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是一种状态,一种境界,一种特殊的体验,一种靠领会、靠心心相印、靠觉悟才能相通、抵达的境界。简单地说,是一种觉悟。
人们总觉得一个人开悟很容易,看禅宗历史上许多公案,无非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件事,就开悟了。实际上没那么容易,从先天来讲,你有没有慧根?从后天来讲,你此生都干了些什么?如果这些都没有,则开在何处,悟在哪里?
谛听
李祥林
在甘肃张掖大佛寺,我似乎听到了一种洞穿亘古的声音。
确切地说,我发现了一种更富诗意的生活方式一一谛听。谛听宇宙万物,谛听尘世百态,同时也谛听自己的心灵律动。
大佛侧卧在殿内,以臂代枕,双目微睁,嘴角挂着浅浅的笑意。这一卧,就是亿万斯年;这一笑,就是滚滚红尘。
奔走在红尘中的每一天,许多事令人无法释然。我们不知疲倦地四处诉说,忘记了谛听。但在拜谒大佛的一刻,在大佛蕴涵禅机的一笑中,就会感到一枚松果铅华洗尽,从额头倏然脱落。是的,仅仅是一次不经意的对视:佛与人。
导游兴致盎然地讲解着卧佛的历史和地位。我不是佛教信徒,但生活在佛教盛行的国度,生活在禅机遍布的地方,我不想对灵魂深处的一种皈依替自己开脱。的确,信仰是灵魂的方向,没有方向其实也是一种方向。我曾在草原上见过不远万里膜拜大佛的信徒,每走一步,便低头默祷,然后扑倒在大地上,双臂伸展,头颅贴地,对于大地,这既是拥抱,又是贴肤的谛听,暂且不用俗人的眼光评判信徒,那一天我是真切地理解了一个形容词:虔诚。这是个具有魔力的词,很重。
我无心留意卧佛周围形态各异的众多弟子和十八罗汉。那一瞬间,只感到大佛的眼神摄人心魂。在没有被后人发现时,大佛应该斜卧在漠海深处,在久远的年代里笑看这片土地上的繁华、战乱、荒败,甚至一草一木的荣枯,谛听那来自远古的、当前的和未来的声音,大佛始终浅浅地笑着。大佛无语,笑是代替了谶语的一种方式。
在老庄的无为人生和魏晋隐士的醒醉人生之间,卧佛似乎在向人们暗示着另一种状态:醒睡人生。大佛本身睡千年而不醒,就好像参禅者参到了空甚至连空也不存在一样,在这里,睡即是大醒。六祖惠能曾在禅机闪烁时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可见禅的大境界是毫无修饰的。
大佛寺有一株古杨,虬枝纷乱,耸入云天。风中哗哗作响的树叶似乎在阐释着某种意绪,与寺内的泥塑大佛相伴,是一种辉映,更是一种牵引。
走出大佛寺,已经没有兴趣再看木塔和钟楼了,穿行在有着古典韵味的现代城市中,我们的视线里满是纷繁的车流和楼群,当然,还有城郊那一片颀长而随风摇荡的芦苇。卧佛引发的哲思,只在脑海中流星般划过,甚至连一些记忆也未曾照亮。毕竟,我们只是凡人,身在红尘,心牵红尘,情也系着红尘。但在红尘之中,请留一只灵性的耳朵,谛听万物的声音。
禅思禅悟
生命在于一呼一吸之间,在于一分一秒中,它如流水般消失,永远不会复回。而在如此短暂的宝贵生命中,我们却被种种痛苦围绕着。痛苦是由于我们的无明造成的,因为不能看清生命的实相是无常、无我的,所以我们执着于生命,并相信生命是恒常的。由此,烦恼便产生了。若我们明智地认识到,生命本无常,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东西,那么,便更能体会生命之美。正如李大钊所说: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
都以“现在”为渊源。“过去”未来”的中间全仗有“现在”以成其连续,以成其永远,以成其无始无终的大实在。
