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像他们那样——激情·团结·人品
28563400000003

第3章 用微笑和热情成就幸福与成功(2)

曾乐是国际着名的焊接专家。他以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智慧、执着的创造精神,呕心沥血,屡克难关。他创建的精密焊接试验室,试制出20多种填补国内空白的精密焊接用品。20世纪50年代,曾乐来到鞍钢,从此和电焊结下了不解之缘。鞍山金属结构厂是前苏联援建的工厂,前苏联专家经常来指导。曾乐看到许多同事都能自如地翻阅俄文专业书,心里羡慕得很,恨自己在大学里只精通德语,选修了英语。但是他没有埋怨,而是积极参加俄语培训班,每天一下班就赶紧回宿舍,结合焊接专业自学俄语。整整两年时间,曾乐几乎放弃了所有周末假日,两大本俄文原版的《焊接工艺学》、《焊接结构》都被他啃熟了,焊接专业也日渐精进。不久他的焊接技术就超过了由外地招聘去的技术人员,成为鞍钢为数不多的焊接工程师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创建微电子维修体系以确保大型计算机正常运行成为了必然要求,于是这位长期从事应用科学的焊接专家,主动挑起了这副担子。然而,曾乐面前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因为精密焊接工程是“计划外项目”,一没有专项资金,二没有系统数据,就连一间必需的房子也没有。没有资金,他就为全国各地进行技术指导,20万元的咨询费连同自己应该提成的两万元,都成了建立综合精密焊接试验室的基金。没有房子,他就把宿舍兼办公室贡献出来,自己住在楼梯下堆放杂物的储藏室。小屋低矮潮湿,女儿从北京来看他,一翻被褥,湿乎乎的,已有点点霉斑。在艰苦的条件下,曾乐亲自研制了各种助焊剂,在各种材质的金属眼镜架上试验,在模拟试验的基础上,他向电路板开刀了。白天,他要组织浩繁的钢结构工程,晚上进行精密焊接实验。干一会儿,睡一会儿,醒了接着再干,常常一夜下来,烟灰缸里塞满了烟蒂,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公式,房间里弥漫着一股难闻的炸药味。不知舍弃了多少个节假日、熬过了多少个夜晚,整整8年,他每天工作都在12小时以上。1989年9月,这个由曾乐苦心创办起来的国内独一无二综合精密焊接室,由曾乐代表所属的北京冶金建筑总院无偿移交给宝钢总厂这也标志着原来在精密焊接领域落后了20年的中国,一跃赶上了国际发展的步伐。

1989年被上海市科协评为科技精英、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着有《焊接工程学》。1991年元月朱镕基题词“曾乐是知识分子与工人结合的典范,上海人民在振兴上海、开发浦东的伟大事业中,要学习曾乐精神”。劳模是民族的精英,国家的脊梁,社会的中坚,人们在学习曾乐时、总结了曾乐精神的精髓,就是“自强与奉献”。曾乐先后获国家科委发明奖、国家科委重大成果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几十项奖。曾乐相继被聘为国际焊接协会专家委员、微连接特设委员会的国家代表、西班牙皇家冶金研究中心委员、美国林肯焊接基金会国际委员。

曾乐因患病医治无效,于1996年2月5日10点45分在上海逝世,卒年65岁。曾乐纪念碑雕像,由上海油画雕塑院一级美术师、教授、雕塑家唐世绪设计并创作。雕像面目清瘦,目光深邃,栩栩如生,充分表现出“焊神”的气质。

从曾乐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用他的积极热情去完成工作,用微笑去面对困难和挫折。

“微笑天使”——袁杏云

春节前,南宁高速公路管理处举行了一个成立以来最高规格的颁奖仪式,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厅长黄华宽为南宁坛洛站的一名年轻收费员袁杏云颁奖。

标兵精神往往来自于立足本职、刻苦钻研,袁杏云做到了。坛洛收费站是一个大站,是通往云南等地的重要交通要道上的收费站,平均每天每个班次每人都要接待四五百辆车。收费工作就像一条生产流水线,既枯燥乏味又机械化,袁杏云每天6小时端坐在收费亭内重复同样的动作,重复同样的文明用语,重复着同样的微笑。

凭着真诚的微笑、用心的服务,她成为了高速公路上的服务明星,使充满微笑的广西高速公路如同广西甜美的山歌,潺潺地流进每一位司乘人员的心田。

为有效避免长短款差错和杜绝收到假钞,袁杏云刻苦钻研业务,总结出了“接、看、输、算、辨、补、递、送”8个字的收费过程。收费工作中常用的数据资料,她已经做到了“一口清”。袁杏云在2007年12月6日刷新了广西高速公路连续收费无差错纪录,成为广西高速公路实现3000万元收费无差错的第一人。

