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两条路由你选:前者是有晋升的机会,可能直接受到某种提拔和重用,而且就在眼前;后者是学习、进修、深造或锻炼的机会,这是一种潜在的晋升机会,但是时间可能会比较长。在这种情况下,审时度势,选择后者,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急流勇退”。因为如果你储备得多,潜力才更大、起点才更高,取得第二次胜利的几率就越大,所以这种急流勇退式的选择就是具有远见卓识的。
(8)不参与陷入明显派系纠纷的晋升竞争
如果你的晋升,明显地陷入了某种派系纠纷,成为带有明显私人关系色彩的某种矛盾和冲突的一方的一个角色,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退出竞争,在这种派系竞争中,即使你得到了晋升,日后也是难于开展工作的,还不如及早退出。
谋求晋职的忌讳
1.忌讳锋芒毕露
过分外露自己的才华容易导致自己的失败。尤其是做大事业的人,锋芒毕露既不容易达到事业成功的目的,又容易失去晋升机会。
有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他们锐气旺盛,锋芒毕露,处事不留余地,待人咄咄逼人,有十分的才能与聪慧,就十二分地表现出来,他们往往有着充沛的精力,很高的热情,也有一定的才能,然而这种人却容易在人生旅途上屡遭波折。笔者曾见一本科毕业即分配到某矿务局工作的大学生,他从下车报到伊始,就对单位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顺,未到一个月,他就给单位领导交上了洋洋洒洒几千字的意见书,上至单位领导的工作作风与方法,下至单位职工的福利,都一一罗列了现存的问题与弊端,并提出了周详的改进计划;但效果却适得其反。他被单位的某些掌握实权的领导视为狂妄、骄傲甚至神经病,不仅没有采纳他的意见,还借别的理由将他退回学校再作分配。两年之内,他因为同样的原因,换了五个单位,而且是一个单位不如一个单位,他牢骚更甚,意见更多,却也无能为力。
此君作为锋芒毕露者的典型,在为人处世方面不得法,以致屡屡在新的人际关系圈子中未能处理好,包括上下级关系在内的各种关系,加上在工作上又不注意讲究策略与方式,结果不仅是妨碍了个人才能的发挥,还招来了多种诽谤影射、妒忌猜疑和排挤打击。随着时光的流逝,这种人往往不是因锋芒毕露走向成功,而却极易因屡受挫折而一蹶不振,以至被逐渐磨消了锋芒。
但这并不是意味着压抑个性、泯灭个性,而是指需要更为妥善的处理。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让私生活中的陷阱影响你的晋升。
2.忌讳蔑视领导
恰当地掌握分寸才能够与领导更好地相处。也许他某些方面远不如你,但你仍得注意,当面说话不要咄咄逼人,更不要冷嘲热讽;私下说话也不要品头论足,旁敲侧击;更不要让领导当众出丑,如芒刺背。通常下属中的出类拔萃者或者功高盖主者,他们有恃无恐,比较容易犯这类毛病;还有一些娇生惯养、目无尊长的人,他们心浮气躁,也容易犯这类毛病。如果你恃才傲物,或者顶撞领导,当你的行为直接有损领导的形象时,他就可能“龙颜大怒”,炒了你“鱿鱼”。
3.忌讳牢骚满腹
俗话说得好,小不忍则乱大谋。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由于心态不平衡而歇斯底里大发作。他们或因工作暂时受挫,埋怨生不逢时;或因不受领导赏识,哀叹怀才不遇;或因经济入不敷出,自愧囊中羞涩……积怨愈深,无名火愈大,到处发泄不满,甚至大放厥词。时间长了,养成恶习,不是指桑骂槐,就是含沙射影,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自由放任者。这种人多半心胸狭窄,争强好胜,自视甚高,旁若无人。虽然生就一副伶牙俐齿,毕竟惹人讨厌。身为这种下属的领导人,也许投鼠忌器暂时不作处理,但迟早会让他“闭上乌鸦嘴”。
4.忌讳恣意越位
