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闲品三国:三国风云人物的博弈规则
28511200000003

第3章 乱世奸雄——曹操(2)

曹操是从洛阳逃出来的,一路上提心吊胆生怕被人暗害,所以,吕家兄弟的热情让他很怀疑是别有用心。在屋内休息时,他忽然听到后院传来“沙沙”的磨刀声,还有人在小声说话:“把它捆起来杀了怎么样?”

曹操疑心大起,立即拔出剑,冲出房门,见人就杀,不由分说把吕家人全杀了。等他稍微冷静些时,发觉吕家兄弟原来是准备杀猪招待他的,曹操这才知道杀错了人,心里很懊悔。但错误已成事实,也没办法了,曹操纵身上马,继续赶路。

路上,曹操正好遇上了买酒回家的吕伯奢,吕伯奢见曹操不吃饭就要走,觉得内心过意不去,哪里肯依。曹操杀了吕家人,心里本来还有些懊悔,一见吕伯奢,心想麻烦了,这若是传出去岂不是要误我大事?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一起杀了以除后患。

于是,曹操再次拔出剑,不由分说把吕伯奢也杀了。

杀了吕伯奢,曹操仰天长叹,“也罢!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要叫天下人负我。”

从此,曹操将“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要叫天下人负我”这句话当作了自己的座右铭,史家也因这句话将他称为“奸雄”。

将皇帝当令牌

曹操起兵不久,还在青州剿击黄巾军时,他手下的谋士毛玠就替曹操制定了一个长远的战略方针,其说:“如今天下分崩,皇帝流离,人民百业全废,饥寒交迫,弃家流亡,政府没有一年的存粮,人民没有安居的保障,这种情况不可能长久不变。奉行仁义的军队,才能取得胜利;拥有丰富的资源,才能巩固自己的地盘;我们应该尊奉天子,才有资格号令其他割据的首领;努力推行耕田种桑,才有能力积存粮食草料,如此,霸王事业可以成功。”

当时,李傕、郭汜控制长安后,因内部争权夺利而互相攻战,打了几个月,死伤数万人,长安又遭受了一次洗劫。汉献帝为李傕所劫持。这时汉献帝的岳父董承,联合了各地军队的力量,打败了李傕,把汉献帝夺了过来,再回到洛阳。

洛阳早被董卓烧毁,到处断垣断壁,野草丛生,不要说是宫室,连稍微像样的房子都没有,汉献帝和文武官员,只得搭几个草棚遮风避雨,但吃食仍不能解决,不要说粮食,就连野菜也很难找到,不少官员饿死在墙脚、路边。

而各地的军阀正忙于扩大地盘,谁也不来管这个有名无实的汉献帝,各地军阀的混战又加剧了百姓的苦难。原来的义军被镇压了,又有新的义军组织起来了,他们仍打着黄巾军的旗号。其中青州(今山东一带)的黄巾军势力很大,他们攻下了兖州,杀死刺史刘岱。

再说那个单独与董卓交战的曹操,脱离了袁绍为盟主的联军后,南下扬州扩充势力。他北上徐州,听说刘岱战死的消息,立即派部将陈宫到兖州游说。兖州的官吏绅士畏惧黄巾军势大,也想借曹操的力量来抵挡一阵,于是他们拥曹操为兖州牧,曹操为立牢脚跟,就把精力集中到镇压黄巾军上。

开始,曹操常打败仗,起义军也有很重伤亡。半年后,形势逆转了,义军虽然人多,但军粮难以维持,曹操趁机逼降,他软硬兼施,答应给予各种优惠条件,青州黄巾军终于全部投降,曹操从中选拔了身强力壮的人员,补充自己的部队,人数号称30万之众。从此,曹操不仅有兖州作根据地,而且兵力也大大加强了,与当年陈留起兵时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与此同时,在冀州的袁绍,在南阳的袁术等军阀,也发展了势力,他们都觑视皇帝的宝座。那时候,汉献帝已名存实亡。但“名存”也是一种资本,有人向袁绍建议,要他接纳献帝到冀州来。袁绍妄自尊大,根本没把这个空头皇帝放在眼里,认为有他没他都无所谓。

这时,曹操正驻兵在许城(今河南许昌),他对如何对待献帝这个空头皇帝颇费踌躇,就召集亲信和谋士来商量。

谋士荀彧说:“从前晋文公发兵把周襄王送回洛邑,成了霸主;汉高祖为义帝发丧,打败了项羽,使天下人心所归。这样的事例,在历史上不胜枚举。现在皇上已到了洛阳,困苦不堪,将军如果把皇上迎来许城,正是顺从了人们的愿望,如果我们不去迎接,早晚有人去迎接,我们岂不错过了良机?”

曹操听了,深为所动,立即派曹洪带领一支人马到洛阳去迎接汉献帝。

董承等大臣害怕曹操,发兵阻拦曹洪的人马。其实他们这些饿兵是不堪一击的,但曹操顾全大局,不愿动武,亲自跑到洛阳,向汉献帝及众大臣说明了他的好意:许城有粮食,但不便运输,只得“委屈”皇上迁都许城,这乃是两全之计。献帝和众大臣受够了冻,挨够了饿,听说许城有饭吃,有房住,还有曹操的大军保护,都巴不得早点迁都。这样许城就变成东汉的临时都城,称为许都。

曹操给汉献帝建造了宫殿,又恢复上朝的朝仪。曹操自封大将军,开始用献帝的名义向各地割据的军阀发号施令,责备他们只顾扩大自己的势力,不来帮助朝廷,为皇帝分忧。

袁绍尽管势力强大,但名义上还是汉室的臣子。此刻他觉得自己走错了一步棋,让曹操抢了先。献帝这个空头皇帝,因为有人撑腰,又能摆出皇帝的架势了,袁绍只好上个奏章给自己辩护。

曹操也不想过分为难袁绍,就势让献帝封袁绍为太尉,他觉得这样做总可以把袁绍摆平了。

谁知袁绍得势不饶人,他认为曹操原是自己的下属,现在反而当了上司,于是又上了个奏章,辞去了太尉。

曹操自知实力还比不上袁绍,就把大将军爵衔让给了袁绍,自己改称为车骑将军,好在皇帝就在他的身边,他随时都可以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这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当年挟天子以令诸侯,大权在握,主掌朝政,集政权、军权于一身,皇帝形同虚设,与傀儡没有什么区别,可是为什么曹操自己不敢篡汉呢?

