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参透凡尘的经典禅意美文
28553300000009

第9章 明镜止水皓月禅心(2)

据有关资料记载:菩提树当是随着佛教的东渐进入中国的。当年穿越雪岭和沙碛的僧侣驼队中,是谁别有一番情趣,在经卷法器之外还捎带了几株菩提树苗?这些树苗该得到了怎样的呵护,才得以到达中土并存活下来?那位面壁九年的东土禅宗初祖又称为菩提达摩,或是缘于其悟道之透彻,尚难以证明北魏时达摩住锡的洛阳一带即有了菩提树。但至少在唐代前期寺中已常见菩提,禅宗五祖弘忍考较弟子,令作偈以呈,神秀便以菩提树为譬,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神秀后来成为禅宗北宗的创始人,世称两京法主、三帝门师,大得朝廷尊崇。其偈语写得谦谨平实,已显现出讲求修行渐进的倾向。而另一弟子惠能亦以菩提树设譬,偈语则针锋相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惠能成了这场辩论的胜者,后来成了禅宗的六祖。这首偈语大处落墨,极言物理之虚幻,原也从宇宙最终极的意义上悟出。就禅理而言,惠能显然又深一层,毋怪弘忍以衣法相传。这便是禅宗的机锋:石光电火犹是钝,思量拟议隔千山。

然则此时此刻,菩提树就在我们面前,那么真切实在,枝叶在秋风中微动,本无二字显得遥渺辽远。这便是佛教的所谓障吗?像菩提这样的智慧树也会成为认识上的障吗?

从生活实境与生命过程的意义上着眼,我倒更赞同神秀的以菩提树拟一己之身,以树的平凡喻人身的平凡,以树的单纯喻人心应有的单纯。日月两轮,红尘万丈,无论是树是人,都要常加省察检点,回避存在与拒绝修习,都是不客观的。我对佛教了解甚少,以个人的经历,常以执着追求为荣,而对佛家提倡的打破执着,常也有些惘然。世尊在大菩提树的打坐参禅,那三七二十一天的冥思苦索,在我看来,便是一种执着精神之呈现。复又想到佛光的开山大师,其由一个衣食无着的小和尚渐为一派宗师,佛光山由一片荒芜到蔼蔼然着名道场,其所提倡的人间佛教影响及于五大洲,若无一份执着,则何以成就?

佛语中有所谓菩提心,被阐释为佛教理想的最高果位,我倒觉得其与平常心很近似,颇有点太虚幻境的感觉。《红楼梦》中有一联句:假作真来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眼前的菩提树与佛语的菩提心哪一个更真实呢?一千三百年前那场以菩提说法的辩论与菩提树有多少关系呢?惠能说菩提无树时,能于有中见无,打破的正是我辈俗子在认识上的执着。

住在远离烦恼世界的深山幽谷之中虽可保持一种宁静的心情,但在喧闹尘嚣的环境中还能保持一颗平静无波的心更能显出静的意义,才算是合乎人类本然之性的真正宁静。一个人在丰衣足食踌躇满志的生活中很快乐,但这并不是真正的快乐;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仍能保持乐观的情趣,才算是合乎人类本然灵性的真正乐趣。

你有权势,世人就奉承你,实际上他们是在奉承你的官位官服;我贫穷低贱,世人就鄙视我,其实他们是鄙视我的布衣草鞋。既然如此,这些人原本不是奉承你的人,你为什么要高兴呢?他们原本不是鄙视我的身,我为什么要生气呢?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处世需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对人对事进入人我两空境界,对于世态变迁就会看得淡漠。

一个心胸开阔的人,即使是一万钟优厚俸禄也会看成瓦罐那样毫无价值,视金钱如粪土;一个心胸狭隘的人,即使是细小的利益也看成车轮那么大,鸡毛蒜皮的小事看得比天还重要。

人的心灵大半是从浮动处才失去纯真本性。如果任何私心杂念都不产生,只是自己静坐凝思,那一切念头都会随着天际白云自然消失,随着雨点的滴落心灵也会有被洗清的感觉,听到鸟语呢喃就像有一种喜悦的意念。看到花朵的飘落就会有一种开朗的心情,任何地方都有真正的妙境,任何事物都有真正的玄机。

只要心能保持澄清宁静,生活中的一切足以引出无限佳趣,让人愉快。这也许就是:心砥菩提亦空明,静坐凝思天地宽。

禅思禅悟

快乐常常会与悲伤同在,忧喜原本就只有一线之隔。歌德曾经说过:“其实生活中到处充满了快乐,但快乐不像痛苦,这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人们都追求快乐和幸福,但快乐和幸福不是靠一些表面的形式来获得或者判定的,快乐其实来源于每个人的心底。与其看不如意的方面,不如学会寻找乐趣,看生活中好的一面。如果我们乐观地对待生活,用心去体会平凡中的幸福与快乐,那么快乐的微笑就会时常挂在嘴角,幸福的甜蜜也会永驻心间!