足球场上的越位有明文规定,然而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里,对越位就很难有一个标准的尺度。一般来说,下属在和领导相处过程中,如果超越了自己的职权,违背了社会角色的原则,就算越位。常见的越位情况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决策越位。处于不同层次上的人员的决策权限是不同的,有些决策是下属可以做出的,但有些高层决策必须由领导做出。如果下属按自己的意愿去做必须由领导决策的工作就是决策越位。
角色越位。有些公开场合,如宴会、应酬接待,领导和下属在一起时,应该适当突出领导,不能喧宾夺主,如果下属张罗过欢,过多显示自己,就是角色越位。
程序越位。有些既定的方针,在领导尚未授意发布消息之前,下属切勿犯自由主义。如果抢先透露消息,就是程序越位。
工作越位。有些工作必须由领导干,有些工作必须由下属干,这是领导与下属的不同角色。如果有些下属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或出于对领导的关心,做了一些本应由领导干的工作,就是工作越位。
表态越位。表态是人们对某件事情或问题的回答,它是与人的身份地位相关联的,如果超越自己的身份,胡乱表态,不仅表态无效,而且会喧宾夺主使自己难堪,也会使领导和下属都陷于被动。
场合越位。有些场合,领导不希望下属在场,下属一定要了解领导有关这方面的暗示,否则就会造成场合越位。
语气越位。在和领导相处过程中,下属如果不重视领导的社会角色,在对外交往过程中,说话不注意分寸,往往容易造成语气越位。
5.不要做“长舌妇”
工作经常接近领导的下属,如领导的副手、秘书、司机等人,尤其需要注意严守领导的秘密,特别是正在策划中的重大决定和各项举措。倘若你提前透露消息,重则打乱了整个战略部署,轻则给工作带来各种麻烦,至少也会招来一大堆闲言碎语,真是自讨苦吃。值得一提的是,关于领导个人的隐私,只要不触及法律范畴,也不该说三道四,因为这是他私人的空间。通常做事缺乏原则,又想笼络人心,或者惯于信口雌黄者,最容易扮演“长舌妇”的角色,殊不知“祸从口出”,占有明训,这种七嘴八舌的小市民习气,往往在不知不觉中给自己下了“绊子”。
6.领会上级意图
领导的意图有时不会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需要下属仔细揣摩去做。原因是多方面的,一种情况是,领导碍于自己的身份地位,不便随便表态,但倾向性意见已不难忖度,这时你应该学会乖巧一点,不能强迫领导明确表态;另一种情况是,领导需要助手帮腔,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台戏才能演好,这时你就不能附和领导;还有一种情况,领导还没有拿定主意,但迫于形势只好模棱两可地敷衍几句,这时你就得稳重,私下找领导商量,不要贸然行事。总而言之,你在平时就得深入观察,仔细揣摩,熟谙领导的习性,这样才能正确地理解领导的意图,否则你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就会发生很大偏差,甚至与领导的意图背道而驰。这样你就惹下麻烦了。
7.谨防私生活中的陷阱
在我国,领导的私人生活历来是社会舆论的重点。俗话说,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一个领导在私生活上一旦有过失,过去的功劳便烟消云散,新闻舆论一下子便把你打倒了。
某研究室的副处级调研员洪某,不仅很有才干,而且风流倜傥,十分潇洒。虽然他已经结婚并有了孩子,但仍有一些女孩追求他。洪某一时把握不住,和新分来的女大学生小琴相爱了,并且答应与在外地的妻子离婚,和小琴结合。后来,妻子从外地带着孩子来看他,洪某犹豫不决,难于下决心提出离婚。这时小琴认识到洪某欺骗了自己,就赌气跑了。洪某坐卧不安,立刻请假到处去找小琴,好不容易找了回来。他的妻子一气之下也带着孩子走了,洪某只好又请假到处去找妻子和孩子。这样兴师动众地折腾了一番,引起了许多议论。领导找洪某谈话说:“本来已经决定提拔你担任研究处的处长,可是你个人问题处理得不好,对你有很大影响。我们已经决定调别人来担任处长。”并且对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
每个人都有私生活,都有七情六欲,但是对于想在仕途上寻求晋升和有所作为的人来说,在个人私生活方面必须多加注意,谨慎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