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度今生
彭洋
人们常常习惯于从外在的动机里寻找一个人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原因,于是就得到了一个简单的结论:这个人立志当作家,结果就当上了,所谓的有志者事竟成。
其实,文学更像一个陷阱,它的表面是由生活的尘土遮盖着、隐蔽着的;陷阱的底部是灵魂的深渊,是肉体的深渊。而地面上的人,开始时都各自在自己的生活道路上走,当他不幸失落,挂在井壁上文学的树枝,才算与文学有了缘份。
这当然是一种“良缘”和善果了。如果不是文学,这人便只有一直坠落下去,或许归宿只有地狱了。
但有谁愿意陷入陷阱呢?
少年不知愁滋味,说是愿意,其实也不过几分钟的浪漫。
对于读者来说,文学作品可以是认识的、教育的,也可以是娱悦的、消遣的,他都可以轻轻松松地读,轻轻松松地笑,轻轻松松地哭。然而,对于作者来说,只要他创造的是艺术而不是别的什么,那么,一切都将变得非常沉重。那种灵魂的煎熬和洗炼都是注定要给作者留下疤痕的。
廖自力正是这样成为诗人并写出这些诗作的。他走进诗坛,可以说是“来无影去无踪”,并没有如一些人那样由来远久,苦苦追求,终生不渝。他这本诗集全部作品都完成在一个极短的时间里,就只是因为一个夏天,“有生以来一场极短暂极疯狂的恋情,如同一条鞭子将混沌而童贞的生命彻底抽乱,
便做了一些诗,之前之后都甚少作诗,亦甚少读诗。”
由此而言,我也甚至觉得廖自力比那些专执的苦行诗人更像“诗人”,更合乎生活的逻辑。他确实是在生活中陷落过。陷下去时,他成了诗人。这并非他的原意,并非他的理想和期待,他只是想拯救自己,拯救自己陷入情网的灵魂;他只是需要呼救,需要发泄;只是他真的流泪了……而当他走出困境,跳出情网,爬出陷阱,他才发觉诗神也离自己而去了。
命运似乎对他总是别有放纵。他还在高中时,纯属也是一段的心血来潮,他一度搞起了小说创作并发表了,在县里理所当然地名噪一时。入伍后,他参加了两次边境战争;五年多竟把军队从营团到总政的各级机关都“呆”了一遍。接着他复员了,回到了老家。接着下来是流浪。他只身到了充溢着开放气息的柳州,并在柳州碰上了他为之神魂颠倒的女人。他回不了家了,成了柳州人。他的这本诗集全部的作品,记载的便是他那么一次感情纠葛。之后他的职业是经商,身在商海,在红尘中最热闹的搏杀场,但他的灵魂似乎却泊在一个宁静的彼岸——他一度完全投入了对佛经《金刚经》的研究中。
这个时期他身为商贾,但研究的却是哲学和禅佛,整个是介于哲学家和佛教徒的精神状态。当然,他并不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所思考的实际上是那些严肃的哲学命题,他所要寻找和探求的实际上是人类精神的家园。当然,他对禅佛的膜拜和对理性的榷疑在本质意义上尚存惑难,但其广阔的时代视野和纯粹的学术态度却使之境界和见解远远高于一般的信徒。我佩服的还不是他对禅佛的悟解,而是他对人类现当代科学、哲学的关注和认识的深刻。无论怎么说,他的《智慧之舟——金刚经参同契》都不失为一本很有价值的书。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我们了解他的灵魂之乡,进而破译他的诗歌作品的一把钥匙。
廖自力的诗充满了灵魂的战栗惑。这种战栗源于他对社会人生、对生命内涵的上下求索,源于一种对爱情和理想的追求与渴望,源于一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失路英雄的真诚的痛苦。在他情感的河床里,你可能读不到明快和优雅的意绪,但你肯定会被一种铿锵的生命律动所感染。你会发现,当一个人要像“上帝”一样思考时,哪怕他满脸红尘烟火色,他也会获得几分神圣。
他这本诗集是有特点的。其中不少诗作是很有层次的。从艺术的特点上看,廖自力不靠精巧的构思取胜,而是善用板块式的情感铺叙,用史诗的笔调来展现心灵的历程。在诗的意象上,他注重通感的创造,让浪漫精神渗透和跳跃在其诗作的语辞方式中,他的诗作闪烁着浓重的理性色彩,体现出一种阳刚之美。
他能如此突兀地切入诗坛,几乎可以说没有任何准备。当他自己完成了这部诗稿时,他甚至还不敢肯定自己就是诗人了,至少曾经是个诗人。我告诉他,荆柯原来也不过一介武夫,但刺杀秦王壮举前易水一歌,却使他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人。
诗并非谁人的专利,它更不是一种职业。它更像是人的灵魂的灰烬,只要你燃烧过,你就有可能成为诗人。
我敢肯定廖自力就是一个诗人,至少曾经是一个地道的诗人。实际上他不写诗的时候比他写诗的时候更像一个诗人。他比一般所谓的诗人或者说那类专业诗人聪明的地方,是他更善于在现实生活中延续诗的激情,寻找诗意的出路,更懂得适可而止,更潇洒。他不为诗所累,拿得起,放得下。热烈地燃烧,热烈地退却。
我也像廖自力一样,曾一度坠入诗丛,大概也同属“生活所迫”吧,出了一本诗集后,也就很少再写了。我有一首诗,专门解释自己为什么写诗,即此移赠廖兄,算是表示与之“英雄所见略同”吧:
我本不是一个歌者的
我也不爱音乐
可是我唱了,因为我
曾经过于幸福和悲伤
像一个病人
不得已去寻求医生
然而,心——这鬼精灵啊
如果它病过、吃过药
哪怕只有一次
它就会变成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