佛陀不执着于任何事物,所以他总是生活在安详、喜悦和自在之中。他的唇间总是带着微笑,他的存在为周围营造出了一种清静的气氛。佛陀不害怕美好的事物,因为无论是美丽的事物还是丑陋的事物,他都能看清它们的无常性。他不追逐事物,同时也不逃避它们。
但是禅宗的“诸行无常”并不意味着我们该用消极懒惰的态度来对待人生。以无常、无我的眼光来看待人生的真相,是为了让我们获得一种更高的思想境界,从对具体琐事和目标的执迷中超脱出来,从而以放松的心态和变通的方法去做每一件事。
花香弥漫的深山古寺
南北
为了撰写一篇关于佛教建筑方面的文章,我在一座山中古寺里住了一段时间。古寺因为藏在深山中的缘故,“文革”中没有遭到太多人为的破坏,文物建筑得以较完整地保存下来。也因为山深路远,云遮雾罩,所以这里在过去的许多年里,没有一般寺院那般的热闹,香火也不及其他寺院那么好。一般寺院进去都售门票的,这里却坚持不售门票。香客游人,以及周围小村庄里的山民,都可以在白天的任何时候随便进去散步游转。
古寺的方丈却很年轻,才三十多岁。他是大学毕业后出的家,不久就去南方的一个佛学研究所深造,又去斯里兰卡等上座部佛教国家参学数年,直到他师父圆寂后,当地有关部门及居士坚请,他才留下来接过师父的衣钵,升座当了方丈。我们的相识是在他出家之前,颇有交情。知道我要写东西,他就安排我住在寺院最后面的藏经楼旁,说那里既安静又可以方便地查阅佛经典籍。但几天后,我就要他给我换个地方,原因是那里太静了,静得有点怕人。方丈就又让我住到了大雄宝殿一边的一间厢房里。于是,我认识了馨云居士。
每天,大约是上午九点左右,便有一个年纪六十多岁,穿着与附近山民一样朴素但却干净整洁的女人,到大雄宝殿里去。但她却不像其他香客那样烧香叩头,而是将一束鲜花供献在佛像面前,合掌礼敬,然后退出,在寺院里走走看看,或小坐一会儿,然后便离去了。我在窗前每天见她如此来去,时间一久,便不禁好奇,就问方丈。方丈说,你说的是那个优婆夷(佛经里指在家修行的女众)吧,她叫馨云,是我的一个皈依弟子。她原是镇上学校的教师,退休后去年皈依了佛教。她家就在寺院边上的村子里。我对方丈说,这位居士很独特,与别的居士不一样啊。方丈笑起来,说,是不一样啊,但她这样是最符合佛法精神的么。我便故意问,何以见得?方丈说,你一定读过一些佛教经论吧,像《苏悉地羯罗经·供花品》、《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及《大智度论》,里面有关香花供佛的文字都不少,而烧香叩头不过是咱们汉传佛教结合了道教和民间习俗后形成的“中国特色”而已。在如今的东南亚上座部佛教寺院,还是以鲜花供佛的。
我和方丈正说话的时候,恰巧那位馨云居士又手持一束鲜花,到大雄宝殿去供佛,方丈便在她出来时叫住了她,招手让她过来。馨云过来了,方丈却有人找,匆匆走了,于是我和这位鲜花供佛的优婆夷聊了起来。她原名叫李庆云,是当地镇中学的英语教师。早在皈依佛门之前,她就读了不少佛教方面的书,甚至还找了英文版进行对比。皈依之后,与师父十分投缘,就从镇上搬回老家的房子里住。她说她房前的院子很大,就种了许多的花草树木。一年之中,几乎每个季节都有花开,她就采了鲜花来供佛,也送给师父。她说着笑起来,问我,你要不要鲜花,要的话,我也可以送些给你啊。我说我当然想要,但你要供佛的鲜花,我怎么敢领受?
她又笑起来,像一个小女孩一样,连脸上的皱纹都在笑声中平展了起来。她说,你还迷信啊?佛经上不是说了么,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是自性真佛么?哦,别担心,我当然是先供佛,然后才送师父你们,既合情又合理,行吧?