人最难摆脱的便是名利欲

[德国]叔本华

人性有一个弱点,那就是我们经常过分重视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其实,只要稍加反省就能知道,别人的看法其实并不能影响我们可能获得的幸福。因此,对于为什么人都对别人的赞美夸奖感到十分快乐这一点,非常费解。假如你打一只猫,它会竖立自己的毛发:如果你赞美一个人,他的脸上便会浮起一丝愉快甜蜜的表情,而且只要你所赞美的正是他引以自傲的,即便这种赞美是显而易见的谎言,他仍会高兴至极。只要有人赞赏他,即便厄运当头,幸福的希望犹如空中楼阁、海市蜃楼,他们也可以安之若素;反过来,当一个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受到自然、地位或是环境的伤害,当他被冷淡、被轻视和被人忽略时,他就难免要感觉苦恼甚至极为痛苦。

假如荣誉感是基于此种“喜褒恶贬”的本性而产生的,那么荣誉感就可以取代道德,而有益于大众福利了。可惜荣誉感在心灵安宁和独立等幸福要素上所产生的影响非但没有益处反而存在危害性。因此从幸福的观点来看,我们应该及时制止这种弱点的蔓延,自己恰当而正确地考虑及衡量某些利益的相对价值,从而减轻对他人意见的高度感受性、期待性。不管这种意见是谄媚,还是会导致痛苦,我们都不必太过在意,因为它们都是诉诸情绪的。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便会成为顾及别人怎么想的奴隶——对一个贪于赞美的人来说,伤害他和安抚他都是很容易的。

不会听到诋毁的话,他就会尽量诋毁,我们就会真正不在乎他人的意见了。

只要我们有机会知道古来多少伟人曾受过蠢虫的蔑视,也就知道在乎别人怎么说便是太尊敬别人了。

假如人不能在性格与财产中找到幸福的源头,而需要在名誉里寻找安慰,换句话说,他不能在他自身所具备的事物里发现快乐的源泉,却寄望于他人的赞美,这样,他便陷于危险境地。因为照实说来我们的幸福应该建筑在身体的本质上,身体的健康是幸福的要素,其次是要有一种独立生活和免于忧虑的能力。这两种幸福因素的重要,不是任何荣誉、奢华、地位和声名所能匹敌和取代的,如果必要,我们都会牺牲后者来成就前者。要知道任何人的首要存在和真实存在的条件都是藏在他自身的身体里,而不是在别人的看法中;而且个人生活的现实情况,例如健康状态、气质、能力、收入、妻子、儿女、朋友、家庭等,对幸福的影响将远远大于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假如不能及早认清这一点,我们的生活就将一片晦暗。

假如大家坚持认为荣誉重于生命,坚持认为生存和圆满都比不上别人的意见重要,当然这种说法可能只是强调如果要在社会上飞黄腾达,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即名誉的好坏是非常重要的。只是当我们见到那些不畏艰险、刻苦努力、奉献生命而获得成就的人,其最终的目的不外乎顾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当我们见到人们不仅为了职务、官衔、修饰,就连知识、艺术及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求取同僚更大的尊敬而发难时,我们难道不为人类愚昧的极度扩张而感到悲哀吗?

过于重视他人的意见是所有人都会犯的错误,这个错误根源于人性深处,也是文明与社会环境的结果。但是不管它的来源到底是什么,这种错误在我们所有行径上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它有害于真正幸福的事实是不容否认的。这种错误小则使人们胆怯和卑屈在他人的言语面前,大则可以造成像维吉士将匕首插入女儿胸膛的悲剧,也可以让许多人为了争取身后的荣耀而牺牲宁静与平和、财富、健康乃至生命。由于荣誉感(使一个人容易接受他人的控制)可以成为控制他人的工具,因此在训练人格的正当过程中,荣誉感的培养占有一席之地。然而荣誉的这种地位和它在人类幸福上所产生的后果是两回事,我们的目标是追求幸福,所以必须劝读者切勿过于重视荣誉感。日常经验告诉我们,太重视名誉正是一般人最常犯的错误,人们非常计较别人的想法而不太注意自己的感觉,虽然后者较前者更为直接。他们颠倒了自然的次序,把别人的意见当做真实的存在,而把自己的感觉弄得含混不清。他们将次要事物当做首要的主体,以为它们呈现在他人面前的影像比自身的实体更为重要。他们希望从间接的存在里得到真实而直接的结果,把自己陷进愚昧的虚荣中,而虚荣心重的人就像吝啬鬼,热切追求手段而忘了最初的目标。