这样的成绩,不仅在广西交通界开天辟地,在全国也屈指可数。

3000万元是一个什么概念?经过她手中点的钱加起来有49.12公里长。在三尺收费岗亭,她当班时每10秒钟接待一辆车,3秒钟凭眼和手辨清钞票的真假,一天下来平均接待500辆车,说1000多句问候语,展露1000多次“八颗牙”的标准笑容。

听着坛洛站站长介绍自己的业绩,24岁的袁杏云在记者面前腼腆地低下头,连声说:“这没有什么。”但眼前这位略显单薄的姑娘在广西却颇有知名度,在南环管理所,有以她命名的餐厅“杏云阁”,在坛洛站有以她命名的班组“袁杏云收费班组”,她先后获得40多次表彰。

袁杏云告诉记者,当年20岁的她刚开始接触收费工作时,由于业务不熟悉,不仅在入口经常判断错车型,出口也经常出现长短款、假币、人为废票等差错,到了月底统计,她曾经是站里差错最多的一个人。

为了尽快在几秒钟内做到“快、精、准”,袁杏云很少和同事出去娱乐,平时把一些常用的、重要的和新下发的收费业务规定制成小卡片,随身携带,让自己能够随时随地背诵。为了能准确快速地打出电脑票,她时常在无车的时候,在桌面轻轻地做着敲打练习,以提高手指的熟练程度。为了快速辨别真假钞票,她甚至跑去向银行职员请教……长期点验钞票,她双手的食指和拇指磨起了厚厚的老茧。

如今,袁杏云根据自己的经验还总结出了“一摸二看”的快速辨别钞票方法和“一回二看三算”的快速确认法。这套收费方法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使坛洛站的差错率降低为0.14‰。

袁杏云待人热情,她说,“善待司乘人员就等于善待自己”。在她温柔与热情的感化下,无论是多么火爆的司机,无论是多么棘手和麻烦的事件到最后都能妥善地解决。

很多人都知道有关她的这样一个故事。

那是一个炎热的午后,一辆货车驶入车道,一脸蛮横的司机无理闹,嚷嚷着说收费站多收了他的通行费。

袁杏云仍然微笑着等他发完牢骚,解释清楚了问题,请他按标准缴纳通行费。司机故意找碴,从车上掏出三叠毛票。袁杏云微笑地请他稍等,同时安排后面的车走其他车道,始终面带微笑地耐心清点完570元全是毛票的通行费。

两分钟后,袁杏云依旧微笑着把收据递给了司机:“不好意思,耽搁了您的宝贵时间,请谅解,祝您一路顺风!”看着这张微笑的面孔,粗暴的司机愧疚地笑了。

“司机开了这么久的车,也累了,他们急躁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袁杏云经常是换位思考,去理解别人。

正是凭借“你冷我热,你发火我耐心,你粗暴我礼貌,你误解我理解”的服务态度,袁杏云巧妙化解了矛盾,在收费无差错上获得了“千万之星”的美誉,也成为高速路上有名的“微笑天使。”

“烦恼也是过一天,微笑也是过一天,为什么不选择笑着工作呢?”就是这种积极的心态,使她从工作中挖掘乐趣,珍惜工作时每一个值得珍惜的闪光点滴。不管是司机朋友的一句调侃,同事的一句关怀,哪怕是一个好天气,她都会从中找到值得自己开心的理由。

这就是袁杏云——广西十大金牌工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对待工作的心态和方式。

只有保持了良好的心态,才能将这份快乐传达给他人,工作的快乐才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这样充满了乐趣去工作,又有谁能拒绝呢?

没有人可以控制天气,也没有人能够算计好人生。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握好现在,直面现实的心态,用积极生活的姿态、健康开朗的心情勇敢地面向未来。

人生、事业、家庭、工作,世间很多事情大抵都如此。你不知何时机遇来临,或许你胸有大志却怀才不遇,或许你志向恢弘却无处可展。那么,暂且将你的宏图大志铺在心底,从现在开始,改变你的心态,舒畅你的心情,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属于自己的工作吧。

最热心的车站服务员——王凤莲

1999年前的7月15日,“有困难找036”的牌子,挂在了北京西站二楼大厅的一角,王凤莲也在这一天成为036候车室的一员。

每年春运的时候,是全国人民都开始忙碌的时候,而最忙碌的莫过于在铁路线上的服务人员。作为全国最大的火车站,每天人员来往量大,王凤莲的工作既多且杂,按照她的说法就是:“在车站,有困难的旅客只要看到身着铁路制服的人,就像看到了‘救星’。”

爱心:“把旅客当做自己的亲人,爱心才能自然流露”

王凤莲1米58的个头,走起路来,却是虎虎生风。2005年,她已是全国劳模。

2008年5月19日,5·12汶川大地震后的全国默哀日。这天早晨,王凤莲刚刚接班,就迎来了一行30人的农民工。

他们都是对外输出的劳务人员,在沙特搞建设。一听说家乡地震,立马往家赶。

地震之后,进川的列车只有T7次,还要绕道行驶。他们30个人,全是来自重灾区安县和北川,但是谁都没有买上票。

王凤莲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与值班站长联系,软磨硬泡了半天,终于争取了30张站票。

