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为什么不是高薪族:如何规划职业生涯
28553000000011

第11章 怎样处理同时关系(2)

(4)对同事的意见很“在意”。当同事对你很郑重地表达某种意见时,听完之后,不妨扼要重复他的观点,表明你很“在意”他提出的观点。还可在以后的工作中,在相关的问题上提及他的意见,表明你对他的尊重、重视、肯定、支持、赞赏、钦佩。

(5)不能讳疾忌医。同事指出你的错误,应该很感激地致谢,并以“良药苦口”,“当面纠错是最大的爱护”来恭维人家。而且,积极认错往往能够让对方很快闭上嘴巴,以免他“越说越来劲”。

(6)工作要积极但又不能出风头。既要让同事知道你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又不在同事面前出风头,尽可能不引起同事的嫉妒,让同事忽略你是他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7)紧睁眼,慢张口。看清了事情的本质再说话。

(8)工作严谨,生活检点。

(9)尽可能多地帮助同事排忧解难,真心地帮助,也能换来真心的感激。

(10)记住:只要不得罪同事,就可以获得一定的人缘,也不要刻意讨好某位同事,要尽可能用人格的力量多争取人缘。

同事间合作与竞争的分寸

“多琢磨事,少琢磨人”不失为处理好同事关系的一条上策。的确,同事之间,既存在着合作关系,又存在着竞争关系。合作,人人心向往之;竞争,人人都想获胜,但不同的处理方式,和对分寸不同程度的把握却会换来种种不同的结果。你是得到了鲜花和掌声,还是得到了钉子和冷遇,都不要怨天尤人,命运就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1.学会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合作关系

以心相待,不分彼此,亲密无间的合作,当然是同事之间最美妙不过的事了。但是,如果过去曾与你有间隙的同事,今天却与你在同一个办公室中相遇,并且今后要与你合作,你将怎样与之相处?

合作贵在真诚,如果心存余悸,恐怕是无法共事的,要打破这个令人讨厌的合作关系,解铃还需系铃人。

如果双方均对对方印象不佳,那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首先,你要显得大度些,把任务交代清楚,并表示愿意随时伸出援手进行帮助,最终目的只为圆满完成任务。要知道没有人是会拒好意于千里之外的。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双方过去只是一般朋友,就当对方是新同事一样看待就行了,聊天时则避免谈及过去。

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以为升职是迟早的事,然而有一天上司公布的新职是由你的同事充任,就会像一盆冷水浇下来。这样的情况下,你必须尽快由被动转为主动。

首先,祝贺同事升职,表现你的大度和支持;其次,做事不要闹情绪,要像从前一样专注和投入,而且在同事面前要保持开朗。

其次,千万不要在外面倾诉老板对你的承诺,这样会令老板很难堪,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也会使自己很尴尬。

如果有人问你,你可以淡淡地答道:“我当然希望晋升,不过机会还多呢,只要我努力和有实力。”这才是上上策。

如果公司里一位与你很合得来的同事,由于工作表现出色,得到老板赏识,最近职位升迁,正好管着你,那你该怎么办呢?

这时“公私分明”就显得重要了,只要不刻意把它放在心上,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例如,在公司里,只记着对方是上司,他对你有什么要求,必须服从,许多事必须向他报告。如果对方有出错的地方,你应该开诚布公地与他商讨,切不要私下倾谈。

如果行得正,别人又怎么有借口离间你俩的关系呢?即使有人无中生有,你无愧于心,也不用把它放在心上。

下班后你完全可以去与新上司进行私人约会,不必自筑屏障拉远关系。

如果你与同事的职级相同,但工作量却相差甚远,别人很悠闲,你却忙得焦头烂额,这种情况,请勿向你的同事发脾气,因为工作不由他分配,你不可以对他冷淡,他是你的同事,日后并肩作战的机会很多,毋须把关系弄僵。

如果工作多得不得了,不妨客气、婉转地对闲着的他说:“对不起,我有点忙不过来,你能否抽时间帮我一把?”