事实上,我们置于他人意见之上的价值,以及我们经常为博取他人欢心所作的努力,与我们可以合理地希望获得的成果是无法平衡的。换句话说,前者是我们能力以外的东西。然而人又不能抑制这种虚荣心,这就可以说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疯癫症了。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首先便会想:

“别人会怎么讲。”人生中几乎有一半的麻烦与困扰都是来自我们对此项结果的焦虑上,这种焦虑存在于自尊心中,人们对它也因日久麻痹而没有感觉了。

我们的虚荣弄假以及装模作样都是源于担心别人会怎么说的焦虑上,假如没有了这种焦虑,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奢侈了。

各种形式的骄傲,不管表面上多么不同,骨子里都有这种担心别人会怎么说的焦虑,然而这种焦虑所付出的代价又是多么大啊!人在生命的每个阶段里都有这种焦虑,我们在小孩身上就能见到,而它在老年人身上所产生的作用就更显强烈,因为当年华已老,没有能力来享受各种感官之乐时,除了贪婪,剩下的就只有虚荣和骄傲了。

要知道,幸福是存在于心灵的平和及满足中的,所以要得到幸福就必须合理地限制这种担心别人会怎么说的本能冲动。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很困难的,因为此类冲动原是人性内自然的执拗。泰西特斯说:

“一个聪明人最难摆脱的便是名利欲。”制止这种愚昧的唯一方法就是认清这是一种愚昧,要认清这是一种愚昧,我们就需先明白人们脑里的意见大部分都是错误、偏颇和荒谬的,所以这意见本身并不值得一顾。在日常生活中,大半的环境和事务也不会真正受到他人意见的影响。何况这种意见通常是批评贬损的居多,所以一个人如果完全知道了人家在背后怎么说他,他会烦死。

其实,我们也清楚地知道,同其他许多事情相比,荣誉并没有直接的价值。

如果人们确切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就可以获得现在所不能想象的平和和快乐,就可以更坚定和自信地面对世界,不必再拘谨不安了。

退休的生活有助于心灵的平和,这是由于我们离开了长久受人注视的生活,不需再时时刻刻顾忌他们的评语。换句话说,我们能够“归返到本性”的生活了。同时我们也可以避免许多厄运,这些厄运是由于我们现在只追寻别人的意见而造成的。由于我们的愚昧造成的厄运只有当我们不再在意这些不可捉摸的阴影,并注意真实时才能避免,这样我们方能没有阻碍地享受美好的真实。但是,别忘了:值得做的事情都是难做的。

禅思禅悟

对名利的追逐,是人最真实的本性,也是最难修正的缺点。当我们过度关心别人怎么看待我们、怎么对待我们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失去自己,失去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将自己的幸福寄于别人的脸色上。获取幸福的能力来自内心的清醒,并且不受别人观点的摆布,弄清楚自己内心的需求,然后遵循内心的召唤去追寻自己的所需。

精神的三间小屋

毕淑敏

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自惭形秽。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襟怀,不知累积至那种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

甚至那句恨不能人人皆知的中国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也让我们在敬仰之余,不知所措。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终是可望而不可即,便以位卑宽宥了自己。

两句关于人的心灵的描述,不约而同地使用了空间的概念。人的肢体活动,需要空间,人的心灵活动,也需要空间。那容心之所,该有怎样的面积和布置?

人们常常说,安居才能乐业。如今的城里人一见面,就问:

“你是住两居室还是三居室啊?”……“喔,两居室窄巴点,三居室虽说也不富余,也算小康了。”

身体活动的空间是可以计量的,心灵活动的疆域是否也有个基本达标的数值?

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于是,宜选月冷风清竹木潇潇之处,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

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慈爱,对生命的珍爱……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对虚伪的憎恶,对卑劣的蔑视……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间不容发。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一任岁月飘逝,在某一个金戈铁血之夜,它们会无师自通,与天地呼应,铮铮作晌。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气;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阴风惨惨,厉鬼出没,你的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如果想重温祥和,就得净手焚香,洒扫庭院,销毁你的精神垃圾,重塑你的精神天花板,让一束圣洁的阳光,从天窗洒入。

无论一生遭受多少困厄欺诈,请依然相信人类的光明大于暗影。哪怕是只多一个百分点呢,也是希望永恒在前。所以,在布置我们的精神空间时,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

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

一个人从25岁开始做工,直到60岁退休,他要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整整35年的时光。按一日工作8小时,一周工作5天,每年就要为你的职业付出2000个小时:

倘若一直干到退休,那就是70000个小时。在这个庞大的数字面前,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始于惊骇终于沉思。假如你所从事的工作,是你的爱好,这70000个小时,将是怎样快活和充满创意的时光!假如你不喜欢它,漫长的70000个小时,足以让花容磨损得日月无光,每一天都如同穿着淋湿的衬衣,针芒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