午饭时间到了,30个人靠在一起,啃着方便面。王凤莲见此情景,跑进食堂,出来时两手端着炒菜、大饼,还有热腾腾的鸡蛋。当她把饭菜递到每个人手里时,这些强壮的汉子,竟然泣不成声。

晚上T7次18点组织旅客上车,王凤莲通过直升电梯把他们送到站台。她找到列车长,商量把这30位乘客,安排在不开车厢门的一端,让他们一路上能好好休息。

王凤莲常说:“一个家庭,有老有小,老人需要儿女照顾,小孩需要大人呵护。亲情是爱的基础,只有把旅客当做自己的亲人,爱心才能自然流露。”

诚心:“假如我是旅客”王凤莲常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旅客。在王凤莲看来,服务是没有界限的,没有国籍之分,没有分内分外之分,也没有上班下班之分。她站在旅客的角度看旅客,帮旅客,王凤莲把工作做得既深入,又细致。

2006年1月19日,南方的一场大雪,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数万名旅客滞留北京西站。“036”候车室也是人满为患。

王凤莲两眼充血,用沙哑的声音维持着秩序。

突然,拥挤的人群中,10来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引起了王凤莲的注意。他们紧紧地靠在一起,互相用手费劲地比划着什么。

这是一群聋哑孩子,他们中不时有人被人流冲散。王凤莲知道,处于这样一种境地,这群孩子极容易发生危险。

她急忙挤过人群,用哑语和这些孩子进行简单的交流,方知他们是聋哑学校的学生,要坐185次列车回家,却不知道185次列车当天晚点了。

王凤莲让他们手拉着手,领着他们穿过拥挤的人群,安顿在比较清静的重症候车区内。

三个小时后,列车进站,王凤莲又把这群孩子送上了车。

王凤莲的肩上,扛起过不知多少农民工的麻袋;她的双手,不知抬起轮椅走过多少个台阶;寒冬腊月,她给独自候车的老人掖好衣领;高温酷暑,她时刻关注老年人的脸色,以免发生中暑等危险。

耐心:“如果人家发脾气,你自己也火了,那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

在客运服务工作中,王凤莲养成了一个习惯:细心观察候车的旅客。看到表情异常时,就主动上前询问,及时帮旅客排忧解难。

在王凤莲身边成长的“036”候车室服务员陆伟,还记得这样一个日子。

那是去年11月6日,王凤莲在候车室巡视时看到两个孩子,觉得有点不对劲,就把他们带到职工间休室。几经询问才得知,孩子的父母都在北京打工,10岁的哥哥因为挨了骂,竟然带着6岁的妹妹离家出走。两个孩子原本想回四川老家,却因为不知如何坐车,已经在北京西站躲了两天。王凤莲给他们买来方便面和火腿肠。王凤莲于是趁机询问出了孩子四川老家的电话,两个孩子狼吞虎咽,一会就填饱了肚子。王凤莲几经周折,终于联系上了他们的父母。

晚上7点左右,孩子的父母匆匆赶到车站,抱着两天不见的孩子,失声痛哭。王凤莲的心,也终于踏实了下来。

王凤莲经常对年轻服务员说:“遇到旅客有困难、发火时,咱们千万不要着急,你让他说完了,说痛快了,再慢慢地解释。如果人家发脾气,你自己也火了,那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只能使问题复杂化。”

据不完全统计,她工作的这些年来,为困难旅客提供帮助5.4万余次,帮助2.2万名重点旅客平安出行,收到表扬信1000多封,就连锦旗也有115面。在她看来,哪里有旅客需要,哪里就应该有良好的服务。王凤莲将激情注入在人情之中,充溢在工作里,提升了自己,也感动了别人。

总结

学会快乐地工作,给自己一个快乐工作的理由,就等于给自己一个实现人生价值的理由。良好的心态可以使你的生活更加精彩。

工作激情是一种洋溢的情愫,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姿态,更是一种弥足珍贵的精神;是对工作的执着和热爱。工作激情绝非身外之物,也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快乐的人生需要快乐的工作,当你用快乐工作的激情鼓舞着自己时,你的激情也被他人分享,被他人所接受。

我们要在工作中调整心态,学会享受工作,才能享受丰盈充足的人生。生活是一面奇妙的镜子,你对它微笑,它便对你微笑;你向它释放多少热情,它也反馈给你多少光芒。

让我们带着一种乐观的态度去投入工作,让我们打破那种乏味、窒息的工作氛围,换一种心情和看事情的角度,也许,你就需要这样一个小小的启动机关,或许就会在一瞬间发现自己豁然开朗、容颜焕发,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而自己的快乐态度也感染着周围的人,他们也与自己一起激发出一个充满快乐和情谊的“气场”。

让自己每天兴奋起来,激发起大脑、身体和心灵的活力,做事的想法、反应以及成效自然大不相同。