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像他们那样——敬业·爱岗·奉献
28562900000024

第24章 有一种爱叫作奉献(1)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每个人对这首《爱的奉献》都不会陌生。浅显易懂的歌词,舒缓的旋律,唱出了一个让人感动的主题:爱与奉献。

有一种爱叫作奉献,大到国家小到家庭,都充满着这暖融融的爱。还记得2008年2月份南方遭受百年不遇的大雪灾,全国上下纷纷慷慨解囊,送去温暖,送去祝福。还记得5·12地震,四川汶川房屋倒塌,死伤无数,但是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为灾区人民送去我们的爱心。还记得4·14地震,青海玉树遭遇了与汶川一样的命运,但是全国人民仍然是把爱心传递到灾区,祝福传到灾区。全国人民从来没有轻视过任何地方,把爱心传递在世界各地。

有一种爱叫作奉献,这种爱的奉献不知温暖了多少人的心,使多少人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为发展祖国的石油事业日夜操劳——王进喜

王进喜,甘肃省玉门市人。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全国着名的劳动模范。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入玉门石油公司当工人,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火红的旗帜。王进喜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油田铁人”。1959年,王进喜在全国“群英会”上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王进喜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钻井闯将

1949年9月25日,玉门解放。1950年春,王进喜通过考试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从1950年春招工到1953年秋,王进喜一直在老君庙钻探大队当钻工,他勤快、能吃苦,各种杂活抢着干。他说,党把我们当主人,主人不能像长工那样磨磨蹭蹭、被动地干活。艰苦的钻井生产实践,锻炼了他坚忍不拔的品格和大公无私的先进思想。1956年4月29日,王进喜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他人生旅途的一个里程碑。入党不久,王进喜担任了贝乌5队队长,带领贝乌5队在石油工业部组织的以“优质快速钻井”为中心的劳动竞赛中,提出了“月上千,年上万,祁连山上立标杆”的口号,创出了月进尺5009.3米的全国钻井最高纪录。10月,王进喜到新疆克拉玛依参加石油工业部召开的现场会。余秋里部长、康世恩副部长把一面“钻井卫星”红旗颁发给他。贝乌5队被命名为“钢铁钻井队”,王进喜被誉为“钻井闯将”。

“王队长,你可真是铁人啊!”

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发现大庆油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一到大庆,呈现在王进喜面前的是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但王进喜和他的同事下定决心: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在重重困难面前,王进喜带领全队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苦干五天五夜,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在随后的10个月里,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双双达到了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

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上去医院;几百斤重的钻杆砸伤了他的腿,他拄着双拐继续指挥;一天,突然出现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粉,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却搅拌不开,王进喜就甩掉拐杖,奋不顾身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井喷终于被制服,可是王进喜累得站不起来了。房东大娘心疼地说:“王队长,你可真是铁人啊!”“铁人”

的名字就是这样传开的。

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

铁人王进喜从普通工人成长为领导干部,但他功高不倨傲,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对工人和家属关怀备至,而对自己和家人却严格要求,一辈子甘当党和人民的“老黄牛”。他说:“我从小放过牛,知道牛的脾气,牛出力最大,享受最少,我要老老实实地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

1964年底,他当选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出席大会并代表工人作了《用革命精神建好油田》的发言,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从北京回来后,他依然保持谦虚谨慎的习惯,他说:我是个普通工人,没啥本事,就是为国家打了几口井。

一切成绩和荣誉,都是党和人民的,我自己的小本本上只能记差距。

铁人王进喜对自己和家人要求非常严格。他家是个大家庭,全家10口人,弟妹子女还要上学。为了维持全家生计,王进喜叫老母亲管账,精打细算过日子。

会战工委和各级党组织都想尽办法对困难职工给予补助,像王进喜这样的情况可以享受每月30元的“长期补助”,但王进喜自己从来不花,他把这些钱都补助给困难职工了。大队派人给他家送去猪肉和面粉,他都一律拒收。他甘当党和人民的“老黄牛”,为我们树立了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公仆形象。

王进喜为发展祖国的石油事业日夜操劳,终致身心交瘁,积劳成疾,于1970年患胃癌病逝,年仅47岁。他留下的“铁人精神”和“大庆经验”,成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1964年,毛主席向全国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

王进喜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铁人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共产党人的楷模。他更是一个为国家分忧解难、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

毛主席的好战士——刘英俊

刘英俊1945年4月8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刘英俊在小学读书期间,是区少年速滑冠军。曾捡到金表交还失主,先后受到共青团区委通报表扬和奖励,获得长春市团委授予的优秀少先队员称号。

