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对军事、政治(是指实际政治而言,至于政治哲学仍应该归到文化)、产业而言,新文化是对旧文化而言。文化的内容,是包含着科学、宗教、道德、美术文学、音乐这几样;新文化运动,是觉得旧的文化还有不足的地方,更加上新的科学、宗教、道德、文学、美术、音乐等运动。
摘自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新青年》第7卷第5号1920年4月1日
文化运动与社会运动本来是两件事,有许多人当做是一件事……真是一件憾事!
文化运动的内容是些什么呢?我敢说是文学、美术、音乐、哲学、科学这一类的事。
政治、实业、交通,都是我们生活所必需,文化是跟着他们发达而发生的,不能说政治、实业、交通就是文化。
创造文化,本是一民族重大的责任,艰难的事业,必须有不断地努力,决不是短时间可以得着效果的事。
摘自陈独秀《文化运动与社会运动》(1921年)《陈独秀文章选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中册第119—120页
我以为我们去求一家文化的根本或源泉有个方法。你且看文化是什么东西呢?不过是那一民族生活的样法罢了。生活又是什么呢?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Will)——此所谓“意欲”,与叔本华所谓“意欲”略相近,——和那不断地满足与不满足罢了。通是个民族通是个生活,何以他那表现出来的生活样法成了两异的采色?不过是他那为生活样法最初本因的意欲分出两异的方向,所以发挥出来的便两样罢了。然则你要去求一家文化的根本或源泉,你只要去看文化的根源的意欲,这家的方向如何与他们家的不同。你要去寻这方向怎样不同,你只要他已知的特异采色推他那原出发点,不难一目了然。
摘自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节选)》(1921年)《梁漱溟学术精华录》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10页
所谓文化之意义,是决之于文化之为“堆积”的,抑为“文化”的?固然文化的进化中,一方面仰倚着“故”,一方面俯视着“新”,一方面是未来的前进不可预测,一方面是过去的累积永无穷期;然而这种永不间断的过去累积,实存于现在绵延转起之一流之中,所以文化累积不已,便日新不已。因为文化累积是从内部发展而来,所以如生物之进化,而不如物质之为堆积的。物质的堆积是有限的,空间的,同质性的;文化的进化则为无限的,时间的,永远变化不息的。简单来说,“文化”实与自然对立,前者是有生命的,后者是无生命的;有生命所以既能创造又能进化,无生命所以变成凝固与有窒碍的东西,而那沉溺于文献的糟粕中以讲文化者,不得不说是已经陷于自然本位的偏见了。
摘自朱谦之《文化哲学》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7页
文化不但有知识生活之三种类型,还且有社会生活之三种类型。在知识生活上说,文化本质应分为宗教,哲学,科学,再加上艺术;这样在社会生活上说,文化本质亦应分为政治(军事),法律,经济(产业),再加上教育。换言之,即文化史之第一时代,为宗教时代,同时即军事时代;文化史之第二时代为哲学时代,同时即法律时代;又文化史之第三时代为科学时代,同时即经济时代。这么一来,可见即照社会形态史观的解释,宗教时代不但以教会宗派为中心,而且以同样性质之军事家政治家为中心;哲学时代不但以学派为中心,而且以同样性质之法律家为中心。单就现代来说,现代以科学团体为中心,也就是以同样性质之经济家为中心,即为经济支配一切的时代。所以构成现代社会文化之根底者,不是宗教,不是哲学;也不是政治,不是法律,实是那使人类现代生活成为可能之科学团体,与经济组织;因而现代史的解释,当然只有由科学团体与经济组织之社会形态才能解释。不过由文化史之全体观察,所谓第三文化时代,也只能占一时之重大位置,将来总有一日艺术家教育家抬起头来,而主张以艺术与教育支配一切的时代来了。