若论其中原因,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汉朝自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儒家学说普遍流行,三纲五常这一套伦理制度,尤其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伦理思想在社会上根深蒂固,一旦违背这一套伦理制度,便被看做大逆不道。尤其以臣欺君,篡夺皇位,更是天诛地灭的事情,以曹操之智,曹家又几代享受汉朝俸禄,深蒙国恩,加上有当时社会舆论的压力,他决不会冒此天下之大不韪。

第二,曹操有前车之鉴。在曹操之前,弑君篡位者多没有好下场,在历史上背负骂名。特别是他亲眼看到董卓因为欺君枉上,阴谋篡位,引得全国共讨之,朝野共诛之,最后死于非命的下场,他虽然野心勃勃,但是不能没有顾忌。

第三,曹操独揽朝政之后,竭力屠杀、镇压反对势力,对于那些忠于汉朝的官员,特别是有名望的官员,他排挤、罢免、屠杀;对于试图对抗曹操扶持汉室的官员贵族,曹操更是疯狂镇压,甚至牵连上皇后皇子。可是,曹操虽然大肆屠杀,反对势力却依然存在,而且前赴后继,不仅东有孙权,西有刘备,而且他控制下的国都也大有人在,因此曹操不敢轻举妄动。

第四,曹操智谋超群,非常聪明,他实行的是两全其美的策略:一方面,他自己已经把持了朝政,可以左右皇帝,实际上已经君临天下,号令四方,只差名分而已;另一方面他又以周公自许,还想要青史留名,得到名利双收的结果。在《十二月己亥令》中便透露出他的这种心机:“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个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

所以,不是曹操不想篡汉,而是条件不允许,他必须瞻前顾后,考虑得失,经过权衡,他最终采取了实篡而名不篡的办法,留下一层遮羞布。到了他的儿子曹丕当政之时,便撕下这层遮羞布,公开篡汉自立了。

多谋善断 知人敢任

重才用贤,知人敢任,是任何一个政治家和创业者取得事业成功的首要因素。曹操对待人才,一向是广泛招纳,为其所用。

曹操的头号谋臣荀彧,在评论袁绍的为人和能力时,曾将曹操与袁绍做了对比的分析。他说:“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指曹操)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众,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此德胜也。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

荀彧所谓“度胜”就是讲“任人”唯才的气度、胸襟、器量方面胜过别人。曹操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建安十一年后,曹操先后三次发布“求贤令”,提出“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他说:“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举。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曹操的“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的思想,是他对待人才的一贯态度。

曹操在对军国大事做出决策前,特别重视征求其臣僚的建议。在建安十五年的《求言令》中说:“《诗》称:‘所用我谋,庶无大悔’,斯实君臣恳恳之求也。吾充重任,每惧失中,频年以来,不闻嘉谋,岂吾开延不勤之咎邪?自今以后,诸掾属治中、别驾,常以月旦各言其失,吾将览焉。”荀彧在辅佐曹操实现统一北方的大业中,其作用跟诸葛亮辅助刘备开辟西蜀三分之势的作用相仿。荀彧先为袁绍任纳,但无所用事,才无所施。投奔曹操后,曹操称誉他是“吾之子房也”,委以重任,成为曹操的股肱谋臣。在用人与参谋方面,荀彧举荐了戏志才、郭嘉、荀攸、钟繇一批佐命称职的人才,组成曹操开创大业的智囊团。在军国大事的筹策上,为曹操提出一系列具有决定意义的谋略。可以这样说,正因为有了荀彧的忠心辅佐,才有了曹操的宏图大业之成功。从人尽其才来看,荀彧到了曹操手下,才得以大展宏谋,而在袁绍部下却英雄无用武之地。这充分可以看出,曹操在用人尽才的气度、胸襟方面确实远远胜过袁绍!

曹操“能断大事”占得先机,夺取政治、军事上的主动权,确如荀彧所论之“谋胜”,这里仅举一例加以论述。

建安元年春,汉献帝流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献帝虽是个名存实亡的傀儡,但在汉末天下分崩的形势下,依然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当时,从中央到地方的臣僚,拥护汉室的正统观念还很强。所以,有头脑、有远见的政治家都想把汉献帝抓到手。从当时的力量来看,袁绍是最具有此条件的。据《三国志·袁绍传》斐注引《献帝传》,载有袁绍谋士沮授的一段论述:

沮授说绍曰:“将军累叶辅弼,世济忠义。今朝廷播越,宗庙毁坏,观诸州郡外托义兵,内图相灭,未有存主恤民者。且今州城粗定,宜迎大驾、安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绍悦,将从之。郭图、淳于琼曰:“汉室凌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且今英雄据有州郡,众动万计,所渭秦失其鹿,先得者王。若迎天子以白近,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者也。”授曰:“今迎朝廷,至义也,又于时宜大计也。若不早图,必有先人者也。夫权不失计,功在速捷,将军其图之!”绍弗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