处方
28503200000068

第68章 以舍为得

“舍得”、“舍得”,以“舍”为“得”!这其中的因、缘、果之关系,如果我们不能了然,就不容易明白“以舍为得”的妙用。

在田地里,没有播种(舍),哪里有收成(得)?对于亲戚朋友,你不先跟他们往来,平时没有送礼致意,怎么能获得他们的回礼相赠呢?

舍,看起来是给人,实际上是给自己:给人一句好话,你才能得到别人也回你一句赞美;给人一个笑容,你才能得到别人也对你“回眸一笑”!“舍”和“得”的关系,就如“因”和“果”,因果是相关的,舍与得也是互动的。能够“舍”的人,一定是拥有富者的心胸。如果他的内心没有感恩、结缘的性格,他怎么肯“舍”给人,怎么能让人有所“得”呢?他的内心充满欢喜,他才能把欢喜给你;他的内心蕴藏着无限的慈悲,他才能把慈悲给你。自己有财,才能舍财;自己有道,才能舍道。有的人心中只有贪瞋愚痴,他给人的当然也是贪瞋愚痴。所以我们劝人不要把烦恼、愁闷传染给别人,因为“舍”什么,就会“得”什么,这是必然的因果。

中国民间有一个故事,父亲乐善好施,经常给人,却反而家财万贯,可惜他的儿女性情贪吝。等到父亲去世之后,儿子掌权,千方百计地搜刮别人的财富,最后天灾人祸,家遭不幸,反而一无所有。这父子二人,一给一受,其结果得失有如天壤之别,所以“以舍为得”,诚信然也!

舍,在佛教里就是布施的意思!布施,就如尼拘陀树,种一收十、种十收百、种百可以结果千千万万。所以我们在世间,希望长命百岁、荣华富贵、眷属和谐、名誉高尚、身体健康、聪明智慧,先要问:你有播下春时种吗?否则秋天怎么会有收成呢?

“舍”,要能以慈、以利,亦即要能给人善法,要能给人利益。《四十二章经》说:“仰天吐唾,唾不至天,还堕己面;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施舍亦如送礼给人,如果我们所送的礼物不恰当,对方不肯接受,那就只有自己收回,所以我们应该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们喜欢冬阳,因为冬阳给我们光热;我们喜欢大树,因为大树给我们阴凉;我们喜欢儿女,因为儿女给我们孝养;我们喜欢朋友,因为朋友给我们帮助。如果太阳、大树、儿女、朋友都不给我们利益,我们怎么会欢喜他们呢?

如果情爱是束缚,你能舍去情爱,自然就会得到自在;如果骄慢是烦恼,你能舍去骄慢,不就能得到清凉了吗?如果妄想是虚妄,你能舍去妄想,不就能得到真实了吗?如果挂碍是痛苦,你能舍去挂碍,不就能得到轻松了吗?所以能舍什么,就能得什么,这是必然的道理。

走路时,不“舍”去后面的一步,便无法跨出向前的一步。作文时,不“舍”去冗长的赘语,便无法成为精简的短文。庭院里的花草树木,如果你“舍”不得剪去枯枝败叶,它就无法长出青嫩的新芽。都市中,如果你“舍”不得破坏简陋的违章建筑,便无法建设市容整齐的现代大都会。

出家僧侣“出家无家处处家”,如果不能割爱“舍”亲,怎么能出家学道?怎么能云游四海、弘法利生呢?古圣先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果不能“舍”己为人,又怎么能名垂千古、留芳青史呢?

佛陀“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因为他能够“割肉喂鹰,舍身饲虎”,所以才能成就佛道;雪山童子为了一句偈语“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因为他能舍身为道,终能如愿得道。

一个人,如果不能舍去陈旧的陋习,如何能更新、进步呢?学佛,就是要“舍迷人悟、舍小获大、舍妄归真、舍虚由实”。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就是“舍”,不舍,如何成佛?

总之,以舍为得,妙用无穷。我们要能学习“舍”的性格,金钱物质、知识技能,能将其舍给别人,你必然会得到金钱物质、知识技能。舍给别人好的,会得到好的;舍去性格上坏的,也会得到好的。当我们把烦恼、悲伤、光明、妄想都舍了,自然就会得到人生另外的一番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