摘自朱谦之《文化哲学》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41—42页
只要是人类生活的表现,便都可以叫做文化,但同在文化之中,因为研究的对象不同,自然而然可以分文化学为两大部门……即知识的文化生活……即社会的文化生活。
摘自朱谦之《文化哲学》商务印书馆i935年版第9页
我们要从这广大的事物里抽出一部分来,特别叫它为“文化”。这部分便是记录思想、传达思想,发展思想、改变思想的符号、工具和行动。照这样看法,在文化里面是包含了书籍、报纸、戏剧、电影、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民众运动,高深学术研究等等。在本质方面看,文化工作是反映着人类经济政治的思想。
摘自陶行知《文化解放》《生活日报》星期增刊第1卷第2期1936年6月14日
人类本是从猿人进化来的,虽然已经有了几千年阶级斗争的历史,使人类逐步进入文明,然而人性中所包含的兽性却时常倒拉着进化的车轮,向无文化的兽域逆转。兽性的克服本来就是一切文化的本质,而兽性的反抗也每每使文化濒于破产。尤其是在世界文化要向更高一个阶段飞跃的时候,有一部分狃于旧有习惯的人,便不惜倒行逆施狂暴地发挥其兽性。
摘自郭沫若《理性与兽性之战》(1937年)《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卷第9页
世界上无论哪一种民族,都是进化的,都是由原始状态进化到文明生活。原始社会,所谓“狉獉时代”,与木石居,与豕鹿游,没有现代社会的种种组织。其后渐渐进化到离开兽域,才有家庭出现;起初居住无定,由家庭而发展到家族组织,居住才有一定。……中国古代,曾经经过这些阶段,也断然无疑的。
摘自郭沫若《论古代社会》(1942年)《郭沫若全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卷第404页
文化思想的进展大半可略分为两期,——生发期与凝固期。在生发期中,一种剧烈的社会变动或是一种崭新的外来影响给思想家以精神上的刺激与启发,扩大他们的视野,使他们对于事物取新颖的看法,对于旧有文化制度取怀疑、攻击,、或重新估价的态度。……每种文化思想在生发初期所有的分歧和矛盾到后来常逐渐融化在一个兼容并包的新系统里面。……在凝固期中,新传统已成立,前一期的兴奋,热诚与活力已锐减,一般学者都乐业守成,对于前人的造就加以发挥光大,对于已树立起的基础加以补苴罅漏,纵然偶有新的开发,也是遵照已成的传统所指定的路向。新传统成为一种统一的中心势力。在这势力蔓延之下,新的相反的思想动向不容易起来;纵然起来,也会被认为异端邪说而受摧残扑灭。传统的势力愈稳定,纷歧冲突愈小,活力愈降低,则生发亦愈不易。所以一种文化思想的凝固期同时也就预兆它的衰落期。
这是文化思想进展的公例。
摘自朱光潜《我们对于思想文化运动的基本态度——我对于本刊的希望》《文学杂志》创刊号1937年5月1日
这是我们对于文化思想运动的基本态度,用八个字概括起来,就是“自由生发,自由讨论”。……
摘自朱光潜《我们对于思想文化运动的基本态度——我对于本刊的希望》《文学杂志》创刊号1937年5月1日
一个文化。演到某阶段而便有战国时代的来临,并不是偶然之事,也不是神秘天工。物质条件,精神条件发展到相当程度,各区域,各民族间的接触也就日繁,互倚赖,互摩擦的情节也就日多。在那相吸相抵的矛盾境界中,较大的政治组织为了逻辑的必要,并吞的欲望就在这里产生。由欲望而企图,由企图而行动,于是战乃不可免。战到了相当尖锐化,战国时代遂岸然出现于人间!