做一名雷锋式的好战士

刘英俊于1962年8月应征入伍,在3029部队重炮连二班当战士。他参军的第二年,正逢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刘英俊积极响应,时时处处以雷锋为榜样,决心做一名雷锋式的好战士。他在日记中写道:“一个人无论是活多长时间,他的死,只要是献给党的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那就是无上光荣的,有价值的。雷锋能,我也能。”

刘英俊学雷锋最大的特点就是言行一致,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在连队,他是“业余修理员”,连队的桌椅、门窗坏了,他主动修好。在医院住院,他是“劳动休养员”,帮助重病号打水、端饭,协助医护人员扫地、刷痰盂。出差途中,他是“义务勤务员”,扶老携幼,急人所难,好事做一路。在部队驻地,他是附近小学校的“校外辅导员”,经常给小朋友们上辅导课,还用自己的津贴给学校买了许多英雄人物的书籍。他像雷锋那样闲不住,有空就为群众做好事。一次,连队驻地农村搞生产,他发现村里有一户老两口年老体弱,生活困难,便在生产之余,每天为老人挑水、劈柴、打扫卫生,临走前还起早贪黑为老人家挖了个大菜窖。他像雷锋那样,做好事不留姓名,经常在佳木斯市西区帮助这家买粮,帮助那家挑水,可群众始终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由于刘英俊各方面表现优秀,先后受营、连嘉奖6次。1964年牡丹江发生水灾,部队参加抗洪抢险。当时刘英俊正患神经性皮炎、关节炎,脖子上还长了个疖子。领导不让他参加抢险,让他休息。他就一头钻进厨房做饭做菜,送到工地。驻地到河堤十多里路,刘英俊挑着100多斤的担子,在泥泞的道路上一瘸一拐地走着。担子压在皮炎患处,钻心地痛。换换肩吧,那又红又肿的大疖子,冒出脓水,他忍着疼痛,加快了脚步,让大家能吃上热菜热饭。到了工地,他趁大家吃饭休息之际,自己扛起100多斤重、装满泥土的草袋子,向江堤跑去,一连扛了很多袋,附近的工人被感动得高呼:“向解放军学习!向解放军致敬!”刘英俊于1965年被评为五好战士。

1966年3月15日清晨,刘英俊同班长李洪记,以及几位战友外出执行任务,刘英俊牵着辕马拖着炮车走在最后。他们沿着佳木斯市郊公路,由东往西前进。

8时左右,当他们通过佳木斯纺织厂公共汽车站20多米处时,刘英俊牵引的辕马突然向公路中央走去。班长李洪记立即回过身来,帮助刘英俊防止辕马受惊。刘英俊准备牵辕马转身入列时,一辆载重汽车迎面驶来,汽车一鸣喇叭,辕马受惊,只见它四蹄生风,狂奔起来。刘英俊疾步上前,两手抓起马脖子上的夹板,企图刹住它,但马仍猛跑不停。

这时,正是上班、上学高峰,街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辕马拖着炮车肆无忌惮地向前狂奔,严重地威胁着车站等车的人们和路上行人的生命安全。刘英俊急忙从右侧抓住辕马,拼命将马拉上北面一条小路。受惊的辕马拖着炮车,在小路上继续向东北方向撒野飞跑。刘英俊抓住缰绳,制也制不住,攥也攥不紧,情况十分危急。路旁的老大爷担心刘英俊被马拖死,连声大喊:“解放军同志,你快撒手!快撒手!”但是刘英俊却紧紧抓住缰绳不放。这时,在炮车前面不远处有6名儿童,他们被飞奔而来的惊马吓得不知所措,生命受到威胁。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刘英俊不顾个人危险,用力将缰绳在胳膊上猛缠几道,然后猛力一拉,使惊马前蹄腾空而起。接着,他双脚伸向马的后腿,使尽全身力气踢倒惊马。6名儿童安然脱险,他却被压在翻倒的车底。目睹这场舍己救人英雄行为的群众,一拥而上,急忙将他救起,把他抬送到附近的职工医院抢救。这时,许多候车的乘客、上班的工人、上学的学生,都被他的英雄行为所感动,关心地紧跟在后面。几百名群众和战士,纷纷要求为刘英俊献血。但刘英俊由于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光荣牺牲,年仅21岁。