如果想改善这种不合理的状况,最基本的策略是向上司反映这种情况。

这种情况,一般不是上司偏心,有可能是对各项工作所需时间不大了解,所以你有必要让他知道每项工作所花的时间是多少,在一个工作日里能做多少事,你的任务又是如何的繁重,只有这样才能让事情得到圆满解决,从而减轻自己的任务。

此外,妥善处理一些小事也会增进你与同事的合作。

2.学会处理与同事之间的竞争关系

众所周知,同事之间存在着竞争的利害关系。在一些合资公司,尤其是外资公司里极为明显。追求工作成绩,希望赢得上司的好感,早日升迁,以及其他种种利害冲突,使得同事间天然地存在着一种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又不是一种单纯的真刀实枪的实力较量,而是掺杂了个人感情、好恶、与上司的关系等等复杂因素。它是一种无形的运动会,其中有多种可能影响成绩的因素:表面上大家同心同德,平平安安,和和气气,内心里却可能各打各的算盘。不同的利害关系是同事之间产生隔膜的又一原因。

处理同事之间的竞争关系,就像行走在沼泽地一样,稍有不慎就会陷入泥坑里。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系教授罗亚博士认为: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条件成为主管,但必须懂得一些待人处事的技巧,他提出如下6条建议:

(1)无论你多么能干,多么才华横溢,也应避免孤芳自赏,更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孤立的人。在同事中,你需要找一两位知心朋友,平时大家有个商量,互相通气。

(2)要想成为众人之首,获得别人的敬重,你要小心保持自己的形象,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不必惊慌失措,凡事都有解决的办法。你要学会处变不惊,具有从容面对一切难题的本领。

(3)当你发觉同事中有人总是跟你唱反调时,不必为此而耿耿于怀,这可能是“人微言轻”的关系,对方以“老资格”自居,认为你年轻而工作经验不足,你应该想办法获得公司一些前辈的支持,让人对你不敢小视。

(4)若要得到上司的赏识与信任,首先你要对自己有信心,自我欣赏,不要随便对自己说一个“不”字;尽管你缺乏工作经验,但不必感到沮丧,只要你下定决心把事情做好,必定有出色的表现。

(5)凡事需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尤其是你身处的环境中,不少同事对你“虎视眈眈”,你需按部就班地把工作做好,这是每一位成功主管必备的条件。

(6)利用时间与其他同事多沟通,增进感情,消除彼此之间的隔膜,有助于你的事业发展。

除了竞争关系,同事之间还会有各种各样鸡毛蒜皮的生活矛盾发生,各人的性格优点和缺点也暴露得比较明显突出,尤其是一个人行为上的缺点和性格上的弱点暴露得多了,必然会引发各种各样的瓜葛、冲突。这种瓜葛和冲突有些表现在明处,有些表现在暗处;有些是公开的,还有些是隐蔽的,种种的矛盾在一起,就像上了膛的弹药一触即发。

应该注意的是,有两种态度容易损害同事关系:一是待人刻薄,二是热衷于算计人。一个单位里,这样的人越多,人际关系就越复杂,“内耗”就越严重,工作效率也自然上不去。同时也会把人搞得劳累不堪。相反,大家都集中精力干工作,不去关注别人的缺点,人际关系就会比较简单、正常,工作效果就会提高。可见,我们在遵循罗亚博士的6条建议的同时,“多琢磨事,少琢磨人”,也不失为处理好同事关系的一条上策。

3.要学会保护自己

善良是人的一种宝贵品质,但世间除了善良的人以外还有很多“反面人物”。所以,你必须以坚定的姿态来捍卫自己的善良,让他觉得你善良但不是软弱可欺。那些喜欢向别人挑战的人,往往对准了善良的人们,他们要看一看这些善良的人们是不是软弱好欺。

所以,你不要给他们提供攻击的机会,善良不源于老实。柔但不“弱”,善但不“过”。须知“马善有人骑,人善有人欺”。当你的利益受到侵犯时,要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捍卫自己的利益。要想保护自己,不被人欺,就必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学“精”一点,这里所谓的“精”,其实就是一种在工作中为人处事的分寸。