摘自林同济《战国时代的重演》《战国策》半月刊第1期1940年4月
历史上自成体系的文化,只须有机会充分发长,不至中途被外力摧残而夭折者外,都要经过一个“战国时期”。在我们中国,则上自吴越战争,下至秦始皇兼并六国,为期约二百五六十年。在希腊罗马史,则上自腓尼基战争,下至凯撒时代,为期约二百年。埃及印度各体系的文化,也都各有各的战国一段落。
摘自林同济《战国时代的重演》《战国策》半月刊第1期1940年4月
一切文化,都不是浮在空中,也并不是观念的停滞在我们脑中,它必须在社会上生根,它必须是特定社会由物质到精神的文物制度的具体表现。比如钱先生所说的中国文化是农业文化,是农业社会的文化云云,应该算是接触到了问题的边缘。
摘自王亚南《再论东西文化与东西经济——评钱穆先生的东西文化观》(1941年)《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卷第547页
我们先问一句,什么叫做文化呢?文化这两个字,本来很难下一个清楚的定义,普通我们说文化是我们的一种生活,各方面的生活总括起来,就可以叫他做文化;这个生活,如果将一个时间性加进去讲,那就是生命。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他的生命,这生命就是他的文化,这文化也就是他的生命;如果国家民族而没有文化,那就等于没有生命;如果他的生命没有意义,或者是没有价值,那也就是说他的文化低下;生命的意义高,价值大,他的文化也就崇高了。因此,所谓文化,必定有一段时间上的意义在内的;换一句话说,所谓文化,是有他的历史意义在内的。文化并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这平面,这大的空间,再加上时间性,那就是民族整个的生命,也就是那个民族的文化。所以讲到文化,我想应该用历史的情况来讲。
摘自钱穆《中国文化传统之演进》(1941年)《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卷第374—375页
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这是唯一的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有人说,书本上的文艺作品,古代的和外国的文艺作品,不也是源泉吗?实际上,过去的文艺作品不是源而是流,是古人和外国人根据他们彼时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出来的东西。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
摘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817页
文化这个名词,不过是代表人类各方面的生活之总称。所以文化就是生活。……文化既然就是生活,则不拘文明民族与野蛮民族,都应当各有其自身的文化,不过文化的程度各有不同罢了。……由此看来,文化便是极普遍而通常的东西,并不是崇高而特殊的东西。总括一句话:表现人类生活的东西,都可以叫做文化,而人类生活是多方面的,所以其文化也是多方面的,同时,即令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各有文野高低之不同,但是,因为只要是一种民族,都自有其生活方式,故此就自有其自身的文化。
摘自杨东莼《本国文化史大纲》北新书局1943年版第1—2页
难道我们看不出来,法西斯侵略战争恰恰不是美丽的,而是丑恶的;人类的文化的繁荣发展恰恰不是依靠杀戮与破坏,而是依靠自由与和平?……难道我们看不出来,恰恰就在目前的全世界的战火弥漫中,已显露了人类的永久的和平自由幸福的文明的道路?我们中国人民浴血苦斗正是为了实现这一道路,我们有这样伟大的理想,所以我们才能实现这眼前的斗争。
摘自胡绳《理性与自由》华夏书店1946年版第4页
文化的本意,是指一般劳动而言。在拉丁语,文化称作kùtura,乃是土地的耕作的意思。演进至今日,对文化kùtura,称为人类所以优越自然的一切努力的成果,——完成生活的一切成果。那么,工具、原料,运输手段——关于劳动交换的一切技术——以及语言、艺术、习惯、组织、规律——一切都是史前文化的构成要素。总而言之,文化的内在,包含整个的生产领域与思维领域,也可以说前者是产业体系的物质文化,后者是观念体系的精神文化。不但先史期,任何阶段的文化过程,是包含着经济生活的过程,政治生活的过程,精神生活的过程。
摘自陈竺同《中国文化史略》文光书店1949年版第3页
文化依照拉丁语(Kùtura)乃是耕作土地的意思,逐渐由这种劳动的成果,而完成人类超越自然的一切努力的成果。工具,原料,交易的技术,以及思想、艺术、习惯、政治,一切都是文化构成的要素,总之,文化进程是实际生活的各部门的进程。
摘自陈竺同《中国文化史略》文光书店1949年版第143—144页
文化,可以说是民族生活的方式,是一切民族生活的产物。它包括了人类控制自然和自己创造的能力,一方面包括物质文明,一方面又包括各种精神文明;包括了思想,也包括了一切的行动。……
摘自姚江滨《民族文化史论》中国艺文出版社1949年版第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