此后,馨云果然每天都带一些鲜花,先送一束到大殿供佛,然后把另外的鲜花,有时给我,有时给方丈,有时又给随便碰到的哪位师父。渐渐的,我发现不但她,而且别的居士,甚至寺院里的僧人们,也都到山间或自家院落里采了鲜花供佛,焚香化纸的反而少了起来。山中古寺,在这个秋天,花香弥漫,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离开那座古寺后,我常常会想到馨云和她的鲜花供佛。后来,我阅读一些佛经资料,知道鲜花供佛,是佛教一个十分久远的传统。据佛经记载,可以供佛的物品,计有52种,其中以香花供养最为普遍,也最为高贵。在南传佛教里,信徒们每天都采摘鲜花供佛。如在斯里兰卡,每日清晨,稀疏的晨星还在天边闪烁,信徒们便纷纷起床,手提花篮,去采鲜花供佛了。我国西双版纳的上座部佛教,也和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南传佛教地区的情况基本一样,信徒们不烧香,而以香花供佛。
我常想,我们的汉传佛教也应该实行鲜花供佛,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鲜花并不难得,主要是看我们是否有心。馨云居士能做到的,其实大多数人也都能做到。更重要的是,鲜花供佛不但洁净庄严,还可以消除佛教寺院中普遍存在的因焚烧香烛而发生火灾的隐患。
当然,鲜花供佛,还有更多的好处。鲜花不仅仅馨香悦目,还可以让人通过观想,从中体味出人生的诸多道理。因为鲜花的美丽,人们会想象到许多美好的事物,希望生活如同晨露中的鲜花一样美好,馨香纯洁;又因为鲜花的脆弱娇嫩,朝开夕落,会令人想到生命的短暂无常,更加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去为自己的事业努力;更因为鲜花的馨香弥漫,令人想到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会像鲜花一样令人感到喜悦和敬爱,从而获得永恒的价值。
禅思禅悟
佛陀教导我们,凡事无常,没什么东西是永恒的,每一样的东西都是转瞬即逝的。即使是同一条河流,也没有一样的东西可以保持永恒,只要耐心,只要等上一些时候,那些叶子将会流走,那些泥沙将会再度沉淀,那些水就会再度变得纯净。一条河是这样,生活也是这样,有时,生活里会有很多烦恼,但是我们也应该多一点耐心。
在哲蚌寺看晒佛
于坚
俗人到西藏去是要有缘分的,那是海拔平均在4000米左右的地区,要冒生命危险。而到了西藏,要看到一年一次的晒佛更要有缘分。即使到了西藏,也遇到了晒佛,也未必就与佛有缘。晒佛的日子不会在报纸登广告,这事已经搞了千百年,当地的人都知道。知道的就知道了,不知道的就不会知道。
和我同去的一个电视小组,整天在拉萨采访,却没有人告诉他们晒佛的事。
在西藏人看来,这是一件太阳到一定时刻必要升起来的事,没有必要特别地告诉人。这个小组没有拍到晒佛,是因为他们凡事都要“知道”,所以老是不知道。
我也问,我觉得在西藏这样的地方,一个俗人还是保持一种问的身份,不知道为好。但问也有两种,一种是问“什么”,一种是问“如何”。像“为什么要晒佛”这样的问题,其实是不会得到回答的。
我的问是关于“如何”的,是问路,而不是问道。我问,如何才能到哲蚌寺去?于是我得到了回答。即便我今天写晒佛的事也不是要回答,我不知道,我只是描述途中所见。即使知道了晒佛的日子,也不表明你就有缘分,和我一起问路的几个同事,其中有两人,一个在晒佛的前一天,接到家里的长途电话,说他的父亲病危,他只好当天乘飞机回去了;另一人则连夜闹肚子,直闹得浑身虚脱,在黎明前送到医院去了。在西藏这样的地方,有些事你不能不相信。这种事你也许会觉得不过是偶然,但如果你是在一个海拔4000米的地区,一个人人都信神的地区,又是一年一次的盛事,你也许就会相信一切都有神在安排了。