刘英俊牺牲后,合江地区、佳木斯市各界群众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佳木斯人民要求把刘英俊的遗体安葬在佳木斯。他们派代表向前来参加追悼会的英雄的妈妈朱秀兰请求说:“刘英俊是您的儿子,也是我们佳木斯30万人民的儿子,他为我们牺牲了,我们要永远纪念他,向他学习,让他这颗红心永远和我们佳木斯人民连在一起。”刘英俊的妈妈说:“孩子参军保卫祖国,是我送去的;现在佳木斯人民需要他,我就把他留给佳木斯人民吧!”为了缅怀英雄,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在刘英俊牺牲处修建了烈士陵园。长春市人民政府将刘英俊出生地命名为“英俊公社”(今二道区英俊乡)。

刘英俊所在部队军、师、团联合组成采访组,经过一个多月的采访了解,挖掘出许多刘英俊生前感人事迹。同时,也整理了刘英俊的日记和书信,印发《关于深入宣传和学习刘英俊同志活动的决定》,开展向刘英俊同志学习的活动。刘英俊所在部队党委决定给他追记一等功,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中央军委于1966年4月10日授予刘英俊“人民的好儿子”称号。《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向毛主席的好战士刘英俊同志学习》,文中说:“刘英俊同志是我军又一个欧阳海式的英雄人物,是我们时代又一个雷锋、王杰式的毛主席的好战士。”7月14日,总政治部印发《关于在全军开展宣传和学习刘英俊同志的活动的通知》。

一场学习英雄的活动,从刘英俊所在部队到他的家乡,又波及到全国,迅速开展起来。

面对邪恶,大义凛然——高春娜

在青海高原的许多山甸草原上,有许多璀璨的高挑的小花,它色彩淡淡的,有黄、有紫、有红,模样儿细碎,乍一看并不怎么起眼,但当它们长在一起、连成一片时,尤其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却显得那样的明丽,那样的蔚为壮观,给苍茫高原平添了一抹春光。这种花叫格桑花。而认识高春娜的人都说,春娜就是一朵美丽的格桑花。

女大学生见义勇为浴血斗劫匪,误入歧途的“小偷”良心发现;幡然悔悟的小偷的感谢信,又让这个做了好事却被误解的女大学生重拾对社会的信心。发生在湖南大学广播影视学院大三学生高春娜身上的这段真实经历,让人切身感受了美德的力量。这股力量,不仅让高春娜和她身边的人,也让整个社会打赢了一场心灵之战……

见义勇为

2005年3月1日下午,西宁火车站人流如织,家住青海省乌兰县的高春娜,过完寒假准备返校。当她在车站水果摊上买水果时,突然,身旁一个黑影窜过,随即传来女人的尖叫声:“抓贼啊,有人抢包了!”高春娜转身一看,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拎着一个女式提包正朝一条胡同跑去。她毫不犹豫地丢下刚买好的水果追了上去。追出几百米后,在狭小阴暗的胡同里,抢匪慌乱中将包掉在了地上,高春娜趁机扑上前去紧紧拽住了手提包,拼命争夺起来。

高大强壮的抢匪看到与他“作对”的竟是一个小姑娘时,愣住了。随后,他凶狠地威胁道:“不关你的事!给我放手!”“就关我的事,把包还给人家!”

高春娜死攥着包不放手,还没等高春娜反应过来,脸部就挨了对方一记重拳。顿时,鼻血一股股流了出来。抢匪对高春娜拳脚相加,雨点般的拳头落在高春娜的脸上、头上……一阵拳打脚踢后,看到高春娜仍不肯放手,抢匪恼羞成怒,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尖刀,狠狠向高春娜刺去!一下、两下、三下……鲜血从厚厚的衣服里渗了出来,高春娜仍死死地抓住手提包不放。听见胡同里人声、脚步声越来越近,抢匪慌忙丢下手提包钻入胡同深处。

高春娜紧紧攥住包,浑身却再也没有力气去追赶抢匪了。这时,她才感到鼻子、胳膊隐隐作痛,她发现身上、地上到处是血,羽绒服也有好几处被划破了,并且还不断有鲜血渗出。她开始有些害怕,浑身直打哆嗦。赶来的中年妇女拿过高春娜递回的包,激动地抱着她连声说谢谢,并要陪她去医院检查。了解到自己并没有受重伤后,高春娜谢绝了她的好意,接着用纸捂着鼻子匆匆跑到候车室洗手间简单地冲洗了血迹。这时高春娜无意中看到了自己的包,她惊呆了:她的包居然被拉开,里面的钱包不见了踪影!想到冒险帮人夺包,但其他的小偷却不放过自己,那一刻她觉得好无助,望着洗手间镜子里越来越肿的鼻子,委屈、孤独、无助一齐涌来,为什么好人得不到好报啊?她忍不住哭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