4.要学会拉近与同事的距离

(1)不论与同事关系好坏,都要保持正常合作,不要因为私人问题而影响工作。

长时间在一起,与同事有些摩擦也是正常的,这些积怨能化则化,绝对不能带到工作中来,致使在工作中处处与之为难,不合作,这样会给人一种心胸狭隘的感觉。相反,对于你很合得来的同事,因为你俩关系好就给他许多“后门”走,也会给人留下坏印象。这两种做法都会妨碍公务,影响单位的业务,破坏集体的利益。

所以,先公后私、公私分明是做人的最高原则。第一,你不要因为在工作之外与哪位同事有不愉快的冲突,就在工作上找对方的麻烦,使其难堪;第二,也不能因为是自己私交上的好朋友,就在工作中纵容他们“宰”公司,他们犯了错,必须严格纠正,不能因为是私交就不予理会或惩罚。

(2)不要嫉妒,要拥有健康的心理

同事之间,特别是一个部门之间的同事最容易产生嫉妒,尤其是年龄相仿、职务相当、学历相同的人。其中有的人被上司赏识之后,同事中也许会有人不服气,嫉妒那个被赏识的人。这样是不对的,应该很好地利用嫉妒来激励自己,当发现同事有优点、业绩突出时,真心地祝福他,并且向他请教,取长补短。那种觉得“他比我强不了多少,为什么他行我不行”,就怀疑这人与领导有关系或给领导送礼的人,对自己是一点好处也没有的。

如果你能消除自己的不服心理,就会把嫉妒转化为学习他人、提高能力的契机,就能和同事保持较好的关系。

(3)同事被上司批评时,你表示同意后要说一些同事的优点

当你遇到一个上司正在批评你的一个同事时,你应如何处理才恰当呢?

首先,你应承认这个同事有缺点,上司批评得对,然后别忘了说出这位同事的其他优点。这样不至于因照顾同事的面子,不同意上司的批评而招致上司的不满,也不会因你只说同事的缺点而招来同事的怨恨。

(4)不要马上“招惹”他

一个下属在许多同事面前遭到上司的斥骂,心里一定很窝火,因为他的面子在同事面前丢尽了。这时,最好不要马上安慰他,他正在火头上,你的好意安慰可能被看成是冷嘲热讽,是假意安慰,实则取笑。这时你要沉默,等下班后,再用适当的方式去劝导他,也许他的火气就不那么盛了,也不会迁怒于你,还会对你产生好感。

(5)有关同事的隐私,即使知道也要装作不知道

“嘿!他真是守口如瓶!”如果一个人能被他人这样认为的话,他一定是具有强大说服力的人。

前面提过有人借着喝酒来说上司的坏话,批评老板的作风,谩骂公司的制度不健全……这些都可说是公司里常见的一种现象,但是也有些人喜欢借喝酒来胡言乱语,甚至说大话。

“……哈……科长的太太红杏出墙,谁不知道?可怜的科长老是教训我们别到外面去风流,没想到,自己的太太却……哈!”同事之间往往会无意中把在某酒廊听到的事,在办公时间内说出。一旦这件事传到科长的耳朵里,他会怎么办呢?到处散布同事隐私的人实在是太没有道德了!

“……那个家伙实在是太多嘴了,留不住一句话,可恶极了!”如果被其他同事这样认定,同事之间的情谊就完了。特别是像一些极粗鄙的话,如果被心怀不轨的同事听到,很可能会添油加醋地到处宣扬。所以,有关朋友的隐私和秘密,最好装作不知道。

(6)助同事一臂之力,会赢得同事感激

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同事,就要知道同事想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然后你可帮他达到目标。

也许你会问:这不是给对手帮忙吗?其实,里面有很深的奥秘,你明白后就会积极地去做。如何做?

第一,事先研究透同事的心理,多方观察其言行举止,有时可以通过一起活动时的轻松气氛观察他们。

第二,对每位同事都作科学性的分析,千万不要有内疚感,这是正大光明的调查,没什么可耻。一般说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