1994年8月9日凌晨5点我在拉萨的一家旅店里起床,在一片漆黑中混入一群人,跟着走。这是一群浑身散发着酥油味、沉默不语的人,在黑暗中,我闻着他们的味道,跟着他们往一个方向去。那个方向是北方还是南方我不知道,周围充满很重的脚步声,听得出来有很多的人从不同的方向在汇集到一个方向。我的脚在动,并逐渐吃力,在走了一个小时之后,我发现我们已经离开了平地,上了山。仍然是一片黑暗,但已可隐约看出一些石头一样的黑色背脊。
山不陡,但海拔在一厘米一厘米地升高,我呼吸急促,肝部不适。走几步就要停一阵,我最先跟随的那些人早已弃我而前,但同样的气味又成为我的向导,我看不清是谁在引领我,我只知道是一种混杂着酥油味、羊皮味、汗味的气体在引领我。但随着山的升高,光也开始彰显被黑暗所遮蔽的事物和动物。我渐渐看出,我已置身于一座石头山的中部,在南方大约四五公里的地方,圣城拉萨正在从黑暗中上升。拉萨河呈现为一条银色的光线,环绕在拉萨的腰部。
人们已经汇合在一条通往山顶的黄土宽道上,大道的两旁,不时可见盘腿而坐的香客,有人在他们的面前投下钱币,也有人在大道中央兜售柏叶、哈达。
人群越来越清楚,从1个月的婴儿到90岁的老人都有;有藏族人,有僧人,也有汉人和外国人。天明亮了,是蓝天,我已置身高处,抵达哲蚌寺的门外。向下看看,哦,这么高,如果是在白天上来,我恐怕走两步就要歇一回,在半山就要躺下。黑暗可说是一种精神力量,它掩盖具体的事实,让人在幻觉中征服了许多他在事实中无法征服的东西。
晒佛是在哲蚌寺外边的另一座朝向东方的山上进行,人们绕过哲蚌寺,向那里集合。路上到处都有正在燃烧的柏叶,它的烟雾很好地创造了一种虔诚的气氛,但也呛得许多人咳嗽不止。我的肺像要撕裂一样,但我不能停下来喘气,因为行人都已经拥挤在一条狭窄的山道上,只能向前走,而不能停下或后退了。终于到了将要晒佛的那山上,那是一座巨石垒垒的山,山是灰黄色的,石头是灰白色的,有许多石头上刻了彩色的经文。
只见山坡上支着一个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的铁架子,那就是用来晒佛的。到达的人都在忙着找地方安顿自己,都要找那种既能清楚地看见佛像,而又舒适安全的所在,这样的所在很快就被占领完毕,后来的人仅有立足之地。天大亮时已有数万人聚集在山谷中。更多的人则聚拢在铁架下面,要挤到那里是很困难了。
人们在等待晒佛的时刻到来,一开始等待,不动,有了说的力气,先前在路上的沉默就打破了。
人们开始说话,藏语、汉语、英语交响回旋,互相不懂,但意义是相同的。
这时候的氛围有些像是一个在内地司空见惯的群众大会,但没有主席台,也没有标语。有一个高音喇叭在响,不是播送革命歌曲,而是一个讲藏语的人在指挥什么。等待也不是等待什么要人,而是等待太阳。那时才7点钟左右,太阳要8点左右才能越过群山,把光打到这座山上。
东方的天空已经呈现为金色,山谷里忽然响起了法号的声音,万头攒动,都在寻找那声音的起源。恍惚之间,我只觉得那声音是金光灿烂的,犹如狮子在吼叫。终于发现了声源之所在,一幅橘黄色的长幡在半山飘动着,下面是一排裹着红色袍子的僧人,秃顶浮在光辉之中。他们约四五十人,挑着一个很重的长卷在人群中蛇游而过。我看不出那是什么,我猜想那必是佛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